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一族越來越多,關於汽車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
03-10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中文名汽車發展史外文名History of theautomobile
推薦閱讀:
相關簡介
發展1890-1920 馬車過渡到汽車,金屬車身出現。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申請並獲得了發明專利,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認為汽車的誕生日。幾乎同時,德國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製成一輛公認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四輪汽車。1894年賓士velo是最早的量產汽車。材料方面1900年,金屬車身獲得專利,但主體結構仍是木材和連接它們的鋼材。二十世紀初,創建了美國鋼鐵公司,為迅速成長的汽車工業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 發明了全金屬車身。同年道奇公司生產了第一輛全金屬汽車。1918年義大利藍旗亞公司也開始生產全金屬汽車。非承載式車身向承載式車身轉變,汽車不再是底盤和車身的簡單疊加,而是成為整體。技術方面1890年公司(法國)製造的第一批汽車為後來汽車設定了很多標準並沿用至今。如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布局和最早的變速器。1904年 又對汽車布局做出了註解,包括發動機艙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現代汽車雛形。顏色方面早期汽車只有黑色,1924年龐蒂亞克前身公司與杜邦油漆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輛彩色汽車(藍色)。代表車型1886年 戈特利步。戴姆勒四輪汽車
1890年 四輪汽車1914年 道奇 1922年 藍旗亞 1925年 奧迪 M型厄爾時代德國發明了汽車,美國則把這個行業帶入了藝術設計的聖殿,而哈利厄爾則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汽車設計大師,對現代汽車的影響不可估量。哈利厄爾進入通用公司,1927年設計出凱迪拉克lasalle,哈利厄爾時代開始。它有圓潤的線條,錐形的尾部,修長低矮的輪廓。1928年哈利厄爾在汽車設計中加入了鍍鉻裝飾。三十年代開始,他建立的藝術色彩使通用汽車逐漸成為最強大的汽車帝國。1938年,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車別克Y job。船型車身,複雜曲面構建的流線型車身都是此後幾十年廠商模仿的對象。Y job還第一次引入黏土模型技術,使汽車外形更加靈活。該技術一直沿用至今。1947年,凱迪拉克sedanet用銀光閃閃的鍍鉻裝飾和漂亮的尾鰭征服了世人是哈利厄爾將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變成了藝術和時尚。汽車車身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到二戰結束的20年[1],是汽車設計向現代化轉變的重要時期,由美國人獨佔鰲頭的汽車設計領域也加入了歐洲人。歐洲在流線型設計方面走在前面。義大利giuseppe merosi1913年為count ricotti公司設計的汽車是流線型的最早期作品,paul jaray第一次開始了風洞實驗並獲得了美國專利。
流線型在30年代幾乎就是時尚的代名詞。車頭變寬,將輪胎包入,前大燈陷入車頭,掛在車尾的獨立式行李箱也與車尾融為一體,奠定了現代三廂轎車的雛形,完全擺脫了馬車的影子。1934年克萊斯勒airflow採用了更輕的承載式車身,達到了54:46的前後軸質量分配(當時同類產品為30:70)大幅提高了操控。但習慣了浮誇風格的美國人並不甘心完全屈從於空氣動力學,因為這讓車看起來過於相似,不利於刺激消費。到了40年代,流線型潮流如時裝一樣褪去。以別克J job為代表的新型汽車擁有了高高隆起的鼻子和向下的車尾,成為船型車身。這段時間中,歐洲製造商卻在工程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雪鐵龍在三十年代就將獨立式前懸架和前輪驅動技術大規模應用於轎車traction avant。為了降低自重,它還採用了來自賽車的承載式車身。19世紀末,汽車的最高速度達到了50km/h,開放式車身向封閉式車身過度。20年代是美國汽車產業的第一個爆發期,為了刺激消費,通用汽車在1924年第一次推出了"年度改款",這在現在幾乎被所有的大型汽車廠商使用。代表車型1927年 paul jaray的流線型汽車1934年 克萊斯勒airflow1934年 泰托拉T771934年 雪鐵龍traction avant
汽車發展史相關圖片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憑藉福特的流水線生產模式進入汽車普及時代[2],而汽車在意,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是二戰後才大量進入家庭的,並在6,70年代進入高峰。希特勒在二戰前提出的"生產國民大眾使用的汽車"思想使二戰結束後歐洲車壇誕生了很多實用,經典的國民車,採用儘可能簡單耐用的機械結構,而造型只是附屬品。大眾甲殼蟲,汽車史上劃時代的經典,也是歷史上生產周期最長的一款車(即使今天甲殼蟲依然是時尚實用的代名詞,雖然與當時國民車的理念有所背離),出自費迪南德。保時捷之手,1930年誕生原型車,1939年正式開始生產,簡單耐用,便宜省油,迅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暢銷的車。也奠定了大眾汽車今後在汽車界的地位。1948年法國雪鐵龍2CV,1948年英國morris minor,1957年義大利fiat500,1959年英國mini,都是那個時期國民車的經典,也是汽車史上的經典。1950年-1970 年長尾鰭到短尾,coupe短暫興起 當時典型的美國汽車是火箭式車頭,飛船式車尾。二戰結束後十幾年美國汽車爆髮式增長是史無前例的,更大更好成為格調,性能的重要性變得稍遜於外表,舒適和款式變為最重要。而長尾鰭這是那個時代美國車的典型特徵。後來,楔形車身,即短尾設計的運動汽車開始普遍。60-70年代的中置發動機跑車蘭博基尼,法拉利,瑪莎拉蒂,以及福特野馬,克維特,道奇蝰蛇,都採用了長車頭(放置排量巨大的前置發動機),短而寬闊的車尾(容納巨大的車輪)。美國經濟的強大以及義大利英國為首的歐洲小廠熱衷表現美學功底,使追求運動氣息的年輕人開始追求coupe車型。阿斯頓馬丁DB2,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瑪莎拉蒂A6和5000GT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經典。70年代後,石油危機爆發,人們逐漸失去對coupe的熱情轉向經濟實用的小型車[3],尤其是日系車。多元化1974年是個重要的年份, 馬塞羅·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設計的蘭博基尼countach和喬治羅亞設計的大眾高爾夫都在這年誕生,它們採用的直角造型將流行數十年的曲線美學無情拋到了一邊。此後幾年喬治羅亞有設計出類似的fiat熊貓和蘭西亞delta等。他們的出現改變了很多設計師的思維模式,同時也是對當時汽車零配件工藝的一種妥協,我們都知道要準確製造幾個使用不同材料構成的帶有複雜線條和曲面結構的零件並完美組合在一起的難度要遠遠高於搭幾塊集合積木。所以方方正正的造型能夠在80年代異軍突起,並被日本廠商發揚光大至90年代。其中最堅定的支持者非volvo莫屬,70年代後期的240和後來的700、900,廠商希望方正的造型設計給駕駛者帶來安全的心理暗示。20世紀70年代受石油危機影響,80年代財政相對困難,汽車開始向實用性發展。來自軍用,農用,遠征等領域的設計,憑藉特別"缺少風格"的懷舊情結和強烈的實用性特點,在汽車界掀起波瀾並在後來成為時尚。最能體現這種轉變的美式吉普,逐漸成為40年代以後美國人文景觀的一部分。1974年,第一輛切諾基誕生,成為吉普汽車史上最為成功的系列。但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人們開始關注更精巧,外觀更像轎車的運動多用途車。1984年新切諾基問世,吉普把以前的粗獷越野車變成了一種時尚都市汽車。同時期誕生的路虎攬勝則抓住了高端市場。80年代開始,MPV誕生,1983年11月克萊斯勒第一款也是全球第一款廂式旅行車-大捷龍問世,與以往麵包車不同,這種車在為乘客提供更大空間的同時,還具有轎車般的安靜舒適。MPV旋風至此從北美延伸至全球。雷諾espace則是歐洲第一款MPV。90年代,雪弗蘭盧米娜和豐田大霸王也加入陣營。
分裂時代"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現代經濟發展迅速,人們更加追求個性,更加挑剔,思想更加多元化,這也導致多種風格同時湧現。其中之一經典主義。其中又包含多種層次。一層是設計師本身對於過去經典的緬懷與尊敬,另一層是設計師力圖在原來的經典車型中賦予自己的色彩,還有試圖使用經典車型為公司開闢一條新的道路。各自代表分別為大眾新甲殼蟲,mini,和克萊斯勒PT漫步者。另一分支是新經典主義,傳統是要遵循的,但更多的還是要在這個基礎上創新。90年代末賓利和勞斯萊斯分別被大眾和寶馬收購,隨後在全新設計團隊的操作下推出的歐陸GT和幻影雖然有著全新的面貌,但是依然有著對傳統的尊重,這才換來其能夠繼續壯大更為重要的,邊鋒主義和流線主義,他們雖然各有特點,但是設計中卻擺脫不了對方的影響,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邊鋒主義(new edge)設計理念被普遍認為從福特GT90開始。寬大的曲面,尖銳的圓角,過渡凌厲,線條果斷而富有張力,區別與圓潤流暢的造型風格,設計上更注重線條層次感,這種對於線條強調的設計在視覺上會讓人感覺車型尺寸更為寬大,針對小型車設計來說非常合適。所以頗受廠家歡迎,代表車型賓士A級。可以看出,邊鋒主義的實施過程中依然擺脫不了流線主義,如果沒有流線,設計出來的小型車只能是箱子一塊,缺乏美感,當然,在邊鋒主義的影響下,流線主義的設計更為運動和時尚,這在90年代末出現的一些跑車上可以看出,比如第一代奧迪TT,福特雷鳥等,車型充滿了氣勢和衝勁。進入21世紀後,從現在的汽車設計趨勢來看,最後邊鋒主義還是戰勝了流線主義,不管是在內飾還是外部線條都追求極其硬朗的線條。這種線條可以讓汽車看起來強勁有力,很安全,但缺點是它迫使汽車變得更長更寬更高。這可以從小車越做越大的狀況上體現。但是這對於中大型車和跑車就非常合適,比較經典的如克萊斯勒300C,蘭博基尼GALLARDO等。推薦閱讀:
※落地25萬左右,合資SUV怎麼選?
※38號車評中心的車評人怎麼樣?
※為什麼油箱口要分左右?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如何看待斯柯達昕動這款車?
※大切諾基柴油高性能版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