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剖析】招行番茄炒蛋的廣告為何戳人淚點?
03-11
很喜歡研究廣告,往往一個好的營銷廣告不僅能夠成功宣傳產品特性,還能把一個全新的/固有的概念深扎入人心。招行的「番茄炒蛋」廣告就是如此。
首先為什麼是番茄炒蛋?為什麼不是京醬肉絲?為什麼不是麻辣豆腐?為什麼不是江湖醋魚?原因很簡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道菜——番茄炒蛋,當真是全國的「菜王」,不帶有明顯的地域標誌,並且簡單上手。既能和產品的全國通用特性相契合,又從劇情上突顯了為了一道簡單的菜,笨拙的留學生和艱苦的父母如何完成了一道親情的TEAMWORK。
廣告利用了哪些人性弱點?對於留學生,不可避免的是社交,而吃飯,往往是最常見的。當小夥伴們一個個拿出了比如咖喱、義大利面等拿手好菜的時候,不甘示弱的主角要如何表現?在熒幕的這頭,我們也會著急——不能丟了中國留學生的臉呀!而「焦急」正是暴露人性弱點最好的溫床,廣告很巧妙的運用了先抑後揚。上來就把一個笨拙、對父母欠缺應有尊重、甚至能看出點兒嬌生慣養的中國留學生形象帶給了觀眾。讓有些觀眾開始嗤之以鼻,心中吶喊,「這人怎麼這樣!」這樣的伏筆自然是為了後文突顯父母的愛子心切。有貶才能襯顯出褒,正是為結局淚點搭的舞台。
廣告突顯了哪些細節?要說的也不全是細節,有的可能只是敘事手法。比如一上來就宣布了主題和結局——剛來美國的留學生成功在社交聚餐上做成功了番茄炒蛋。那麼過程如何?
雖然前半段留學生很糟糕,但這亦是廣告的包袱。配合開場顯示的是4點多的時鐘,回放到母親這邊深夜爬起來為兒子製作炒菜視頻,明白了一切曲折的觀眾頓時就爆發了淚點。12小時的時差,這是被留學生主角和觀眾都遺忘掉了的背景,當猛然醒悟過來父母多麼不易的製作了這個視頻後,感動的淚水已經滿溢。
正是因為這些,觀眾一步步落入了淚點中心,渲染出了濃烈的思鄉之情,這正是產品想帶給大家的感受——一卡在手,親情自有。
推薦閱讀:
※番茄炒蛋和喜洋洋:我們的審美出問題了?
※我想問, 奧運代表團的「番茄炒蛋」制服到底是誰設計的?
※招商銀行「番茄炒蛋」廣告刷屏,為何褒貶不一?
※如何製作好吃的番茄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