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的工作筆記(5)——願景
我覺得時間和慣性的力量都是很強大的,習慣於某一種狀態,總是容易忘記一些事情。突然有一個時刻,停下來,思考、質疑,會反省:種種不合理,是為了要適應?還是已經習以為常把它們合理化了?這樣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影響有多大?——因為最不願意的就是溫水煮青蛙。
前一陣在做職級體系,裡面就有一個安全的職級的概念,就是到達這個級別,就不用再去晉陞也可以保住飯碗。這個是從之前的公司學來的。那這個職級應該是什麼樣的?到達什麼程度算安全?總要有一個標準。這兩天學到的一點就是,公司的發展狀態,不依賴於其規模,而在於其運行的規律、規則、機制。後者處於創業期,那依賴能力模型多少多少個能力項來判斷,就是本末倒置了。所以對安全的定義,應該是能夠從組織中吸取養分,也能夠為組織貢獻新的東西,是能夠獨立(而不是孤立)的成長。一個團隊,如果自己培養出的新人,能夠為整體帶來價值、為其他團隊帶來價值,形成雙向的交流和互動,就可以看作有一個初步的生態,初步的安全。如果只是依賴慣性、過去的經驗等等,呆在舒適區尋求安全感,反而會離安全越來越遠。
那怎樣達到安全的級別呢?如果沒有時間和空間來等著誰來帶、來培訓,我能想到的有兩個方法:一是下苦功夫,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在這方面,之前印象最深的榜樣就是符老大,剛加入FB的時候,利用周末把廣告引擎的代碼整個讀了一遍,後來在很多時候就成了Mr. Know-All。二是關注同行,或者其他相關的人和團隊,討論交流,多聽多想,尋求亮點、啟發和聯繫。前者更容易做,卻只有很少人能做到;後者看起來容易,做好需要用心。
怎樣選擇合適的人?或者加入怎樣的團隊?這兩天明白的一個方法,也是今晚在最迷茫的時候想到的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你堅持到現在沒有離開?拋開日常的種種,找到自己的願景。這才是完成最後一公里的動力。
推薦閱讀:
TAG: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