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炮車為什麼被稱為攻城利器?

首先淺談攻守兩方的優勢:

攻方:

攻方最大優勢在於攻擊選擇上面,可在任意時間,地點展開任意形式進攻,而守方往往兵力較少,除了前期趁著對方立足未穩可能主動出擊之外,大多數的時間只能被動防守城池。

守方:

最大的優勢在於城牆,中世紀時,城牆已經變得十分考究。跺牆、女牆、雁耳、雙層、角樓、箭塔、牆釘等等不一而足,冷兵器時代無論攻城器械多麼先進,城牆始終是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接下來談先期準備:

作為進攻方,必須剷除城市周圍一切可以支援城內的據點。鄉村、驛道、援兵,這些都是進攻方在進攻之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另外必須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

作為防守方則必須準備足夠多的糧食以及武備,用以應對長期被困局面,同時要有堅守恆心。

閑話不說,下面具體來談: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征伐史基本上可以說是一部攻防史,摧城拔寨歷來都是戰爭意圖當中最明晰的部分,例如樂毅伐齊,就被描述為連下齊國70餘城,然而攻城本身往往意味著極高的死亡率,故而孫子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先來談談攻城戰術,根據《墨子》一書記載,禽滑厘曾將當時主要的攻城方法總結為「臨、鉤、沖、梯、堙、水、穴、突、空洞、蟻傅、礮轀、軒車」共十二種,當然這些只停留在理論層面,放在戰術層面來講,實際戰法除了最基本的人海戰術,最常用的也就只有水攻,土攻,以及火攻。

人海戰術顧名思義,這裡掠過不表,,先來談談其餘三種戰法:

早在《孫子兵法?火攻》篇中就曾指出, 「以水佐攻者強」。因此對於進攻一方,只要條件允許,水攻可以納入優先考慮,歷史上的水攻數不勝數,尤以李自成攻開封為最,崇禎十五年(1642)九月,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第三次攻打開封,逾四個月,久攻不下,遂決黃河馬家口段,水灌開封,「潰北門入, 穿東南門出,注渦水,城中百萬戶皆沒」,從此開封變成了一座死城,直至二十年後,「洪流久徙,沉者復陸」,開封城才開始恢復了點兒生機。

水攻固然威力巨大,但是因其毀滅性常常帶來風險,要對地勢,水利進行精準測量,否則反而殃及自身,例如1209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圍攻西夏中興府(今寧夏銀川)時,曾採用水攻辦法,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漲之機,引水淹城,後來城牆坍塌,決堤的河水四溢,蒙古軍隊反過來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因此相較而言,土攻更為流行。

土攻一般分為兩種方法:上天入地,上天即是在敵城外堆起土山,當土山高於城牆時則敵方動靜盡在我掌握中,時稱「高臨」之法。入地則是坑道作業,一來通入城內,二來破壞城牆。

火藥發明之前,火攻的戰術運用,最多是以火箭或火炮的形式進行輔助進攻。火箭是指用弓或弩發射縛有蒿茅、薪芻、膏油等易燃物,焚燒城樓上一切「可燔之物」;另一種則是用拋石機,將煙球、毒藥煙球等拋射到城中,其主要功效相當於現代戰場上的煙幕彈或毒氣彈。火藥應用因題目限定為冷兵器而略去。

接下來談攻城器械,此處將以中國史上最著名的汴梁攻防戰為例進行講解:

戰爭開始於1126年12月16日,交戰一方為完顏宗望所率金軍,另一方為宋廷。

當時的汴梁城由外城、里城和宮城三重組成,其中外城周長四十八里,城高四丈(約12.5米),城基寬五丈九尺(約18.4米)。此外,當時宋軍還配備有當時最先進、最強大、也是最全備的防護器械,牆厚城高,兵堅器利,可謂「固若金湯」。 金軍早前曾進行過一次攻擊,但因自身攻城器械落後,只得鎩羽而歸,這次則是有備而來,大膽啟用投降宋軍,不僅製造出了不遜宋軍的攻城器,工兵同樣也由經驗豐富的宋軍降兵充當。下面展示金兵的武庫:

望樓,顧名思義用以高空偵察城內動向, 孫子云:「能臨敵變化者,謂之神。」 若要掌握第一手的戰場信息, 必須利用望樓查探軍情。

疊橋,為了跨越汴梁城外寬大的護城河而建造,不過當時宋軍已經開始熟練利用火藥因此傳統渡河工具木質壕橋存活率低,因此,金軍因地制宜使用疊橋, 先是搜集木材捆紮成簡易木排,連成一體,浮於水面,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乾柴,一層葦席,最後用泥土鋪墊。這種疊橋取道的辦法不但成本經濟,搭建方便,而且抗打擊能力非常強,「矢石火炮不能入」。

雲梯,由於攻城最常採用的是「蟻附」戰術(士兵爬上城牆,直接進行攻擊),因此士兵進行攀牆作業的雲梯也就顯得必不可少了。宋代雲梯最大的特點就是設計先進,機動性強防護性強。以當時被稱作「行天橋」的重型雲梯為例,用粗大的木頭製成車座,配以車軸木輪,便於移動,車座上架起的雲梯採用摺疊式,每段各長二丈(6.26 米),以轉軸相連接。作戰時乘員在車內以人力將雲梯推至預備攀登的地點,然後用車後的轆轤(絞車)將第二節梯放出,第二節摺疊梯的頂端設有鐵鉤,可以迅速固定梯位,便於武裝乘員在高處「安全」展開進攻。此外,這個時期雲梯的防護性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不但在梯子頂端設有一段女牆,可以在與守城部隊短兵相接時提供簡單的防護,同時還在車體部分增置生牛皮,防止乘員受傷。 而金人製造的雲梯,下層也設有用牛皮封護的「小龕」,其功用是「可置數人以掘城」。

鵝車洞子 原名尖頭木驢,古稱「礮轀」,是一種有著堅固防護的攻城作業車,相當於古代的一種移動「木坦克」。 金軍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據《靖康紀聞》載,其車「下置車轉輪,上安巨木,狀似屋形,以生牛皮縵上裹以鐵葉」,此外,內部還特別添加了一層濕氈,從而更加堅固,「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還特別借鑒了宋軍當時挖掘地道的專用工程車輛「頭車」的戰術用法,把幾十輛洞子車「節次以續」,連在一起使用,可以說是在戰場上建立起一個個「活動掩體」,一條條「安全走廊」,從而最大限度上減少了士兵攻城時的傷亡率。

拋石機,據《續資治通鑒》記載,金兵第二次攻打汴京前,宋軍曾有「砲五百餘座在郊外」未能撤入城中,後皆落入金軍之手,轉而成為攻城的利器,當時宋朝制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金軍當時還根據宋軍火器發達的特點,對砲架進行了特別加固,「四旁並用濕榆小椓密簇定,又用生皮並鐵葉裹定,鴟雞須火不能入」, 最令人感慨的是,金人不但將「師宋之長技以制宋」的軍事戰略貫徹得非常徹底,而且戰術理念也非常先進,採用了「飽和攻擊」的軍事手段, 當時金軍連續攻擊15天以後,汴梁城下壘積的砲石竟「高丈余」,每天被砲石直接擊中斃命的士兵「不下二三十人」,這在冷兵器時代,對於有著多重防禦措施的守城一方而言,已經是很高的傷亡率了。

拾遺,另外根據冷兵器時代的常識,金軍可能還裝備了「木幔」。木幔是一種用於攻城用的機動式防護屏障。《通典?兵典?攻城戰具》記載:「以板為幔,立桔槔於四輪車上,懸幔逼城堞間,使矯捷者蟻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謂之『木幔』」。 除此之外,攻打城門時用的撞竿、兜竿之類,也都是攻城必備的器械。

冷兵器時代,炮車為什麼被稱為攻城利器

古代城防的重型武器

在守城戰中,作為遠射武器,除卻一般意義上的弓和弩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重型武器,不能不提。一種是巨型床弩。這種床弩為增加發射的力道,都是以複合弓來提供足夠的彈力。這些床弩的發射機制和個人型所使用的弩機不同,一般是以槌子來敲移「牙發」,使弦脫離,進而帶動弩箭。床弩一次發射數十箭,對於敵人的密集攻擊具有很大的傷害力。中國古代城池,基本都設有弩台,便是放置這種大型弩機用的。宋代時常用的三弓床子弩,張時需用士兵數十人架床,最遠可及三百步。

另一種便是炮車。火藥發明之前,所謂的「炮車」指的是投石車。《武經總要》曾提到:「凡炮,軍中之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投石器的原理很簡單,通過槓桿的作用,一邊置放炮石,一邊是由多條拽索組成,運行時,通過多個士兵抓住拽索,一起猛然發力,將另一端的炮石反彈出去。這些炮中大多數都以「梢」的數量作為名稱。「梢」是指炮桿的組成結構,若為一支炮桿則稱為單梢炮,五支則稱為五梢炮。複合組成的炮桿彈力較佳,容易將炮石投擲更遠處。單梢炮炮石一般有兩斤重,需要四十名拽手拉,可拋至50至80步(78.25-125.2米)遠。

冷兵器時代,炮車為什麼被稱為攻城利器

後來陸續出現的炮身愈來愈大,性能也愈來愈佳。譬如七梢炮的炮石達90斤重,需要二百五十名拽手,最遠射程可達90步(140.85米)。不過,這個射程的數據有些存疑,以單梢炮射程為例,《武經總要》提到是50-80步,但在《襄陽守城錄》的實戰記錄中,卻可以達到250步(391.25米),相差三至五倍之多。也許是技術改進或者別的什麼緣故吧。不管如何,在冷兵器時代,這種石炮的威力已經相當可觀了。在釣魚城保衛戰中,宋軍的多梢炮曾經讓仰攻的蒙古軍吃了不少苦頭,大汗蒙哥就是被石炮砸死的。不過,按明正德《四川志·釣魚城記的記載,言其是「中炮風而死」的。所謂炮風,大約是受到炮擊的震動,跌倒中風後死亡。如果真是如此,可以想見此炮發射時是何等驚天動地。

冷兵器時代,炮車為什麼被稱為攻城利器

關於守城戰術,用句廢話總結一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配合地利,善用器械,不要讓他上牆,不要讓他進城。



推薦閱讀:

CG圖說|中國L-15教練機
殲20的發動機是俄國的還是國產的?
現在我們國家如此強大,為什麼總是有這麼國家的人要挑戰中國,到底為什麼?
觀看軍情直播間有何感想?
如果中國開戰,第一個先滅哪個國家

TAG:軍事 | 戰爭 | 武器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