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是該去大城市還是回小城市。?
青年佛子(居士)這輩子是找個安逸輕鬆的小地方修行直至往生,還是在大城市裡修行?有點出世和入世對比的感覺,其中可能會牽扯到家庭,子女,個人發展等等。請求各位師兄解惑。
任我行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你退出江湖?退到哪裡去啊?!
心裡清凈,就是鬧市也是禪堂;
心裡不清凈,給你個靜室也是名利場……
所以,修行的核心問題不是在哪兒修,而是在於修什麼。
另外,誰跟你說的這輩子修行就能直至往生?!
想得美啊!
如果不出家要修行的話,按照我上師的講法,要去五萬人以下的小鎮居住修行,干擾才會小。城市越大,變態越多,特別是京滬。好幾年前聽上師說這個話,總覺得危言聳聽,現在,特別是看到這幾天爆出的三色幼兒園事件,好像覺得是這麼回事。
出世間法是指遠離貪嗔痴的心,不做殺盜淫妄酒的凈行,不搞是非人我的平等心。入世法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利他心;是令眾生明善惡因果,拔濟眾生苦的慈悲心。
這不是住大城市還是回小城市的問題,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住哪都一樣。維持家庭,教育子女,工作學習,該做的都要做,一切隨緣,只要不起煩惱心,這就是修行。平常心就是修行,隨緣度眾,隨緣修行,隨緣念佛。
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還真由不得自己,一個地方和自己的緣分自己說了不算。你覺得自己和這個地方有緣,但就是呆不下去,你覺得永遠都不會去的地方卻陰差陽錯的去了。這樣說可能年輕點的人不理解,但經歷過的人就都能明白。雖然修行人,但都不可能事事如願。工作關係,生活習慣,親戚朋友,各種社會因素等等都由不得自己想去哪就去哪。所以說修行如果要和地方掛上關係,那如果地方不如意,是不是就不用修了?無論如何,修行都是需要向自己內心去修的,外在的一切,順也好逆也好,有錢沒錢,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我們往往都很難掌控,但我們的內心是唯一可控的。外在的求不得苦才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轉而放在我們自己的內心,尋求內心的平靜和減少痛苦的方法。所以佛說,我們這個世界是最好的修行道場,因為我們一直希望的期望的追求的,大部分時間都只會讓我們頭破血流,痛苦不堪。當我們打算停下來回頭向自己的內心看看的時候,我們才真正走上了自我覺醒之路。
謝邀。
先說一下,我雖然這id用了很久,但是取的是隱士之意,並非修士。對於修行我只是有些看法,僅供參考。其實修行更多的是內在的歷練,環境只是影響,並非決定性的因素。小城市也並非安逸,大城市也未必喧鬧。小城市和鄉鎮雖然乍看之下生活安逸,卻難以長遠的發展,讓你的視野受到限制,遇到瓶頸時難以掙脫;而大城市機遇與壓力並存,塵事煩擾,讓你無暇兼顧,更難審視自身。而這只是通常的情況,根據個人條件和資歷,還會有出入。大風大浪中固然能讓你受益良多,但更難的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正視自我而進一步突破自我。每一個選擇都是歷練。就如你現在的狀況一樣,選擇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原因是如何,你為何踏出這一步,是出於貪圖享樂,還是逃避平淡,是為了遠離雜事靜心思考,還是激流勇進而追尋極限,每一個理由都會影響到你的選擇,而選擇的結果也會反映出你真實的一部分。當你認清自己時便能知道自身的問題和解決的方向,而後就能泰然處之,讓自己達到一個新的境界。至於之後的部分,如何生存而又如何修行,在你認清自己之後便迎刃而解了。答案就在你自己心中。
看幾位回復的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我的建議,你若有真心出離,欲熄萬緣靜心修道可先到相對安隱的小城市正法道場安住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中你可以慢慢觀察自己的變化,能否適應(各種緣分是否順遂),如能適應就要珍惜並從心上修,若能悟得身心萬法皆了不可得(既難也易),你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但若不能也至少從外緣上讓自己清凈一點,末法大家的根基都不是很好,只能先從相上著手,願你能悟得「萬法唯心」,早登極樂,究竟涅槃。
普通玩家選擇標准配置
高端玩家選擇自定義配置
出世在心不在身,逃到哪裡你這個身體也都離
不開欲、色、無色三界。個人建議:哪裡適合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你就去哪裡。而且去了就別後悔,別這山盼著那山高。
念佛就是止,念佛也是觀,哪裡能老實念佛,就去哪裡。哪裡有緣去哪裡。
法都已經安排好了,何必自尋煩惱。
你說的家庭、子女、個人發展,都在法的安排之中。
安逸求不得,發展求不得。
想出未必出,想入未必入。
有求皆是苦,有執皆是妄。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了此真實意,還需問何人?
屏息大腦念,靜坐問本心。
都不好,去靈山修啊!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
究竟上來說,大城市和小城市無差別;但是你我都是初學者,為了守護自己的內心,如果方便的話,最好去寂靜的地方:雜事少、知足少欲。雖然今生不一定能往生,這是事實,但是我們也得盡最大能力創造最好的修行條件,得明白這個道理。————
我是絕對不贊同"隨緣"的處理辦法。
舉一個比較偏激的例子,某廟裡一群大媽虔誠地三步一拜繞佛塔,但是她們卻在逆時針繞,這時候告訴她們應該順時針,大媽雙手合十,一字一頓地告訴你"隨緣"。這是不明理的體現,我不想打多少字護持其他答主的內心:修行必然要融入生活,也就是你要面臨生活中的各種對境,建議先給自己一個對境煩惱較小的地方。佛法初學者學的知識少,能處理的對境也少。寂靜地的燈紅酒綠和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也有很大差別。不要上來就給自己難題。————以我自己的分別念和師兄分享何為寂靜的地方?這不是單純描述外境的形容詞,主要是指自己在這個環境內能夠達到寂靜的狀態。比如在大城市內的事業型修行單身男女,老家在千里之外,親戚走動幾乎沒有,家庭關係幾乎沒有,也就是說自己能夠主動選擇我與哪些人產生哪些聯繫,不和普通人一樣有的時候受家庭宗族影響不得不與本不想來往的人來往。比如你在小城市,但是老家就是這裡的,那很可能並不比大城市能給你寂靜。所以說寂靜與否要看你自己的因緣,建議你仔細思考,千萬不要隨緣。心若常駐,皆是修行。
修行無關時間地點,只關乎修行人的本心是否真有修行的意願。
推薦閱讀:
※佛教中有沒有不需要師承就可以點亮的技能?
※天地至道,多樣化
※修行一定要拜個師父嗎?
※如果諸法無我,何來房價高的根本原因?
※如何打破二元對立,無有分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