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俠片都愛拍明朝?
明代尚俠崇武,從皇帝到妓女都追慕俠氣
作為俠客並不一定要武藝高強,但韓非子所說的「以武犯禁」卻是他們的重要標誌。換言之,一個人稱之為「俠」,首先要看有沒有「俠氣」。明代社會,從皇上到妓女都崇尚俠氣,以好氣任俠、唐突秩序、藐視規則為追求。明武宗正德皇帝頗有武藝,其行為放誕,舉止恣肆,可惜生在帝王之家,如果浪跡江湖,倒是一名合格的俠士。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三言》亦常講俠,膾炙人口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其實也是一個俠的故事。出身青樓的杜十娘因李甲始亂終棄,最終拋撒寶匣、痛斥渣男、縱身投江,其言行頗有俠氣,正所謂「自古俠女出風塵」。
明代俠客酷愛打抱不平,這一點和前代並無不同。山人俠沈明臣曾入胡宗憲幕,得到胡的賞識,在胡宗憲入獄死後,他不怕受到牽連,而是「走哭墓下,持所為誄遍告士大夫,頌其冤狀」,四處為胡鳴不平。《水滸傳》是明朝人寫宋朝事,實際反映的是明朝社會人情。魯達聽聞金翠蓮父女遭遇後,捨棄公務員身份不要,三拳打死鎮關西,最終亡命江湖,其「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的作風,確實是明代俠客的典型代表。
金庸經典武俠《碧血劍》
俠客大多無穩定經濟收入,流離輾轉,貧病而死者不在少數。朋友死後,其生前摯交慷慨應諾,勤恤急難,承擔其身後之事。吳夢暘游長安時與宋西寧交,西寧死後,吳夢暘駕車奔走三千里,為朋友料理喪事。王叔承與范伯楨、陳貞父、胡原荊定交於公車,友人們先後物故,王叔承為他們經濟喪事,卵翼其子姓。
士為知己者死也是明代俠客俠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俠客康從理曾跟隨劉子高將軍抗倭,一次戰鬥中,他四次冒死救劉將軍於鋒鏑間,對他始終不肯離棄;何璧曾受知於張濤,隨他開府於遼,濤死,何璧入楚哭之,與之俱死。《水滸傳》中插翅虎雷橫犯罪,美髯公朱仝私放雷橫,甘願為其承擔牢獄之災,最終被削職發配。
明代俠客還具有金庸筆下大俠郭靖一般「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風範。明代較有名聲的遊俠基本上都有入幕軍中報效國家的經歷。如王寅、徐渭、沈明臣曾入胡宗憲幕;陳第、李杜入戚繼光、俞大猷幕;何璧曾入張濤幕等。他們有的從事文職工作,出謀劃策,有的直接帶兵打仗。明代北部邊防與南方抗倭的戰場,都有俠客的身影。
明人酷愛壯遊,徐霞客即是一傑出代表,俠客更是如此。社會治安與自然環境之險惡決定了明代驢友尚武的習性。壯遊者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如山人吳擴「日行百里如壯夫」。除了身體要好,壯遊者還需要一副豪俠面孔,遇到嘯聚山林、開堂立櫃的強人時候,「以貌取人」者便有幾分忌憚。比如,沈璜「長身赬面,狀貌類河朔間人」,俞安期「巨目高鼻、魁顏長身,狀貌如河北傖父」。畢竟長相只能嚇唬人,真正要保障人身安全,還是要靠高強的武藝,如宋登春「能挽強馳騎」,王寅是少林派俗家弟子,隨僧學藝,十得五六。明代壯遊者瀟洒行蹤頗如李太白仗劍醉酒而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放浪形骸,瀟洒至極。
明代武術繁榮,教派林立
明代武林第一大宗派是少林,少林武學自盛唐以下聲名不輟。明武宗本人即仰慕少林武學,其宮城所設豹房之中就供養有少林武僧。明朝軍民在抵禦倭寇時,亦有少林僧眾參加戰鬥。鄭若曾說:「今之武藝,天下莫讓少林焉」;茅元儀說天下武術以棍法為宗,天下棍法則以少林為宗。被後世武俠作品譽為江湖第二大門派的武當,其武學在明代武林中多是基於傳說,因內家拳收徒嚴格,傳播不廣,武當功夫在明代實際上並不出名;倒是峨眉派在明代江湖之中頗有幾分地位,峨嵋槍與少林棍、日本刀並稱絕技。
除了正統的武林門派,明代秘密教門十分興盛,如白蓮教、羅教、弘陽教、黃天教、大乘教、八卦教、天理教、收圓教等在底層社會流行,客觀上為武術的繁榮和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環境。秘密教門和結社常以教拳習術、切磋武藝為聯絡手段,教眾練武防身,或遊走江湖,四處授徒,暗中勾連,武學因此興盛。廣為人知的「十八般武藝」是在明代有了確定的內容,而且,明代秘密宗教、結社還推動了氣功的傳播和發展,促進了武術與氣功的廣泛結合。
科舉考試出路艱難與文人生存狀態惡化
明代中期以來,科舉制度上升管道日益狹窄,士人無法通過此渠道證實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他們開始構建新的人生理想,拓展出新的生存空間,活出新的人生價值,文人產生了不合傳統的價值觀,開始向俠客氣質轉變。
電影《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
明代科舉制度日益重要,選官途徑單一化,朝廷任用官吏看重學歷出身,甚至到了非進士出生者,不得擔任重要職位的地步。明成祖時,「內閣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自從英宗天順二年,「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成為定例,連兩京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等重要官職,也都非翰林不任。社會日益注重學歷出身,然而科舉這條入仕之路並不好走,明中葉後,各省直的科考規模在四五千人至數萬人之間,平均錄取率估計在百分之十上下。鄉試錄取率,由明初百分之十左右下降至嘉靖末年的百分之三,而實際錄取率又低於此。士子上升管道愈見狹窄,大批無法完成階層流動的文人長期淪落在主流之外,出路無著。於是,明代開始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
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追求獨立、突破傳統限制的風氣開始在社會瀰漫,士子渴求功名的願望落空,他們拋棄儒巾,行為逐步突破秩序,要求社會承認並尊重他們的存在。於是,大批士子開始追慕俠客作風,行為放蕩,一言不合就拂袖而去,如康彥登,「為人慷慨負氣,一言不合,輒拂袖去」;張詩去順天府試士,「令自負卓凳以進,拂衣而去」;王寅,「縱縉紳先生折節與為知己者,稍不合則飄然拂衣而去,不復顧。」他們脫離生產、脫離現實,過起了一種遊盪的生活:他們多出入妓院,醉酒狂歌,或騎馬負劍,四處野遊,終日不問家事,以放蕩言行展現自己的不平之氣。
電影《錦衣衛》
明代兩大特殊群體的崛起:山人與錦衣衛
山人是明代興起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這些任俠的山人仗劍出遊,縱跡江湖,如謝榛、盧柟、沈明臣、王稚登、王寅等,活躍於各自所處的時代,展現了不同以往的書生形象與生命歷程。山人與遊俠身份的交織融合在當時社會造成很大影響,以至於引起皇帝的警覺,萬曆皇帝頒布有「盡逐在京山人」法令,這與山人遊俠的日漸擴張的影響是不無關係的。
俠是山人文化的核心。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里提到的一百餘位山人,其中四十餘位都與俠有關。山人如同俠者,是脫離傳統秩序的遊民,他們文武兼通而又不守法紀,輕別鄉里,浪跡天涯,同時輕生死、重聲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譜寫武俠故事與抒發俠氣是山人進行文藝創作的動機與主要內容,同時,他們自身的經歷也給明代文學提供了豐富的創造素材。山人的形象成為一種文學形象而進入公眾的視野,在當時即已出現在傳記、小說、戲曲中,及其後世,更為影視創作提供了的新題材。
除了山人群體,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明代的特色,那就是引起後世創作者無盡遐想的錦衣衛。明代政治因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對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施加了嚴厲的限制,士子們的生活處處是必須遵守的規則,他們因此渴望脫離現實壓迫,脫離壓抑的政治生態而追求一種遊盪不羈的生活;這些擔當牢籠角色的廠衛,也成為後世演繹明代俠客故事的重要素材。
電影《綉春刀》
明成祖設立東廠,專門「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東廠由皇帝的親信太監掌管,它和侍衛親軍錦衣衛一樣,只對皇帝負責,無需經過司法機關批准即可隨意捕捉官民人等。憲宗時設立西廠,是為皇帝私人的偵緝機構,由太監汪直提督廠事,西廠特務橫行天下,肆意緝拿官民,「雖王府不免」。正德年間,廠衛合勢,太監劉瑾又設立內行廠,其兇狠程度遠超東、西廠之上,以至於各地百姓見到有鮮衣怒馬、操北京口音的人,立即四散奔走,遠遠逃避。明代特務政治的猖獗為後世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無盡的靈感來源,形象冷酷而殺人如麻的錦衣衛、性格扭曲而又武功高強的太監,清一色成為武俠電影中的典型反面人物。
推薦閱讀: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第十二版及新的中國歷史地圖系列
※1955伊斯坦布爾的「水晶之夜」
※亞曼拉公主的詛咒的由來?
※希特勒的演講好在哪裡?
※八國聯軍侵華,清軍為何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