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怎樣看待?

這一次馮導把《我不是潘金蓮》搬上銀幕,不僅玩起了畫幅的遊戲,還在攝影構圖上下了大功夫。英文標題是《I Am Not Madame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意味深長,看似是為了糾正一句錯誤的話,實際上又打起了官場的擦邊球

對於《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怎樣看待

兩小時二十分鐘的電影時間很長,但每段切開來都有亮點。上映前,畫幅的使用已經是個被炒翻的話題。電影中,馮導主要使用了圓形、正方形和正常畫幅。

對於《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怎樣看待

說起畫幅的變化,其實這並不是馮導的原創。《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三段故事,三個年代分別用三個畫幅表示。《山河故人》中賈樟柯也用三種畫幅來表現過去、現在和未來。《我不是潘金蓮》中,圓形畫幅的使用,難度可要大不少,對構圖的要求更高。三種畫幅之間的切換,是根據地點而變換的。北京的場景多為方形,農村的多為圓形,最後一段則為正常畫幅。

很多人可能會不適應這種實驗性構圖。

對於《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怎樣看待但實際上從觀感上來講,遮罩的確可以粗暴地抹去很多雜亂的信息,強行將視覺的焦點集中在畫面中心。而這次的攝影構圖,馮導也是費了許多心思。圓形畫幅中的中遠景,體現出一種水墨意境般的美感。這其實是三個方面造成的。第一,取景地自然景色美。獨具特色的徽派建築,小橋流水碧波蕩漾,以及煙雨籠罩下的朦朧潮濕感,自然景色美是畫面美的基礎。而人物選用中遠景也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護畫面的整體感。第二,構圖講究。黃金分割點、對稱構圖等這些術語早已經被說爛了。但要把這些運用在實際中,拍出來的畫面要美還是需要有點天生的審美觀。影片中,除了出現最多的對稱構圖,比如圓形畫幅中左右對稱的門、上下對稱的倒影等,還有前景的遮擋也使用很巧妙。給攝影師加個雞腿。第三,調色。去影院看一看,就能感受畫面的色彩以及所謂的「水墨意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了。在我看來,講述李雪蓮上訴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卻用了美到失真的色彩,這也是一種強烈的對比。同樣給人強烈對比感的還有整部影片的配樂。鼓聲是用得最多的一個樂器。在故事情節轉場的時候,部分畫面還配上了弦樂。



推薦閱讀:

《左耳》中的李珥和張漾的結局是什麼?
如何評價性癮症、《女性癮者》?
在電影《芳華》中飾演劉峰的黃軒獲過哪些獎項?
《莫斯科陷落》宇宙雖然黑暗險惡,卻有愛和人性不可摧毀
2018年即將上映的電影「推薦」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電視劇 | 電影推薦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