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化思考(一)漠視夏商史的周人

夏朝的歷史可以說是中華文明史起源的一個重要話題,「夏人」是在「漢人」這個概念形成之前,被中原大地(即「中國」)的人們所普遍接受的想像共同體。在周代的諸侯們存在國邑姓氏等區分門戶的規則,但是當他們自視整體的時候,會用「諸夏」來自我指代,以區別四方「蠻夷戎狄」。在西周時期開始逐漸整理完善的《詩經》有《大雅》、《小雅》的篇章,大雅、小雅的「雅」是後世所使用的假借字,在先秦時代,則直接寫作《大夏》、《小夏》,「夏」就是風雅貴族的象徵。不過從古文字角度來說,先秦古文中的「夏」字,粗看起來如同長了大眼大腳之人,手裡似乎還拿著某種武器之類的東西,有時候旁邊還配一個「日」形,似乎是在拜日,由於傳抄變形,已經很難弄清這個「人」到底是在做什麼,也很難跟風雅聯繫在一起 。學者們也嘗試從甲骨文中尋找疑似「夏」的文字,遺憾的是,甲骨文由於過於抽象,人形、猴形之類象形的符號太多,卜辭上下文也很簡短,因此使得我們雖然彷彿抓到了解謎的一串鑰匙,卻不知道究竟用哪一把鑰匙打開眼前的大門。

附圖是曹定雲先生所寫《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見證》(《中原文物》1995年03期),提出一種「夏」字變遷的示意圖。不過他所列舉的甲骨文字形如同「三毛」,例是否與其他古文構成淵源關係,尚且存疑。

有人可能認為,可以從卜辭中尋找關於夏季的詞條,「夏」不就有了么?遺憾的是,商代卜辭中只有「春秋」的概念,卻無「夏冬」。直到周初《尚書·君牙》中才有出現「夏冬」的說法。需要說明的是,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尚書·君牙》是偽古文,其中涉及到「夏冬」的文字是戰國時期古籍《禮記·緇衣》轉引的,《緇衣》還發現了郭店簡和上博簡兩個楚簡版本,其中也包含了《尚書·君牙》關於「夏冬」的引文,證明周初才有了四季的概念。

如此一來,我們對於「夏」字的考證,被攔截在周初,很難進入殷墟時代(也就是晚商時代),更難以進入無文字的早商乃至先商時代。

周人對於夏商的記憶不會憑空出現,目前流傳的西周早期文獻中,周代的政治家們反覆將夏商並舉,商代是周人推翻的,而夏代則是由商代的先祖商湯推翻的,兩個朝代因為統治者的荒廢而走向了衰亡,成為周人警戒的榜樣。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由於中國古代社會一直發生劇烈的動蕩,各種歷史文獻流散損毀非常嚴重,同時還有一些後世託名的文獻混雜其間,使得人們對於歷史,特別是先秦史的考證步履維艱。比較可信的西周歷史文獻,除了各種出土青銅銘文之外,主要集中在《尚書》和《逸周書》之中。《尚書》中較為可信的西周文獻包括牧誓、金縢、大誥、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無逸、君奭、多方、立政、顧命、呂刑、費誓。其中《金縢》在清華簡中有發現。《逸周書》篇目更為龐雜,長期沒有整理,這樣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躲避過分的刪改,但同時也因為缺乏校勘,錯字連篇,十分難讀。其中可能屬於西周文獻的的篇目有世俘、皇門、祭公、商誓等。

從這些歷史文獻來看,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貴族集團,對於天命充滿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既希望證明自己擁有了天命,另一方面也擔心天命離己而去。對於夏商歷史也同樣充滿了矛盾的心理。

《召誥》中有這麼一段話,值得後人玩味:

「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

這段話中,周公一方面強調要以夏商的歷史作為自身的教訓,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似乎感悟到,夏商的存在都有其固定的年限,周人希望自己的政權存在億萬年,子子孫孫永保用享,一旦知道了夏商存在的年份加起來不到一千年,這種失落感是可以想像的。所以他一直說「我不敢知」、「我不敢知」,只在乎夏商留給統治集團的教訓,不願意具體探討夏商究竟存在了多少年這個話題。

在《召誥》後面又說道:「丕若有夏曆年,式勿替有殷歷年。」還是給自己人打氣,希望周代政權可以超越夏商存在的時間。

在周公的指導思想的影響下,周人似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人人都能說兩句要以夏商為鑒,但是夏商王朝具體怎麼回事反而沒人關心。殷墟甲骨文之所以能保存到清末才重見天日,也說明周人對廢棄的商人舊城址的遺物並不關心。周人典籍庫里或許也保留了一部分夏商典籍資料,但一般人也難以見到,最終隨著東周列國的到來而逐漸消散殆盡。

《尚書》的另一篇文章《無逸》則是直接考驗了周公對於商代的歷史認知問題。相關段落如下:

「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於小大,無時或怨。肆高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庶民,不敢侮鰥寡。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自時厥後立王,生則逸,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這段話的大體意思比較好理解,就是周公列舉了商代的三位君主中宗、高宗、祖甲,在闡述了他們的美德之後,給出了他們的在位年份,然後指出在此之後的商代君主由於嬌生慣養,不知民間苦難,所以在位時間一般也就只有不到十年。

但是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這段話中暗藏了無數「坑」。首先我們看《史記》中轉引《無逸》的文字:

「故昔在殷王中宗,嚴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懼,不敢荒寧。故中宗饗國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勞於外,為與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驩。不敢荒寧,密靖殷國。至於小大無怨,故高宗饗國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義惟王,久為小人於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鰥寡。故祖甲饗國三十三年。」

拋開個別文字差異不提,《史記》引《無逸》所給出的高宗在位時間為五十五年。與上面的「五十有九年『相差了四年。從版本學的角度來說,雖然《無逸》篇屬於《今文尚書》,但上面的底本屬於偽古文尚書,《史記》引用的底本則屬於孔壁古文尚書,用字方面參校了《今文尚書》,略作刪改。理論上《史記》引用的《無逸》版本應該更權威一些,然而《史記》作為載體流傳時間也不短,其實也無法排除傳抄錯誤,於是哪個版本更權威就成了糊塗賬了。

更有甚者,《今文尚書》這段內容差異更大。《今文尚書》的權威底本是東漢的熹平石經,遺憾的是歷經戰火,該石經已經只剩下一堆殘片,其中《無逸》篇有若干不相連的碎塊。有一塊殘片上的文字是「肆高宗之饗國百年。自時厥後……」不僅高宗「享國」時間變為百年,而且「祖甲」相關的文字並沒有接在「高宗」的後面,學者根據文獻推測,《今文尚書》中「祖甲」可能寫作「太宗」,相關文字放在「中宗」之前,太宗、中宗、高宗,湊成三宗。

這樣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所謂殷代三宗到底是誰?高宗一般人認為是商代第23任君主武丁,沒有什麼異議。漢代以來的經學家包括司馬遷則認為中宗是商代第9任君主太戊,《尚書》中還有關於太戊的篇章,只是失傳了。

然而《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則說:「湯、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

晏子就是春秋時期齊國名臣晏嬰,他把湯、太甲、武丁、祖乙作為商代著名君主並列,沒有提及太戊。《孔叢子·論書》中有段內容,是說孔子與徒弟公西赤結合《無逸》與晏嬰的言論進行探討:

《書》曰:「其在祖甲,不義惟王。」公西赤曰:「聞諸晏子,湯及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大君。夫太甲為王,居喪行不義,同稱大君,何也?」孔子曰:「君子之於人、計功以除過。太甲即位,不明居喪之禮,而干冢宰之政。伊尹放之於桐。憂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複位,謂之明王。以此觀之,雖四於『三王』,不亦可乎?」

看起來晏嬰確實說過了類似的話,除去開國之君商湯,剩下的太甲、祖乙、武丁似乎與《無逸》中的祖甲、中宗、高宗是匹配的。由此看來,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似乎是認為商代第13任君主祖乙才是中宗。

這個推斷可以得到《竹書紀年》和甲骨文的支持。

那麼再回到「祖甲」的問題上來,從《孔叢子·論書》記錄孔子師徒的言論來看,他們很自然地認為「祖甲」實際上是商代第4任君主太甲,而不是武丁之子祖甲(第25任商王)。太甲被儒家認為是有過能改的君主,也算有所作為。而商代在祖甲時代實際上是走下坡路了,按理說有何德何能與先祖並列呢?所以「祖甲」似乎應該是「太甲」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其他古籍轉引《竹書紀年》則說太甲在位十二年,又與《無逸》記載的三十三年矛盾。如此問題又複雜了一層。

上面說了一大堆主要是讓人明白三代史考證的不易,如果我們忽略這些分歧的地方,還可以發現其他問題。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對於盤庚之後的君主在位年代做了一個大致的估算。太甲、太戊和祖乙都是盤庚之前的君主,不在考慮之列,武丁在位直接取了59年說,沒有採用55年說。祖庚、祖甲、廩辛、康丁四君總共44年,平均每個君主11年,祖甲看來很難獲得33年在位時間。之後武乙35年、文丁11年、帝乙26年、帝辛30年,這些君主的在位時間主要是結合《竹書紀年》和甲骨文斷代的綜合結論,雖然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但是大體結論是武丁之後的歷代商王在位年份大多不低於10年,這與周公在《無逸》中所闡述的觀點是矛盾的。而且甲骨文中至今沒有出現用高宗指代武丁的例證,看來周公對於殷商歷史的認知是極為稀鬆的。周公不是專業的史家,而西周初年的史官很大一部分是殷商舊臣。在缺乏甲骨文之類海量的原始資料的支撐下,他們如何記錄殷商歷史,乃至早於殷商的夏朝歷史,就成了一個未知數了。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平王東遷,東周列國的歷史本身就十分精彩複雜,還有多少人惦念著早已塵封多年的夏商史呢?到了孔子時代,已經是春秋晚期,《論語》中記錄了他的感慨道:「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孔子之後,似乎學者們逐漸掀起了收集整理夏商史的小高潮。其中的代表文獻就是《竹書紀年》,其中不僅羅列了夏商君主表,而且還記錄了他們的在位時間,雖然可能有些編寫者主觀私貨夾帶其中,但是其中保存的信息歷史價值還是很高的,比如商王在位年份,足以作為歷史參考,看來「禮失求諸野」的歷史文化搶救策略還是有所成效的。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文人名士的文雅愛好一般有哪些?
歷史上的潘安到底是誰?
古卷食遺-袁枚《隨園食單》(規矩篇)
唯有家族之名
三銅,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4

TAG: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