其實元宵節才是正牌的中國情人節啊
文/魏忘機
今天是元宵佳節,也是我們兩個老窮酸的公眾號開張大吉的好日子,在這裡我們先恭祝大家節日快樂!
昨兒晚上幾個老友聊天的時候,有朋友扯到一句很流行的閑話,說中國人擅長於把所有的節日都過成情人節,這元宵節——肯定也是不能例外的了。
我們對此表示反對。對於名不副實的大部分節日而言,用這句話來嘲諷一番都還算是比較貼切的。但元宵節絕對是被冤枉的啊,從傳統而言,我們的正統情人節其實正是這一天。
1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足的今日,男男女女們旺盛的精力總是需要找一個發泄點的,而各種節日則成了最好的由頭。
在國內,情人節和聖誕節是餐飲業和酒店業最開心的時刻。剛來北京上班的時候,有一回情人節,剛巧發了工資,於是我想去三里屯找個地方一個人吃頓好的,但幾乎每個地方都是爆滿。
這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一個大節日,還同時能帶動起注入鮮花、巧克力、施華洛世奇、蒂凡尼等等形形色色的禮品銷售量。走過一家家商場,有時候真不由得感嘆——戀愛才是第一生產力。
當然,光有洋節日可不夠,人類是一種一年四季都處於發情期的種族,怎能滿足一年就這兩次正當約啪的時期?洋節日不夠數,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還湊不出來一個類似於西方情人節的節日?
在這一場有關中國傳統節日消費化的比拼之中,清明節和中元節肯定首先落選,誰也不想白天上完墳燒完紙,晚上去情趣酒店開房,萬一撞鬼進了房門發現是墓地主題就糟糕了。
選來選去,似乎只有七夕節是最佳選擇。
2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故事,很容易讓人將七夕與愛情綁定在一起。到了宋代,秦少游的《鵲橋仙》橫空出世,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給這一天貼上了愛情的標籤。
但實際上,傳統中國文化早就與當代文化割裂了,七夕節只不過跟聖誕節一樣,只是消費主義社會所構建出來的「情人節」罷了。若論傳統,元宵節才更類似於今天的情人節。
為什麼這麼說呢?實際上,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都跟特定的主題無關,什麼勞動節、情人節、婦女節,都是後來構建出來的節日。而元宵節,嚴格來說,也不是情人節,吃個湯圓,猜個燈謎等習俗,自然遠遠跟所謂的青年男女們開房吃飯送禮物沒有關係。但實際上,元宵節在古時候,的的確確又是青年男女們幽會和談情說愛的最好時機。
稍微對中國古代文化有點了解的朋友們,想必都聽說過一個詞——宵禁。
朝廷為了方便管理,或出於安全等種種考慮,一到了晚上,是不允許閑雜人等在外面隨便晃悠的。另一方面,古人夜生活匱乏,娛樂活動少,不是人人都像富貴人家,或者李白柳永那樣的文人墨客有條件去天上人間之類的會所尋歡作樂的。所以古時候的夜晚,是十分安靜的。愛好旅行的各位,去去挪威奧斯陸,或者國內的深山老林里的鄉村,其夜晚的安靜程度就跟古時候的宵禁差不多。
如果違反宵禁,後果是很重的。著名的詩人兼詞人溫庭筠就因為犯了宵禁,被一頓好打,這杯叫做犯夜。
唐朝的《宮衛令》就有這樣的記載:每天晚上衙門的漏刻「晝刻」已盡,就擂響六百下「閉門鼓」;每天早上五更三點後,就擂響四百下「開門鼓」。凡是在「閉門鼓」後、「開門鼓」前在城裡大街上無故行走的,就觸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為官府送信之類的公事,或是為了婚喪吉凶以及疾病買葯請醫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邏者的同意後行走,但不得出城。
這樣的規定被後世一直沿用。在特殊時期,犯了宵禁,還可能被就地正法。
宵禁的實施,直接斷絕了晚上青年男女幽會的機會,這是法律上的限制。另一方面,在傳統道德上,婦道又是古時候壓抑女性的一道極其重要的枷鎖。若無媒妁,私自出去跟其他男人私會,若被發現,很容易被人指指點點。在一些偏遠的地區,甚至可能被浸豬籠。
3
說了這麼多,關鍵點來了,元宵為什麼可以說為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原因無非就是元宵是古時候少數的金吾不禁的節日。
古時候,一年中只有正月十四到十六,城市裡是解除宵禁的,所謂金吾不禁,甚至女孩子都可以到燈市去看花燈花市,通宵歌舞。您想想,在那種年代,這樣的夜晚是多麼奢侈。所以在文學作品中寫到元夕,常常便是與男女之間的幽會相關的——
這其中最有名氣的一首,是才女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這首詞的作者,有傳說是歐陽修,存在爭議。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看看,擺明了一副幽會的場面。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里也有這樣的刻畫,走在燈會上的辛棄疾先生,也可以像在重慶解放碑,成都春熙路那樣恣意打望。
娥兒雪柳黃金鏤,笑語盈盈暗香去。
娥兒雪柳黃金鏤,說的是元夕時女性佩戴的裝飾物。是用綢緞或者烏金紙,裁剪成各種形狀,戴在頭上,非常好看。同樣的還有玉梅等形狀,黃金縷說得便是頭飾上泛金的絲絛,華貴非凡。
佳節到了,女孩子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賞燈過節,從詞人身邊走過。留下的還有笑語盈盈,以及身上的香味。為了炫富和愛美,當時的人們其實不比今天的人差,女孩子們愛拼才會贏的本領真是本能,我看過這樣的記載:好多宋朝人竟然把花燈放到頭上,人在街頭漫步,燈在頭上閃爍。尤其是女孩子們,流行在頭上戴一種叫燈球燈籠的花燈,棗子大小,上面裝飾各種珠寶,成為時尚潮流。這可謂是非常大膽了,因為我一直忍不住想,頭髮燒著了怎麼辦……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明代小說《金瓶梅》里,就有《逞豪華門前放煙火·賞元宵樓上醉花燈》這麼一章節,說的是西門慶和應伯爵在佳節之日,叫歌妓來助興,應伯爵要倆姑娘先去伺候他,倆姑娘不肯。應伯爵就威脅倆姑娘,說要告訴巡夜的,讓巡夜(專門管宵禁的人員)的來捉拿倆姑娘。倆姑娘自然不買帳,一是有西門大官人罩著;二未必不是元宵這段時間,宵禁本身就不嚴格了。
而早些年的電視劇《大明宮詞》里,周迅飾演的小太平和薛紹那一經典的相遇,也是發生在元宵燈會上。
總而言之,元宵節才是古代正經八百的情人節,也不知促成了多少對男男女女,野合萬事興啊。
4
當然,有人或許會問,那七夕算什麼,秦觀的《鵲橋仙》又是什麼意思?其實秦觀的鵲橋仙也不過只是在七夕那天觀星,把天上的神話之事作為主題寫入了詞中,並不幹凡間風俗人情。
實際上,古時候的七夕,更類似於女兒節。女孩子們乞巧,觀星。而男兒們也有自己的事兒要做,那便是登魁星樓,這是書生們的事兒。
女孩兒乞巧,雖說也有為了嫁個好人家考慮,但並不直接關係到情人幽會;而書生登魁星樓,是為了許個好功名。
可見,當代的傳統節日和古時候在風俗和文化定義上,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別了。元宵在古時候才更類似於情人節,而七夕節,實際上更多體現的反而是封建文化對女性的壓抑。而到了今天,七夕節也算是翻身做主人了。
不過說實話,我覺得人們倒不必在意傳統不傳統,有個與愛情相關的好由頭,這不就夠了嗎?
和 @魏忘機 的新公眾號開張,公眾號是laillusion(文藝性幻想)歡迎大家踴躍關注。
推薦閱讀:
※一個人過元宵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元宵那些有趣的猜燈謎~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還可以這樣與孩子一起歡度
※元宵節將至,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而我的湖北家鄉,吃這個!
※離元宵節還有一周,夫子廟已告急
TAG:元宵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