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行業有那些外人所不知道的行業內幕?


好久不更新了,今晚好好更新,大家想知道啥儘管問哈20171114

保險行業內幕

90後中年男子,在知名保險公司卧底半年。

為你揭開保險公司神秘的面紗:內幕、潛規則、黑幕。

以上都是為了逗B寫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筆有限,看官們當小學作文看吧。

一眨眼半年過去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和傳銷一個模式,說句難聽點的話,某知名大公司就是傳銷,後來才知道,傳銷和直銷都是學的保險。組織發展、薪資體系等都差不多。

保險行業的水,不比華強北手機的水淺多少。

6個月,了解了各大主流保險公司的特點。以及行業的潛規則和內幕,甚至還有黑幕。

閑話少說,這就開始我的表演。。。。。。

還記得面試那一天,獃獃地站在鏡子前,笨拙繫上紅色領帶的結(真的是紅色的,設計出身,細節必須到胃),將頭髮梳成大人(賣房小哥)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不對,跑題了~總之就是把自己收拾的帥帥的(自我感覺)。

到了公司,經過熟人介紹(老婆的朋友,她也在公司,也就是我將來的師傅),順利的進入了保險公司的培訓(起初還擔心自己進不去,實際上要容易很多,搞得我都相信了自己是個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面試內容:1、你打算做多久?2、沒收入的情況下你能堅持多久?3、你的人脈以及階層?4、你是想要做熟人還是陌生人?5、學歷以及在上海的工作經歷。這些問題都是有目的的,下面深挖會講到。

接下來就是五天的入職前的培訓,主要是「洗腦」,告訴你保險的重要性,保險行業前景多好(說實話,短期來看確實好,主要是國家支持,但是這個好不是針對每一個人的,後面會詳細說),還有就是講述公司里的保險人成功的案例,描述的都是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定努力(弱化了努力的程度),然後登上人生巔峰,再有就是對產品的大概了解、見客戶和談客戶的步驟。我一想,卧曹,這TM不是傳銷的套路嗎?(進過兩次傳銷窩點,大學一次、今年一次),和傳銷的區別在於這家公司的人學歷都不低,幾個特別的區都是本科以上,博士啥的都有,所以氛圍啥的還好,和同事相處起來還算舒服。

培訓是一個月一批,我們這批是50人左右,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坐在一列。

經過培訓,機智的我,順利拿到唯一的優秀學員獎、帶領自己的小組拿到唯一的優秀小組獎。(此處請允許我為我的機智驕傲下)

雖然只有短短5天的培訓時間,不過畢業頒獎那一刻還是感性的有點不舍,不過這一批學員一個月之後剩下的不到1/3,三個月之後就剩下不到10人,現在也就2、3個人在了,所以這個行業人員流動性是非常的大,讓我想起了飯店的服務員的那種流動性。

保險公司我也去過幾家,布置都一樣,大的辦公區,一個個長條桌子,一排一排的,不過有固定辦公位置的座位不多,都在後排,這些是給主管做的,新人以及不是主管的人,只能做前面的公共桌子。這裡要說一下薪酬體系,簡單的說就是兩方面:1個是自己做業務的提成(一般是保費的25-45%之間,香港的保險傭金甚至超過100%)。第2個就是你招人帶來的收益,行業內的話叫做「增員」,每一個被你招進來的人的傭金你都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提成,但是這筆錢是公司出,好比你徒弟傭金拿了1000元,公司會給你徒弟1000元的同時再給你一定比例的錢,你徒弟的徒弟的傭金,公司還是會給你一定的比例。你多招幾個人,把他們洗好腦,你就可以坐著數錢了。而且不只是這些,你還有管理獎,相當於底薪了,還有各種業績達標獎,你招的人越多,對應拿到的錢就越多。有個極端的例子,他自己業務一年也賺不了3萬,可是他偏偏會招人,手下不少徒弟,所以他每個月能拿到的錢有幾萬塊,而且自己不用做業務。

培訓過後有點事,所以半個月沒在國內,回來之後開始下一輪長達一個月的培訓,每天早上九點後到中午11;30培訓時間,其他時間就是回到一個大的辦公區,扯犢子,有的學霸會背話術(話術是重點)、學習產品等。培訓期間你的大主管(師傅的師傅)或者你的主管(師傅)會給你任務,列名單這是一個套路,圍繞著一個核心:開發你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前同事。公司會想辦法讓你突破自己不好意思跟朋友開口的心理障礙,大多數人起初會抗拒,但是之後都會順從的,因為會嘗到甜頭,也甘願聽公司安排。培訓完你還不是公司的人,因為你沒有「啟動」,啟動就是開單的意思,我很幸運,正好兩個朋友想買保險,就都在我這買了,2個家庭,一共5單,所以我有光榮的奪得了這一屆的新人王,當時可開心了呢。

20171109更新重口味內幕

保費一般都是10/20/30年繳費,但是你知道嗎?30歲左右的人最划算的繳費方式是30年(大部分有豁免的產品),而實際上代理人都推薦你20年繳費,知道為啥嗎?因為20年繳費代理人拿到的傭金是最多的!

除了合理避稅、遺產繼承等功能,其它理財產品都是個大坑,被代理人說的很神的產品你會錯覺的認為:保險公司是一個公益組織呀!!!收益超過年化10%!實際上,基本無法抵禦通脹,教育金精算下來不過年化收益2.5%左右,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其實教育金真正的作用並不是理財,而是教育保障。

幾乎每一個員工都會為自己公司驕傲!都會diss其它公司,我個人在這裡說句真話(在考慮匿不匿,怕死),某安的產品就是最最坑人的!很貴不說,經常鑽空子,內行人都很難識別,更別說外行了。具體的坑大家需要的話我會把我的詳細對比私給大家。

很多人會問,良心呢?人性呢?其實良心和人性都是在的,只是代理人自己也被洗腦了。在這裡我不是說保險不好,也不是傳播負能量,真的是講事實,保險是剛需,也是好東西,這個我不否認的。

培訓:很專業的培訓就是教你如何賣這個產品,產品的優點,但是沒人會告訴你他的缺點,所以嘛。。。。。。其它大部分培訓就是「洗腦」,除了每天晨會,每月大夕會小夕會,最多的就是三天一小洗,五天一大洗,想做的時間久就要去被洗腦,每次聽完我們會對行業產生信心,覺得自己很偉大,看到自己走上人生巔峰的畫面,每次洗的內容都是做的好的人分享自己的經驗、經歷、方法,就好比成功學,馬雲講故事,好像他的成功可以複製一樣,講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吹很多牛B,目的是給你信心,告你你像她這樣的都能做好,你比他強,一定會做的更好。每天上午基本是在洗腦中度過,下午自由活動,晚上王者榮耀。

講一個故事,你們就知道好的代理人都會死掉,坑人的都會過的更好。其實是保險的銷售模式和我們民情導致的死循環。晚上或者明天再更,文筆不好,寫的累。


非熱門品牌的4S店,幾乎每個月都會賠錢賣幾台車。

這就是一個作為消費者的你們,死活也不願意相信的內幕。


水果店裡 看到兩個長的很像的水果一個貴,一個賣的便宜。

其實是同一箱出來的,只是好看的被挑出來了。

舉個例子,進口香蕉和國產香蕉。


先開著答,萬一人多了考慮匿。

————————————————————————————————————————

說點線下家電零售的內幕吧,先說點一般的。

1.絕大多數標價都是虛高的,都在等著你砍,誰照著原價買誰傻逼……啊不誰有錢,有錢!

2.每個地域虛高的價格不一,我所在的地方大概可以按著標價的五分之四到四分之三這樣砍,有的城市標價水分更多,據說可以對半砍。

3.大品牌的價格管控都比較嚴,導購員的提成跟成交型號相關,但跟成交溢價無關。所以不要老想著導購員要高賣給你自己多拿提成,其實高於零售限價的部分他們一分錢都拿不到,他們更願意以公司最低限價賣給你,你覺得實惠說不定還會推薦別人來買。(大品牌是這樣,小品牌管控不到位,可能還是會追求溢價)

4.低於零售限價賣給你導購員也可能做得到,但是被公司查到他們會被處以罰款,很有可能賣給你的產品的提成全罰出去,所以不要過分壓價為難導購員,他們也很辛苦。

5.如何正確壓到零售限價?很簡單,跟導購員談價格談十分鐘以上,對方為你降兩到三次價,或者告訴你要向領導詢問價格,這樣基本上已經是最低價了。還不放心的話你告訴導購員「我去對比一下其他品牌」,如果不願意放你出去,告知你還能降價,那十有八九是底價甚至破了底價。如果讓你出去轉了一圈回來再問價,這時候報給你的無論降沒降價,應該都是底價了。

6.不要以為是需求創造產品,其實現在你很多需求是被生廠商創造的。舉個例子就是4K電視,其實從人的視覺感受來看,2K到4K解析度的差別其實極其微小,只有在65吋以上的大屏電視的表現或者近距離觀看時會有差別,更別說現在的4K內容少之又少。但在4K概念被市場所培養起來之後,目前你不買4K電視你是買不到好電視的,因為其他有用的好功能都已經和4K解析度這一功能捆綁起來了。

先說這麼幾條吧,有心情再說點別的。


保險行業確實保險。

總之就是非常長期,非常穩定,稍稍高於賣這張保單的時候銀行利率。

你買一張保險,其實在做一項公益事業。當然受益的可能是保險公司。


世界充滿陽光,哪有那麼多鬼黑幕。


公安局不是萬能的!公安局不是萬能的!公安局不是萬能的!!!


我說在的行業~研究僧嘛,內幕太多了

比如

女生很多,男生很少。

論文永遠寫不完。

說正經的

法律行業的內幕嘛,可能就是大眾以為的有理並非法律上的有理。

法律上,所有的問題都要有證據,不然你說得再傷心我都沒辦法。

所以不要跟我講老闆多麼黑心,小三多麼狡猾。

請想辦法拿到盡量多的證據。


健身房

很多健身私教都只是拿著理論背了背,隨便考個證兒就出來了。可能接觸健身也就一兩個月的菜鳥就出來當教練。絕了


咳咳,我在莆田,我不便多說


推薦閱讀:

成為IT服務架構師要學習哪些理論和工作內容?
當你為找工作迷茫時,你是怎麼選擇工作的?
關於知識
工作錢少活多沒希望,是否應該請長假去做別的工作賺錢?

TAG:行業 | 工作 | 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