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類型 | 這時候孩子哭了就得「搭理」Ta

咚小喵

前兩天,跟朋友在她家客廳聊天,卧室傳來她家閨女的哭聲。很快,朋友走進了房間,閨女就停止了哭泣。孩子很快爬向媽媽的方向,伸出手要媽媽抱抱。孩子的這一系列行為顯示了她與媽媽之間的依戀。

對嬰兒來說,父母一般是最早的依戀對象。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保姆等,也可能成為孩子的依戀對象。

孩子出生後第一年是形式依戀的關鍵時期。1歲前的孩子依戀關係建立的好,會發展出信任感,對未來有最小程度的恐懼,認為世界是美好的。

親子依戀發展階段

出生 — 2個月

指向人的形象——「一視同仁」,陌生人、兄弟姐妹、父母逗我我都會笑或者哭;

2個月 — 7個月

固定在一個對象上——「有奶便是娘」,我開始學會分辨熟悉和不熟悉的人;

7個月 — 24個月

發展出具體的依戀——「認生」,跟陌生人相比,我更願意尋求與爸爸媽媽的接觸;

24個月後

開始學著理解別人——」看臉色行事「,我開始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目的和計劃,我能對媽媽的行為做出推斷,用一種微妙的方式(比如撒嬌或哭)」控制「媽媽的行為。

四種不同的親子依戀類型

陌生情境測量法

媽媽和孩子一起進入一個房間(不熟悉的環境),媽媽和孩子一起待3分鐘,此時有一個實驗人員(陌生人)進入房間,並且保持沉默1分鐘,與媽媽交流1分鐘,再與孩子接觸1分鐘。媽媽第一次走出房間,如果孩子哭叫,實驗人員試圖安慰;如果孩子比較冷淡,實驗人員努力讓孩子對玩具感興趣。3分鐘後媽媽再回到房間,實驗人員離開,媽媽用3分鐘的時間問候或者安慰孩子,。媽媽第二次離開房間,讓孩子一個人玩3分鐘。實驗人員再次回到房間,並且調整自己的行為,適應孩子的反應。3分鐘後媽媽再次返回到房間,實驗人員離開。

1. 安全依戀型

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媽媽就是我的」基地「。媽媽在時,我開始探索這個陌生的環境,可以放心地玩這裡所有的玩具。媽媽出去後,我的內心有輕微的抗議和難過。但是,媽媽回來後,我是很歡迎的,願意和媽媽進行積極的互動,比如,對著媽媽笑一笑或者屁顛屁顛跑過去爬到媽媽膝蓋上。然後,我會重新開始開心地玩那些玩具。

媽媽的做法

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很敏感,並持續對孩子的需要做出反應。在孩子一歲前,以孩子的反應來主導親子互動的開始和進程。

2. 不安全 — 迴避型

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我很少跟媽媽互動。媽媽出去後,我也不會像其他小夥伴那樣感覺不安或者哭叫。媽媽重新回到房間後,我一般不會去跟媽媽接觸,甚至會背對著媽媽,媽媽抱起我時,我也會看著別的地方或者是身體不緊貼著媽媽。我就是用這種迴避媽媽的方式在表示我內心的不安。

媽媽的做法

傾向於對嬰兒不做反應或表現出拒絕,通常對嬰兒的信號不做回應,和嬰兒間幾乎沒有身體接觸。和嬰兒進行互動時,他們的行為可能是易怒和急躁的。

3.不安全 — 抗拒型

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我感到害怕和焦慮,不敢去探索這個房間,也不去玩那些我想玩的玩具。媽媽出去後,我就開始大哭,希望得到媽媽的擁抱,但是媽媽重新進來抱我或者安慰我時,我又會生氣地推開或者踢打媽媽表示對媽媽的拒絕。

媽媽的做法

對嬰兒的反應是不連續的,有時會回應嬰兒的需要,有時不回應。總的來說,與嬰兒進行互動時,這些媽媽不太親切。

4.不安全 — 混亂型

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我感到困惑、恐懼,即使在媽媽身邊我也會感覺害怕,有時候乾脆站著一動不動。我的行為是矛盾和混亂的,我身上既有迴避又有抗拒的特點。媽媽離開後我會在門口哭叫想要媽媽回來,但是媽媽重新回到房間後,我有時候會跑開,有時候會邊看著其他地方邊靠近媽媽。

媽媽的做法

忽視嬰兒,甚至會對孩子進行身體上的虐待。

促進建立「安全依戀型」的

五種養育角度:

專心致志、身體接觸、語言激勵、物質激勵、響應性保育。

解讀大意:

跟孩子多一些眼神的交流,

接觸、擁抱孩子,陪孩子一起玩遊戲;

跟孩子說話,

用可以玩的、看的、摸的玩具或吃的逗孩子;

對孩子的哭叫和其他任何的痛苦、高興、興趣或者驚奇等的情緒做出回應。

在建立依戀階段,孩子哭了需要媽媽對孩子的哭作出一些反應,而不是不搭理Ta。

參考書籍:《畢生發展·第3版》;《兒童心理發展》

媽媽們有問題可以關注」咚小喵「後,直接留言,咚小喵帶著心理學知識在後台等你。

推薦閱讀:

論粘附性認同丨李孟潮
如何識別謊言?(以老公說謊為例)
自媒體人該如何去追熱點?
2017心理學界大事件——積極心理學得到認可
性格的早熟導致與同齡人之間在思想與三觀上格格不入怎麼辦?

TAG:育兒 | 心理學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