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社交App中,增設「不喜歡」按鈕會提高「喜歡」按鈕的點擊量?
03-10
這道題險些都可以作為一道生理學導論的標準考題出在試卷里了,高票匿名用戶的答覆是滿分。
簡而言之,這道題更實用的表明是「框架效應(framingeffect)」而不是「誘餌效應(decoyeffect)」。
我補充明白一下兩個效應的區別。
兩個效應的根源頭根本理是同等的:都是通過變化選項的參照點來變化了人的選擇偏好。也便是匿名用戶所說的「認知鄙吝」,你和我的認知資源比你和我想像得要有限得多,在理性決定計劃所調用的認知資源仍不敷以做出明白果斷的時間,你和我便偏向於做出不怎麼淹滅認知資源的非理性決定計劃。
差別點在於:
誘餌效應的實用範疇是「原先沒有參照點大概參照點含糊」,通過參加了一個明顯的參照點而促進了人的非理性決定計劃。
框架效應的實用範疇是「原先參照點很明白」,但通過變化了表述方法,造成了參照點的變化,促使人根據別的一個參照點做出了跟原先差別的決定計劃。
乍一看是這個題目是新引入了一個選項,好像實用於「誘餌效應」來表明,卻不警惕馬虎了兩個效應的關鍵不同在於「原先參照點是否明白」。
固然了,這種渺小的區分對付平凡大眾來說著實沒什麼太大須要,終究兩個效應的根源頭根本理是完全同等的,都是在警覺你和我由於參照點變化而大概作出非理性決定計劃。
推薦閱讀:
※Google 設計師:能留住你的 App 都做好了這 4 步 #005
※餐廳門口的娃娃機
※為了讓你用著舒服,設計師想到頭都炸了 #034
※未入單元,電梯卻早已在等你
※玩 High API 系列好文(一):智能客服、釘釘Ding功能、智能雲相冊、快速實現身份驗證
TAG:用戶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