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會不會因為人口流動或普通話推廣而逐漸消失?

由於普通話的推廣,老家的孩子很多一出生父母就教他們普通話,導致會說方言的孩子越來越少。而且由於人口流動,兩個不同方言的人組成的家庭,之間的交流也大部分都是普通話。這導致他們的孩子由於受家庭影響較多,也很少會說其中一方的方言。

這裡暫不討論方言少數民族語言的優劣,只想知道這樣下去,會不會將來有一天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徹底消失,所有人都說普通話?

並不是說把普通話的辭彙句型用方言的口音說出來就是說方言

方言有自己的辭彙和語法


說不準真會。

現在許多自詡會說方言的人,說的其實都是帶口音的普通話。

像我說這麼一句:「外哈孫呣還,攔倚上喂哈該惡老暴。」

本地人都不知道我在說啥。


視情況而定

中國方言的情況是很複雜的,不能一概而論

經典例子就是吳語和粵語

粵語現在生存狀態比吳語好

原因一是港澳統戰需要

原因二是粵語有標準音

保護粵語就比保護吳語操作起來更簡單

當說到保護粵語的時候,一般默認是保護粵語廣州音

珠三角包括港澳對這一點是一致的,所以更好發力

東莞/中山/佛山/廣州/珠海/惠州/江門/肇慶的地方台和港澳的粵語節目講的都是廣州音

香港因為粵語正音運動發音稍微偏離,但是廣州音依舊是公認的標準音

但是吳語區就不是了

上海人保護上海話

蘇州人保護蘇州話

無錫人保護無錫話

常州人保護常州話

杭州人保護杭州話

紹興人保護紹興話

台州人保護台州話

衢州人保護衢州話

沒有統一的標準音,保護推廣起來就困難許多

對抗普通話的衝擊也就更加困難

更別說吳語沒有統戰需要

——————————————————以下偏題—————————————————————

曾經佛山也是有三水話高明話的...現在慢慢都變成廣州音了

連順德同學跟我們都不講順德話了....

這也算是一種方言的消亡吧...


我覺得會。

主要來自三方面:

第一,方言人口減少,作為人口流動大省出來的人,我的堂兄弟姐妹都在異鄉說著普通話,我們的小輩更是只會說普通話。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這一趨勢幾乎不可逆。

第二,遷徙的人群在新的紮根地並沒有學會當地的方言。這是顯然的,比如很多在深圳的外地人雖然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仍然沒學會白話。

第三,方言辭彙減少。隨著電視的普及,人與外界的溝通便捷和越來越方式多樣,方言的辭彙是呈漏斗狀越來越少的,也就是說,奶奶們會用的方言比我們多,我們又比下一輩多。

以我來說,講普通話多年,以至於講方言的時候,語音語調不變,但有些辭彙也開始用普通話辭彙來表達。隨著義務教育的發展,每個人都開始學說普通話,可以想見,我們奶奶那一輩能說的方言能流傳下來的將越來越少。

所以,我很擔心,再過三十年,方言會不會成為怪物。


肯定會的。

很多喜歡方言的人不要責怪推廣普通話導致方言衰落,其作用只是加速消亡過程而已,不是本因。

一個語言,特別是一個民族內部的語言,交流便利性是第一位的。阻礙交流必然被淘汰。隨著城市化、人口遷徙加劇。身邊的人聽不懂方言,如果哪個人還故意說同事都聽不懂的方言就是自找麻煩。

另外由於之前推行的漢族計生一胎制,很多方言群體人口逐步呈現倒金字塔型結構。在滬語區,超少子化不是天方夜譚。其他地區的外來人口不可避免的會在新的城市佔絕大多數。特別是當我國60年代嬰兒潮那批人都去世之後。人口減少必然帶來文化衰微。

而且作為一個語言,差異性過大地方言會導致語言解體、分裂。若不是漢字這個紐帶,那麼多少個方言會演變為語言呢?並且這種民族語言內部的分化也會帶來民族認同的分裂。有多少滬獨叫囂著「上海獨立,殺光不說滬語的人,乾死安徽人」?又有多少江浙地區的極端分子鼓吹「吳語萬歲,復興吳越國,殺光漢人、北方蠻子」?港燦和廣東的極端分子不也是在語言隔閡的情況下產生了身份認同的隔閡與民族感情的割裂嗎?語言不高度統一,必然帶來分裂隱患。今天是鍵盤俠,明天可能就炸公交。

所以這三個原因會導致方言消亡。

第一,社會進步、城市化、交通、通訊、娛樂的發展、人口遷徙。第二,人口結構變動,方言區人口塌縮,其他方言區人口「倒灌」。第三,方言自身的負面影響。


千百年來方言和官話一直在變動中從未停歇。

現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極度增加,以通用語代替方言看來是擋不住的。

雖然我也極度希望方言能一直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誰知道呢?

這個時候你不得不羨慕廣州,有香港在身後,方言得以被極度重視,可是不是每個方言區後都有香港的不是?


推薦閱讀:

有哪些事是自尋死路?
有哪些適合20多歲男生的雙肩包?
你的身邊有什麼真實例子讓你覺得「善惡終有報 天道好輪迴」?
有哪些旅行中遇到的使人暖心的人或事?
我們有哪些錯誤的常識?

TAG:生活 | 語言 | 文化 | 方言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