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

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里,「打人」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行為了,我們經常說:「君子動口不動手」。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有「打人」的行為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地焦慮,甚至有時候孩子是對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近的人拳打腳踢,這會讓身邊的人很傷心,「我的孩子是討厭我嗎?」

而當孩子進入到幼兒園的時候,他已經正式地加入了一個小社會,這時候我們會聽到更多的關於孩子「打人」的消息。在我們跟許多家長的交談中,家長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歸根結底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打,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去打別人。

熊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

1、如何定義「打」正確區分有意識行為和無意識行為

在人類行為學中,人們的意識分為兩種:有意識行為和無意識行為,而導致有意識行為發生的意識過程有千千萬萬種各自不同,但是導致無意識行為發生的原因只有兩種,一種是出於本能、應激反應;另一種則是習慣性。

在三歲之前的孩子(尤其是2.5歲之前),多數的行為偏重於無意識行為導致,孩子的無意識行為,也會導致「打人」行為的產生。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帶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一邊玩,毫無徵兆地,其中一個孩子就會給另一個孩子一巴掌,或是推倒在地。這讓大人們手足無措,一方面遷就與對方家長,另一方面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傾向」。其實大多數時候,發生這樣的情況只是因為孩子想要和對面的小夥伴「打個招呼」,他們心裡並沒有任何的思考過程,只不過想要用手去探索這個陌生的朋友,但是由於孩子發育尚淺,大肌肉動作並不協調,無法掌握自己的力量,於是就出現了各種打人的行為。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要急於責備孩子,可以通過握住孩子的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力量去觸碰小夥伴,讓他明白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在平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訓練孩子對大肌肉運動的掌控,慢慢地孩子就能夠掌握住力量了。

熊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

2、除了「打」,我們還能幹什麼?

暴力行為也許在原始社會必不可少,但是在今天的文明社會的價值觀中,它是並不能夠被世界接受的,所以我們在孩子的社交過程中,必須引導孩子學會優於動手打的處理分歧和衝突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的是,孩子最強的學習手段就是模仿,他可以模仿身邊的小夥伴,模仿老師,模仿家長,甚至模仿他所見到的一個陌生人。所以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模仿環境非常重要。

「言傳不如身教」,在家庭中給孩子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尊老敬老,長幼有序的價值觀念,對於孩子三觀的建立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和別的小朋友發生了衝突,家長應當保持理性和理解,引導孩子去感受:他的行為是否讓別人受到傷害了呢?當他動手打了別人以後是否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了呢?還是越來越糟?如果我們嘗試換一種方法這樣做,又會又怎樣的結果呢?當這些問題孩子真正開始思考的時候,他就開始了進一步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他們開始會用別的方法來解決衝突。

熊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

3、五六歲的孩子對親近的人拳打腳踢?

之前有位家長問我說,她的孩子已經快要7歲了,生氣起來甚至會對媽媽動手打,這應該怎麼辦呢?

當孩子5、6歲的時候,還在使用暴力的行為解決問題,說明他已經開始形成習慣性的無意識行為了。這大多因為在孩子更早期的教育中,我們沒有做到以上說的一些引導,讓孩子認為這樣的方式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哭鬧+拳打腳踢,在早期孩子發生這樣行為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曾經一味地縱容,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呢?中國的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雖然並不完全科學,但是我們必須要給到孩子足夠的約束,以及願意被約束的認知。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必須讓他們明白,父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能毫無權威,真的讓孩子變成一個人見人怕的小惡魔、小皇帝。

每個爸爸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的方式有時候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習慣性的行為,我們要知道,亡羊補牢衛視不晚。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嘗試給孩子更多的約束,他們一開始會非常難以接受這樣的約束,但是只要你有耐心,孩子會在你的努力當中一點一點改變。

——慢成長(manchengzhang123)



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言傳身教很重要。

首先,讓孩子了解到打人是不對的,打人會給他們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說交不到朋友,警察叔叔也會來抓他們等等,讓他們從意識上「害怕」。

一般來說,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腦海中只有「好孩子」和「壞孩子」之分。他們在主觀上認為受到處罰的就是壞孩子,受到獎勵的就是好孩子。因此,當孩子承諾不再打人並且能夠做到的時候,作為家長的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

熊孩子愛打人應該怎麼教育

當你的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時候,千萬不要體罰孩子,更不能縱容他們的不良行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與他們平等的溝通很重要。

還可以為他們選擇好的榜樣,最好是他們喜歡的或者是崇拜的人物。這樣一來,他們會試著去模仿好的,摒棄不良的行為。

正確的引導加上監督,參與到小孩子的成長之中,慢慢的幫他們矯正不良行為,幫助孩子更好更快的成長。



推薦閱讀:

養孩子是為了什麼?
小孩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必須拖長音?
我五年給你生了四個孩子,除了去醫院就幾乎沒出過門!
這些小遊戲很好提升孩子注意力!感統遊戲簡單有效!
「畫不好」才是孩子繪畫的最大魅力

TAG:兒童教育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