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蛇島是怎麼來的?
從大連港出發,繞過遼東半島的南端老鐵山,向西飛行20海里,有一個西北一東南向的小島,橫卧在海面之上,這個面積僅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島,便是蛇島。
蛇島的最高處海拔215米,西面和北面都是光溜溜的懸崖和絕壁,島的東南部散布著四條山溝,草木繁盛,群蛇盤踞,是一個蛇的天下。關於蛇島的發明,可追溯到本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因需在島上構築燈塔,派人前去它島勘察選址,哪知島上滿是毒蛇,使得前去的職員驚嚇萬分,逃回大陸,以後蛇島之異景,遂頒佈於世。
1963年,國務院創建了老鐵山天然掩護區,掩護這裡的鳥類和以鳥類為食得以生存的蛇類,1980年起,國務院將老鐵山劃為天下重點天然掩護區之一,掩護區面積達1.7萬公頃,掩護區內嚴禁捕殺島類和蛇類等生物。
這個小小的蛇島上,原形有多少蛇,至今尚無確切數據。已往有人推測蛇島上共有50萬條蛇,之後又有30萬條、15萬條、5萬條、3萬條等種種預計數字。這些數據相差甚大,令人存疑。直到1984年底,科研職員在蛇島採取「重捕標記法」,開端謀略得到有關數據,確認蛇島如今有蝮蛇約1.2萬條,每年產幼仔1000條左右。
顯然,這一數據較為可靠。只管古人預計數偏大,但蛇島上蝮蛇數量的逐年淘汰,倒是究竟。其緣故起因重要是由於人為的捕殺而造成的。據記錄,早在1937年,日寇陵犯大連,曾偷捕蝮蛇7000餘條,運至台灣。50年代,曾由於一次軍用飛機訓練時誤投炸彈於蛇島,致使1000餘條蝮蛇去世於炎火之中。
在1963年天然掩護區創建之前,本地大眾去蛇島濫捕亂捉蝮蛇的徵象與非常緊張,有的人一次捕獲蝮蛇竟達1000多條!很顯然,如許的人為捕殺,緊張地粉碎了蛇島上的生態體系。如今,天然掩護區創建起來了,原來的生態均衡才得以垂垂規復與維持。
蛇島獨特的天然環境為蛇類生存提供了精良的條件,也為這裡特有的生態均衡提供了底子。蛇島地處海洋之中,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島上多山溝、石縫和岩洞,可供蝮蛇冬眠之用,故非常有利於蛇類的生存、繁衍。蛇島上的生態體系亦黑白常獨特。很多候鳥在老鐵山相近棲息,以備秋末冬初遷徒南邊,探求溫暖的環境。
於是,蛇島也就成了大量島類棲息的地方。這裡的鳥類有黃道眉、柳鶯、小鵐、白鶺鴿、田鷚、山雀、雨燕等數十種,它們中險些極大多數可成為蝮蛇的腹中物,乃至於猛烈的雀鷹偶然亦難逃蝮蛇之坎阱。若雀鷹在與蝮蛇屠殺進程中,舉措稍和疏忽,即會被蝮蛇咬傷毒去世,從空中墜落下來。固然,若雀鷹忽然而敏捷向蝮蛇打擊,則可將蝮蛇啄去世,反而使蛇成為鷹的口中食了。
蛇島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蛇,並長期得以生存下來呢?已往曾傳播著一個風趣的傳說:相傳在好久過去,島上住著雌雄兩條大蛇和無數蛇子蛇孫。有一天,公蛇對母蛇說,聽說蛇游度過大海就能變成龍了。這個海島太小了,肯定要游過大海去,到大陸上變成巨龍,稱王稱霸於世,成為百獸之王,豈煩悶哉?!說完使握別了母蛇,攜帶千百條蛇子蛇孫游向大陸,誰知被海中龍王得知,龍王哪能容蛇渡海成龍啊!
於是,龍王調派一隻綠龜率鄰蝦兵蟹將痛殲蛇群,把那不循分守已的渡海毒蛇殺得屁滾尿流,公蛇亦被綠龜咬去世,只剩幾條小蛇逃回島上。以後,島上的毒蛇再不敢冒險渡海了。著實,蝮蛇固然會游泳,但不大概游很長間隔,以是蛇島的蝮蛇是不會游到大陸上的。
科學家研究表明,蛇島上的蛇是由大陸上來的。但不是大陸蛇類渡海已往的,也不是由漁船帶至島上去的,而是地質時期海陸變遷的結果。約莫在幾億年過去,海面遠較早上海面為高,大概說是大陸太低,遼東半島與蛇島雖連在一起,但均被吞沒在海中。到了4億年過去,這一地區開始成陸,遼東半島與蛇島開始漸漸出露海面,其後顛末數次的地殼活動以及海平面的起落,使得蛇島飽經滄桑之變。
當低海面時,遼東半島與蛇島連接一起,蛇可直接游到蛇島上去;而當海面回升時,蛇島漸漸與遼東半島離開,於是蛇島上的蛇便留在島上了。固然幾經演變,但蛇島上的蛇仍沒有被大天然的天災和人為的禍患所去世亡,相反在環境相宜的島上代代繁衍下來,形成了早上的蛇島。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
※如何解決羊湯鮮美而羊肉味淡,羊肉鮮美而羊湯太鹹的問題?
※豬皮養顏,教你6道豬皮家常做法,精益剔透,好吃而不膩!
※怎樣做出好吃的川味辣子雞呢?
※邊吃邊聽,美食與音樂更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