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說最討厭作文寫題記,有無道理?

RT,是因為我們不會寫還是無用?


@沈毅 謝邀。

說實話,我也很費解題記這種東西,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中學孩子們的。可能是一些作文書上有,憑著賣弄文筆的想法,把一些看起來非常華麗辭藻和豐富題材的作文,搬上作文範文書。而後有些孩子出於模仿的原因也開始照貓畫虎。在平時的作文課上,如果誰都沒這麼弄,而有一兩個學生寫題記,那當然會讓人眼前一亮,按要求寫800字左右,你作為學生一下子寫了一千多字,那當老師的肯定高興,覺得你有寫的慾望。可能因此會誇獎。

但是,到了正式考試的時候,你突然給我來個題記。。。。呵呵。。。。呵呵呵呵。。。。

以上部分算題記吧,哈哈哈哈,接下來我想針對題記這種事物說兩點。

一、【中國的語文教育骨子裡還是八股文】

高考是幹什麼的?大家首先要思考這個問題。

辦教育這件事,本來就是很花錢,而且效益回收非常慢的事情,這種事,也只能由國家來搞。那麼,國家花那麼多錢,辦中等教育,辦高等教育,肯定會提一些自己的要求。這些要求很簡單,總結下來的話就這麼幾點:

1、上我辦的學校,必須跟著我的教育遊戲規則來。

2、上我辦的學校,政治方面的教育必須跟著我制定的內容來。

3、上我辦的學校,必須盡量成為我希望的那種知識分子。

所以,高考(還有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就成了一個篩子,你認真學習他們要求的知識內容,就可以過了這個篩子。你的行為準則符合他們的要求,也能過這個篩子。那如果涉及到作文這種自由度很高的考試內容,你還是得盡量在要求範圍內施展才華。

因此,作文的考試部分,他還是在按八股文的節奏讓你去適應。

為什麼這麼說?很關鍵的一個特徵就是字數和體裁。

最低八百字的限制對一些真正愛好在這裡的學生來說,根本不能寫痛快,剛開了個頭兒就沒紙了。我剛進高中就很頭疼這個,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尤為頭疼。沒辦法,後來漸漸逼自己在有限的篇幅里盡量表達自己的思想主旨。

主要是議論文嘛。議論文這種東西,你限定字數的話是很難玩兒出什麼花樣的。很多作文題目最後還假模假樣的來一句「體裁不限」,這就像你們單位給你800塊錢的經費,然後讓你辦一台晚會,最後還豪爽跟你說一句:「隨便兒弄!形式可以活泛一些。」

因為高考作文的大部分條條框框都是死的,所以平時的考試也都按照那樣的模式來進行。也就是說,高考作文閱卷老師的某些標準,和全國大範圍的語文老師作文閱卷標準都差不多,有自己的一套好惡標準。這套標準也很有八股文色彩,中規中矩間尋求突破的作文的受到喜愛,太標新立異的作文不太受歡迎。

一棵樹如果上面枝椏長的不對勁兒,多半是根兒上就爛的很厲害。正因為我國這種作文教育模式,中國文壇就表現出兩個極端:要麼辭藻華麗的讓人讀起來很累,要麼平鋪直敘用幾十萬字的篇幅講一個誰都明白的道理。

二、【搞清楚寫作文是給誰看的】

寫作的世界裡,大概分三個層次。

最低層次的人,不明白寫作終究是給人看的,所以對寫作沒有興趣,或者根本不知道寫作的意義在哪兒,所以導致他寫一行字都難受,更不知道怎麼表達。

中等層次的人,明白寫作終究是有人看的這回事兒,但不明白是給誰看的,按照統一的標準,寫作文給自己的語文老師看也是那個標準,寫作投稿還是那個標準,寫情書依然是那個標準。這樣的寫作者在一定範圍內是沒問題的,但是出了那一小範圍,呵呵,其他人看了他的文章真的很想死。

最高層次的人,明白寫作終究是有人看的這回事兒,同時還非常明白,給不同的人寫一篇作品,得給不同的內容和態度。因此,他的作文在學校里能被老師喜歡,投稿能被編輯喜歡,寫情書能泡到小姑娘,寫出長篇小說還能被文化公司看中投資出版。

中國的中學生大部分是中等層次的寫作者,他們經過兩三年的時間,可以琢磨出語文老師愛看什麼樣的作文,然後投其所好。有的學生很聰明,剛進高一就能按老師的年齡琢磨出他們愛看什麼,然後給年輕老師寫的時候,就非常活潑。給中年老師寫的時候就中規中矩還一副乖乖樣子。

那麼現在就說回題記的事兒。給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寫呢?寫題記幹什麼?搞不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接下來,讓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你是一個高考作文閱卷老師,你會怎麼看待寫題記的作文:

首先,你已經離家三四日有餘,住在某個單位破破舊舊的招待所里。還不能走出招待所,門口有武警把守。想給家裡人打電話也只能用座機,旁邊有人看著。想上網是不可能的,手機被收走了,更遑論讓你用電腦上網。只能看電視,或者看書。(高考出題的時候也是這樣)。

到了閱卷的時候,你進了某個大型機房,空調嗡兒哇亂響,整個室內氣味極端不好聞。你就坐在一台電腦前,按一下滑鼠,出來卷子的作文那部分。有的學生寫那字真讓你痛苦極了,看不懂不說,就算看懂了,各種語言不通順。大範圍內來說還是寫的比較工整,但是字體都差不多,語言也都差不多,一天下來還能看到不少題目重合的。

這時,他心裡最喜歡的是那種酣暢淋漓的議論文,默讀起來都朗朗上口直抒胸臆的感覺。沒什麼體裁上的花花腸子,但是一套語言組合拳下來讓人極端暢爽。

最討厭的就是那種說起話來坑坑窪窪還一堆題材上的「創新」,八百字左右的篇幅居然還搞什麼「答案就在本文的開頭」,或「答應?可能就是本文的題目吧!」

一口鹽汽水噴死你!

這就是作文閱卷老師的感受,題記什麼題記?!八百多字弄什麼題記?!誰有工夫看你那題記?!用不用再弄幾個關鍵字?!不行最後再加上參考文獻?!寫論文啊?!

【總結】:

在看《中國好聲音》等歌唱節目的時候,你煩不煩那些一上來就說家裡苦難史的選手?你煩不煩那些上來就講述自己奮鬥史的選手?你煩不煩一上來就要先講段兒故事的選手?

一樣的道理,作文閱卷老師也討厭這些花花腸子,真有功夫的話用得著那樣?上來一套凌厲乾脆的展示,完成!下去!這多厲害?老師自己也看著舒服啊。又省事兒又有效率。

所以千萬別搞題記這種事兒,退一萬步講,如果你的題目過於標新立異,讓人看了就馬上厭惡感陡升,那就來一個題記冒冒險吧。否則還是老老實實在內容上下功夫。

我一年寫兩百多萬字的東西,有約稿的有徵文的,那種一萬多字篇幅需要上刊物的才會偶爾用到題記這種東西。因為雜誌本身就是消費品,人家有那閑工夫看你表演各種高難度。對於作文閱卷老師來說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領略你那文藝氣息啊,可以的話你盡量按照網文那種路數來啊,怎麼酣暢怎麼來。一段兒800字的武俠故事也不錯啊。《赤兔之死》真的是一篇可以被認真學習的滿分作文,算是我國作文教育的巔峰。雖然這文章拿到社會讀者手裡根本不算什麼。。。。


雖然老師的話很沒道理,但作文里寫題記確實挺討厭。


我是高中語文老師,我從個人角度談談寫題記。

題記是為了顯示文采,普通學生作文基本上是平鋪直敘,有題記還是能增加一點格調。不過,寫題記是有要求的:1控制在一句話;2最好是名人名言;3與作文內容的關聯。

高考作文從目的上來說不是找思想家,所以不用那麼見解獨特,能清晰表達即可,也不是找文學家,要那麼文采飛揚,富有文采即可,不過考生真是前兩類人,在符合高考要求的前提下還是可以加分的,不過往往在全社會好像都能看懂作文要求,其實大多不懂的情況下,紛紛對作文進行吐槽,從語文教師專業的角度來說,發表意見的很多沒入門。

現在又說到題記,每個作文題目都有出題人的意圖在裡面,每個作文又要圍繞出題人意圖獨自立意,那麼千差萬別的文章怎麼保持題記水準,其實也簡單,就是準備萬能的題記可以應付高考多樣話題,至於哪些合適,請恕個人藏私,因為高考本質上是個搶板凳的遊戲,我每年連續教高三,所教一百來號人用同樣的兩三個萬能題記不會影響閱卷人的感官,卻可能讓學生在一分一千人的考試中領先那麼一點點。


沒有人喜歡寫題記,為了那一句話翻遍名人名言語錄,還不是為了那略微領先的一點分數,明天中考,我是來找個題記的

中考我確實沒有寫題記 98分,我也不知道作文幾分,但老師說90以上作文差不多過40了,還是很開心的


個人印象,長篇大論,甚至出本書,才該有題記。中學生寫題記,裝逼用的,無怪乎多了招人煩。


很有道理,每次改作文時看到題記都尬得我頭皮發麻


有人或許記得九十年代從港台到內地的流行音樂曾盛行一種套路,唱歌之前伴著開場前奏,歌手會念叨一段獨白,聲音很輕,語速很慢,語氣很抒情,話音一落,前奏結束,開始唱歌。

我猜剛開始興起這麼出唱片的時候,人們可能覺得挺新鮮,感覺那段獨白挺有「奠定歌曲基調」之類的作用吧。

現在提起那種帶開場獨白的歌,會有什麼感覺?

帶「題記」的作文讀著就那感覺。


寫的好是一頂精緻的帽子。

寫的不好是胡亂套的丑頭套。

大多數題記是丑頭套。


記得「題記」剛開始在學生中流行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新鮮。

然後……爛大街了,你懂的。無論什麼情況,只要是作文必有題記,審美疲勞啊!尤其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題記應該發揮哪些作用,多是用來裝文藝,儘管其中也有學生用得不錯。

再後來,很多老師評閱時一看到題記就沒什麼心情看下去了。然後就成了習慣。現在要改掉這種偏見也不大容易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推理作家水天一色?
寫故事的人,本身有豐富的故事嗎?
有哪些已經功成名就的作家放到現在依舊能夠登頂神壇?
中國現在有哪些值得看的作家?
雷蒙德·卡佛的成就如何,為什麼在提到文學大師的時候不常把他列出?

TAG:教育 | 作家 |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