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尾跡雲.學健身必須學點「科學學」(二)

究竟什麼是科學?

這一篇開始我們講具體內容,內容會有點枯燥,而且好像不是上來就能應用。但是知識有時候就像人一樣,說這個人我認識了馬上就有用,這不一定是我們最希望結交的人。

而往往是我們交往了很久的人,關係也一直比較平淡。但是時間久了,這個人讓我們越琢磨越有味道,越接觸越喜歡,越來越潛移默化的跟ta學到了很多東西,發現ta能讓我們平靜、快樂、感動、成熟,那麼這可能才是我們最希望遇到的人。

交人要交這種人,學知識要學這種知識。

科學的定義很難下,我也沒這個本事給科學下一個完整的定義,但是我們可以講三個科學的重要特徵:

1、科學驗證可以實證解決的問題(好歹要是個能證明對錯的事兒)

2、科學應用系統的實證主義(用證據說話)

3、科學要產生公共知識和觀點(自說自話不算數)

一種觀點是不是科學,最起碼要符合上面這三條。我們一個一個簡單說一下。

什麼叫可以實證解決的問題呢?不很嚴謹的說,就是能拿出證據來證明對錯的問題。比如,「每公斤體重1克混合蛋白質是否能滿足新手增肌人群的蛋白質需要?」這就是一個科學的問題,因為做實驗能得出明確的答案。找若干人,做個氮平衡實驗就能看得出來了。

但是有些問題就不是能夠說得清,不能夠證明的出來的,比如「A冠軍的肌肉比B冠軍好看」,這就不是個科學問題,因為這不是能用實證來證明的。

其實這時候我們會有個感覺,科學就是在提出問題。對,大概就是這樣。

科學研究怎麼推進的?其實就是:提出假設(預測)——驗證假設——修正結論。也就是先提問題,再驗證問題,看看對還是不對。所以,科學問題必然要能驗證,這也就是所謂的科學的「可證偽性」。

咱們在這兒先不說可證偽的問題。咱們先歸納出科學的一個關鍵詞,就是「預測」。科學總是在預測,偽科學往往是在解釋,大家注意細琢磨這兩者的差別。

偽科學往往不提出問題,而是事後解釋問題。偽科學總是能解釋一切,而這裡面很多問題科學往往解釋不了。比如延遲性肌肉酸痛,偽科學就是直接試圖解釋原因,什麼乳酸堆積啊,肌肉緊張啊,肌纖維打結啊,各種解釋,總之我就是有道理,說的言之鑿鑿。

但是科學是先根據蛛絲馬跡提出假設,比如是不是炎症反應?然後檢驗一下,發現用了抗炎葯還是疼,那可能就不是炎症反應,否定了這種假設,然後繼續提出新的假設。

還有比如心理學研究領域,精神分析的特點,就是似乎能解釋一切人的行為。有人出現了一種特殊的或者怪異的行為,然後精神分析就來解釋,用它自己的龐雜的系統,說的跟真事兒似的,什麼「壓抑的情感」啊,什麼「潛意識性慾的表達」啊,問題是這些東西你怎麼證明它是真的假的呢?

你永遠不能證明精神分析是假的,精神分析具有不可證偽性,所以它提出的觀點就不是科學觀點,精神分析不是科學(這可不是我說的啊,這是心理學研究的主流觀點)。

科學的東西是要具備可證偽性的,好好歹歹,至少得能證明是假的才行。

可證偽性原則

返回頭來我們再說一下可證偽性的問題。說可證偽性原則之前,我先舉個例子。

比如吃中藥(我本人有時候也會吃中藥,因為很多中藥是被初步證明有效的),我們會有種習慣性的思維,身體哪兒不舒服了,吃點中藥。我們也沒抱特別大的希望說這葯一定能管用。但是,如果吃了真的身體舒服了,好了,我們會覺得,哎呀中藥果然是管用。

但如果吃了沒管用,還是那樣,我們會覺得,可能是不對症,吃的葯不對。如果是中醫大夫號脈開的葯,我們會覺得,這個大夫水平有問題,水平還不夠。總之,我們不會覺得中醫本身有問題。

管用了,我們印象會很深刻,會把一切感激和光環給到中醫。不管用了,那不是中醫的問題,是吃錯藥了,或者說是大夫的問題。這樣一來,其實中醫就不可能被證明是假的,是不可被證偽的(注意,中藥如果從中醫系統中拿出來,就是可被證偽的了。但如果放在中醫系統里,絕大多數也是不可證偽的)。

中醫的一種葯,它是針對一系列的很模糊的「癥狀」的,這樣它被證明無效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而現代醫學不一樣,現代醫學的每一種葯,都是明確的針對一種病、一類癥狀或者一類致病源的,那麼它有用或者沒用,很容易就能被明確的驗證,所以,現代醫學的可證偽性很強。

看起來,中醫是「怎麼說都能有理」、「無可顛覆」,但是,恰恰是這種不可證偽,反倒把中醫給請出科學之外了。對中醫來說,成了壞事(當然,中醫不是科學,但這不妨礙它是一種文化,它有它永遠存在的魅力)。

聯繫到健身,我們以後怎麼用可證偽性來區分一則健身觀點是科學還是偽科學呢?那就是:越難被推翻的觀點,越可能是偽科學的。為什麼?因為可證偽程度低。

比如關於BCAA,4個觀點:

A:BCAA有用

B:BCAA能防止肌肉丟失

C:BCAA在能量負平衡的情況下能防止肌肉丟失

D:BCAA在能量負平衡,並且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下能防止肌肉丟失

這4個觀點,按照被推翻的難易程度來分,A最難被推翻,「有用」,那看什麼用,看怎麼說,要說有用總能說出點用處來。A觀點很安全,但可證偽程度非常低。

B就容易被推翻一點了,因為它更具體了,指出了具體的用處。如果BCAA不能防止肌肉丟失,那麼B就被推翻了。

但是B的可證偽性仍然低,因為限定條件還是太少。假如我熱量攝入很充足,那麼本來肌肉就不會丟失,補充BCAA到底有效無效我們也看不出來,這個觀點還是不容易被推翻。

C的可證偽性就高一點了,在能量負平衡的情況下,如果補充了BCAA發現肌肉還是丟失了,那麼就說明BCAA沒用。但是如果能量負平衡,可是吃大量的蛋白質,那麼可能肌肉也不會丟失。所以BCAA這時候你也看不出來它是不是沒用的。

D的可證偽性就比較高了,限定的條件很多,能量負平衡的情況下,蛋白質也攝入不足,補充BCAA後肌肉還是跟不補充丟得一樣多,那麼就能證明BCAA確實沒用。

健身方面,偽科學的東西往往就是A那種,或者A和B那種,很模糊,很籠統,很難被證偽。所以,我們看到這類觀點,可以不用太當回事兒。反過來說,限定條件越多,越詳細越明確的觀點,越有可能是科學的。

兩個健身老手,一個說「這個有用,那個沒用」,這種人你可以不用理ta,ta的觀點可證偽性太低。另外一個如果說,什麼東西在什麼什麼情況下有用,什麼什麼情況下沒用,說得越詳細越具體,那麼ta越有可能是真懂,真內行,因為他的觀點,最起碼可證偽程度高。

這是從可證偽性的角度,來學會怎麼區別真偽科學。


推薦閱讀:

一個另類的胸肌訓練計劃
93女生做私人教練,如何提高自己?
《健身入門學》第三課,肌肉生理生化基礎二(精選內容)
生酮飲食:又一個失敗的減脂思路

TAG:健身 | 營養學 | 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