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元:19歲創作《戰颱風》馳名中外

人物簡介:

女, 浙江杭州人。1945年出生。著名古箏演奏家,其父是有名的古箏教育家、當代浙派箏的傳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巽之。王昌元九歲即隨其父習浙派箏。十二歲登台獨奏,1960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後升入本科學習,師從王巽之教授和潮州箏派古箏演奏家郭鷹,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先後擔任上海歌劇院、上海樂團、上海舞劇團、中國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的古箏獨奏演員。

還在學習期間,就協助其父訂正了箏曲《林沖夜奔》、《海青拿鶴》的指法,並用雙箏演奏。在1962年「上海之春」音樂會上初露鋒芒。其演奏風格剛健有力、穩重端莊,音色醇美,韻味濃郁,氣魄雄渾,技術功底造詣很高。王昌元不但在演奏藝術上很有造詣,而且很擅長創作,馳名中外的著名箏曲「戰颱風」就是由她創作並演奏的,此外她還創作了大型聲樂作品「琵琶行」,箏曲「洞庭新歌」等十餘首。

1984年,王昌元赴美國肯特大學研究世界音樂,並在紐約、波士頓、匹茲堡、費城、芝加哥、夏威夷、印地安娜等地巡迴演出和講學活動。1988年,她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獨奏音樂會,同年應邀赴以色列演出,1990年在香港舉行獨奏會,被喻為世界級的演奏家。

王昌元獨奏《戰颱風》1975年版

王昌元語錄:

1965年創作古箏名曲《戰颱風》後,人生亦像台了大風一樣,大起大落。文革前期,彈箏心切,用毛巾裹著古箏,偷偷練琴;文革後期,乒乓外交展開,卻又多次代表中國出使外國,為各國元首獻藝。後來去了紐約安頓下來。「我覺得命運對我還不錯,你看,最後我還是起來了。」奔波半生,王昌元終修成正果。能夠走過箏音五十年,絕對不易,伴著她的是對古箏的熱愛及堅持。翻閱王昌元的生平、訪問,政治好像從來跟她脫不了關係。

《戰颱風》寫於文革前夕1964年,寫碼頭工人如何對抗狂風,一改古箏以往只能奏小橋流水,而創作一首氣勢豪邁的獨奏曲。「以前左手只用來按滑的,不會用於彈奏,但颱風嘛,應該要有一種英雄的氣勢,就動腦筋,右邊固定音外,也用了左邊彈奏。」王昌元不禁在記者面前,凌空示範如何彈奏。王昌元作品《戰颱風》已成為經典,有人甚至把它與《梅花三弄》、《漁舟唱晚》、《廣陵散》「平起平坐」。很少人知道,《戰颱風》是王昌元年僅19歲時所作。「那時我住在上海海邊,每次颱風刮來,總有很多感觸,於是連續通宵三個夜晚,進行創作。」王昌元說。

當時此曲如斯創新,加上王昌元只有19歲,當時可謂平地一聲雷。可惜,後來文化大革命開始,父親王巽之因是前國民黨黨員,被劃為反革命入獄,身為女兒的王昌元也不再風光,只能用布包著古箏,偷偷練習,以免發聲。直到72年,《戰颱風》因為歌頌工人階級,被選中為重點宣傳作品,王昌元才慢慢地再站起來,照她的話說,那年,她感覺很舒服。「以前別人看到你,早就躲開了。《戰颱風》上來後就不一樣,以前對你很壞的,現在就對你很好,人真的很現實呀。」王昌元不禁感嘆。終於抬頭,可惜當時父親已不在人世,生命的諷刺處處留痕。

後來,內地開展外交行動,對美啟動乒乓外交,王昌元被選入「中國藝術團」,並多次代表中國出訪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地,或在國內接待海外元首,美國總統尼克松也是其中一名座上客。回首前塵,除了深感幸運外,王昌元也感到生命的無奈:「那個時候文藝為政治服務嘛,你不想涉及它也不大可能,是不是?有意無意之間,就變成這個情況啦。」所以,王昌元說她寫《戰颱風》之前的十年,是她最開心的時候。「上學的那十年,全部是純音樂的,純藝術的。那十年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心思是很純的。就算讀上海音樂學院時,寫戰颱風,也只是寫人如何克服自然,並未涉及政治上的東西。」

彈古箏,不過出於喜歡;變複雜了,是命運使然。

不過,王昌元熱愛古箏,何嘗不是命運弄人,只因她有著一個古箏教授的父親—王巽之。「有他,才有我現在這成就。」

7歲9歲的時候,我聽到爸爸在家教琴,就覺得那聲音很好聽,那時彈的是《將軍令》,那我自己就去模仿指法,趁他不在家去弄,他在家就偷偷在外面看。後來他發覺了,覺得我可以教,就教我了。」所以王昌元以《將軍令》考入音樂學院。

當然能成就一生,除了父親,也許她也應該感謝自己對古箏的熱愛與堅持。「文革時,我沒有放棄我的古箏,就是因為我喜歡。這是我最好的十年,不練就完了,那時放棄,就不會成就了後來的二十年、三十年。

1969年,王昌元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擔任上海歌劇院、上海樂團、中國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古箏演奏家。1984年赴美國肯特大學研究世界音樂。「最早在美國,我四處演出維持生活,後來就開始帶學生,在紐約成立了『紐約海外中樂團』和『王昌元古箏藝術中心』。目前我的海外學生很多,我每天上課經常超過10個小時。」王昌元說她現在教古箏並非生活所迫,「其實如果為了生活好,我當初完全沒有必要旅美,因為我那時有不錯的工作。我就是想把古箏這一中國的藝術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我把中國古箏帶到美國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等世界著名音樂殿堂,我很滿足。目前推廣古箏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責任。」于海外教起古箏至今,學生各種膚色的都有,一個星期教五、六十堂,全部一對一授課。

自拾箏韻至今,已然五十年,走過半世紀,繞了地球一圈,現在王昌元的古箏到底為誰而彈呢?「為了音樂,為了讓觀眾都感受到。」

王昌元在深圳音樂會上演奏開始前詼諧地向觀眾介紹:「這支曲子是我1965年創作的,當時來到深圳演出時,古箏還沒有什麼人知道。40年之後再到深圳演出,我發現已經有了太多太多的古箏愛好者。40年前,我是一個人在台上演奏,今天是我的學生,學生的學生,一共50個人一起來演奏!」

在古箏領域,王昌元有這樣的成就與她父親分不開。她的父親就是當代中國最具影響的著名古箏演奏家、浙派古箏傳人王巽之。「現在我們常用的21根弦的古箏就是我爸發明的。」王昌元說。

王昌元分別在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福州愛娟古箏藝術學校進行講座,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古箏教材。「這些教材出版時都沒有告訴我,就《戰颱風》琴譜裡面,好多地方與『原著』有出入,我對此很不滿,為何這些出版機構不打個電話告訴我一下,我不會要版權費的,就是想不要誤導學生。」王昌元打算以自己的作品出版一本古箏教材。

2012年王昌元67歲,之前她從藝50年的世界巡演曾轟動一時。「你還會進行古箏巡演嗎?」面對記者的問題,王昌元說:「2014年就是我從藝60周年,我已經定下再進行世界巡演,北京、上海、廣州將作為巡演城市。我打算在2013年,用一年時間準備從藝60周年巡演。」王昌元還告訴記者,2013年她將堅持每天練習巡演曲目4個小時,「其實別看我這把年紀,我還是會有突破的。


推薦閱讀:

這個專欄可能永久性的休耕了
俠·隱——一萬粉碎碎念
這次不止震驚UC,更是震驚韓媒!3400名中國遊客在濟州島拒
狼叔再見 | 這也許是世界影史最悲壯的謝幕禮

TAG:「未歸類」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