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3年還未問世,印度研究的LCA「光輝戰機」今在何方?
印巴爭端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初,巴基斯坦從美國獲得了先進的F-16A/B型戰機。印度在震驚之餘,發誓要研製一種全新的作戰飛機,性能上全面超越F-16。 1983 年,印度 LCA 輕型作戰飛機項目正式上馬。雖然包括飛機發動機在內的關鍵部件都從國外引進,但受國力及航空科技水平的限制,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直至2001年1月4日首架驗證機升空,印度已耗資 6.75 億美元。
其實印度的光輝戰鬥機在中國早火了,很多中國軍迷並不陌生。不少軍迷小時候就從三大知識看過它的介紹,知道印度在研究一種非常先進的國產戰鬥機。現在33年過去了,很多軍迷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回過頭一看,光輝戰鬥機還被拋棄了。
至於光輝戰機遲遲未出,也許因為地理原因,也許因為國民總體教育水平原因,反正印度在軍事技術方面長期落後於世界。再加上印度人自己不自力更生,導致印度軍工長期依賴蘇/俄、歐洲和以色列。1983年,印度政府決定擺脫對外國的依賴,自行研製新一代先進戰機,也就是LCA(Light Combat Aircarft,輕型戰鬥機)計劃。印度軍方對新戰鬥機的大致要求是:高速、高加速性、高機動性、高性能航電、高尖端武器、高分散配屬、短距起降、低價、容易維護。總而言之就是趕超美蘇衝擊人類巔峰的飛機作品。
早在光輝戰機曝光之前,拿到任務後印度軍工部門就開始設計了。起初,光輝戰鬥機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了幻影-2000戰鬥機的設計,採用無水平尾翼的大三角翼設計,這樣飛機可以擁有優秀的短距起降能力。結果具體負責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開展工作4年以後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總體設計、系統集成等方面的積累,到1987年只好找達索公司來當顧問。印度給LCA的定位是以空中格鬥為主、兼顧對地對艦攻擊,同時研製艦載型。為了滿足印度的需求,達索公司最後採用的是添加前緣襟翼的無尾雙三角翼翼型。
按照最初的設計計劃,為了滿足輕型化的要求,LCA大規模採用了複合材料。可是印度對複合材料的掌握不過關、機體結構設計太過複雜混亂,最後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的光輝戰鬥機居然還是嚴重超重了。再說發動機,印度最初希望光輝戰鬥機採用國產的卡佛里發動機,然而卡佛里至今仍未完成研發和測試,因此改為選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GE-IN20發動機,但卡佛里發動機也不會因而停止研發,在完成研發後便會配置在量產型的光輝戰鬥機中。
就因為長期的拖延和性能不足導致印度空軍對LCA喪失了信心,空軍隨即採購了俄羅斯的蘇30MKI和法國陣風M替代LCA。可印度政府還想讓空軍和海軍接受LCA,隨即在每年的閱兵上都會讓LCA亮相。通常地,一個航空工業部門在成果面世前會選擇遠離公眾視野,而印度則不然。因為要向自己的空軍、海軍推銷,印度航空工業部門每年都會給LCA造勢,他們早已習慣於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上世紀的飛機研製到本世紀,印度海軍也逐漸放棄了LCA光輝戰鬥機的上艦計劃,LCA真的成了沒媽要的孩子。印度航空工業部門花費33年辛苦研製的輕型戰鬥機以後只能在閱兵式上出現,我們再也看不到光輝戰鬥機在空中翱翔格鬥的身影了…
推薦閱讀:
※戲說乾隆皇帝為什麼都不喜歡妃子?
※《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故事情節?
※韓國人民如何看待朝鮮戰爭?
※蔣介石為何秘密給胡適送錢?
※你知道蔣介石當年為何重用陳立夫和陳國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