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時期,為什麼緊抓「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旨?
為什麼在近代中國的革命歷程中,都以最傳統的「均田主義」緩解社會矛盾,而不是通過加強發展工業轉化無田佃戶為工人階級?
眾所周知,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大量普通農民經歷了圈地運動後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但同時收到工業革命影響被轉化為工人階級,為英國未來的一百年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
瀉藥!
為什麼在近代中國的革命歷程中,都以最傳統的「均田主義」緩解社會矛盾,而不是通過加強發展工業轉化無田佃戶為工人階級?
倒是想來著,可你得先有再提怎麼分啊,承諾分給大家空氣,誰跟你豁出命去造反?
革命說白了就是重新分配生產資料,但是近代中國工業基本為一張白紙,所以只能分現有的生產資料——土地。同時,大量沒受過教育的人口也無法將工業作為生產資料。
而且不分土地,封建地主階級就一直占統治地位,甚至夥同買辦資產階級一起絞殺自己的民族資產階級,怎麼「加強發展工業轉化無田佃戶為工人階級」?
買辦資產階級 一般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依附於帝國主義勢力並直接為其服務的大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適應帝國主義侵略掠奪的需要,為帝國主義所豢養,是帝國主義剝削和壓迫本國人民的工具和奴才,帝國主義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重要社會支柱。它不僅依附於帝國主義,同時又與本國封建官僚、富農及其他舊勢力相勾結,損害國家和民族利益,殘酷壓榨本國勞動人民,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最反動生產關係的代表,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在民族民主革命中是極端的反革命派,是革命的主要對象之一。
英國與中國不同之處在於,英國發生工業革命時,沒有外部資產階級的殘酷競爭。新興的資產階級代表的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而中國資產階級即弱小,又落後,同時受封建地主,殖民帝國主義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的碾壓,根本沒有發展空間。
同時,一定要搞清楚邏輯關係。是英國工業革命有一定規模後,在圈地運動中的失地農民才被迫逐步成為無產階級,而不是失地農民催生了工業革命。宅者有電腦,人並不需要你安排戶外活動人際關係有愛社區
推薦閱讀:
※《西班牙革命與內戰》第三章 革命的序幕
※《西班牙革命與內戰》第十三章 歐洲與戰爭
※社會不安定因素
※關於西班牙革命的一封信
※為什麼說農民無法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