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崩塌——作為政治實體的秦漢帝制
寫在前面:本文原為昨天的一個回答,後來和 @寒鯤 寒哥交流之後也確實感覺糾結於一個不適宜的概念並沒有什麼意義,於是將原答案刪除後修改完善為本文,也能更好契合自身行文的思路,本文在原答案的基礎上完善了一開始關於「連續性與斷裂性」的理論部分,並補充論證了後續制度、思想、社會三個方面,並增添一段舉例說明了秦漢帝制對後續的影響與塑造,此外與文義關聯不大,刪除了原答案中的餘論部分,近日將對其進行展開,另寫一篇文章描述作為「政治符號」的漢室是如何消亡,並與本篇對應
========================以下正文========================
閻步克在《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一書中曾提出「連續性與斷裂性」這一理論,這一觀點由田餘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一書引申而來,閻先生指出,「中古時期的貴族政治、玄學思潮、宗教異端、一組證券和分裂局面使人想到,中國歷史本來是存在著其他可能性的,但是他們最終被消解,被回歸了」,而所謂的「回歸」自然也就代表著,在中國早期曾經確立過一套完整的國家體制,而這一體制對於整個中國社會起到了塑造與定型的作用,即使是當這一體制本身走向衰亡之後,依然深刻的影響著中國歷史的走向,而這一強有力的體制,便是秦漢時代形成的皇權體制。
也正是由於秦漢帝國確立了一套完善的體制與秩序,因而「秦漢帝國」的歷史意義便超出了政權本身,而代表著秦漢時代確立的秩序。借用董仲舒的名言,【天不變,道亦不變】,對於生活在秦漢時代的人們來說,秦漢時代的皇權秩序具有無可置疑的先驗性,幾乎很難想像這套秩序會有瓦解之時,然而這樣的巨變便在東漢末年發生。
從實質上看,東漢的滅亡與此前秦朝或西漢的滅亡都不一樣。秦與西漢的滅亡是一種「治理性」危機,是由於社會整合的失敗與行政機關的腐化導致的,當新的政權上台,建立一套更為合理的治理方案時即可解決,但是東漢不同,東漢的衰亡是一種「結構性危機」,是萌發於戰國時代、創設於始皇時代、定型於武帝時代的秦漢皇權帝國體制,以及一切與之相應的秩序與體系的系統性崩潰,沒有人直到該如何創建一套全新的體系,沒有人直到該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四百年黑暗時代,後來者無法通過模仿與重建創立一個類似的政權,只能在漫長的融合與創新中尋找出路。因而我們說,漢末之人,是一群末世之人,東漢末年,當他們熟悉的一切逐漸走向終結時,他們彷彿經歷著大洪水般的巨變,而他們自己,則渾然不覺。
為了理清秦漢帝國崩潰的過程,我們首先要對於秦漢時代的帝國秩序進行簡要的概括與提煉,然後分門別類的探究這些秩序究竟是何時走向滅亡的,進而對於秦漢帝國的消解得到一個宏觀上的理解。
第一,可能秦漢帝國作為突出的特徵便是其顯著的皇權政治,不同於先秦周代的貴族政治,在經歷過漢初的曲折後,始於祖龍成於武帝的皇權政治成為了帝國的標誌,至此皇權的絕對性變得不容置疑。第二,與動態的政治鬥爭也對應,靜態的制度也成為秦漢帝國的一大特色,以尚書台為代表的中朝體製作為皇權的延伸,與外朝相對應,負責皇帝意志的落實;第三,為了保證皇權的貫徹與落實,在地方行政體制上郡縣製取代了貴族時代的分封制,而武帝設置刺史則成為地方行政體制帝制化的標誌。第四,在帝國強大的過程中,逐漸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處理四夷問題的方略,由此形成了體系化的華夷秩序。第五,為了保證整個社會的流動性,秦漢的察舉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官僚貴族化的趨勢,保證著帝國的活力;第六,在意識形態方面,帶有陰陽五行色彩的儒學成為了論證帝國合法性的有力武器,並且時刻影響了帝國運行的邏輯。最後,在秦漢時代,帝國的統治基礎是以核心家庭構成的「編戶齊民」社會,這保障了民間社會不會對皇權造成威脅,同時保障了帝國可以最大限度的動員人力與財政,成為整個秦漢帝制的基石。
以上僅為對秦漢體制某些方面的簡要概括與提煉,雖不完善,但是大體能夠勾勒出秦漢帝國的基本輪廓,以下將具體就上述方面的崩潰進行簡要闡述。
皇權政治是秦漢時代最為突出的特徵,卻也是最早崩潰的一個方面,自和帝時期開始,外戚掌權的現象便日益嚴重,其專橫在梁氏主政的時代表現的最為突出,同時宦官也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勢力進入了朝堂,與外戚進行著暗無天日的廝殺。至東漢末年,皇權已經旁落將至百年,若要找出其崩潰的標誌,我認為應是中平六年爆發的何進之變,此年四月靈帝逝世,同年八月,袁紹與何進謀劃發動政變剪除宦官卻被張讓先發制人,最終何進與宦官同歸於盡,同月董卓率兵進京。在皇權、外戚、宦官三股勢力先後崩盤後,整個東漢朝堂徹底崩潰,董卓的進京則意味著一個混亂的時代即將開始。
而就靜態的制度而言,董卓重設相國一職則代表著帝國制度的崩塌。自西漢以來,皇權便一再壓制相權,到東漢後不僅以三公代丞相,其實權也往往由內朝掌握,隨著內朝的外戚與宦官走向覆滅,董卓復立相國一職,意味著權臣們通過丞相之位開始統領朝堂,進而將自己的權力以制度的名義合法化,在恢復古制的背後,則是新時代霸府政治的開端,由武帝確立的集權體制開始瓦解。所謂霸府政治與外戚、宦官政治不同,後者是皇權的延伸,而前者則產生於皇權極度虛弱之時,其運行固然藉助於皇權-相權的傳統架構,但是在本質上依靠的仍是權臣手中掌握的軍事、政治權力,是一種新皇權取代舊皇權前,依靠固有皇權生存、壯大的過渡形態,這一政治體制由曹操發揚光大,並為後續南北朝時代的權臣所繼承,成為中古時期的一大特色。
與朝堂之上皇權的旁落相對應的,是地方行政體系的失控,而其最顯著的標誌,便是中平五年,劉焉主張進行的州牧改革。【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州任之重,自此而始】,武帝時代作為監察區的州正式作為行政區,州牧開始總攬軍政大權,這不僅意味著皇權體制下得郡縣二級體制向三級體制轉變,在其背後更體現了中央已經無力掌控地方州郡的實質,由是州郡開始成為軍閥混戰的舞台。
當整個國家的運行都陷入混亂以後,華夷秩序自然也即將陷入崩潰,而曹操內遷胡族則是其標誌。江統在《徙戎論》中將這段歷史概述為【魏武皇帝令將軍夏侯妙才(夏侯淵)討叛氏阿貴、千萬等,後因拔棄漢中,遂徙武都之種於秦川,欲以弱寇強國,扞禦蜀虜。此蓋權宜之計,一時之勢,非所以為萬世之利也】,在此並不評價徙戎論的正確與否,「權宜之計」的評價確實概括出了漢末的民族政策,當戰事逐漸升級,為了擴充兵源,胡族的內遷往往成為通例,無獨有偶,姜維北伐之際也曾動員胡兵以為己用,而這樣的變化也意味著大一統時代同心圓式的華夷秩序走向消解,而舊秩序的瓦解也成為五胡亂華的先聲。
另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是黃初元年九品官人法的設立,他意味著社會流動的方式發生改變。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九品官人法並不是一開始便是貴族社會的產物,恰恰相反,他最初設立的目的便是將選拔權力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士族力量的壯大侵蝕了這一制度,使之成為士族弄權的工具,但是不論如何,其作為符號意義也能夠體現出社會流動的變化。
在政治制度崩潰的背後,則是意識形態體系的崩潰。秦漢沿革之際,在經歷了法家-黃老-儒學的變遷後,董仲舒結合了陰陽家體系的儒學思想成為了帝國的思想核心,深刻影響著帝國的運行。然而在安帝以後,中央開始失去學術主導權,學術薪火開始轉移至民間,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以汝南袁氏為代表的世家大族興起,第二,地方學校和私學廣泛興起,這樣的變化體現了國家對於意識形態的失控。最終在延熹九年的黨錮之禍後,在士大夫心中這一思想體系開始瓦解。如果說如荀彧、張昭的心中還存有漢室的話,那麼夏侯玄的心裡則只有玄學奧義。思想體系的變化為士族政治提供了正當性淵源,在北方的蠻夷尋經問句之前,帝國的重建還將遙遙無期。
最後,上述這些變化背後,是帝國統治基礎的變化,編戶齊民的社會逐漸被士族社會取代,而這可能正是上述變遷的根源。秦漢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以核心家庭為主的編戶齊民,國家據此動員了運轉所需的賦稅與兵源,然而豪族與士族們自行掌控著人民與土地,與國家爭奪戶口,而士族們的壯大也就導致了國家財政的衰竭,繼而導致了皇權體制的全面崩潰。而與士族崛起的社會現實相對應,則出現了以寬為政和力行法治兩種政治主張,前者以袁紹為代表,體現了對士族的妥協,而後者則以武侯和年輕時代的曹操為代表,關於二者的區別,田餘慶先生在《曹袁之爭與世家大族》一文中早有定論,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在先秦時代過去四百年後,仍然使用「法家」這一說法是否合適。無論如何,曹公和武侯打擊士族的政治主張恰恰是秦漢時代皇權體制的傳統,因而可以說,在漢末時代有意匡扶漢室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想從制度上重建秦漢帝國的,只有武侯與年輕時代的曹公。
在梳理了秦漢帝國體制崩潰的過程之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關於「連續性與斷裂性」的話題,來簡單闡述一下,漢帝國的政治傳統是如何影響後世的歷史的。曾有很多人試圖分析中國與西方歷史走向的不同,為何中國走向了大一統,而西方卻一直保持著分立,我想一個值得探討的原因便在於其歷史「定型者」的不同,為中國確立體制典範的是秦漢帝國,而西方則是希臘與羅馬共和,而到了近現代則是法國大革命。在此對於西方不多做探討,想要說明的是,秩序典範在其自身消亡之後仍然會作為一種政治資源,影響著後代歷史的發展,使其重新向傳統政治靠攏、回歸。在此略舉幾個例證,閻步克先生曾之處在魏晉時代,即使是在玄學思潮和儒學衰落的大背景下,在君主詔書、臣公奏議中依然通行著選賢任能的帝國論調;此外,胡鴻曾舉出北朝的例證,秦漢帝國的知識精英們曾經建構了一套天文學的政治秩序,確立了華夏為中心、蠻夷在邊緣的秩序,而這套秩序在定型之後便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在秦漢帝國崩潰之後,這套秩序作為知識與秩序傳承了下來,南北朝便利用星象學來證明自己為華夏君主,而對方則是蠻夷;更為直接的例證在《魏書》中對於東晉的評價,指出東晉一朝【君弱臣強,不相羈制,賞罰號令,皆出權寵,危亡存廢,釁故相尋,所謂夷狄之有君,不弱諸夏之亡也】,此處不僅抨擊了東晉門閥政治的弊端,更是以此作為東晉證券合法性的質疑,換句話說,在魏晉時代,是否符合秦漢時代的帝制傳統已經成為政權合法性的重要標誌,而這一點被北方胡族所接受並為之努力建構秩序,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秦漢帝國滅亡之後,他是如何「馴化」北方胡族,使其向皇權體制所回歸的,進而使我們能夠更為清晰的理解秦漢帝國的塑造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