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需要精神寄託?
什麼是精神寄託?
精神寄託是必須的嗎?
每個人都有他的精神寄託,
精神的寄託分為短期和長期,可以是一樣,也可以是幾樣。
短期精神寄託如連續劇,遊戲,書籍等等
長期精神寄託如宗教,寵物,朋友,孩子,戀人等等。
任何事物都可能可以成為人的精神寄託。
長期精神寄託,如相信神明保佑,心裡有活著的信念可以救人命,
而短期的精神寄託則能豐富生活。
人一旦失去精神寄託,就會感到分外的孤獨,覺得人生無趣無意義,
年輕人還好,精神寄託多變並且容易重新尋找。
而老人家就相對不易,陪伴多年的老伴或者寵物如果去世,給他們帶來的精神打擊將迅速引發病痛,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世上那麼多對相依為命的老伴去世的時間都相繼不久。
所以培養一個或幾個穩定的精神寄託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彼岸」,或近,或遠,或極易於到達也或是布滿荊棘。有的人有極強的目的性,有的人卻非常荒唐,源於他彼岸的荒謬。不管怎麼樣,內心深處的彼岸也就是理想,有時是支撐人前進的動力。
每個人心靈都需要有寄託,孤獨的感覺就是內心的茫然,那是一種不知所措,是一種恐懼。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生活沒有目標,人生沒有意義,其實這種狀態是到達了彼岸,而新的目標還未產生,處於一種茫然期。積極的人會在這個期間調整心態,重新為自己定下目標,繼續奮鬥;悲觀的人呢,會沉溺於一種心態當中: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能做的都已經儘力做了,我還能做什麼?於是他就會反思到生命的價值上,會認為自己的生命的價值已經燃燒完,正在逐漸熄滅中,一部分人居然想到了結束生命。
恰恰我們是承受壓力的一代,某種說法就是想法太多、很容易陷入牛角尖的一代,近乎於悲觀的一代。畢竟,出生在良好家庭的人並不太多,大多數人都要為了改變自己的環境,改變所謂的命運而拼搏,很少人能一步登天,所以,上述的那種狀態就會多次遇到。一次都已經很難闖過去了,何況是多次?情何以堪!但我們必須面對這種現實,面對這種現狀。面對困惑,我們怎麼走出來?方法就是找尋適合自己的心靈寄託。或許吧,這個世界上能夠充當心靈寄託的東西有很多,諸如金錢、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甚至某些嗜好,都可以。可是年輕人,容易因為錢和感情誤事。由於人生經驗的不足,對金錢和情感的理解不夠深刻,很容易迷失真正的自我。對於急於改變現狀的年輕一代,似乎金錢是改變的第一要素,往往急於求成,羅馬不是一天就建立起來的,凡事眼光都要放長遠,成大事者穩重和忍耐是必需的,年輕的時候,必需發展自己的生存條件、生存技能,改變人生處境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要在這時候積存你在可能出現的低谷時東山再起的能量。紅塵滾滾,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摸爬滾打而不惹塵埃是不可能的,盡量接觸的東西都能或多或少為自己造勢,這也是一種學問,在你沒有能力的時候只能去適應,有能力的時候再嘗試去改變它。記住,不要排斥你厭惡的東西,很多時候這些東西是你改變人生的東風。對於感情,我本不想說的太多,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本質上,我的觀點跟弗洛伊德類似,人對於性的渴望,只能疏導,不能壓抑。感情沒有對和錯,這個世界上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大部分人認可就是對的。趁著年輕,多做些轟轟烈烈的事情,不要沒出手就在那裡自怨自艾,到最後連值得回憶的東西都沒有,那真是可悲了。但是所做的行為不能跟你要改變你的處境相衝突。對於那些因為情感原因要死要活的人,真的很鄙視,你並不是屬於你自己一個人的,還有很多關心你、愛護你的人,你真的那麼做了,真的自私到了極點,原本這個世界就你一個人為了感情傷心,你如果真的尋死覓活,你就造就了一大批為感情傷心的人,是個人,就寧可把傷心一個人吞下!尋找寄託,並沒有人們想像那麼刻意,其實都在潛移默化中,就像人們理解的,每個年齡段,每個環境都有有不同的壓力,找到這些壓力疏導的方式,就是找到了寄託。撥開黑沉的困惑,其實只要你想像下,當自己到最後時刻,你要到達什麼地方?你陷入現在的泥沼,甘心嗎?非原創,摘自網路。其實是好問題啊······或許過一陣子就很多回答了
我扯精神寄託之前,來聊聊物質寄託= =衣食住行,原來我們有一個最最基礎的要求,就是溫飽
也就是穿衣不會凍著,吃飯不會餓著,有瓦遮頭,出行不會太累太拙計,大概這樣吧想想我們作為人類,為什麼有思想可以思考?然後精神寄託的必要性就非常明顯了我們作為有自己獨立龐大文明並且霸佔了整個星球的物種,相對於其他沒有文明的生物物種最大的生物學上的差別,我感覺應該是,我們在完成繁殖後代的任務以後還要過很多很多年才會死,那麼拿什麼去「支持」這段日子呢?我說的是,排除掉醫學科技的問題,就當你晚婚晚育好了30歲結婚生子,交個孩子成年,你五十多了,算多了你還得有個十年八年壽命的這個時候已經完全沒有人生目標了,你為什麼要繼續活著?這個句式有點不客氣呢不過我想不出更好的表達方式了實際上,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牽扯到很多精神寄託的問題了
其實當我們能夠十分清晰地了解「什麼是精神寄託」以後,就應該明白這的確是必須的就剛才這個出生→成年→結婚生子→養育兒子這個過程中每個年齡層的奮鬥目標就是精神寄託因為一個人,或者說一個生物個體,只是存活下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想要更好地活著,也就是說追求生活質量,就顯得比較困難一點了稍微總結一下吧,從生物學的層面看,我們只需要完成生養後代的任務就可以去死了······從這個比較廣義的角度看,所有跟繁殖後代無關的東西,都應該可以稱為精神寄託只是好壞的差別罷了,壞的比方說擼,用來緩解焦慮的,要是我們是動物可能不會焦慮可能不會有持續性的焦慮,因為對於我們,作為一個人類個體,生存的周期應該至少從出生到退休······如果說好的就是很多啊,旅遊讀書唱歌跳舞······能夠給心靈帶來莫大的愉悅
所以說,精神寄託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是必須的沒有(夢想)精神寄託,那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生而為人,有了思想,不應該太過簡單人想要活下去,總得有點活下去的念想
根源上講因為怕三件事:失去領地,失去資源,失去配偶。因為遇上這三件事會引起我們極大的焦慮,使我們開始擔心「自我」的喪失。這時候就需要精神寄託來告訴我們:「我」還存在
我的精神寄託是因為需要找到自我,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和找到自己的價值並為之努力。精神寄託可以是信仰,夢想,一個人,一個物,長久的或者短暫的。我相信有精神寄託的人是很難被打倒的。
我的精神寄託就是兩首歌,裡面描述一個旅程和一個地方,我的一生,決定踏上這趟旅程去到達這個地方,就像心中的一片凈土和樂園,是我所有信仰和追求的總和。我之所以把精神寄託於虛無的意向,是因為它可以永恆,其次是它們給予我安靜的力量,我從來不會想起,卻永遠都不會忘記,因為它們在我最失落的時候出現並給予我力量提醒我看清自己的路和價值。我很清楚是我賦予了它們這樣的意義,一切力量其實來源我自己對抗挫折的勇氣和堅強,所以它們又是我的自我。
我不知道是否能夠被理解,或許對別人只是兩首歌而已。或許是我想得太多,但是我總相信這是一種飛快的成長,相信自己是在為未來的10000公里做準備,而不是明天的10公里。因為人不是機器啊題主,人都有思想,都會瞎想,有時候會想到好事,有時候卻會想到壞事,精神寄託這種存在,可以讓人類更加容易想到好事,其實就這麼簡單。其實堅定的信念就是一種精神寄託,題主如果有了一個堅定的信念的話,那就無往而不利了。
昨天看了《將來的事》,看到女主抱著潘多拉在床上哭泣時也想了這個問題,為什麼人會有精神寄託這種類似的東西呢?不是說,精神是獨立的嗎,怎麼體現一種精神的獨立呢?精神寄託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依靠,一種不獨立性。精神上有殘缺了,就需要一根拐杖來保持自己內心的平衡。以及存在於世上不可或缺的聯繫性,精神寄託就有種與他物聯繫關聯的感覺,說明人與人或者人與萬物都是聯繫的,是需要彼此有關係。也反映了人本性中的孤獨和懦弱,所以才會有如影片中女主對貓的關心,像是一種精神寄託一樣,雖然這種寄託感還不是很強。當自己不足以支撐自己的精神,無法讓它獨立存在時,需要有東西去作為你的一部分分享你的精神。好吧,以上是我的潛意識回答。
精神寄託?是需求
擁有希望比擁有本身更重要。
自殺的人不一定都是窮光蛋,但都是絕望的人。推薦閱讀:
※英倫漫記:西方屬金(9)
※Barry Allen, Vanishing Into Thing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304 pp. $45.
※唯心主義下的世界
※哲學的誕生
※讀後感——《瓦爾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