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首先問一句,印度國產的光輝戰鬥機(LCA)好看嗎?筆者一直認為印度這款戰機非常難看。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空軍在規模和戰機代次上,是落後於印度的。那時候印度清一色的進口戰鬥機,其中米格-21戰鬥機是主力戰機,數量比同時擁有米格-21的中國要多出很多。而中國那時正在仿製蘇式戰機,剛剛完成殲-7的改造升級,可以說戰機代次和性能上,稍差印度。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同時,中印兩國都開始了研製國產戰鬥機的項目,中國是從仿製入手,開始研製殲-10戰鬥機,而印度則是研製光輝戰鬥機(LCA)。結果30年過去了,2017年中國的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已經服役,並且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從最近看到的殲-20起落架上15的編號,可以判斷,現在中國空軍已經擁有的殲-20戰鬥機已經超過20架(加上試驗機),這種列裝速度非常驚人!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目前,中國軍工已經開通了三條殲-20戰機生產線,按照每條生產線年生產10架估算,那麼中國空軍每年可以列裝最少30架殲-20隱身戰鬥機。這種生產服役速度,主要是為了應對周邊各國出現的F-35戰鬥機。看到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從開始研製國產戰機立項到如今,30年以後,中國的第四代戰鬥機已經批量服役,而印度此時的第三代戰鬥機LCA(光輝)才剛剛服役。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30年過去了,中國和印度的戰鬥機研製能力差距有多大?同一時期開戰的國產戰機研製項目,中國已經完成了第三代殲-10戰鬥機和第四代殲-20戰鬥機的研製並服役,而印度國產的第三代戰鬥機LCA才剛剛服役,這已經是33年後的事情了。即便如此,印度還以LCA戰鬥機為傲,認為他們自產的LCA戰機可以與中國殲-10戰機比拼,實話說,LCA連印度空軍都不願意接收,就已經知道這種比較沒有意義了!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印度LCA光輝戰鬥機於2016年7月服役,空軍試駕後,普遍覺得不如俄制戰鬥機好,拒絕接收LCA戰機,希望印度國防部能增加進口機型採購量,同時LCA的年產量只有4架,根本無法滿足印度空軍列裝需求,因此印方一口氣花費88億美元,採購了3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順便提一下,印度覺得自產的LCA戰機無論是隱身性能,還是機動性能,都可以與法國陣風戰機相媲美,自我感覺相當好。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話說回來,如果真要拿印軍的LCA戰機與中國殲-10戰機相比較,我們不用比性能,看看研製過程就明白了。早在上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已經開始了戰鬥機仿製項目,從單純的仿製學習,到升級換代,經歷了數十年。而印度從一開始就是在購買國外戰機,從沒有經歷仿製階段,到了80年代才想起自己要造國產戰鬥機,從毫無經驗,一躍走到了自己研製,過於心急!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中國軍工在戰機仿製改進升級的過程中,早已經積累了很多生產經驗,從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到生產人員,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戰機流水線工程,所有的技術和材料都是自給自足,此時研製國產飛機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而反觀印度從國產戰機研製項目開始,就依靠國外企業設計,其它配件和材料也都引進國外現成產品,說是自主研製,其實就是在拼湊,連仿製都不如。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當然,印度既然要國產戰機,肯定也有國產的項目,那就是「卡維里渦扇發動機」計劃。這裡需要提一下印度自主研發戰機的方案,是一步設定到尾的,也就是說,中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計劃擱淺。這不,「卡維里」渦扇發動機以失敗告終,嚴重影響到了LCA戰機的研製方案,最後改來改去選擇了美製的F404發動機,加上其它國產設備發展不順利,最終採用了大量的進口零件設備。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退一步講,不管零件設備從哪裡來,只要能拼湊成一架戰機也算,但事實上,印度這個拼湊的過程整整經歷了33年,而且因為主要設備零件都是依賴進口,所以LCA的軍方訂購價格飆升到8500萬美元。話說,等這麼久也就算了,30年前的三代機現在造出來已經落後的不是一點半點,這也算了,最奇葩的是這個價格竟然能超過三代半戰機,最終印度軍方勉為其難裝備了一個中隊(12架左右)。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現在的中國戰機研發,已經遠遠領先印度數十年,中國軍工從仿製開始,到自主研發,除了發動機以外全部使用國產零部件,同時國產反動機的研製也沒有停滯過,最終完成了WS-10渦扇發動機的研製,最先在殲-11戰機上試用,目前已經成熟並完全裝備到殲-10戰機上,實現了整體國產化。印度30年前一口氣就設定了製造三代機的計劃,是的,30年後確實完成了,但戰機還沒服役就已經落後了。

中國和印度同時啟動國產戰機研製,30年過去了,誰更勝一籌

中國一步步來,從一代機,二代機,三代機,四代機的基礎上,設定了一個循序漸進的計劃,最終擁有了自己的國產戰機,而且在某些領域已經超越其它軍事強國,這種超越乃是幾十年的軍工製造經驗積累,並不是信口雌黃。現在看中印兩國的航空製造業,中國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而印度恰恰相反,是從一鳴驚人(口氣驚人)到最終的默默無聞。筆者客觀說,印軍LCA光輝戰機先別與殲-10比,能打得過梟龍戰機再說。


反對某答主以「好看」與否作為評價戰機性能標準的回答,這是明顯的典型軍盲觀點

歷史上,二戰最丑的戰機之一,美軍P38閃電(正方形),就是因為擊斃山本五十六而鼎鼎大名



應對超視距打擊,有效告警裝置,隱身性能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和中國搞摩擦?印度先把國內的這攤事解決了再說
GMIC觀察:當移動支付成為全民話題時,印度互聯網迎來了新的升級點
為什麼日本德國這種善戰之國領土不大,而印度中國這種外戰外行的卻這麼大,是否不符合常理?
NNGroup對印度手機用戶的研究報告【UXRen譯#140】
在亞洲最大香料市場經歷一場五彩斑斕的噩夢

TAG:軍事 | 中國 | 印度 | 戰鬥機 | 軍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