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邦和朱元璋能成為布衣天子?
都說時勢造英雄,我覺得有一定道理,但是為什麼其他人沒有成為英雄,而只有少數人成為了英雄?所以說還有其他的原因,能夠使得當時誰都看不起,覺得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的地痞劉邦和要飯的乞丐朱元璋能夠一步一步地結束了國家動亂,人民顛沛流離,苦不堪言的生活,建立屬於自己的偉大帝國。原因有很多種,我就說幾種主要的吧。
一,他們都出生農民,他們都深知廣大窮苦老百姓要的只是能夠吃飽飯和家人團聚這麼簡單的願望。而當時的統治者反其道而行之,不斷地壓迫和剝削著窮苦的勞苦大眾,人民餓死的不計其數,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他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統治階級就像舟一樣,民就像水一樣,雖然人民很軟弱,但他們要是聚集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不僅可以載舟遠行,也可以把舟就地給推倒。所以他們都知道他們的機會來了,他們要站起來為人民做主,要推倒殘酷的統治,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讓所有的人都能吃得飽飯,都能過上太平的日子。
二,他們都有很強的領導能力,並且知人善用,沒有門第之見。使很多出生不好的人才都可以大顯身手。比如劉邦用韓信帶兵,用陳平和張良做軍師;朱元璋用劉伯溫做軍師,湯和和藍玉做將軍。這些人共同的特點都是出身不好,被很多當時的有權的頭領都拒之於門外,而劉邦和朱元璋卻都非常地識人才,並且能夠很好的讓他們的能力在適當的方面得到充分地發揮。這些人以前一直懷才不遇,終於遇到了救世救民的明主,還不好好的儘力效忠,用心去做事?
三,就是他們的對手都太不得民心。像劉邦的主要對手西楚霸王項羽,太過剛愎自用和有勇無謀,很多人才他都不去利用,而那些人最後都成了劉邦的得力幹將。而且他多用自己人,而不肯相信老百姓,得不到老百姓的擁護,他的能力再強,他也只是一個人呀,沒有人輔佐的政權,最終也只能是兵敗如山倒,他自己也落得個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
再說朱元璋的主要競爭者陳友諒和張士誠,他們剛開始的實力都比朱元璋強很多,但是他們都不為民做主,縱容手下作惡多端,軍紀不嚴明,人民都對他們怨聲載道。再者他們多優柔寡斷或聽信讒言,內部勾心鬥角,誣陷忠臣,最終人才死的死,走的走。而朱元璋卻在不斷的強大,怎可能不被朱元璋打敗呢?所以他們的失敗都是必然的,而並非偶然。
所以說,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再加上兩位的聰明才智,他們成為布衣天子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所處的時代的因素,和自身一些特質導致的吧。
劉邦所處的時代,是秦朝末年了啊,秦朝的暴政,讓天下人都受不了了。那時候,不止劉邦,還有很多人,也都起義了。
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還有小霸王項羽。項羽是個厲害角色,但也是他,促成了劉邦當上布衣天子。項羽也在打天下,但他打天下的過程,卻讓老百姓聽到都害怕。為什麼,這也是一個很殘暴的人,能夠做到一把火燒了阿房宮的人,估計以後也不會善待老百姓。所以,因為項羽的行為,民心是向著劉邦的。得民心者的天下,這話不是亂說的。
然後,劉邦自己也說過,自己雖然沒有什麼才能,甚至起義前也只是一個小混混,但是他看人和用人都很厲害啊。他有張良,有陳平,有韓信,有蕭何,這些,都是那個時代在各個方面最傑出的人。而項羽呢,有一個范增都用不好,其他的就更別說了。應該說,劉邦贏了,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他的性格。
至於朱元璋,和劉邦非常相似。
朱元璋所處的是元朝末年,那時候是趕上了饑荒,而且元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通知的國家,沒有很好地融合了漢朝文化。所以,元朝的統治,註定是要滅亡的。陳友諒也是個厲害角色,但他和項羽一樣,多疑而且自負,而且,朱元璋完全不遜色啊,也是個厲害角色。
而且,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身邊的人才,真的是數不勝數,以至於開國後殺功臣都殺了好多年才殺完呢哈哈哈。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依託於時勢。
劉邦起於市集販履,朱元璋則是貧苦農家出生,做過和尚,做過乞丐。朱元璋和劉邦的共通點就是兩人都出身寒微,所以能夠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更加強烈的破釜沉舟的勇氣,相較於一些豐衣足食的官宦人家或者富家子弟,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也沒有退路,所以要麼背水一戰,要麼在亂世中默默死去。這一點是他們發家的主觀原因。
在客觀上,時局混亂,紛爭四起,流離失所又飽受戰亂折磨的人們迫切需要一個精神領袖帶領他們走出困窘的狀態,但是更怕新的統治者會繼續帶來災亂與壓迫,所以當同樣出身貧寒的劉邦和朱元璋就成了他們擁護者的不二選擇。
第三方面,劉邦與朱元璋兩人本身也是非常有智慧與勇氣的具有領導才能的兩個人,這點看他們的後代劉禪還有朱由檢他們就知道了。再好的條件,如果自身不夠本事,那麼最終也難逃失敗。
推薦閱讀:
※中國古史-序-文化撕裂
※明朝抗擊倭寇出名的除了戚繼光還有誰?
※造史之始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制禮
※如何看待「泰國大巴起火,中國遊客全部逃生」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