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差別嘛,簡單來說就是包含的觀念、方式和對象不同。

一、飲食觀念的差異  

西方的飲食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說起烹飪食物,營養性就是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地。他們全力開發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狀態下的營養差異,只要有營養,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_←。因此,哪怕西餐中國化,我也是相當吃不習慣滴~

恰恰相反,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對「味」的追求遠遠超過「營養」,飲食的美性追求也壓倒了理性——你看那各式各樣的菜色,這麼香、辣么美。這種價值理念的差別形成了中餐過分的色、香、味俱全的特點——這大概是我作為吃貨如此愛國的原因吧(≧▽≦)

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二、飲食方式的差異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也影響了民族性格。

在中國,任他什麼宴席,任他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確實不大衛生,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與之不同的,在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也只是陪襯罷了。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三、飲食對象的差異  

由於西方人普遍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繫。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歡一日多餐,這比中國人的一日僅二三餐科學。  

從飲食結構上看,中國人每天進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雖每天進食大量蛋白質,但腸胃功能卻因進食纖維素太少而受到影響,因此消化系統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過中國;中國人喜愛粗糧,而西方人偏愛精白粉等細糧。而實際上,粗糧所含營養物質要比細糧多;中國人愛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此外每天還攝入大量黃油。怪不得美國人心血管發病率特別高:中國城鄉居民都喜愛豆漿、豆腐、豆芽等豆製品,而西方人卻往往「敬而遠之」;中國人尤其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居民愛食豬肝、腸、肺等動物的內臟,西方人則無此愛好。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不宜多食;清蒸食品營養物破壞較少。西方人喜清蒸食品(營養物破壞較少),而中國則偏愛熱炒(營養物破壞較多);西方人已意識到被稱為「紅肉」的牛肉、馬肉和羊肉等是導致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識到紅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臟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紅肉。中國的不少報刊也多次報道過紅肉的問題,但目前中國人卻未能引起到足夠的重視。

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因此,從這幾方面來看,沒有絕對的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或許,樓主可以取二者長處,創造出中西合璧的健康飲食習慣~



樓主說的是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那麼我就先說說飲食文化吧。

飲食文化中國和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人講究團圓,人多一起吃飯熱鬧。一般情況下,人越多吃的越香,人越多飯菜也越香。像曾經的大鍋飯和東北的亂燉,都是基於這種文化特色和相應的歷史背景產生的。人多了,酒也會多,雖然外國也有勸酒的習慣,但是這種習慣在中國是最嚴重的。中國人講究的是排場和面子。這個是最重要的。

在中國,東南西北的每個地方,根據自己當地的情況,飲食文化也不一樣。一般沿海地區是靠著捕魚業來支撐當地甚至周邊地區的人類食物鏈。而越靠近內陸,米飯也慢慢變成了相對來說不宜變質的麵食。在山西以西麵食基本成了中國北方獨特的食材甚至唯一的食材。東北和南方則以米飯為主,東北和南方不同的是東北由於黑土地的關係,種什麼得什麼。因此,東北的米和面都能夠成為當地人的主食。南方的水稻是最容易生長的,所以米飯是南方的主食。在西藏地區,人們則以青稞面為主食,畜牧業發達的藏地,肉類自然要多。

國外的飲食文化可以以法國義大利和美國來說。美國作為世界綜合實力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它的飲食文化目前基本沒有成行。美國有很多國家的飲食,中國、南亞、東南亞、歐洲等等,是一個大雜燴。

而法國和義大利,是與中國其名的飲食國家。義大利的麵條和披薩是聞名於世界的,當然還有通心粉。而法國則是以西餐為主,法國大廚講究科學營養並且不缺乏美味,法國西餐是全世界公認的最讓人賞心悅目且流連忘返的食物。

飲食習慣的差異。飲食習慣每個人都不一樣,西方講究享受生活,服務業為主的發達國家,個人生產總值比中國多出幾倍,所以他們有很多時間去品嘗自己的西餐,做出來的更加有營養。中國人為了應付社會壓力和各種面子,不得已不斷打破自己的飲食規律,相應的就不會健康。但是相比之下,美國的快餐反而更加不健康,他們的肥胖症到現在依然是美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飲食習慣最好是按時吃飯,勤加運動,自然對身體有好處。

而中國又分多個菜系。本人不是美食愛好者,但也品嘗過一些地區特色的美食。東北亂燉,肉為主,是具有一定營養價值的特色。而四川重慶等地喜歡吃辣,因為辣椒可以去濕,四川盆地雨季很長,辣椒對自身也是一種保護作用。由於工作原因,本人去過一次廈門,那裡以粵菜為主,甜、海鮮、醬油水是那裡的特色。那裡的人很少有胖的,我認為是飲食習慣的差異,廈門人很少吃鹽,食用油也少的離譜。

總之,每個地方由於歷史原因和當地特色的不同,飲食文化和習慣自然不會一樣,根據自身特色去建立自己的飲食文化,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現有答案已經很精彩了,個人再舉個小例子。

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美國大選前希拉里大媽感覺身體被掏空,一時不察生了病,各種健身號、養生號就把這個事件刷了屏。大家紛紛表示你看克太他老人家就是不健身不運動造成今日種種,順帶科普加總結加湊字數的列舉下歷任美國總統都擅長那項運動。

但對於看慣各種套路的我等吃瓜群眾,對此事真覺得雲淡風清。遠不說焦書記,近不提各種新聞事迹,帶病堅持工作一事,一直是我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之基本配置。不要說一個小小的肺炎,你看各種事迹中不一口氣列上三五種病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啊不,是不好意思寫的出。後面一定還要買一贈一的提一提事迹主角家中老人年邁有病,孩子正中考中一類的標配困難,以此將英雄人物的高大全進一步加以凸顯。

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當然了,你也可以說這個是克太希大媽不看養生節目,不注重養生的結果。如果在北京街頭問一個對養生有些關注的中國大媽,大媽隨口就能給她開出一串清單:川貝枇杷膏、冰糖蓮子銀耳百合羹、秋梨膏、外帶拿羅漢果泡水喝。你看,這事兒往大點兒說就是不信中醫的後果,美國人民就只能喝點橙汁去去火,好吧,美國人民心目中沒有去火這個概念。

如果你說這個是中西方文化隔膜的結果,也對也不對。畢竟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了,比如說中國人民藉此看到的《紙牌屋》,其中一集的劇情便充分為我們解釋了為嘛身體因素對競選結果影響腫么大。比如某季中下木先生設計當時的總統去看心理醫生,後來又故意泄露給媒體,直接造成了總統下野。兩相映照下,真是讓人感覺電視劇和現實簡直一樣一樣的啊。

中國飲食文化和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是什麼?哪種飲食習慣更健康



首先聲明,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不能混在一起。

其次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別在其順序、內容、工具等方面。一般的中式風格是先涼後熱,湯甜點。可能有些地方有不同。西方的就是甜點+湯,正菜,湯,(大概是這樣。)內容上是調味料,色香味,還有包括臭豆腐,豆豉,醬等發酵食品比較多,生熟度,火候等方面。工具的話就不說了,刀槍劍戟斧鉞鉤叉(說錯了。)刀叉與筷子的區別。

而飲食習慣卻是另一種說法:你能接受三分熟的牛排還是五分熟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同,無法一一列舉。我只知道,一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去選擇適合自己吃的東西比如吃葷素啊,吃生熟等。

至於飲食習慣的健康與否,我認為還是順應自然的好。


中國人把能吃的都做成食物,不能吃的做成中藥繼續吃



西方飲食用刀啊、叉、調羹,太複雜了,浪費,中國人就一雙筷子,簡潔、實用、多用。當然是中國飲食習慣更健康,筷子至少就比刀叉衛生,容易清洗,擺放也整潔,不佔位置。



中國的菜都是熟的在西方人家就喜歡生的



此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根本沒有可比性!



推薦閱讀:

一碗正宗的柳州螺螄粉是怎麼樣的?
歷史趣聞和中菜西擺
「小蔥日食記」——開水白菜:川菜原來也有不辣的!
緬甸有哪些飲食習慣?
男神如何永葆青春?

TAG:飲食 | 健康 | 生活 | 飲食文化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