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悟空傳》?
看了作者**今何在先生**自己在豆瓣,寫的對於《悟空傳》影片的評論,文章涉及的比較多的或是自感覺作者在意的以及受困擾的則是**觀眾的口碑**了吧:
>苦笑有時候真是眾口難調。看看評論的點就知道了。有因為不忠於原著不滿的,有因為不喜歡原著而不滿的,有因為愛情戲少不滿的,有因為愛情戲多不滿的。有因為打戲多不滿的,有因為打戲少不滿的。有因為時間太長不滿的,有因為內容太少不滿的。那該聽誰的呢?碰巧,之前在寫《變形金剛5》的時候,曾思考過**口碑**是如何形成的:>是什麼影響了電影口碑的好與壞,最本源的無非是觀眾的期望和實際效果,符合或高於,OK,good;不符合,bad結合今何在先生的感念,主要談一談他所說的關於**不忠於原著而不滿**的現象的想法吧。既然可以於原著之不忠,而發出不滿的,**首要前提肯定是看過原著**。或許有些人被原著的故事而打動,而電影的故事和原著不同;或許是被作者在原著中描寫的打鬥場景所著迷,而電影未能滿足胃口;當然,人設黨,可能會因為電影所刻畫的人物的性格與原著不同,所以從粉轉路,從路轉黑;而我呢。
。。是因為**主題**啊:**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同樣除了**今何在先生**的影評,也看了另一篇**打一星**列第二的影評,同樣是**原著黨**:[作者原文:看過原著隨便寫寫](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61584/)看了作者的文章,**第一印象:作者也是被《悟空傳》小說所反映的主題所打動(畢竟文中有提到主題)**,但是作為電影的《悟空傳》被吐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認為**既然作品的主題是如此的宏大莊嚴肅穆,那怎麼能嘻嘻哈哈呢,不應該苦大仇深嗎?或者,還有工夫談情說愛?當然,現實代入感可能也多多少少的摻雜了點,比如口音?**
> 作為原著粉,太失望了…原著里除了對那個不公平世界的反抗的燃情還有絲絲縷縷的讓人悲傷的感覺。到了電影里,開場一句不要打男人…尷尬!到喬杉 楊迪出來後,我忽然覺得這部電影就像東北亂燉。這是悟空傳嗎?還有台灣腔孫悟空…雖然挺喜歡彭于晏的…可是聽著加看著就是感覺彆扭。但仔細讀完幾遍之後,慢慢地第一印象逐漸崩塌,如果真的是為**主題**所打動,那演員現實的身份,口音(**注意,不是說演員的演技**):**這些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重要嗎?****不重要嗎?****真的重要嗎?**這又難免不讓我想到,早些天看過的另外一篇關於《暗殺》的影評:> 什麼叫人格化?「夏威夷手槍」和搭檔一起鑽入地道,帶著向死而生的心境尋找出口的時候,兩個人說著「總要去一趟夏威夷吧。聽說那裡的女人都不穿衣服。」「看不見日本鬼子,女人又不穿衣服。那就是天堂吧?」這是人。兩個男人在生命行將結束的當口談論了男人該談論的事,人格化的憎惡和肉身化的慾望。這裡面故意處理得有些逗比,有些美國動作喜劇片固定下來的爛俗套路,你喜不喜歡這種處理的細節是一回事,但他們給出的是一種人格化的呈現方式。而如果這個時刻,兩個男人互相用主義彼此鼓勵,還囑託對方如果自己死了,務必幫自己交member fee的話,那就叫聖化。在本該莊重和悲壯的時候,能夠用戲謔進行稀釋,是這類電影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樣的,讓我第一印象崩塌的那位,致使他尷尬的場景設計,又何嘗不是一種**人格化**的存在呢?你我皆是凡人,又不是佛,七情六慾,苦中作樂。反而讓人更加覺得真實,同時《悟空傳》的主題不就是這個嗎?**石心,再強大,也是女蝸補天遺留,你依賴天庭的力量去對抗天庭?**
**——痴人說夢****真正強大,還是那顆"撲通撲通"有血有肉的心啊!!!**談到**主題**,這個詞,很容易讓我聯想到,求學時期語文課上老師講述的另一個詞——中心思想;若干年後的今天,我還清晰記得:所有的人設,故事,環境,都是為它服務的;不同於那些隱藏式的,要通過人為對某物,比如——窗帘的顏色,去猜。而**悟空傳**的主題,就是那麼**徹徹底底明明確確**地在那:**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所以,無怪乎還有多少的故事和原著相似,還有多少的人設保留在電影中,甚至從一個**帶有些許憂傷無奈文藝性質**的小說,突變成**特效動作**大片,這真的重要嗎?**主題get到了,****那麼**
**之於我,就夠了。**———————————————————————————————所以,這部片子還是會**安利**給早上那位朋友,順便值得一提的是**華晨宇**的**《齊天》**確實nice,曲風類似他為**《使徒行者》**作唱的《Here We Are》,在帶有些許無奈悲傷的平靜之後的爆發,真心不錯![《齊天》試聽](http://music.163.com/#/song?id=481859794)[《Here We Are》 試聽](http://music.163.com/#/song?id=420125810)悟空傳毫無疑問是一部商業劇,但是轉型並沒有成功,脫離不了之前原著文藝的影子,卻又難以找到與之相處的合理形式,於是這部電影就成了現在這幅尷尬的共生體的形式,為了竭力保留原著的文藝和內涵,而使商業片的構造無法盡興,讓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心生不滿。而另一方面,對原著的大幅改動,台詞的生硬,布局的古怪,又讓看過原著的人大呼毀原著,總之兩不討好。
但這部電影卻也並沒有網友說的那麼糟,今何在親手操刀做編劇使得悟空傳的精要內涵得以保留,依我看來,是愛和自由。
於是有了孫悟空永遠在揮舞著的金箍棒,有了紫霞如權杖拄地般擲地有聲的我不服三字。
作為一個西遊題材的粉絲,我想我應該是一個比較寬鬆的原著黨了吧,有人說金蟬子連領盒飯的機會都沒給,這個我並不在意,有了悟空,唐僧顯得便有著雞肋了。有人說天道變成了一個天機樞,我認為化抽象為具體,不失為一個好改動,至於天庭變成了霍格沃茨,阿紫變成了官二代,二郎神莫名其妙的成了備胎,我也表示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至少,悟空傳的內核沒變,情懷也沒變。
所以悟空涅槃之時的小刀會序曲,像極了當年星爺電影里那隻桀驁而孤獨的猴子。
所以悟空受盡折磨,阿紫說的那些話,時隔這麼久還是讓我酸楚不已。
就是那樣一個受盡折磨而心不死的猴子啊,阿紫告訴他,花果山只是焦土不見晚霞,告訴他,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蜉蝣撼樹,終究還是紫霞最了解他,就這樣一番話,他熱切的雙眼黯淡了,最後一絲火光斷了,很快變成了無生命的軀體,消散於天地之間。
所以當我看到花果山那用布料搭成的拙樸的晚霞,看到眼角細長嫵媚的她為猴子戴上紫色的圍巾,看到那一對晚風下相擁的璧人,我還是會熱淚盈眶。
最後看起來倪妮細長的眸子,笑起來咧開的唇角,莫名感覺像極了舒淇,她生命的最後皺著眉頭的漂浮在空中,又莫名的像極了朱茵。
倪妮的選角還是很好的,英氣夾雜著嫵媚,白衣飄飄,深情而堅執。但,她為什麼就死了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第一個槽點:刻意的生與死。當劇情需要煽情和悲情時,天蓬死了,然後當劇情需要有人反抗時,天蓬又活了,然後又死了。又是一個同樣的原因,一個沒必要非得死的紫霞,也領了飯盒。
說起來,我記得江南曾經討論過龍族裡麻生真的死法,並且提到了一個刻意悲劇的說法,那麼沿用他的思路,阿紫必須死嗎,大話西遊里紫霞必須死,因為她若不死,就凸顯不出整部劇的蒼涼無奈;西遊降魔的段小姐必須死,因為她若不死,玄奘就無法頓悟成佛;原著里的阿紫也必須死,因為逆天之為以失敗告終,悟空死於諸佛的陰謀,敗局已定,紫霞非死無以明志;那麼電影里呢,悟空風華正茂之時,心志已定之際,卻讓她死於堪稱荒謬的救駕來遲,未免有些煽情的意味了。既然改變了劇情和走向,卻又固執的給紫霞安排一個相同的結局,簡直像於正版的東方姑娘一樣可憐。
還有的一大槽點就是情感線了,紫霞與悟空的情感歷程有些單薄或者說刻意,諸多前因後果安排的不夠飽滿。至於天蓬和阿月,更是故事不夠,煽情來湊,因為沒有做好足夠的鋪墊,導致凡是出現他倆的戲份,便要通過閃回和配樂來營造氛圍。至於二郎神,他在後半部分的心路歷程簡直就是個謎,本以為他要成為悟空的助力,卻又忙不迭地黑化,成為守門將領,著實令人猝不及防。
至於喬杉么,配合修睿服用,效果更佳。一個綁著哪吒頭賣萌的捲簾,也同樣不知道為什麼地愛上了紫霞,身為故事的開心果,很識趣地死在了嚴肅的分界線上,仙力未曾施展,便作為一名超時代的偉大工程師光榮殉職,令人唏噓不已。
結局抖了個機靈,讓人想到拍攝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截取了上山的一個片段,配上燃情的音樂,和越來越近的山頂,看似喜大普奔,卻蘊含著令人深深感到無力的宿命感。不知道什麼原因,悟空沒有死去,不過也好,就讓他站在那裡吧,就像一個旗幟,征示著一個時代。
如果上映的這部電影不叫《悟空傳》,應該會是一部不錯的商業電影吧。可惜的確是今何在參與編劇的《悟空傳》。
近些年來隨著資本大肆投入電影市場,「西遊」的故事,作為中國最大最熱的IP被不斷的翻拍、改變、重置,從90年代珠玉蒙塵的《大話西遊》,到05年票房撲街的顛覆之作《情癲大聖》,再到13年爭議頗大、內涵過重的《西遊降魔篇》,西遊的故事不斷地改編,不斷地深化,或戲謔、或深沉、或顛覆。
或多或少的,相信觀眾都會覺得厭煩了吧。
近些年來不斷被重新演繹的西遊故事中,有兩個角色是在不停的被重塑或者毀壞的——孫悟空和唐僧。
孫悟空——可能是每個少年年少時心中的偶像,印象里的孫悟空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上天入地,翻雲覆雨,好像可以永遠保護自己的師父、自己所愛護的一切。
唐僧——偉光正的形象,永遠政治正確,擁有佛祖弟子金蟬子轉世和太宗御弟的強大「政治資源」,有著孫悟空這麼神通廣大又可掌控的土地,總感覺完成一番大事業是順理成章的事。
關於孫悟空的故事,大部分男孩子童年裡總有那麼一部《七龍珠》充斥了大部分的童年回憶吧,這還只是鳥山明先生借用「孫悟空」的名字來做的致敬之作。如果真的說起來關於孫悟空的故事,相信也有不少人會想起那部17年前震撼整個網路的小說《悟空傳》吧。
《悟空傳》這本書,很可惜我直到2年前才接觸到,故事不是很長,如果當做一本文學作品,手指婆娑過紙頁,感觸著紙張的摩擦與溫度,一本書應該可以看幾天吧;可惜,我是用手機,如同看百萬字級的網路小說般看完的,幾個小時看完了整本書,有種食髓卻不知味的感覺。
不過,當我看完關掉瀏覽器時,心裡卻如鯁在喉,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覺。這就是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沉重、悲傷,充滿著對命運的反抗,引用網上那句話:
「西遊記里隱晦真實的孫悟空,被《悟空傳》解釋完整了」
書太棒,還深邃,我不敢去講,也不能去講,也許重讀過後,我會有自信去說一說吧。
繞開原著,單純的講一講這部電影《悟空傳》。
以下內容會有輕微劇透,介意的小夥伴慎點!
如果作為一個西遊類型電影,而不是《悟空傳》,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當我在豆瓣上看到大家評論電影和原著沒有任何劇情關係的時候,我便沒有過多的期待電影劇情與內容了,但是觀影后卻讓我有很多小小的驚喜。
單純就我個人欣賞水平來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的西遊類電影中排位是這樣的: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月光寶盒》↑
《西遊·降魔篇》↑
《悟空傳》↑
《大聖歸來》↑
《西遊·伏妖篇》↑
《情癲大聖》↑
《大鬧天宮》↑
《三打白骨精》↑
我想大部分人失望的原因,應該只是因為「悟空傳」三個字吧。畢竟這三個字,有太多人賦予太多的期待。
◇從一個電影愛好者角度出發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悟空傳》服化道基本上相較於同類電影來說非常不錯了,人物服裝個性鮮明,化妝效果自然,道具製作相對精緻,細節都說的過去,配合特效,許多道具的效果真的很是出彩,比如楊戩的三尖兩刃戟,讓我眼前一亮。那種重型兵器的厚重和透出的光彩,很讓我中二之魂燃燒(難道作為傳奇和魔獸的老玩家有這種感覺不對么)。對了,俞飛鴻女神的衣服非常酷,雖然我是到最後她在天上張開雙臂時才發現。
場景布置上,整個天宮場景相較於以往富麗堂皇、金碧輝煌的瓊樓玉宇來說更具有一些玄幻與沉重的感覺,配合整體電影的冷色調,史詩感濃厚,類似質感可以參考美劇《權利的遊戲》(Game of Thrones)。
說道色調,我很喜歡這個色調的,近些年來很多電影,特別是許多玄幻和科幻片都用冷色調來營造氛圍,配合整體畫面亮度適中,營造出沒有過分壓抑的氣氛。這時候不得不吐槽一下星爺的《西遊·降魔/伏妖篇》,兩部電影的色調也都是偏向於冷色,不過整體亮度較低,配合特效的許多渲染效果有些油膩,整個給我的感覺都太過於壓抑和黑暗,當然也許創作團隊本身就想給予我們這種感受。
配樂這東西,主觀性應該更強吧,很多年之前我看電影從來不關心配樂,後來慢慢的接觸了許多影評,才關注到配樂作為烘托氣氛引導影片節奏的重要作用(不能理解配樂作用的小夥伴想像一下,節奏感強烈的社會搖、廣場舞視頻的背景音樂換成歐美流行音樂試試)。整個《悟空傳》的配樂我是很喜歡的,不過也有網友吐槽配樂濫用,各種為推高潮而營造「假高潮」(最佳女演員什麼的人家不懂 [捂臉])的嫌疑。不過也從側面看出,電影配樂在推向高潮的過程中是有作用的,特別是最後戰鬥場面的 bgm,很燃啊啊啊啊!!!!!哦對了,齊天大聖的出場怎麼能少了那個 bgm!——《小刀會序曲》。這可是齊天大聖的專屬 bgm。
關於特效,想多說兩句。
前面提到道具的時候簡單說了一下特效,特效這東西有點類似繪畫吧,主觀上受個人鑒賞水平與鑒賞頻次來決定的,有的人經常看特效大片,自然眼界高要求多,有的人不常看電影,不接觸這類視覺特效,可能連楊天寶老師的那部《xx不自賞》的摳圖特效都看不出來,(說到這我必須吐槽一下只剩特效的《變形金剛5》,大黃蜂與擎天柱對打那一段物理引擎絕對沒計算好,大黃蜂的動作流暢度速度都太高了,完全失去了之前大型機械戰鬥時的力量感了);
客觀上,更多的也受技術手段決定的。就像現在再去看《黑客帝國》三部曲(The Matrix),拿 03年上映的「重裝上陣」與「矩陣革命」來說,許多經典打鬥場面如果高清版本截圖的話,男神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整個後腦勺與臉就是兩個如同小孩子用橡皮泥捏的人偶似得色塊組成,特別是Neo第一次對戰幾百個Smith的時候,相對於那個年代的建模水準來說已經是最頂級的建模了,甚至可以說現在國產電視劇的許多建模與渲染的特效還不如當時的自然(我可說的不是「糖寶」)。
因為大學讀的專業因素,我也接觸過一些關於三維建模和渲染的東西,不得不承認,近些年國產電影的技術特效做的很不錯,還是網友吐槽的那句話:
好萊塢的特效是死活不能讓你看出來,國產電影特效是一定讓你看出來
許多國產玄幻大片的特效精細度真的非常棒,但是往往由於整體畫面的亮度與明度原因,很多特效太過於失真與孤立,太過真實就顯得虛假了,這一點我必須要佩服星爺的《西遊·降魔/伏妖篇》,昏暗的場景下特效真實度炒雞棒!
和前面提到的色調時說的一樣,《悟空傳》的色調亮度剛剛好,質感強烈,通過許多高景深鏡頭效果,虛化了場景特效,還有許多高速畫面幀下刻意模糊的特效,使主體畫面比較突出,沒有陷入為了凸顯特效而做特效的窠臼。
最為我欣喜的是最終boss,上聖天尊開大後的造型,雖然不知道天尊的這個R技能意義是不是開了就可以個退場了,但這個驚鴻一瞥的天神造型很有特點。
相信最近這幾年西遊類電影大家都發現有個共同點吧,最終特效boss戰一定是打一個很大很大的大boss,生怕屏幕裝得下似得。但是往往這些大型boss的造型要麼是毫無特色,要麼是黑漆漆的什麼看不清,要麼就是花里胡哨的不知道是個啥。
反觀《悟空傳》最後上聖天尊變成上蒼巨像時的造型與用色,讓我想到了最終幻想13里的法魯西神像的造型。那一瞬間有種小時候看到「最終幻想」遊戲宣傳畫時的感覺。至少從這一點上來看,主創團隊在美術設計上是下了功夫的。
◇說完電影製作方面的,再來說說各位演員
整體來說,演員演技都是在線的,顏值更是沒話說。
最吸引我的還是彭于晏和倪妮。
當然我要著重來說一說粉絲和各大po住刷屏刷的我厭煩噁心的鄭爽小仙女,但就這部電影來說,演技還是很自然的,神態表情動作的確有原著中阿月的溫婉,其他的我可不敢多說了!其實,開始還因為鄭爽糾結要不要看,看完後對鄭爽有些黑轉路人了,希望鄭爽小仙女能有更好的作品來「征服」我!(粉絲們千萬不要噴我!)
很多人都在說彭于晏一口台灣口音沒有那股子邪勁狠勁。這一點上無可厚非吧,如果說拋開六小齡童章老師的熒幕經典來說,我很認同黃渤在《西遊降魔篇》中殘忍狂暴的的孫悟空,那種妖氣邪氣的確是個自由和抗爭的象徵。不過糾結於原著中孫悟空的感情線索,自由不羈之外的那份深情與感動,彭于晏陽光溫暖的形象也很適合這個「悟空」,口音這事怎麼說呢,聽到他那句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感動的同時有點。。。尷尬,是真的。
歐豪的話,只能說中規中矩。「七月是你的?」,奪妻之恨不共戴天,就憑這我要一直黑你。
倪妮演技沒話說,很多人接受不了溫柔如水、清新文藝的紫霞在電影里怎麼變成了俏皮活潑的性子,今何在解釋的很明白:
還是因為小說中那個紫霞太「文藝」,她在雲邊的獨白,在蟠桃園和悟空的對話,都很好。但電影要那麼拍,光這兩場就得十分鐘,一直是說對白。太文藝了,喜歡的會很喜歡,但不喜歡的要大罵了我是看來西遊的結果看了部愛情片……正如現在有人的惡評還是這個理由。她的形象修改後,其實和悟空的戲更好看了,不再是兩人坐一塊文藝的探討人生,感情的發展也更順理成章。
反倒是喬杉的捲簾讓人感覺到意外,又是意料之中。喬杉作為帶有東北標籤的喜劇演員,闖出不同於「東北F4」等本山系的個人風格,可以說個人能力及表演的功底是值得肯定的,作為承包本片大半笑點與淚點的角色來說,足夠的立體與生動,不同於以往毫無存在感的捲簾/沙僧。
至於你們的另一位男神「六叔」余文樂,作為經常關注潮流圈動向的我來說,對余文樂是由先天好感的,六叔的演技是得到香港很多影視從業者肯定的。整部劇亦正亦邪、無比糾結的悲劇角色設定,整個表演流暢度很高,六叔的眼神中對阿紫的愛,對天尊的敬畏,對猴子的氣憤,對「豐收他娘」的糾結。最後還要說一句,六叔身材這麼好,真特娘的好讓人羨慕。
最後要說一句童年女神俞飛鴻,歲月好像沒給女神留下什麼痕迹,依然冷艷如畫。我個人認為全篇選角最恰當的人應該就是俞飛鴻飾演的冷血無情的「上聖天尊」了。不得不承認,俞飛鴻這種高冷的氣質,或者說女王范兒,也是娛樂圈演員中少見的存在吧。有人吐槽女神的造型像王菲?很醜?倒是最後的時候有一部分劉海怪怪的,估計是剪輯補拍導致的?這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關於「忠於原著」
劇情上有些硬傷無可避免,原著小說豐滿的人物與文藝的故事性,今何在都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示不敢用完整的改變原著。
老實說,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想像中的《悟空傳》,可能是一部沒法拍出來的片子。愛好電影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著寫寫劇本,把這些情節縮在一百分鐘內。就算有天才如王家衛能拍出來,那麼也會是一部《東邪西毒》式的文藝片。《東邪西毒》的電影小說也是我寫的,我當然知道一部那樣的《悟空傳》該怎麼拍,劇本要怎麼寫,我腦子裡都出現了紫霞在雲邊的那段漫長獨白。要文藝起來我嚇死你們,但我不能那麼做。文藝片在中國是什麼下場,我們看過太多了。
為什麼小說可以這麼寫,電影沒法這麼拍?因為悟空傳小說不是純通俗,也不是純文學,它介於兩者之間,但它骨子裡是文藝氣質的。它的結構是完全跟著情緒走的,甚至不考慮情節。這其實更像一首音樂MV,在MV里,我們可以盡情剪切最美的片段,其它全留給觀眾腦補,只需要好的音樂作為靈魂。而悟空傳的文字就起了那音樂的作用。所以,寫悟空的歌都特好聽,但是你說要把這歌拍成電影……那還是一樣面臨如何寫故事的問題。
歌只需要讓你感動,而電影必須講好一個故事。
◇有些東西細節,應該叫致敬
電影里有許多地方,讓我感到似曾相識的感覺,不知道是我看錯了還是想多了。
天神學員們第一次進入天機儀參觀時,倪妮扮演的阿紫穿著的白色長袍內搭的紅衣,與《大話西遊》中某一段里朱茵扮演的紫霞仙子穿著有著相似之處。
雖然電影劇情里為了獨立原著中紫霞的形象,將角色改變為阿紫,可我們都知道,這是紫霞。而且不同於原著小說中的紫霞只是那個小松鼠轉世後的代號,電影里的紫霞卻有著點滴朱茵的影子,知道大話結局的我們心裡總會帶有一絲悲劇色彩吧。
《大話西遊》的主場景是設定在荒蕪的西域戈壁邊城,荒涼乾旱,遍地昏黃沙塵;《悟空傳》中被天神毀掉的花果山也變成了戈壁邊城,這種算是巧合呢,還是主創團隊刻意為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阿紫的死亡時,抱著阿紫的悟空讓我想起紫霞死前的那段獨白: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大話西遊》中,500年後踏上西遊路的至尊寶在城牆上看到一堆夕陽武士與無名俠女時那段場景,可以說那是至尊寶對紫霞的救贖,而《悟空傳》中,悟空化身妖魔,駕著妖雲筋斗雲,默默的尋找最美的紫色的晚霞時,誰又會來救贖他呢?
◇寫在最後的碎碎念
關於這部電影,如果單純的為了追憶當年我們看小說原著時的那種感動,那份熱血盈胸,難免有些吹毛求疵了。畢竟17年間,《悟空傳》不斷再版修正,我們也在不斷變化成長。那個不斷反抗、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猴子,由書里、故事裡,傳承到我們心裡身上,這才是千百年來不斷被人歌頌的「悟空」。
電影這東西,本來就是娛樂,回歸到電影本身去欣賞這部《悟空傳》。我還是挺喜歡的。
(王瑞琳雕塑作品)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悟空傳第一次看悟空傳是七年前了,當時趕上悟空傳十周年典藏版,就買了看,看完了還要傳給同學看。那本書在整個班級里都很火,人人都喜歡那個叫囂著戰鬥過就不在乎結局的猴子。七年一轉眼就過去了,現在想想當初的自己,肯定會帶著一種嫌棄。這種嫌棄像是一種對當下的解圍,就好像是在對別人說:也許我曾經很幼稚,但我成長了,我認清了自己是個傻逼。我想過無數次為什麼人們喜歡孫悟空,可能孫悟空渾身上下都帶著一種反叛的力量,七年前反叛的事我都已經記不清了,但不知道在看這些字的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我的青春期里,有那麼一段時間,把所有規矩當做天敵。出門便是大江大河,所有的順流而下都是原罪。手裡攥著一把不知從哪裡撿來的銹劍,一劍一劍地朝著江水劈。劍劈不開水,傻子都知道。但還是要劈,一邊劈還要一邊對江里的行船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我跟你們的不同。劈了這麼多年了,還是沒有放棄過,只不過偶爾扭頭看看,發現江邊站了一排,齊刷刷地舉著銹劍在劈水,齊刷刷地喊著口號,齊刷刷地蓬頭垢面雙眼無神。還有在後面排著隊等著劈的,一個人把劍一扔,攔了條船,就奔著光明前程一去不復返了,後面的人趕緊撿起他的劍,一劍一劍開始劈水。有很多時候也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呢,真的來過戰鬥過,就不用在乎結局了嗎?真的咬咬牙,天就遮不住我的眼了嗎?小學時候講過記敘文的幾種敘事結構,我當時就在想,為什麼會有倒敘這種東西呢?後來日子越過越長,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事,真的如同倒敘一樣。你下定一個決心之後,首先知道的,就是故事的結局,然後開始一點點,被挾裹著沖向它。像沙,像雲,像所有奔流到海還不願降解的塑料袋。當人們去欣賞一個倒敘的故事時,再也沒有了對未來的僥倖,故事中的一切喜怒,突然就變了味道。早早看見了馬革裹屍的下場,殺敵千萬的大快人心反而像諷刺,像輓歌。西遊,就是這樣的故事吧。無論是悟空傳也好,大鬧天宮也好,大話西遊也好,那個拿著棍子的潑猴威風凜凜,目空一切,叫囂著要干天乾地干空氣,可誰都知道,四季輪轉,明日星辰,等著他的是五百年那麼長卻連小說都懶得多寫兩句的封印。差點忘記了自己寫到這裡是為了說什麼,從電影院走出來,激烈的打鬥聲讓我的耳膜振動到現在。猴子帥嗎?帥極了,一個破棍子,燒的噼里啪啦的,頭上金箍,眸中因果,對著寸草不生的人間吼兩句經典台詞,還是一樣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可是你問我,喜歡嗎?對不起,我真的不喜歡。孫悟空從來就不該是一個渾身炫酷特效嚷嚷著要逆天改命的悲情英雄,從一出場就要踢翻專制,重寫天條的,可以是要劈山救母的沉香,可以是打碎了琉璃盞要拼一輩子的捲簾,可以是被推下畜生道的天蓬,但,絕對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我心裡的孫悟空,沒有什麼讓天地變異的大抱負,更沒有什麼與生俱來的深仇大恨,他只是一個孩子,一個遊戲三界的自由靈魂。孫悟空的反叛,從始至終都是天真無邪與迂腐規則的格格不入。他可以開開心心地被天庭招安,但你騙我做弼馬溫,我就要放了你的天馬,你不准我參加蟠桃會,我就要吃光你的仙桃,你要劈砍我的骨軀焚燒我的靈魂,我就要把天門推倒把凌霄踏碎。我不太喜歡一種說法,說孫悟空從大鬧天宮到西天取經,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是被馴化,是背叛初心。說這話的人往往是準備好了要開開心心地追逐名利,卻要把這種內心十分認可的實用主義粉飾成社會對一個人的改造。要把那些說出來會丟了面子的改變推給眾生負責,要把那些自己不敢做出的犧牲裝作自己已經努力過。我從來不覺得追名逐利是貶義詞,但可笑的是孫悟空因為失敗了,所以成了那麼多人的偶像,讓那麼多庸俗的軀殼擁有了所謂「反叛的靈魂」。每一個行船上的人看一眼江邊劈水的傻子,都會說一句,我也曾經如此叛逆過,可惜有些命運是早已註定的。想到這裡,我開始懷疑那些人劈水的時候,根本不夠真誠。我覺得世上沒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果有,那也是準備好了要做婊子所以先給自己立下牌坊。所有不在乎結局的付出都不算竭盡全力,人生沒那麼多機會破釜沉舟,如果有,請一定抓住,孫悟空在煉丹爐里被烤到7成熟的時候,想的可不是要變成一道美味的菜。 五百年後,一個驢友路過一座山,放了一隻潑猴。潑猴要走的時候,一個白鬍子老頭從地里鑽了出來。自稱是此處的土地。老頭說:大聖,五百年前,我就是你的粉絲。你干那群神仙的時候太幾把帥了。以後你我就要各奔前程了。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孫悟空想了一下,抬頭看了一眼五指山大中午的太陽,突然有點不想走了。說:你這傻逼,能不能少逛QQ空間。為了押韻,真是不擇手段。老頭哂笑著:大聖,我這是希望你能不忘初心啊。孫悟空目光如炬,說:你之所以是土地是因為你一開始就想當土地。不要因為看過我大鬧天宮,就以為自己也曾想過要大鬧天宮。倘若我歷盡千帆歸來仍是你所謂的少年,希望你到時候能批評我這麼多年毫無長進。倘若你當真覺得少年的無畏和貧窮至誠至真,那請你在看到下一個猴子來大鬧天宮時,能幫他去敲兩棍守門的天兵,而不是在桎梏與牢籠外看守他五百年。
上周末和好友共聚,去影院看完了《悟空傳》,近來趕完雜誌約稿終於有空,來寫一寫它的影評。
去看《悟空傳》前,鄙人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朋友圈已鋪天蓋地說著「今何在,今不在」,嘲弄原著作者為爛片說話圈錢。鄙人看原著小說是在高中,挺久遠了。但恕鄙人說,原著是一篇特別意識流(甚至可能是想到哪寫到哪?)的散文化作品,從前鄙人覺得它定然拍不成影視,因為編劇面對如此「信馬由韁」的散劇情定然苦於下手……後來得知它要拍電影,鄙人除了吃驚還是吃鯨。
好下面開始正文——
鄙人覺得《悟空傳》絕不是爛片(但劇情只能說中規中矩,這個後面會談),它拍得很好。特別棒的特效就先不說了,震撼人心的畫面與配音結合也先不說,單從主旨貫徹劇情來看,一個字:妙。
改編這散文化的原著很困難,因為電影要走劇情,然而原著只有人物——所以改編要做的,就是提煉人物主旨,把散文化的故事情節敲碎重組,把次要情節刪去。《悟空傳》這點做得很好,原著的思想太多太亂,這裡只摳住一點,緊緊圍繞「抗爭」,展開敘事——
悟空開場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混進天界學堂,只為打破「天機儀」,那是對天命的抗爭;
悟空落到荒蕪的花果山朝氣不改,智斗筋斗雲,那是與天災外力的抗爭;
悟空看見眾人慘死心灰意冷,天尊降臨,阿紫勸說,他失去了石心,那是對抗爭產生了懷疑(增加抗爭的難度係數,推上高潮);
悟空得菩提老祖點撥,重新歸來殺上南天門,開始真正的抗爭,最終打敗天尊,踏上漫漫抗爭之路。
很典型的好萊塢三幕式結構。
鄙人在電影院掐著時間看的——晚上19點場的電影,第一幕天界學堂,結識隊友,大鬧一場交代人物;19:33的時候差不多到了凡間,轉第二幕花果山智斗筋斗雲,中間20:04後面左右穿插天蓬和阿月、楊戩和老母一些瑣碎戲份,20:40左右的時候開啟大高潮。
結尾打出貫穿全篇的主旨線索:「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主旨是很棒的,再來談人物。
兩個隊友,天蓬和楊戩。天蓬塑造成一個痴情種子,只惦記著和變成凡人的阿月重燃舊情;楊戩則塑造成缺母愛的少年,放不下情愛於是打不開天眼。他們同樣起到貫徹主旨的作用——
開頭,天蓬和楊戩是悟空的對立面,他們代表的是天命與鎮壓;到了後面,凡間花果山,失去法力的他們齊心協力,逐漸對悟空的抗爭產生了認同;天尊降臨,殺死了花果山所有生靈,阿月和老母都死了,天蓬和楊戩開始對抗爭產生懷疑(於悟空的主旨線保持一致);最後重生的悟空歸來,天蓬楊戩與悟空一同參與對天尊的抗爭(再度統一)。
天蓬死了,因為愛情的力量(對阿月的小愛而非對蒼生的大愛)不足以成為抗爭的中堅力量;
楊戩活下來了,但與悟空成為陌路之人。因為楊戩的抗爭是不徹底的抗爭,是假的抗爭。楊戩依然是天命的衛道士,只是因小愛產生了懷疑產生了動搖,與悟空並肩作戰是因為已發現天尊成了天命的違抗者,他剷除天尊是屬於對天命的維護,因此楊戩是「假抗爭者」。
個人認為楊戩是極其嘲諷的一筆,嘲諷這複雜的人性;而天蓬則太為單純,或死或爭,只為伊人。
唯有悟空是真·抗爭者,貫徹到底。
然後再來談女性角色。
有人的影評說「悟空牌還能打多久?恐怕是在你看到孫悟空和紫霞生離死別,卻無法落淚的時候」。
我不敢苟同,因為首先,「悟空與紫霞」的牌是周星馳打出來的,鄙人西遊原著黨也並沒有嫌棄星爺瞎改編毀原著(畢竟星爺的改編重情,自有他提煉的主旨,能完整撐起全篇),而《悟空傳》電影打出的「悟空牌」,並不是以歌頌愛情為前提的!
這部電影根本不是在講愛情,你所看到的悟空與阿紫,天蓬與阿月,全都是為抗爭服務的,創造美好,只是用來毀滅這美好,而非歌頌這美好——它只需牢牢抓住「抗爭」。
當然,它使女性角色扁平化(尤其阿月的劇情),為了美好而美好地存在,確實是個塑造上的敗筆(也可能確實是時長塞不下)。至於反派女配天尊,也是為了反派而反派了,結尾真是尬得慌……
再談一些從原著出發的大改編。
如來佛變成了上蒼,反派變成了什麼上聖天尊,佛家道家那些神仙沒有成為反派,鄙人覺得純屬宗教問題和能不能過廣電審核的問題。
至於刪除金蟬子的戲,一方面可能由於和尚本身就是個敏感點(我們寫言情小說的都不敢去寫和尚了),要寫一個和尚造反抗爭,拿來過審的話,太燒腦且容易被斃,第二,金蟬子跟悟空在主旨上的聯繫屬於平行關係,更何況該電影把時間背景定在了取經之前,也沒金蟬子啥事不是?所以刪了挺正常。
當然,鄙人也要來說這電影的缺點。
本電影最大的缺點就是交代不明,邏輯奇怪。
你從哪知道妖雲喜歡晚霞?且妖雲恰好視力不好?花果山停水了飯都沒得吃,哪來生產力屯那麼多布?
天尊另一方向上也是逆天命的代表(她的野心),她的野心從何而來?她對女兒阿紫的感情很奇怪,為何不鋪墊人物前史?
阿月為什麼被貶凡間?菩提老祖為什麼能救回悟空?悟空為什麼死了又活了?菩提老祖扮演上帝角色?
此處省略十萬個為什麼……
綜上所述,改編很棒,但故事邏輯不行。總分五星的話我給四星,本來三星的,特效真的太棒,額外加一星。
<完>
您已經變成人了,但對不住,我們依然是猴子
首先,我要說,這部電影,在我看來,並不是像別人說的,整部電影就是個狗屎。
它……只有前半部是狗屎好嗎!!後半部……雖然也是一言難盡……前和後的點在於,二郎神說,猴子被壓在天牢的最底層,受盡了萬千酷刑,強撐著一口氣不肯死,你去看看他吧。阿紫去了,猴子說,你來了啊?我們花果山去看晚霞啊?阿紫說,花果山黑暗一片,從來就沒有晚霞!猴子說,哦,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是這樣啊!然後死了。從此往後,我覺得劇情還都挺好的。如果它不是打著——悟空傳改編的旗號。我至少能給這片子打個三星。————————————這是往下再沒有一句好話的分割線———————————有人評價,悟空傳這部小說,是「從一個猴子的心裡寫出來,寫到了萬千個猴子的心裡去」。說的太tm到位了。今何在先生,你知道你這部作品為啥寫的好嗎?首先,因為它是你當時強烈想說的,想寫的。無論什麼樣的文藝作品,小說、電影、畫甚至一個手工藝作品,甚至哪怕是一盤菜,好作品的一個共通標準就是,是它在你腦子裡要死要活的要出來,甚至是它逼著你把它創作出來的。這樣的作品,才有強烈的感染力,至少,它首先深深的感動了你自己。當年看悟空傳的時候,看到唐僧說,我的障不是你們的障。所以我能走出來,但你們走不出來,你們的障,需要你們自己去碰,才會遇到。(大意)當時我就蒙了。感覺便像,紅樓夢裡,最後一幕描寫寶玉出場,白茫茫一片大雪,寶玉站在雪中,光頭赤腳,披著一襲大紅斗篷,似喜似悲,在雪地里朝賈政拜了幾拜,然後一僧一道便來,道:俗緣已畢,還不快走。於是,再不回頭,輕飄飄便走了。賈政待追過去,哪有人影,便只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這是一種讀書時無法與外人道的感覺,便叫不可說。不知心在何處,不知身在何處,不知今夕何夕。通俗點講,寫的太牛逼了!然而今何在先生,你自己問問自己,如今的這個電影,是否具備哪怕一點點這個精神?這個電影本身,感動你自己了嗎?你寫了個長評,詳細說來種種困難,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句話,戴著鐐銬跳舞有多麼艱難,大家請體諒。呵呵。有個劇情,是大家一起那什麼,打雲,當兩隊人用那個不知道神馬玩意兒做的又不知道用神馬玩意兒連在一起的愛因斯坦和牛頓,算了,阿基米德看了都想從棺材板里跳出來的大炮打到了雲,而那朵雲又那麼巧的就正正好好落到了他們設置好的陷阱里,之前的種種無語以及槽多無口在這裡匯聚成了一個強烈的衝動「我tmd要出去!!」真的,差點走了,真看不下去了!!編劇的種種邏輯,在我看來,你要說合理吧也合理,特別合理,真的!!合什麼理呢?就好比,我領導說,小¥啊,年中總結寫完了嗎?我說:領導,您寫的我整理完了,但是我覺得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領導說:就得這麼寫,你聽我的就得了!得!我明白!領導嘴大嘛!您是領導,都聽您的!所以說,合理啊!你是編劇,您說什麼都對!如果你說這個電影還是有誠意的,那麼我想說,假如你把前半部分那種明明不知道咋寫但是還不得不寫,必須得寫,硬擠著非得寫出來這種,類似便秘但是我本著就算死了也一定要拉出來給你看的精神……算了不說了,你要說這也算是一種誠意,那我只能說——你贏了!誠意!!真有誠意!!老tm有誠意了!讓我喘口氣,我給自己噁心著了。其實說到現在,想說的已經差不多了,其實,我知道,人,是不能一直戰鬥下去的,人,也是不能一直憤怒下去的。「大多數人選擇的生活其實才是好的」,其實這話沒什麼不對的,所有的憤怒青年最後都要成為一個他們原來所鄙視的成年人,就好像「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最後卻也成了漢奸的汪精衛,所有在台下的年輕人,最後都要成為台上他們在他們看來面無表情尸位素餐的所謂領導,就像齊天大聖,最後總會變成斗戰勝佛。當年十萬天兵天將見誰打誰的痛快,最後總會變成「你是誰的坐騎!」。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堅持「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最後都死了。所以其實,我理解你。我也知道,其實這部電影,並不完全算是圈錢的電影。只是你說它是悟空傳改編的,這讓我憤怒。你已經不是猴山裡的大王了,你已經變成人了,所以,猴子們自然就不認你了。其實在我看來,觀眾可以都稱作都是猴子,因為他們真誠坦率不做作也不偽裝,用錢投票,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們跟孩子差不多,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他們比孩子更恐怖的地方還在於,孩子有家長管著,猴子不高興了,破壞力更驚人。說話更難聽。所以,怎麼說呢,反正錢您已經掙到了,難聽點,您也忍著吧。沒什麼可說的了,祝你,活的越來越……讓自己高興吧。畢竟,不管你怎麼選擇,你依然是寫悟空傳的人。哦,對了,想跟你分享一則小故事,小時候看倚天屠龍記,有一幕是小龍女和楊過的傳人出來了,那個少女微微一笑什麼的,那時剛剛看完神鵰,心中一瞬間百感交集,感覺很複雜,有微微惆悵,也有喜悅,然後又分明知道,有些事情,是再也回不去了……祝你愉快吧。也祝從前和現在的猴子們,愉快。《悟空傳》觀後:平民重姓名權貴重規則
周末看了電影《悟空傳》,和直觀印象中的《西遊記》沒任何關係,甚至和《悟空傳》小說原著本身關係也不大,建議電影名稱可以直接改為《猴精強拆天機儀》,這樣會讓觀眾對編劇不過分苛責,尤其編劇還是原著作者。
這裡我不對劇情做評述,我只是對其中一個點很感興趣,在現實中也是這樣的,那就是:平民更看重姓名而權貴則更看重規則。
以前我只是注意到北大保安非常在意別人的名字,三個經典問題:
你是誰?你從哪來?你到哪去?
除了北大保安,這次我看到底層平民更在意自己的名字,在影片開頭,毛手毛腳出鏡的猴子無數次想表明自己的身份,但無數次被別人打斷,在無數個別人無數次明確表示根本就不在意他的名字的時候,他依然堅持說完:
從今往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老子的名字叫——孫!悟!空!
然後在影片的結尾,又來了一次,不過這次沒人打斷他了,所以他在介紹自己名字的時候又多加了一個頭銜:
從今往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老子的名字叫——齊!天!大!聖!孫!悟!空!
你看,孫悟空從始至終最重視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名字。
在原著《西遊記》中,我覺得全書最重要、最動人的一段,便是菩提老祖給時候起名字的時候:
菩提賜名,自此孫悟空才算是被這個世界所接納,才有了後續的一切。注重姓名是所有平民的共識,《水滸傳》里各路英雄也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姓名,第二十七回,武松出場: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
你看,是不是和孫悟空的自我介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在世界任何國家,對名字的重視似乎是國際慣例,在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中奪走了別人的名字就可以支配別人,湯婆婆把千尋帶回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強令千尋改名,而小白龍則是讓千尋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
名字在現實中有多麼重要?比如現在為人所詬病的網路暴力,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語言暴力,不僅是一言不合就開撕,有時候甚至很正能量的事情也能引起撕扯,比如前端時間杭州藍色錢江因火災林先生痛失親人,悲痛之餘宣布成立公益基金,致力於提升中國高層住宅防火減災水平,但依然有網友各種質疑各種謾罵,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網路戾氣這麼重,該如何整治?其實方法很簡單,發言實名制就可以了,舉個例子,單位里兩個副級幹部為爭奪正位鬥法,私下裡都是各種挖坑陷害、網路發帖、匿名舉報,恨不得對方早點死掉,但是在單位的時候表面上卻又是勾肩搭背、稱兄道弟、親密無間。
這就是名字的重要性,當別人不知道你名字的時候你敢為所欲為,當別人不知道你名字的時候你又想名揚天下。
但是權貴卻是更看重規則。
在山東,給孩子取名字是要有名有姓有輩分,名字還要有特殊的、吉祥的寓意,《悟空傳》里孫悟空也是有名有姓的,但是你看其他的神仙,上聖天尊名字是啥交代了嗎?上聖天尊的閨女叫啥,阿紫,連個姓都沒有,其他的也是,巨靈是身形的特點、天篷是星宿的名稱、捲簾則直接是一個職務,沒一個是正經的有名有姓的,只有楊戩是有名有姓的正經名字,可是他不是純種神仙,他爹是凡人。
對權貴來說,規則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是其次。至於名字?我叫什麼重要嗎,你叫我上聖天尊才重要,至於我真實姓名叫張三還是李四,這都是無所謂的。你叫我書記、市長、省長才重要,至於我叫什麼名字,你管得著嗎,就算你知道了你敢當面叫嗎?還不是乖乖稱呼職務,最多加個姓:李市長、王書記……
別說姓名不重要了,對權貴來說,命也不重要,誰的命都不重要,自己親閨女的也不行,上聖天尊曾兩次對自己親閨女說:
如果是上蒼的安排,我隨時都會殺了你。
權貴掌握規則才是最重要的。
在《西遊記》中有明顯的描述:
看出問題來沒有,等唐僧師徒都取完經由八大金剛送走了,菩薩都繳了佛祖法旨了,這時候菩薩又說唐僧師徒這九九八十一難還差一難,如果是按照辦事規程,不應該是先檢驗是否滿足條件才傳經嗎,如果辦事規程中沒有非要滿足九九八十一難這一項,佛祖如此神通廣大,都沒說這茬,要麼是不甚要緊,要麼就沒這規定,觀音菩薩這咔咔一頓白活,豈不是紅口白牙的擺了唐僧師徒一道嗎?
你看觀音菩薩給唐僧師徒加的一難的位置,不早不晚,剛好是在通天河,這通天河曾經是靈感大王吃童男童女的地方,而靈感大王,實際是觀音池裡養的金魚,有一天乘著改革的東風來到了這裡,霸佔了一頭千年老黿的洞府,擺攤設點開始吃人。
孫悟空趕到南海求救時,觀音則是聞知消息,一大早就鑽到竹林里編織籃子,頭沒梳、鞋沒穿,甚至僅穿著內衣就急急跟著孫悟空到通天河上空除妖:
讓人奇怪的是,觀音並沒有捉住金魚就走,而是站在河的上空反覆念一句咒語:「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整整念了七遍!
等她將金魚精收走,孫悟空趕到老黿洞府一看,那些水怪魚精,屍體盡將死爛!就好像中了巨毒一樣,不僅一個沒跑脫,而且連屍體都腐爛了,這是西遊中小妖們死得最慘的一次。
觀音又新增一難,而且還放在通天河,是不是公報私仇,不得不讓人多想。規則是權貴定的,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說你夠格了,就給你傳經,說你不夠格,就直接從飛機上給你踹到通天河裡,管你是金蟬子還是御弟哥哥,這就是權貴對規則的把控和玩弄。
而在《悟空傳》里上聖天尊一直都說花果山是一個不祥之地、極惡之地,一直要除之而後快,但又在女兒一次次的逼迫之下拿不出絲毫的理由,最後看到原由了,上聖天尊打著最高統治者上蒼的旗號,一心要把花果山平掉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自身需要獲得石心以鞏固權力。
為了一己私利而玩弄規則,這就是權貴。
美國打伊拉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的導火索是美國宣稱伊拉克開發並擁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現在伊拉克重建都快結束了,也沒看見美國搜出什麼像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像樣的化學試劑也沒看見啊。
赤裸裸的玩弄規則啊。
那麼為什麼平民注重名字而權貴則更注重規則呢。
是權貴對自己的名字不重視嗎?
當然不是。
權貴對名字的重視程度遠超平民,以孫悟空為例,當他踏平天庭之後,對自己的自我介紹從孫悟空改成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多了一個名頭封號,武松的自我介紹也是都頭武松,別人稱呼孫悟空的時候也都是大聖,只有至親的師傅喊悟空,八戒喊猴哥,而上聖天尊則只剩一個名頭封號了,封號才是最高的重視,像古代,皇帝都是自稱孤、朕、寡人,而大臣則是稱呼皇上、聖上,從來沒聽有人敢叫嬴政、劉徹的吧。
那為什麼平民那麼重視自己的名字呢?那是因為平民沒有封號,名字已經是最高的在意的東西了,而對於權貴來講,名字是很重要,有時候甚至全國都得避諱皇帝的名字。
尤其是秦漢以後,避諱尤其嚴格,有的還寫進了法律:呂后名雉,凡遇到「雉」字,就用「野雞」二字代替;漢文帝名叫劉恆,於是便把「恆山」改成「常山」;漢武帝叫劉徹,當時有個名士叫蒯徹,就得改叫「蒯通」;漢光帝名叫劉秀,把「秀才」一詞改叫「茂才」;漢明帝叫劉庄,甚至把《莊子》改為《嚴子》;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為「戶部」;宋仁宗名趙禎,蒸包子蒸饅頭的「蒸」字就得改為「炊」字;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構,為避「構」而牽及夠,媾,購,遘等五十多個字。在清朝,康熙皇帝就把與他共字的所有文獻全部改掉,雍正一上台便命令他的兄弟把他們同名的「胤」改掉,而乾隆上台卻並沒有要求他的兄弟改名。
別說名字了,有時候甚至是外形都要格外重視,比如最近維尼熊的形象都被下架了……
你看,平民重視名字是靠一怒衝冠,甚至不惜血濺五步,就像孫悟空;而權貴的重視則是從規則的層面,就像上聖天尊,甚至有時候還可以出本全國人手一本全球銷量第二的書,再搞個「兩個凡事」之類的規則……
抗戰中期,美國新聞記者組團前往延安,他們被紅色根據地的精神氣質所鼓舞,回來後,他們對宋美齡感慨中國居然還有這樣一群積極上進,健康廉潔的人存在,他們的名字在紅色根據地很響亮。
宋美齡最後說了一句話:「我承認,也許你們說的都是真的,但是,那隻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嘗到真正權力的滋味。」
現在嘗到了。
所以……
現在是叫「人民的名義」了。
重視規則和重視名字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但玩法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歡迎關注公眾號:景辰(iJingChen)
《悟非悟,空不空,傳無傳》
下午從牙科所出來,就想直接去電影院看《悟空傳》,但是突然想起沒帶眼鏡只得又坐車回去拿。其實大可以直接去,因為近視度數並非太深,只要坐在前排還是能夠看清的。只是我對看電影這事,對待地比較認真。不管是在家還是在電影院,我不喜歡被打擾,不喜歡畫面有一絲模糊,也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個畫面。
這部電影上映也有幾天了,在購票之前注意了下它的評分和評論。雖然都不太好,但掙扎之後還是決定去看。明知不好,還要去看,只是因為確實太喜歡原著!所以說,哪怕就如同其他人所說,被改的不成樣子,但好歹還有一點影子存在吧。 所以抱著這樣一個心態去看這部電影,出來時雖然失望,卻也是意料之中。憑心而論,這部電影與國內近些年其他幾部西遊題材的電影來說,借用原作者今何在自己說的一句話——沒什麼亮點,但也沒啥槽點。不錯,這是在大環境的前提下,我贊同這個觀點,就像所有人都考不及格,那你考58,我考59也無可厚非。在我看來,這種風氣或者說電影風格源於劉鎮偉,始於周星馳。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這些西遊題材電影如《西遊降魔篇》、《大鬧天空》等等或多或少受《大話西遊》的影響。但又是周星馳開創了一種電影模式,即:簡單老套的劇情+幽默無厘的語言+場面宏大的特效=一部西遊題材的電影。自《西遊降魔》之後的西遊電影皆是如此,且越拍越差!而不得不說,《悟空傳》還是有突破的!所謂突破,就是這部電影還不能完全算得上是一部西遊系列的電影!如果說之前有些電影是掛羊頭賣狗肉,那麼這次連羊頭都不掛了,直接賣狗肉!因為之前的電影好歹都是在原著西遊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開展故事的,就算是《大話》這樣一部被神話了的作品也不例外!而到了《悟空傳》故事主線都沒了,孫悟空不再需要取經,只需要對抗邪惡的天庭。沒有了唐僧,沒有玉帝,沒有了如來,所謂天庭只有一位天尊(天蓬、阿紫等背叛了她,暫且不算吧。),天庭之上只有所謂的上蒼!今何在說,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可電影時長有限,所以能夠表達的東西太少,有些東西不得不刪除,所以他刪除了上面所說的東西。但他刪除的不僅僅是這些人物角色!更刪除了這些角色背後代表的文化背景,而其中就有道、佛兩家宗教文化!而正是這兩家文化才衍生出這麼多角色,甚至是整個一個西遊世界!就算孫悟空是一個天地所生的石猴,它的成長也與這兩家思想文化關係甚大!再退一萬步講,你要創新可以,你要突破可以,你把西遊原有背景完全抹除也可以!但你在抹去的同時,也要建立一個世界觀起來吧?可惜並沒有!在《悟空傳》里,沒有了道、沒有了佛,那我請問神從何而來?魔又因何而生?
《悟空傳》給我並非西遊題材的感覺,但又讓我覺得這是國版的《復仇者聯盟》。所以作為大眾來說,尤其是沒有看過原著的大眾來說,這部電影也並非太差,因為畢竟投資了那麼多錢,做了那麼多特效,安排了那麼多打戲,用了那麼多明星,在國內算是一部商業大片吧。如果單單賠上一位作家的聲譽也不要緊,畢竟拿到應拿利潤就行!只是連一位初中生都知道,不管是對待傳統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因為單純的利益熏心,就可以任意抹除傳統,盲目模仿西方了!
評《悟空傳》:自己心理陰暗,何必怨天尤人
以悟空為主角的電影不計其數,對悟空演繹或者意淫的文字作品更多如牛毛,回溯到最本源的吳承恩的《西遊記》,所以,問題來了,哪個悟空才是真的?
今何在的《悟空傳》是真的嗎?
顯然不是。
悟空本來就是一個文學形象,就像《紅樓夢》說的「女媧鍊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通過任何方式再現出來的,都只不過是作者自己的解讀。
《西遊記》里的悟空是最原始的形象,有趣的是,他並不是生來就要造反的,他誕生之後第一個動作就是:拜四方。
他沒有父母,他以這種方式向創造他的天地表示敬畏。只是他後來學了本事,就開始心越來越大,以至於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人不都是這個樣子嗎?遇到順景、有了本事,心就越來越大。
但是這一切到了今何在的《悟空傳》里,就變成了受迫害妄想的恐怖分子。
我們不妨直接引用今何在的整篇原文(沒有斷章取義哦),來看看作者的三觀究竟荒謬到了什麼程度,究竟犯了哪些常識性的錯誤,乃至於會對讀者造成怎樣的誤導:
(原文)我十分受不了西遊裡面就只有打妖怪打妖怪,打你妹啊。
(點評)無知與粗俗毫髮畢現......
(原文)西遊的主題根本就不是打妖怪。妖怪只分兩種:一種都是當年跟著孫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像牛魔王之類的,孫悟空必須把當年和他一起戰天鬥地的結拜兄弟都幹掉,就為了成佛,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悲劇;另一種則是神仙安排下來的,不是這個的坐騎就是那個的寵物。這也太噁心了,一邊讓人去西天一邊安排下九九八十一難,就想把你整死。所以整個西遊就是一出悲劇,是一場陰謀,不論你怎麼做,都是死路一條。你不服從神,不向西走,整死你;你向西走,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難,都是神安排的,依然整死你。
(點評)這是明顯的受迫害妄想。當然作者也陳述了從小就被禁錮在一個小環境里一個人玩耍,因為自己力量的單薄,難免想像這個世界都是欺壓他的陰謀。
孫悟空就是為了成佛要把那些結拜兄弟都幹掉?何以為證呢?
當人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價值觀會變,自己與以往的自己發生衝突,尚且在所難免,何況與別人?所有的朋友都與你走到底了嗎?當然不是。
按照今何在的邏輯,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並且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那些神都無聊到以整人為樂?這樣的神,神在哪裡?如果讓今何在先生參加一場困難重重的拓展訓練,請問你是否也會苦大仇深地認為這是一場陰謀呢?如果西天那麼容易去,真經那麼容易取,跟坐著飛機直接上天有什麼分別?別人白白送給你的東西,你會覺得珍貴,還是會棄之如敝履?
(原文)最後到了西天,你以為成功了,最後給你部經還是假的,全是白紙,你拿回去退貨,送了禮,給你部有字的,你以為是真的,是真的嗎?其實還是假的,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謂道不可道,我們說了別人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如果有人要拿答案灌輸給你,那不是為了讓你聰明,更可能是想讓你變傻。
(點評)真的要佩服今何在先生的無知與無畏,你真的讀懂《西遊記》了嗎?你既然知道「道不可道」,為什麼還要說取到了無字真經是假的呢?做人難,做佛也難啊,給今何在先生你假的也不行,真的也不行,真的里外不是佛。
不可道的經,就是無字的啊!沒有人要拿答案灌輸給你,只是既然有了文字,就有理解的不同,就會與真理有分歧;就算灌輸,難道你是木頭人,不懂得自己思考嗎?佛陀每次講經都要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就是說:你要用心聽,好好思考啊,從來沒填鴨式教學!何以受迫害妄想到這個程度呢?
(原文)最後四個人成了佛,成佛以後呢?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夢想的四個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佛是什麼,佛就是虛無,四大皆空,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感情沒有慾望沒有思想,當你放棄這些,你就不會痛苦了。但問題是,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什麼都沒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
(點評)每個童話的結尾「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就是什麼都沒有了嗎?連最基礎的佛學常識都沒有,今何在等你稍微懂點事,會不會汗顏?虛無、什麼都沒有了、消亡,在佛法里叫做「斷滅見」,是佛陀嚴厲批判的一種邪見,還是稍微補充點常識再來賣弄吧。「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請問,今何在先生,你試著放棄過嗎?當然你沒有,二十年了,你還像二十年前一樣無知,你還在抱著二十年前的那個今何在不肯放手,所以到今天都再沒有像樣的作品拿出來。沒有試著放棄過,焉知不會得到更好的東西?不是天遮住你的眼,而是受迫害妄想的陰謀論遮住了你的眼,讓你覺得接受自己那點可憐的知見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是危險的。
(原文)我寫《悟空傳》,就是要把這些寫出來。《西遊記》里一切都很隱晦,但我寫得很直白。我心目中的西遊,就是人的道路。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西遊路,我們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虛無了,就同歸來處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個歸宿,你沒辦法選擇,沒辦法回頭,那怎麼辦呢?你只有在這條路上,盡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頭挺胸一些,多經歷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後,你能說,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
(點評)既然只是你心目中的西遊,你又焉敢說把《西遊記》寫得很直白?夏蟲不可語冰,沒有到過西天,焉知到了那裡就是一片虛無?明知到了那裡一片虛無,難道有人用槍頂著你後脖頸子非要你去嗎?最後一句話: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這句話,說起來豪邁,但是放到一個搶銀行的恐怖分子身上不是同樣適用嗎?
至於《悟空傳》電影為什麼被改得一塌糊塗,導致大家都在叫著毀童年?
要怪只能怪你們自己太把這本妖言惑眾的thing當回事了,自己想說的話寄托在一本小說上,別的不說,自己看看自己二十歲寫的日記會不會汗顏?
悟空身上代表著無數人終其一生也不能(更準確的叫做不敢)實現的迷夢,當一個人把整個社會、整個體制都視為敵人,註定一生「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活在苦悶之中,因為你找錯了對象,因為你力不能及。更可怕的是,你會習慣性地不分青紅皂白地排斥一切外來事物,並且永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抱著自己的迷夢二十年後依然無知。
最後套用《悟空傳》的slogan:
天也沒有遮你的眼,
地也沒有埋你的心,
是你自己心理陰暗,
又何必怨天尤人。
先附上一張電影院拍的照片在網路文學剛剛興起的年代,那一年還不流行一千多章的修仙網遊文,作者們還願意一字一句仔細構築自己想像中的世界。《悟空傳》雖然脫胎於《西遊記》,卻是一部完全不同於西遊的作品,裡面的人物有血有肉逆命而行,有人在執念中覺醒,也有人在執著中葬身。今何在說:我只是寫出了《西遊記》真正想表達的東西。在大量小說被改編成電影的當下,當年曾經紅極一時擊中萬千少年的《悟空傳》也進入改編流程。今天,距離小說開始連載已有18年,電影終於上映。在我心中,《悟空傳》這個小說非常難拍,不光是它本身就有一大批粉絲,構成了既定的印象。更大的難度是這部小說採用「意識流」的敘事手法,敘事跳躍,意境豐富,語言熱血澎湃。對於不喜歡這部作品的人來說,還可以解釋為——中二。要拍好故事的外形,很難。要說清故事的內核,難上加難。另一方面,小說作者今何在參與編劇,和周星馳聯合執導《西遊降魔篇》的郭子健擔任導演,又似乎讓人放心了一點。郭子健無疑是導演的上佳人選。《悟空傳》的創作本來就深受《大話西遊》的影響。而拍攝《大話西遊》的周星馳和郭子健一起在多年後導演了一部《西遊降魔篇》,這部電影放大了西遊的黑暗、悟空的乖劣。當然,最終改編得如何,還得看電影。電影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的前去鑒定。結果,不盡人意。故事是這樣的:上天有天機儀,掌握萬物命運。女媧補天石孕育出一巨人,他不服天命,卻被認定為妖魔,眾神絞殺,他幻化成的花果山也毀於一旦。石心化作獼猴,心有不甘誓要與天為敵。這是電影的開頭也算氣勢磅礴。故事正式開始,一群神仙候選人在天機塾開始修仙,按照出身尊卑分了班,理所當然的我們的主角們都是修仙班的學生。電影的前半部分簡直像極了言情修仙劇的套路。天機塾的老大上聖天尊是一枚高冷嚴厲的存在,必要時候帶點古板。髮型也能看出她的高高在上。上聖天尊有一個女兒叫做阿紫(倪妮飾),由於是仙二代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導致思想比較外放而文藝。有時候也會很自我的說一句:我看晚霞時不幹任何事。她毫無意外的戀上了弔兒郎當的外來人口孫悟空(彭于晏飾),而孫悟空天生反骨,來修仙就是想給天庭好看。苦的是阿紫青梅竹馬的二郎神楊戩(余文樂飾),平時樣子很酷,一心只系阿紫,標配級備胎男二。還有一個天蓬(歐豪飾),一直跟隨天尊左右,心裡卻也有一個溫柔的存在——被貶入凡塵的阿月(鄭爽飾)。就算被打入凡塵,阿月依然出塵脫俗啊,就皮膚也比周圍的人白兩圈。在整個《西遊記》就是最沒存在感的捲簾(喬杉飾),在這裡的作用是耍寶並且搞搞科學發明。同學當中還有個相當囂張的仙二代巨靈(楊迪飾),行事非常誇張、猥瑣,但實力只是在被主角團一招滅掉的程度。在一場天庭鬥爭中,主角團不幸掉落已成廢墟的花果山,發現此地被妖雲所擾,無法進行建設,失去法力的主角們決定一起努力打敗妖雲。一邊想辦法對付妖雲,一邊談情說愛。比較致命的是男女主角還差點cp感。這對稍微好點。不得不說這一段非常中二又狗血,徒留備胎楊戩暗自神傷,只能和老人家來段親情梗。中二的理想總是美好的,可是天神早已給花果山畫定下毀滅的天命,瞬間,村民皆死,花果山淪為廢墟。主角團各自站隊,分崩離析。而這將是悟空反抗天命的開始。他本是帶著復仇之心而來。不得不承認幾個演員的形象和演繹都算過關,余文樂的孤獨,歐豪的冷峻,彭于晏的熱血,都不會到減分的程度。作為反派的俞飛鴻氣場也有。但是卻始終無法掩蓋角色塑造的紙片化,單薄化。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不滿不是來源於角色的單薄,甚至不完全是來源於前半部分緩慢的節奏,狗血無力的劇情。當悟空石心被奪,擁有了真正對抗天命的力量時,他果斷選擇大殺四方。他反抗以天尊為首的專制,一路殺到底。一直在天尊左右的天蓬心有牽掛,選擇反抗。而楊戩也意識到了所謂仙之「心懷天地」是十足的謊言,他也選擇倒戈相向,劍指天尊。電影到了後面,似乎有些《悟空傳》的意思了,那個桀驁的悟空,為了自由、尊嚴反抗專制的精神又重新回來。有那麼幾秒,我也感覺很燃。只是這突如其來的燃點才讓我更感不滿。前面節奏拖沓的狗血、言情、中二,換來後面急轉彎的「高燃」,頭輕哪能腳重,這個「燃」叔實在吃不下去。再加上本來對抗天地變成了對抗天尊,格局小了太多。原著中悟空的悲壯化為了電影中符號化的抗爭,實在讓人感覺食之無味。唯一諷刺的是悟空們擊敗的上聖天尊,被上面定為擾亂天庭的妖魔,原來你們一直在死命反抗的專制,瞬間可以變為維持天庭統治的犧牲品。最慘的還是楊戩,好不容易翻身做男二,卻是萬年備胎最後還變成反派。電影中的悟空和小說中一樣選擇反抗到底,代表著反叛少年永遠不滅的一顆赤子之心。可是這顆赤子之心卻還不如最後的字幕來得熱血沸騰。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大鬧天宮、反抗天地的悟空,最終還是跟著唐僧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離曾經熱血沸騰的自己越來越遠。所以不是我對熱血麻木,而是電影《悟空傳》根本缺乏打動我的力量。總的而言,這是一部特效精美、製作過關、演員及格卻也很難打動人的電影。或許它最大的作用,是會讓所有失望的人再度回去翻看小說《悟空傳》,那中二又熱血的青春才真正躍然紙上。當然,如果你只想看特效看明星看言情並且不喜歡原著,這部電影還是可以一看的。有其他要求的話,還是算了。
這是我很久以前就寫的一篇文章,今天貼出來。
《悟空傳》電影版將於7月13日就要上映了,主演是彭于晏,看了一分鐘的預告片,我挺喜歡。但是也有傳聞,說要延期到7月16日上映,心裡有些小擔憂。
除了擔憂上映的時間以外,我還擔心這是一部憑藉《悟空傳》的社會影響力撈金的爛片,這種懷疑不是沒有道理。韓寒、唐嫣版的《大話西遊》就是一個爛片例子。
很多人沒有讀過《悟空傳》,這是一部樣能夠令人痛徹心扉的網路小說呢?我第一次完整讀完《悟空傳》的時候,總結了和么一段話:為了尋找自我,最終被設計成一場精心安排為自殺的謀殺大案。
這句話沒有主語,也沒有實質性的賓語,只有原因、目的,謂語、狀語。但是隨想而知,主語是天庭和佛界,賓語則是孫悟空。也可以理解為:處決反叛者,謀殺孫悟空。
但實際情況是,所有主要人物的「前世記憶」都被抹去了,相互消滅掉「異類」的主角都是同一宿命的「自己」。
《悟空傳》的故事梗概為:
孫武用從石頭裡蹦出來,找菩提祖師學得了一身的技藝,大鬧地府和龍宮,被招安到天庭,在守桃園遇到阿紫和紫霞,王母的蟠桃會沒有邀請孫悟空。
他便大鬧天宮,被抓,放進煉丹爐,在煉丹爐里,孫悟空被燒焦,心死,重生,失憶,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金蟬子唐僧下界,護送唐僧,一路上孫悟空的意識和天庭派來的妖怪的意識都開始蘇醒。
這隻失憶的猴子開始試著又開始他的反叛,花果山經歷災難,只不過在白龍馬的幫助下又煥發生機。
簡單來說,孫悟空是一隻失憶的猴子,被一個女妖喚起記憶,他拚命地尋找五百面前她的記憶。那個記憶,是一種人格,是「我」。
在老套路的模子下,今何在(書作者)將孫悟空身上的一滴滴血打在讀者的心上,最後讓讀者跟隨著孫悟空在追尋自由的過程中放大無奈和痛楚,感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西遊路,我們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都虛無了,就同歸來處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個歸宿,你沒辦法選擇,沒辦法回頭,那怎麼辦呢?你只有在這條路上,盡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頭挺胸一些,多經歷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你想做的事。
《悟空傳》的背景非常宏大,但也悲壯。今何在把唐僧師徒四人塑造成了極具反叛個性的人物,每一個人都不想束縛於另外一個人。在滄海一粟的凡塵中,他們卻又只是天庭和極樂世界的棋子。
試著閱讀一下《悟空傳》的開篇:
四個人走到這裡,前邊一片密林,又沒有路了。
「悟空,我餓了,找些吃的來。」唐僧往石頭上大模大樣一坐,說道。
「我正忙著,你不會自己去找?……又不是沒有腿。」孫悟空拄著棒子說。
「你忙?忙什麼?」
「你不覺得這晚霞很美嗎?」孫悟空說,眼睛還望著天邊,「我只有看看這個,才能每天堅持向西走下去啊。」
「你可以一邊看一邊找啊,只要不撞到大樹上就行。」
「我看晚霞的時候不做任何事!」
「孫悟空你不能這樣,不能這樣欺負禿頭,你把他餓死了,我們就找不到西天,找不到西天,我們身上的詛咒永遠也解除不了。」豬八戒說。
「呸!什麼時候輪到你這個豬頭說話了!」
「你說什麼?你說誰是豬?!」
「不是豬,是豬頭!哼哼哼……」孫悟空咬著牙冷笑。
「你敢再說一遍!」豬八戒舉著釘耙就要往上沖。
「吵什麼吵什麼!老子要睏覺了!要打滾遠些打!」沙和尚大吼。
三個惡棍怒目而視。
「打吧打吧,打死一個少一個。」唐僧站起身來,「你們是大爺,我去給你們找吃的,還不行嗎?最好讓妖怪吃了我,那時你們就哭吧。」
「快去吧,那兒有女妖精正等著你呢」孫悟空叫道。
「哼哼哼哼」三個怪物都冷笑。
「別以為我離了你們就不行!」唐僧回頭沖他們揮揮拳頭,拍拍身上的塵土,又整整長袍,開始向林中走去。剛邁一步,「嘶啦」長衫就掛破了。
「哈哈哈哈……」三個傢伙笑成一團,也忘了打架。
這樣的語言塑造和人物性格構造對原著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對一個熟悉傳統《西遊記》故事進階邏輯的讀者或者觀眾來說,是一種顛覆,甚至是一種嘲笑。
第一眼看到這本是因為得到了推薦:五百年前,魔王戰諸神而敗,轉世重生。歷史與宿命,孤獨與抗爭,都在此刻拉開序幕。天庭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出身低賤的悟空,卻狂傲不羈,藐視神權,他大破各處規章戒律,無視滿天神佛星仙,鬧得天庭雞犬不寧。結界橋一戰,悟空等人不慎落入凡間,雖歷盡浩劫,卻找回自我,亦收穫了愛情與友情。
當時看第一頁的時候覺得很搞笑,「西遊記哪是這樣的?」第一部分的時候發現這其實是一本嚴肅而認真的書。
今何在採用了一個寫古諷今的虛線,其中的文字非常流暢,並不是傳統的小說,而是帶有散文敘事風格的文,和安如意的《思無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至今無法用精巧的文字去評價它。「看那些文字,我被一種盛大而廣闊的力量籠罩,內心的起伏無法訴諸於言語。」
在短暫而漫長的人生中,對生活深刻的發問。因為這深刻,而看到渺小,看到脆弱,真實和虛妄。
這些發問始終潛藏在心靈深處,伴隨成長。
很多人喜歡《悟空傳》中的: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而我更喜歡今何在說的這段: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這句話是我新浪微博的簡介。
今何在說:「我寫《悟空傳》,就是要把這些寫出來。《西遊記》里一切都很隱晦,但我寫得很直白。我心目中的西遊,就是人的道路。」
在今何在的孫悟空身上,你會看到你自己的身影,最後你會哭,痛苦,甚至會痛卻哭不出來。因為你去追求理想時你就會明白,你很可能不會成功。最關鍵就在於,當你深知這一點時,你還要不要去追求。
沒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
悟空傳------五百年後,你還是那隻叫孫悟空的猴子嗎五百年,很漫長嗎?沒有記憶能穿透它。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不如忘記吧---悟空傳第一章6節初見即是緣,何況歡喜。新世紀初是網路文學萌發的時間節點,因為痞子蔡和安妮寶貝,網路文學一度被我定義為垃圾的快餐文化。直到有天偶然讀到《悟空傳》: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痴狂。這是何等的氣魄,以微茫之身,平行於天地,瞰睨以人間。就像孫悟空與天而爭只為平天而齊,大而聖之。如同荷爾德林的詩句:待到英雄們在鐵鑄的搖籃中長成, 勇敢的心靈像從前一樣,去造訪萬能的神祗。而在這之前,我卻常感到,與其孤身獨涉,不如安然沉睡。孫悟空的歷史在我看來,以壓在五行山為界,一分為二-------500年前是妖,橫行天地縱情肆意;500年後是佛,唯唯諾諾,患得患失。逆天命時為妖為魔。順天命時成仙成佛。不得不佩服吳承恩,比達爾文早三百年就發現了人是猴子變的這一進化史的終極奧義。終一部西遊,孫悟空終究和凡人一樣面臨兩種選擇:一是由我之命,二是天定之命。有人說真假猴王時其實是六耳獼猴打死了真悟空,因為六耳既然能知古今曉未來,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宿命前來送死呢。依我說孫悟空早就死了,那一年被壓在五行山下時,齊天大聖就已經死了。哀莫大於心死,心猿若死,皮囊何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不過拼盡全力的奮鬥卻抵不過命運的翻雲覆雨之手。壓住孫悟空的不是五行山,而是命運。是不是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都會游向同一個宿命呢?悟空傳里的這句話是可以上升到哲學高度的。天賜之命和由我之命,到底哪個才是自我的真正宿命,那些自以為爭取來的命運又焉知不是註定之命運呢。多年前我讀今何在的文字,那些憤怒卻平靜的文字,多年後我今何在的電影,不甘卻無奈的妥協。黑色的影院里剛好適合埋葬沉重的理想。寡言的八戒,油嘴的捲簾,一根筋的悟空,可是唐僧呢?唐僧去哪了?余文樂,彭于晏一部男色支撐的仙魔片而已。荷爾蒙爆表,多巴胺不足。沒有金蟬子的悟空傳註定是殘缺不全的。金蟬子的理想遠比孫悟空宏大,悟空只想要天地間再無拘我之物和眾神平起平坐,金蟬子更則激進到要讓滿天神佛煙消雲散。一個成為做利益共享者,一個想打倒所得利益者,在悟空傳里金蟬子比孫悟空更像造反派。所以悟空死了,金蟬子轉世了。一個因理想死了,一個為信念而生。我更相信悟空傳里西行路上悟空打死金蟬子出於嫉妒,如同非我嫉妒本我一樣。可惜電影里煙消雲散的卻是那個豪情萬丈的金蟬子,全片竟然毫無提起,可見這些年的天地歲月終究還是遮住了今何在的眼與心。人終究會改變的,今何在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憤怒的青年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是敢為理想刺殺攝政王的汪精衛,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成日偽漢奸走狗的亦是汪精衛,唯一不同的後者理想死掉了。在悟空傳里阿月讓天蓬吞下的一顆忘記的丹藥,而電影里阿月卻給了天蓬一塊不會忘記自己的星石。若初心不在,忘不忘記又何必著相。可是,怎能忘記西遊。不管死在五行山下還是六耳獼猴之手,一萬年後人們都記得有個名字叫做孫悟空。他來過戰鬥過,不在乎結局。和我們一樣。
除了名字和西遊ip有點遠房親戚關係,其它的我看和《聊齋志異》倒更為相像。妖雲、上聖天尊、阿紫、悟空......換成《倩女幽魂》好像沒差啊?姥姥變成了上聖天尊,小倩變成了阿紫,寧采臣變成了悟空。
當然,《倩女幽魂》的精髓它是半點沒得,《悟空傳》的情感空洞得很。悟空對阿紫什麼時候動心的?不清楚。楊戩為何對阿紫死心塌地?不知道。更別提,言情小說橋段的天蓬和阿月了,在凡間遇上昔日愛人,一見就要為她付出生命,還來了個定情信物石頭......
西遊記中的悟空大鬧天宮純屬調皮,好玩。彭于晏這版悟空說是要去到天上毀天機,不想聽命。可一出場,他先去偷吃了蟠桃,後又去救因他受罰的宮女,鬧了一回考場,與女主結識了。正經事不幹,完全忘了自己到底是要來幹嘛的。劇情不為人物設定服務,只想著為了男女主相遇,和現在的古代偶像劇又有什麼分別?
?
楊戩對阿紫死心塌地,除了幾句口頭的話、吃會兒醋讓你明白這個事實,再也看不出來了。楊戩主要戲份還是和一個老奶奶的交流。老奶奶的兒子死了,她想念兒子變得有點兒瘋了,錯認楊戩為自己的兒子。給楊戩吃好吃的,結果是石頭。再相見,老奶奶說她很清楚楊戩不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兒子其實早死了。(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清楚了。)本想體會到母愛這一情愫,結果也是送了個番薯,之後啥也沒發生了。想表達的主題本來是很好的,卻不肯表達下去,斷掉了。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有。
上聖天尊跑到凡間把花果山的村民都殺死了,悟空也死了,捲簾也死了。悟空死我能理解,為什麼捲簾會死?捲簾死了,天蓬怎麼不死?楊戩怎麼不死?捲簾也是天上一神仙啊。為了讓觀眾哭,編劇真是煞費苦心了!
後來莫名地悟空復活了,還擁有了比之前更強大的力量。第一時間跑到天上,殺!殺!殺!腦海中還不斷回放著花果山的村民死去的樣子,好像在說:就是你們,就是你們把村民殺光,還殺了捲簾,你們太慘無人道了,我要把你們通通殺掉!村民們不能就這樣死掉,你們要付出代價!我要把你們通通殺光!
好可怕...報復心理把我震驚到了......
?
好不容易和上聖天尊見面了,卻又看到了「心愛的」阿紫命快沒了,正事再次被遺忘,趕緊和阿紫說上幾句話。話記不得了,總之聽了完全沒感覺。而且就他們說話這麼一個時間,天蓬死了...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你什麼都沒要,你只要了一個女人。而這女人,我們還不知道你為什麼要了。
《大話西遊》,裡面的愛而不得即使看後也回味好久,緩不過神。《悟空傳》標榜的「愛而不得」卻讓人難以體會,甚至尷尬。
無能為力做出更好的電影,卻又要做,做成這樣,實則懶惰又貪婪。
《悟空傳》影評
打分3.6,不能再多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最最開始,是鄭爽要出演阿月的消息,那大概是我對這部電影最期待的時候了。然後陸續各種消息都放出來,直到第一支預告片,看完,我就完全沒興趣了。因為從預告片就看得出來,改編出的應該完全是另外一個故事吧,當時大概就是這種心情。
然後,檔期臨近,朋友突然對這電影有了莫大的興趣,不僅去買了新版書,甚至提前一周就來找我敲時間,要看首映。於是,我也是看了《悟空傳》首映的人呢。
電影開始,前半部分,我心理底線一直跳來跳去,最後狠狠心想說給個6.5分吧,不能再變了;結果我真的是小看了這部電影,後半部分,我的心情簡直可以用急轉直下來形容了,最後它成功打破我的心理防線,3.6分,不能再高了,真的不能再高了。
實踐證明,不能帶著批判的眼光看電影,更不要在觀影途中全程開嘲諷。
我的心裡過程,從一開始,卧槽,這金箍棒有點噁心;為啥總是兩個打一個,你們行不行;這菩提老頭有點丑;悟空,你投擲金箍棒的身姿為啥讓我想到標槍;感覺阿紫死時候的造型是她整部里最好看的……
所以,這就是一個學生集體反抗校長霸權的校園故事?就是《我的少女時代》里,校慶典禮那一段的加長魔幻版?質量可是完全不能比喲~
唯一一點:阿月仙仙的,是真的好看。
最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先笑一下。
天尊帶著石子飛在空中的畫面,同志們,同志們啊,你們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哪吒哪吒小哪吒」嗎!那一刻我真的是覺得我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必須要跟世界分享以期能平復一點心情——
動畫片《哪吒傳奇》里那個石磯娘娘!!拋開2D、3D的問題,畫面相似度高達98%!!更厲害的是劇情都神似,我記得當時石磯控制了小龍女,所以小龍女跟哪吒打了一場!最後也是因為被感化還是什麼的,自行脫離了反派控制。彷彿發現了編劇的童年……
最後,BGM!!!大話西遊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反正我是整個人都方了,還有一個天蓬出場時候的BGM,不知道是什麼,略燃,也是讓我分分鐘齣戲。
總結:怎麼說呢,我頭一次這麼狠的吐槽一部電影,也是頭一次公開吐槽,平時最多也就是跟一起看電影的朋友說幾句「爛片」。大概是,最近日子過得太苦了,整個人變得尖酸刻薄、對世界不太友好。我道歉。
我承認,電影特效很棒,打鬥場面很好看。也知道要做這麼一部電影,後期團隊很辛苦,要付出很多心血。
只能說,如果這部電影不跟我六年前最愛的《悟空傳》扯上關係,我真的可以給7分。
以上。 2017.07.13.
我想,我實在不該跟兩個逗比一起去看《悟空傳》…
場景一:孫悟空手持金箍棒,不斷變大、大、大 …
逗比1號:老長沙大香腸 …
我:…
場景二:楊戩和錯認兒子的老婆婆談心 …
楊戩:不知此時此刻,我娘在做什麼 …
逗比2號:在玩手機麻將啊 …
我:…
我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看完《悟空傳》的,當真是有句xxx不知當講不當講。(笑哭臉)回來之後看了眼豆瓣評論,簡直可以用惡評如潮來形容,全是來自原著黨的憤怒 …
《悟空傳》原著在我的kindle圖書館裡靜靜的躺了一個月,一直都在跟自己說,看完《明朝那些事兒》就要看《悟空傳》,然而30天過去了,《明朝那些事兒》我還只看到70% …
雖然不是原著黨,但站在一個普通觀眾的視覺,總覺得豆瓣評分不到6,也沒啥毛病
… 是否有改編原著我不知道,但劇情實在是太空洞乏味了,刻意製造的笑點甚至還沒有我那兩逗比朋友開的玩笑好笑。當一部電影播放到搞笑的情節,整個電影院卻鴉雀無聲,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尷尬的事情 … 真是心疼演員們賣力的表演!雖然名為《悟空傳》,但感情戲實在太多,總覺得這個猴子只是為了談戀愛才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 即使「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這種台詞燃爆,卻也掩蓋不了孫悟空人物形象刻畫得不夠飽滿的事實。《西遊記》系列已經被太多的影視作品改編,但不論如何,他都應該是個英雄。
縱然覺得劇本有太多的遺憾,也擋不住彭于晏、余文樂的帥氣逼人啊!除了孫悟空首次出場有點挫和猴臉有點丑,其他畫面都帥炸了啊!特別是和天蓬、楊戩打鬥的場景,特效神馬的都是杠杠的。歐豪是一個超級大的意外驚喜,畢竟他還太年輕,之前參演大製作的經驗又不是很多,進電影院之前總覺得他可能會hold不住,但表現真的很棒啊!
女演員方面,倪妮一直都是我的菜!雖然她不是傳統意義上五官長得非常好看的女生,但就是非常好看啊!耍得了酷,賣得了萌,笑起來整個世界都溫暖了,超喜歡這樣的女生!鄭爽的角色沒有很大的表演空間,但是她真的很適合這個角色啊,感覺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而且造型什麼的都太美了,感覺小仙女又回來了!
沒錯,我就是要把演員都誇一遍,因為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呀,而且演員的表現都沒有什麼不合格的地方。看電影或者看電視劇,自己喜歡就好,不為黑而黑!評分這個東西很微妙,每個人get的點不同,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好,畢竟反駁別人也不能改變世界呀。
好了,我現在要趕緊把《明朝那些事兒》剩下的30%看完,然後去看《悟空傳》原著了 …
作者:郭北北 圖片來源:悟空傳官方微博
愛娛樂,愛生活,關注微信公眾號「郭北北」,和我一起追劇吧
今何在,一九七八年出生,寫這本書時不過二十二歲左右。這是一本少年為自己而寫的小說。字裡行間青春期所獨有的思愁對於廣大同齡讀者而言極具殺傷力。所以如果大家去豆瓣看看這本書的書評的話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寫這本書的書評的人大多是在高中時期偶然看到這本書的,然後在 5 年或 10 年後的再版在豆瓣上寫下對本書的追憶。
今何在為《悟空傳》的再版寫了這麼一段題記。「從寫作這個故事到現在,五年過去了。當年為這個故事而歡笑憤怒悲傷的情緒,已經難以回憶。它彷彿是閃電般的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又彷彿已經在心裡深埋了許多年。我們永遠在路上,在為生活而奔波的時候,在發現自己已經不再為很多事而驚訝時,在擁擠的人群中無比孤單的時候,我們發現,所謂彼岸,不過是一個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謊言。五年前你問這一切是為什麼,五年後你笑著說這一切就是這樣。
今天我不再這樣去寫文章,寫這個故事的時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復回。」我們都曾經是水簾洞里的那隻小猴子。開始的時候天真赤誠,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畏。我們追求著強大的力量,覺得似乎只要有了更強的力量,連紅海也能為我分開,讓我們前往應許之地。然後我們發現了更為可怕的東西,我們為了生存放棄了以前認為比生存更重要的東西。
我們什麼都怕,什麼都擔心,我們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卻又無所不怕,我們扭曲,我們憤怒,我們把手裡的武器統統向著一個方向發泄著,或者是所謂的權威,或者是全部的外界。我們奮力地反抗著,我們幻想著總有一天能改天換日。
這與人類又何其相似呢?我們也無法忍受機器人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無法接受機器人產生自己的喜好、愛與恨。其實,這樣一想也就明白了,神仙為什麼不能容忍地下的生靈自己掌握命運呢?其實和人類為什麼會無法容忍機器人產生自己的意志一樣,因為我們想控制我們所創造的一切,我們不想我們所創造的東西失控,或者說,我們害怕當他們(機器人)產生自己意志的時候反抗我們。
所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指責玉帝、佛祖呢?每個人不過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為了自己爭取最大化的利益罷了。無論如何,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不過,或許 18 歲左右的年輕人看這本書更有可能會被這本書所感動,雖然他們可能自己也無法明白為什麼會感動。怎能忘了西遊?
多年以後每當想起這一次觀影,我覺得又被上了一堂名為人生的課程...那時的我還算是個孩子,每天在家人老師同學身邊轉著,不知何為自我,只是日復一日的這樣過著,那時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武俠 言情 漫畫 文學 歷史 百科等等等,也許那時不愛言語,沒有什麼朋友,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小板凳上坐著,當然有能躺著的地更好,身邊放著幾本書,悠閑的看著,時而嚴肅,時而發笑,時而思考,時而疑惑。那時的願望就是這一輩子就這麼看下去,那是多麼的美好。我記得那天和往常一樣,來到喜愛的小書店,老闆是一位戴著厚厚的眼鏡,不修邊幅的中年男子。他看見了我,笑了一下,接著把手上的書遞給了我:看看吧,多看幾遍,挺好的! 我接過那本不知被翻過幾次的殘舊書籍,白色的書皮上寫著悟空傳...書不算厚,但我整整三天才看完。這本書給了那時的我極大的震撼,此後多年以後這種震撼仍不時的出現。至今分析起來那時也許更多的是感激之情,感謝讓當時的自己看到這麼精彩的一部文學作品。那時的我對作者有著相當的好感,甚至願意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對方,以報答這種感激之情。就算許多年過去了,對於作者所有作品總是義無反顧的追捧著,收藏著,甚至於和別人爭辯著,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腦殘粉吧...現在的我已經步入傳說中的大叔階段,向著當年不屑一顧的中年人一樣生活著,現在才知道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悟空傳要拍成電影了,喜愛他的人奔走相告,歡笑著,激動著,自己心目中大英雄和喜愛的人物要出現在自己眼前,那時何等的期待,驕傲,自豪...當我終於坐在電影院那一刻,心裡激動之情仍然在沸騰著。2小時過去了,我獃獃的坐在那裡,充滿了迷茫,想罵幾句,但又找不出咒罵的語言...呵呵呵...何苦呢...都這麼多年了,什麼沒見過,至於嗎...這就是人生啊,總是在狠狠抽打著你的臉,還反過來希望你去附和和迎接,真的是xxxxxx...日子總是要過的,還會遇見這種場景的,慢慢就會習慣的吧... 你賺你的錢 欠你的已還清 再也不見...
除了貫穿始終的打鬥,讓人所見於中國電影的精進和一群明星的顏值外,這幾乎就是一部一無是處的平庸之作,沒有行之有效的節奏掌控,也沒有合理清晰的故事架構,其只是讓人感受到了那將魔幻與青春校園二者的狗血揉合在一起,會是多麼的爛俗無趣。
作為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個人也曾有看過《悟空傳》的原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將《西遊記》與《大話西遊》揉合在了一起,當然也加入了作者今何在自己的思考創作,雖然說不上有多麼妙筆生花,但好在也尚算有血有肉的創新之作,而到了這部翻拍電影中,大刀闊斧的改編不但一切都是同原作貌合神離的,也沒有給帶來何般新的生機,其所給我最為直觀的印象就是這不過是一場假借西遊之名的明星偶像劇。
整個《悟空傳》並不誇張的說儼然完全摒棄了一部電影本當有的邏輯性,最初天機塾的「天班」「地班」之分毫無意義,緊接其次的便是彭于晏飾演的孫悟空不明覺厲的登場,再接下來所謂的天尊代替了玉皇與王母,而為了黑化彷彿從地獄而來的天兵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在完全沒有任何情感帶入和背景融入的境況下,一個又一個牽強造作滿是狗血的愛情故事,只是讓人覺得如同過家家般的幼稚可笑。
在這樣一個第一印象便尤為糟糕的作品中,所有人物給我的感覺在那俊朗靚麗的顏值下其實都是獃滯的,這也讓原本尤為深刻對權威命運的抗爭變成了一種無力的宣講,所以最後即便電影如何的想去營造煽情,其實都很難真正的去調動何般情緒可言,這也就是為何電影最後即便有著一個很燃的結局,有著看似炫酷的金句,卻給人的感覺不過是一個所謂的英雄人物被強加的主角光環,不過是為了再拍續作的故弄玄虛。
本當大氣磅礴世界觀架構的缺位,宛如過家家遊戲般的人物情感,這些都讓電影只是局限在了一個青春偶像劇的範疇,這樣的作品又能拿什麼來著點這本當深刻的愛與命運?又何以當得「悟空傳」三字的份量?!
個人評分:4文/夢裡詩書
一個新版本的悟空,他斗天斗地魔性未除,與星爺的西遊系列一樣細思極恐:四大皆空後成佛即消亡,西遊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
神竟然被塑造成權利的爭奪者,晚霞過後便是漫長的黑夜,自以為戰無不勝的悟空面對花果山村民和自己在乎的神死去而無能為力時終於得到了成長,是順應天命,還是將那頭上的金箍融為金箍棒砸向天地,菩提點化,選擇後者。
他說: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其實哪是不在乎,只是終不能改變那個開始,只好忘了這個結局——相愛的人終是沒能在一起,悟空和阿紫是,天蓬和阿月也是,從今往後一萬年都不能重逢了吧。
大聖歸來,被奪了石心卻有了眼淚有了心跳,以猴面目見瀕死的阿紫,可阿紫喜歡,天蓬終是沒以豬面見阿月,罷了,他用性命抗爭了天命啊。最後啊,獨留一神一魔,孤獨成活,但只有活著才可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是嗎?不是嗎?
片方說有300張視覺概念圖、1750個特效鏡頭,特效是更燃的,斗妖雲那段讓我相起長城裡斗饕餮。演員演技在線,沒有讓我跳戲到陳尋和方茴。至於被詬病的脫離原著,2000年,我三歲,沒有看過這部火爆的網路小說,今何在筆下熱血的悟空讓很多人熱淚盈眶,以後的一萬年,可能會出現很多版本的新悟空,所以他真的是一個長生不老不死不滅的神猴子。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10分的話,因為彭于晏的顏值,還有餘文樂歐豪喬杉一眾的努力,給5分足矣。
因為彭于晏,更因為是我愛的猴子的故事,所以百忙中抽時間去看了。說真的很失望。帶了老人去看,回來老人的評價是「鬼鬧」。當然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在她看來也是鬼鬧的。她想不通孫悟空怎可以有女朋友呢?更何況這個女孩一點仙氣都木有。說到這兒,鄭爽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像仙女。可能我審美比較庸俗吧,看到天宮、仙女的時候,我心裡想著還不如大冪冪的十里桃林······花果山,猴子的夢想源地,沒花、沒果、沒猴子,一片荒涼。整個電影的色調都比較沉悶。猴子想要和天地斗,讓諸佛消散,可是我們知道他最後最後還是戴上了金箍,走上取經的路。電影里一再強調要聽天命,無論是悟空還是阿紫,都在和天命爭,想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這簡直就是發生在天庭的起義,最後還失敗了。沒有一個很好的理由,悟空在天庭打的沒甚理由,和觀眾沒什麼共鳴。因此當致敬經典的音樂響起,我也沒有像看《大聖歸來》那樣熱血澎湃。可能是我老了吧。
隨我一起觀影的還有一位曾經在貼吧玩了西遊很多年的美女吧主,看完氣憤到無語。今早看微信,發了長篇大論的不滿。當然,作為曾經的吧主,人家的批判是有根有據比較專業的,我就是打醬油而已。
全劇沒有一個高潮點,故事也沒啥新鮮。看完不喜不悲,比較尷尬。如果不是非要看彭于晏、余文樂、歐豪、喬杉這種鮮肉,可以不去刷票房了。
推薦閱讀:
※《悟空傳》是否讓你想起了屬於自己的「年少輕狂」?
※怎麼評價小說悟空傳?
※《悟空傳》中哪些點打動了你?
※鄭爽在《悟空傳》中的表現如何?
※如何看待小說《悟空傳》被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