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月旦評辯論,司馬懿和楊修,你支持誰?
我站司馬懿。
簡單通俗點說,二人辯論的焦點在於,是奉聖賢之書為經典,將聖賢之書頂禮膜拜,非聖賢之書就不讀了呢?還是不拘泥於文章的出處,只要文章講的有道理便潛心讀、認真讀,為自己吸取養分呢?《軍師聯盟》,千呼萬喚始出來!
昨晚看了開篇兩集,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于和偉的曹操,不是劉濤的張春華,不是李晨的曹丕,甚至不是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而是他!
翟天臨飾演的楊修!
楊修作為月旦評的風評人,一至現場,就引起了台下的騷動,現場的大批迷妹,瘋狂地喊著「楊公子,楊公子,楊公子……」無數傾慕與愛戀的目光,瞬間齊齊射向楊修。
楊修,果然是三國時代才華橫溢,名動天下的才子大明星啊!
話說,還未開播之前,《軍師聯盟》的主創人員就說了,本劇不是歷史正劇,所以,不要拿歷史來作比較。看這些古代迷妹追星的鏡頭,還有司馬懿怕老婆的情節,就是想給大家在緊張之餘增添點歡樂啊!
楊修上場,錦衣華服,風度翩翩,玉樹臨風,舌綻蓮花。評詩論文,侃侃而談,果然是口若懸河,評論精準。
楊修推崇曹操和曹植的詩作為天下第一等,說曹操的詩,古直雄健,蘊含悲涼之勢,氣吞江海,睥睨天下,說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粲溢古今,卓爾不群。
曹操父子的詩歌,在三國時確實為天下一等,曹操作為一個軍事家、政治家,他的雄才大略雄心壯志,決定了他的詩歌立意和眼光高於常人,對於詩詞文章來說,立意高於一切,一味追求詞句的新奇和精巧,未免流於庸常。所以,曹操的詩歌,沒有華麗的辭藻,看起來平淡無奇,但讀起來卻能打動人心,令人頓生蒼涼之感。
楊修推崇曹操父子的詩,既表現了他的眼光,也顯現出了他對當權者曹操的示好。
大家都知道楊修恃才放曠,自取其禍的故事。似楊修這樣的才子,自恃有才便好耍點小聰明,其實算不得是真正的學者高人。真正的高士,應該是虛懷若谷胸懷天下的人。
司馬懿的三弟鼓足勇氣上台,請楊修風評,楊修一語就否決了司馬孚的文章。司馬懿氣憤不過,上台替弟弟辯論。這場辯論才是真正精彩之處。
楊修推崇先賢大儒,評論文章講究出處。而司馬懿反駁說,難道聖賢就不會犯錯嗎?天命無常,為君者應當經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反之,則會失去君位。這正是孔子春秋之微言大義。
司馬懿的一番論辯,博得了滿堂彩,楊修一時想不出反駁的話語,這時,刺客突然出現,辯論戛然而止。
若論外在的風度和口才,楊修勝過司馬懿一籌,但若要說此場論辯的高度和深度,顯然是司馬懿勝楊修太多。並非是司馬懿的學問比楊修高深,而是,司馬懿的謀略胸懷都要勝過楊修太多。楊修,不過是一介才子,只知道抱著書本論天下,而司馬懿,卻是審時度勢,韜光養晦,志在天下的政治家,此時,司馬懿也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小子,但一場辯論,已是鋒芒初露。
楊修和司馬懿的這場辯論,你站誰?
《軍師聯盟》開篇兩集,果然不負眾望,場面、人物、情節的推進,一一到位。這段論辯戲,波叔和翟天臨的表現都很精彩,翟天臨是儒雅瀟洒派,而波叔是內斂深沉派。論辯的背景、服裝、畫面的拍攝,都極具古風又有電影大片的質感,稱得上是精工細作,這一段我回看了三次,喜歡。
電視劇《軍師聯盟》的播出,吸引了很多的觀眾,這部電視劇和我們之前看過的很多三國題材的電視劇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的人物塑造更是獨樹一幟。其中最令人驚詫的可能就是司馬懿了,從一個陰險奸詐的竊國大盜,成了一個智勇雙全的熱血青年,可謂是成功洗白。當然了,也有被抹黑的,例如三國演義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楊修更是成了一個陰險小人。
司馬懿和楊修,這兩位在歷史記載上並沒有多少交集的人物,在電視劇中卻成了針鋒相對的仇人,兩人最初的交鋒是在所謂月旦評上。月旦也就是每月的初一,評即評價,簡而言之就是在初一這天對天下人物做出評價的一種活動。歷史上的月旦評是有許劭兄弟主持,曹操就是靠著許劭的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名揚天下。至於電視劇中將月旦評的主持人改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楊修,簡直是可笑之極。在月旦評上,司馬懿和楊修首次交鋒就可以看出,楊修的不靠譜。劇中,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拿著自己寫的尚書集注交由楊修品評。可是楊修只是粗看一眼,就以尚書中的「咸有一德」一篇被當時的大儒鄭玄定為偽作而直接不與點評。引得司馬懿不滿不滿上台爭論。兩人的交鋒很有意思。當然,這部電視劇主要講司馬懿的,不論如何,都是要突出主角光環的,這樣一來,雖然歷史對於兩個任務沒有高下之分,但是劇情卻不能不使兩個人有高下之分了,雖然二人的辯論在司馬懿一段精彩的發言之後被此刻打斷,但是再說下去,楊修因為多少有些心浮氣躁,即便是有翻盤的可能性,估計也是沒什麼機會了。
從辯駁的氣勢上來看,楊修處於主場,本來就有要維持自己主持的地位,而且根據劇情他是對司馬家族因為前面退婚事件有著諸多偏見,在辯論初期就難免有些咄咄逼人,然而這咄咄逼人也是來自於此人自信,但是辯論如同兩軍交戰,多少都會因為心性不定而亂了陣腳。而司馬懿雖然在家族裡短間敗了下風,自己的弟弟被退婚,並且言辭間對自己、對自己的妻子、弟弟多有羞辱之意,但是上台之後依然坦然,有表現之心但是心底相對單純,故發揮比較正常。
在我看來,司馬懿在開始的時候說「司馬遷把咸有一德和尹告混為一談,已是不妥;鄭玄以尹告的丟失,便斷定咸有一德的丟失,就更顯草率。」其辯駁的手法從現世來說,不過是法律上的類推適用罷了。類推解釋,是指相類似的案件應作相同處理,然而這樣的處理,往往會帶來諸多的不合理之處。他們的辯論整段看下來真正說明了一個道理的,好像只有這段了,後面兩個人你來我往,只不過是在秀華麗的辯論技巧罷了。總之,如果不用電視劇的眼光,男主男配的心思,單純跳齣劇情本身去看這場辯論,我覺得其實連個人能說服觀眾的論點其實蠻少的,但是演員台詞功底不錯,也算是為這場辯論增色不少。
我感覺楊修是酸腐儒生代表,而司馬懿才是亂世的真才。
楊修所計較的都是一時的對錯,而對待古代聖人更是言聽計從,但是司馬懿就不一樣了,他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他敢於否定先人這才是有用的人應該具備的。
所以我感覺名義上是楊修佔優,但是這一局最終贏得是司馬懿,最終的結局也說明了這一點,楊修因為輔佐曹植被殺,而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這算是三國版的《奇葩說》說嗎?我覺得還是司馬懿的辯論更加的有說服力,楊修屬於那種肚子里一大堆知識,但是根本不會用,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可以吐口成章引經據典,但是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而他對曹操父子的溜須拍馬,也可以看出他並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學者。司馬懿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即使在辯論方面也展現了他獨特的視覺和自己獨立的思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