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黑魚進行人工繁殖,應該怎麼做?

1.1 池塘條件

試驗用親魚池、繁殖池、育種池均為東西向的長方形池塘,面積2畝/只,深1.5m,底淤20cm。

1.2 催產孵化設備

其設施是利用四大家魚繁殖用的設備,產卵池為圓形,直徑8m,深1.5m魚苗孵化設備是拋水式孵化缸,每隻缸盛水500kg左右,濾水缸罩為60目;魚巢是棕片和蚌殼。

1.3 親魚的選擇及培育

親魚選購於本場附近的河溝、湖泊中的天然捕獲物,從3月1—10日選購運回親魚61kg,2冬齡以上,規格為80g/尾左右,體形正常,無病無傷。購回的親魚放在池塘中培育,水溫15℃以上時,投喂少量的小魚蝦、螺蜆肉、豆餅等,並經常巡塘觀察,適當加註新水。

1.4 親魚的雌雄鑒別、配比及催產孵化

雌雄鑒別:雌魚個體明顯小於雄魚;雌魚具有圖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時腹部膨大而柔軟,生殖孔微紅外翻;雄魚只有一個泄殖孔。雄雄配比及催產:親魚的雄雄比例為1:1.2配組。池塘自然產卵沒有注射催產藥物,在4月上旬水溫達18℃,發現沙塘鱧在池邊水體上層游轉時,即在池邊布設棕片和弔掛大的蚌殼若干,並注水使池水呈微流以刺激親魚發情,讓其在棕片和蚌殼中自然產卵。在產卵池中催產的親魚,注射促排卵素2號(LRH—A)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為胸紹基部,每年4月6日水溫19℃時第一次注射 LRH—A,間隔12小時第二次注射LRH—A與HCG的混合藥物,注射後放人產卵池中,用微流水刺激親魚發情,並布設棕片和大的蚌殼,讓其自然產卵。孵化:受精卵淡黃色,圓形.,卵膜透明,粘性較強。池塘及產卵池中的親魚產卵結束後,及時取出帶有受精卵的棕片和蚌殼,並輕洗去泥漿、污物,移送至孵化缸,將棕片和蚌殼弔掛在水中。

對黑魚進行人工繁殖,應該怎麼做

1.5 苗種培育

魚苗出膜後3天待腰點出現,魚苗都能乎游時,即可出缸計數,放入清整並施過基肥的池塘,池水深70cm;魚苗早期的開口餌料為輪蟲、小型枝角類和橈足幼體等(主要靠施基肥培養),輔助投餵雞蛋黃、魚肉漿、豆漿等,每天投喂3—4次,並定期測定成活率、生長速度。

2 結果

2.1 性腺發育、懷卵量的測定

  從3月1日至3月10日購進親魚至4月上旬催產,在一個月時間內,經多次觀察與解剖時發現,塘鱧在3月初至3月中旬,水溫在15℃以下時,其性腺發育仍在皿—IU期狀態;而當到了4月上旬,水溫升至18℃以上時,其性腺很快發育至V期狀態(雌雄魚的性腺發育節律基本一致)。通過解剖測定,55~115g體重的雌性沙塘鱧絕對懷卵量為1100粒—3500粒。

2.2 催產孵化

本試驗共分3批催產孵化,第一批為池塘自產經孵化缸孵化,計投產196組,受精率85%,孵化率43%,出苗11.8萬尾;第二、三批在產卵池產卵,孵化缸孵化,投產親魚分別為67組、38組,催產率為64%、79%,受精率為78%、87%,分別出苗2.7萬尾、2.6萬尾。投入本試驗的親魚共30l 組,共出苗17.1萬尾。親魚池中未投產的約40組親魚在每年4月30日檢查,大部分己流產或半流產。

對黑魚進行人工繁殖,應該怎麼做

2.3 苗種培育

  自4月17日~21日陸續出苗後,計數為17,1萬尾,故人1隻2畝池塘中培育,經過1 個月時間的培育,夏花規格達2—3cm時分在8隻16畝池塘中育種,這階段投餌主要是豆餅糊、小雜魚等,日投餌量占塘口載魚量的5%左右,同時做好巡塘觀察、水質調節等管理工作。經6個月的飼養,到11月12日拉網檢查,測量其規格為8~11cm之間,體重在12~16g/尾之間,其數量估數為12萬尾,成活率為71%,總產量為1680kg。

養殖場地

1、魚塘條件。專養烏魚的池塘面積大小不限,但一般以667-1 334m2為宜,以便於管理,最大不超2000m2為好。水深1-1.5m,池底部最好為泥質。水源應充足,池內的通常設備如進水口,排水口之類應當俱全,水質宜中性或弱鹼性。養殖池塘應進行徹底消毒,一般是在放養烏魚種前10-15天進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應選在晴天進行,分干法清塘和帶水清塘,常用的藥物是生石灰,如干法清塘消毒時,一般每667m2用生石灰50-75kg,帶水清塘消毒時,一般水深1m每667m2用生石灰125-150kg。同時在池塘中還應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種植80-100cm寬的水浮蓮,以便在夏季水溫較高時,以供遮擋陽光,便於烏魚避暑和躲藏,同時還能取得凈化水質,有利烏魚的生長。?

對黑魚進行人工繁殖,應該怎麼做

2、魚种放養。要使專養烏魚獲得較高的產量,魚種必須要放足。一般667m2放6 000尾左右,如果水質好,深度在1.5m以上,只要管理得好,飼料充足每667m2可放8 000尾。但是不管什麼時間放養,投放的烏魚苗種規格都要整齊一致。另外,還應注意魚種的質量,選體質健壯,鱗片完整,遊動活潑正常,沒有損傷的為好。此外,在專養烏魚的池塘中,還可混養少量的鰱、鱅、鯉等魚,這樣能達到控制池塘水質,並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但混養的家魚個體應大於烏魚種的1倍以上的為宜,以避免被烏魚殘食,如投放6cm的烏魚種,混養的家魚種的長度要在13cm以上。

烏魚繁殖

2齡烏魚性成熟,此時體長一般在20厘米以上,體重500克左右,在我國華南地區4—9月中旬為產卵期,5—6月為盛產期;華中和華東地區5—7月產卵,以6月較為集中。產卵期水溫約20—30℃。

產卵前,雌魚和雄魚在水草繁茂處,用口將水草築成約1米直徑的「魚巢」,產卵在寧靜的早晨日出之前,先是雌魚在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腹部向上成仰卧狀態。身體緩緩搖動而產卵,隨後雄魚以同樣的仰卧姿式射精。產卵時親魚感覺十分靈敏,遇到外界干擾時立即中止產卵。

烏魚的懷卵量,每公斤體重為2萬顆左右,卵為一次成熟,分批產出。產出的卵漂浮於魚巢之中,溫度在26℃時經36小時孵化出,30℃時32小時孵化出。剛孵化出的魚苗體長3.8—4.3毫米,9毫米長時開始攝食。當幼魚長到4—5厘米時,開始獨立生活,親魚也離開幼魚群,有時也殘食離群的幼魚。烏魚生長迅速,在池塘養殖中,1齡魚體重100—500克,2齡體重500—1000克。水溫在30℃以上時,生長更快,當水溫降至10℃以下時,生長緩慢。[4]

養殖現狀

中國的鱧科魚類共有7個種,它們分別是烏鱧、斑鱧、月鱧、寬額鱧、紋鱧、線鱧和長身鱧。其中只有烏鱧是一個廣布種,分布於全國各大水系,產量也最大,斑鱧、月鱧和寬額鱧僅分布在華南地區,包括台灣省和海南省;而紋鱧、線鱧和長身鱧則相當少見,分布區十分狹窄,僅見於雲南省的怒江、瀾滄江水系,經濟價值小。人們習慣於將鱧科魚類通稱為烏魚、黑魚(北方和華東地區)、財魚(湖北、湖南)、生魚(廣東、香港地區)、烏棒(西南地區),此外還有斑魚、孝魚、蛇頭魚、文魚等名稱。

四川內江江龍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過大的吹噓白烏鱧,無非是為了提升白烏鱧的價格,純屬炒作,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同時希望各位養殖朋友能將這一消息告知親朋好友,不要被它騙了!從這個角度分析,白烏鱧的市場也快盡頭了,希望養殖戶在選擇養殖品種的時候,對它要小心下手。

烏鱧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湖泊、水庫、河川、溪溝、塘堰還是水田、渠道,甚至連一般魚類難以生存的沼澤、積水潭、窪凼等都能生長、繁衍。它們的生長速度也比較快,符合「頭年魚種、二年成魚」的生產要求。烏鱧的含肉率高,又無肌間細刺,是老少皆宜的魚品之一。據測定,每100克鮮魚肉中,含蛋白質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據醫籍記載,烏鱧還有去瘀活血、滋補壯陽、收肌生津、怯寒調養等藥理作用,在東南亞及我國兩廣、港澳台地區一向被視作佳肴兼補品,故而身價不凡。此外,與其他魚類不同,烏鱧離水後不易死亡,死後肌體也不易腐敗變質,所以更便於長途運輸與加工。

黑魚的畝產量近2萬斤,是四大家魚的10倍,每斤售價在12元左右,是四大家魚的兩倍左右。更重要的是,重慶、四川兩地的烏魚養殖基本為零,每年至少要從廣東、湖北、湖南等地引進2000萬斤。


推薦閱讀:

鷺鷥之浜丨遇見動物的時刻 00
飢餓鯊進化里的大螃蟹有什麼攻略?
睚眥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北京市深山裡有哪些野生動物?
在一種動物的排泄物里唐朝人卻找到了黃金,這種動物是什麼呢?

TAG: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