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背景環境下,改革和革命各有什麼優缺點?


任何背景下改革都是優於革命的。 革命將伴隨著大量社會財富積累的灰飛煙滅, 是社會矛盾積累到頂點的最終爆發。 而改革是當前統治者調和社會矛盾的做法, 當然改革往往被既得利益者夾帶私貨把非法既得利益合法化了, 讓改革的結果走向調和社會矛盾的反面,最終走向社會承受的極限,走向革命。


一般來講,革命是自下而上的,而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改革是對現有政體的修補,而革命是顛覆已有政體的重建。

比如周武王伐紂就是一次革命。周取代了商成為了天子,並且改變了宗教文化習俗,從崇拜自然轉變為崇拜祖先,政體上也極大的不同,採用了分封諸侯的方式強化對疆域的控制。這種顛覆之後重建的過程,就是革命。

而改革的例子最顯著的莫過於清末。清末從洋務派開始就在不斷改革,改革的力度逐漸加大,改革層次逐漸深入,最終想要實現的是類似於日本明治體制或者普魯士憲政體制的政體。

革命和改革一樣都是困難的,又有不一樣。革命的困難在於難以展開以及難以保持,而改革的困難在於需要平衡各利益集團,稍有差池就前功盡棄。

革命的好處在於顛覆了已有的利益集團,可以設計一套相對更加先進合適的政體;壞處在於在倒掉糟粕的同時可能失去了一些精華。

改革的好處在於沒有那麼大的社會變動,已有利益集團可以得到繼續,同時也有利於傳統的保留;壞處在於不能完全拋開歷史的包袱,隨著改革的深入阻力會越來越大,最終崩盤或者不了了之。

就拿近現代史為例。改革從洋務運動開始到12年為止,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帶來了更大的問題。不但民族矛盾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階級矛盾也越發惡化。隨著改革的深入,利益集團的擴張,到後期改革幾乎進行不下去。原先的洋務派成為利益集團就蛻化為守舊派,反對改革的深入;而戊戌變法的立憲派後來也成為了利益集團,乾脆在與滿洲舊集團的爭權奪利中分裂瓦解了國家。從古至今,幾乎沒有一個改革是得以順利完成的,最終都走到了革命的道路上。


謝邀。

在傳統中國,革命和維新這兩個漢字辭彙的發源地,二詞涵義原是一樣的。我們從今義出發分析一下。

維新的優點是容易理智地保留優點、汰除陋政。缺點是經常由統治層推動,不會撼動他們自己的利益。

革命的優點是可以順應時代大勢進行大破大立,利於趕超。缺點是誤傷面太廣,經常會玉石俱焚。

然而聖人的中庸之道,講究彼中有此、我中有你。所以以上所說並不是絕對的。

譬如維新應該是能理智地進行揚棄,然而到了不得不維新之際,社會風潮往往已經被拐帶到一個極端上去了(譬如輿論變成國故通通是垃圾,洋大人萬歲萬歲萬萬歲),那麼最終能不能不在倒洗澡水的時候把嬰兒扔掉就很難說了。

維新當然是由統治層推動的,但維新也一定是對一部分舊有得利階層的消滅,如果推動者占統治層少數但幸而成功並從此勇於吸收原體制外的血液(如明治維新),則想不成功也難。

因此最受祝福的制度,一定是虛戴君主的立憲共和制,沒有之一。

註:共和指只允許存在元老院,號稱「真正民主」的人民代表大會這種騙人的東西就…呵呵了…

又比如,革命的優點是大破大立,然而中國歷代革命並非沒有大破大立,卻沒有很明顯的社會制度的進步,也缺乏趕超的參照對象,很難帶來明顯的進步,在今天看來跟原地踏步一樣。所以,在沒有思想革命/經濟革命/科技革命前提下的社會革命,很難說是整個社會的福音。裹挾其中的受害者最有發言權,他們都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僕以為事實也確實如此。

至於革命的誤傷面廣不廣,則完全取決於革命者的素質和悲憫心,謝絕質疑!

即使是能滌除舊日矛盾的偉大革命,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只要人類還存在,新的矛盾就會不斷湧現,這不是維穩的理由。很多人喜歡說A事件導致了B禍端,所以A事件不可為,如果A事件不發生呢,那麼舊矛盾就會一直存在,無有解釋之期,這才是對萬物之靈的最大褻瀆。所以不要怕革命不要怕維新,該來的一定會來,即使會有傷痛,早痛斷指,晚痛斷肢,長痛不如短痛,肉食者幸自為謀!


都是整容

改革是部分整容

革命是換臉


拆房子重蓋和修房子。

考慮房子的實際狀況,自己的經濟狀況,承受能力,工人水平和能力,工頭水平和能力,裝修或蓋房材料,自己意願,外來壓力,內部動力等因素,綜合考慮

純瞎說,勿聯想。


來一場革命,死個幾千萬人,怎麼也好不起來吧。。。不到萬不得已,殺人的人和被殺的人都不會願意撕破臉皮干仗的


推薦閱讀: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假設中國在1957年完成五年計劃後,進行新經濟政策與改革開放的改革,那現在會如何?
「35小時工作制」的法式尷尬
改革是個筐,什麼都往裡裝
那些先富起來的人真的帶動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了嗎?

TAG:歷史 | 政治 | 革命 |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