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奇葩大會》高曉松叫停冉高鳴一事?
確認
取消
我來回答
|
熱門排序
派網友
【我們接受各種形式的思想在這裡激蕩,匯聚,然而我們會更擔心,在融入每一個人心裡的不平,歧義和魔障以後,表達出來的觀點不再是一個可以讓人值得深思的東西,而是一味飲鴆止渴的毒藥。】這是《奇葩大會...
查看全部
【我們接受各種形式的思想在這裡激蕩,匯聚,然而我們會更擔心,在融入每一個人心裡的不平,歧義和魔障以後,表達出來的觀點不再是一個可以讓人值得深思的東西,而是一味飲鴆止渴的毒藥。】
這是《奇葩大會》表達給我的一個感受,他們要做一類思想型的節目,但免不了要討好贊助,要時不時穿插廣告。但,在這之外,他們給予更多的是一種可以讓人放進口袋裡隨時翻閱的思想。《奇葩大會》是奇葩說的海選,有「馬曉東」有何炅還有老奇葩,有為了奇葩說而來的,也有瑜老闆為了弘揚京劇而來的,有賈偉為了分享人生閱歷而來的,同樣也有劉寶寶為了洗白自己而來的。
然而但凡明星是火的誰會沒有些是非,這些是非又哪裡說得清是好是壞?這檔節目也是如此。冉高鳴二次海選,為了當年馬東的「再過兩年」,也為了自己這些觀點:
生活不平,我想要高飛然而貧窮的物質束縛了我崇高的理想。
即使物質匱乏我也努力去生存,卻發現別人平凡的一件事情在我看來卻是無法忍受的「苦難」。
我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當年或許有不足,所以我懷著一種期待去鍛煉自己,而心裡的不確定和迷茫導致了表達上的偏激。
這三個觀點中,冉高鳴想要表達的原是一種摻雜著詼諧幽默的生活態度,然而他所展現的卻如莎翁所說的「適當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心卻可以證明智慧的欠缺。」他急於證明自己,就像蔡康永所說的,冉高鳴像是為了向馬東彙報他這兩年的做了什麼,而不是走到這個台上證明自己是什麼。前者是一種被動的「依附」,而後者才是端正的態度。
冉高鳴的表達,從一開始的讓人發笑,到後來氣氛的凝滯,每個人心裡都覺得怪怪的,但是說不出來哪裡奇怪。於是高曉松打斷了冉高鳴,所以才有了「侮辱這個階級」的說法出現。我打開微博,我以為自己會看到一些人對於冉高鳴所說的話雖理解但並不認同,而我看到的卻是義無反顧的支持。他們拿《雪國》做階級的比喻,拿高曉松豐沛的物質條件來做嘲諷,他們指責這是一種「愚民政策」,他們的眼裡到底看到了什麼?
【一碼歸一碼,合適或者不合適,每個平台都會有一種篩選的原則,這無關於一個人說了什麼,也無關於這個人表達了什麼】
微博民眾說某些人持有偏見,當然也有人說這是節目炒作。但在之前我們該認識到《奇葩大會》是什麼?它是一個節目,它是一個節目的海選,它是擁有著現代商業贊助和主持人思想的一檔節目。但做人都會有原則,馬東兩年前覺得冉高鳴不適合奇葩說,如今依舊覺得;同樣的是節目也會有自己挑選選手的權利,相親節目是《奇葩說》也是。
所以說回到引起話題爭論的高曉松上,高曉松率先表達了自己的「不舒服」,他認為這是一種「普通人對於普通人之間的侮辱」。不評論他的觀點,緊接著馬曉東都說出了心裡的「不舒服」。為什麼只有高曉松被攻擊?難道高曉松說的本質和其他人不一樣嗎?一樣的,我認真的告訴你是一樣的,但很顯然在這個圈子裡,高曉松的爭議性更加的大,高曉松拉來的仇恨更加的多,我也不喜歡高曉松,但是我依舊覺得:
你可以認為冉高鳴所表達的態度是合理的,那麼高曉松反駁他的觀點也應該是合理的。這不是內容之間的問題而是偏見存在的使然。
所以說你以什麼態度去生活,以什麼態度去看節目,去看一個人,最後就會決定你所站的立場的不同,好像打攪你們看節目的性質了,是笑的節目就好好笑,是該思考的時候請把天平放平了。畢竟怎樣對待事物態,事物就會怎樣對待你。
【我們接受各種形式的思想在這裡激蕩,匯聚,然而我們會更擔心,在融入每一個人心裡的不平,歧義和魔障以後,表達出來的觀點不再是一個可以讓人值得深思的東西,而是一味飲鴆止渴的毒藥。】
這是《奇葩大會》表達給我的一個感受,他們要做一類思想型的節目,但免不了要討好贊助,要時不時穿插廣告。但,在這之外,他們給予更多的是一種可以讓人放進口袋裡隨時翻閱的思想。《奇葩大會》是奇葩說的海選,有「馬曉東」有何炅還有老奇葩,有為了奇葩說而來的,也有瑜老闆為了弘揚京劇而來的,有賈偉為了分享人生閱歷而來的,同樣也有劉寶寶為了洗白自己而來的。
然而但凡明星是火的誰會沒有些是非,這些是非又哪裡說得清是好是壞?這檔節目也是如此。冉高鳴二次海選,為了當年馬東的「再過兩年」,也為了自己這些觀點:
生活不平,我想要高飛然而貧窮的物質束縛了我崇高的理想。
即使物質匱乏我也努力去生存,卻發現別人平凡的一件事情在我看來卻是無法忍受的「苦難」。
我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當年或許有不足,所以我懷著一種期待去鍛煉自己,而心裡的不確定和迷茫導致了表達上的偏激。
這三個觀點中,冉高鳴想要表達的原是一種摻雜著詼諧幽默的生活態度,然而他所展現的卻如莎翁所說的「適當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心卻可以證明智慧的欠缺。」他急於證明自己,就像蔡康永所說的,冉高鳴像是為了向馬東彙報他這兩年的做了什麼,而不是走到這個台上證明自己是什麼。前者是一種被動的「依附」,而後者才是端正的態度。
冉高鳴的表達,從一開始的讓人發笑,到後來氣氛的凝滯,每個人心裡都覺得怪怪的,但是說不出來哪裡奇怪。於是高曉松打斷了冉高鳴,所以才有了「侮辱這個階級」的說法出現。我打開微博,我以為自己會看到一些人對於冉高鳴所說的話雖理解但並不認同,而我看到的卻是義無反顧的支持。他們拿《雪國》做階級的比喻,拿高曉松豐沛的物質條件來做嘲諷,他們指責這是一種「愚民政策」,他們的眼裡到底看到了什麼?
【一碼歸一碼,合適或者不合適,每個平台都會有一種篩選的原則,這無關於一個人說了什麼,也無關於這個人表達了什麼】
微博民眾說某些人持有偏見,當然也有人說這是節目炒作。但在之前我們該認識到《奇葩大會》是什麼?它是一個節目,它是一個節目的海選,它是擁有著現代商業贊助和主持人思想的一檔節目。但做人都會有原則,馬東兩年前覺得冉高鳴不適合奇葩說,如今依舊覺得;同樣的是節目也會有自己挑選選手的權利,相親節目是《奇葩說》也是。
所以說回到引起話題爭論的高曉松上,高曉松率先表達了自己的「不舒服」,他認為這是一種「普通人對於普通人之間的侮辱」。不評論他的觀點,緊接著馬曉東都說出了心裡的「不舒服」。為什麼只有高曉松被攻擊?難道高曉松說的本質和其他人不一樣嗎?一樣的,我認真的告訴你是一樣的,但很顯然在這個圈子裡,高曉松的爭議性更加的大,高曉松拉來的仇恨更加的多,我也不喜歡高曉松,但是我依舊覺得:
你可以認為冉高鳴所表達的態度是合理的,那麼高曉松反駁他的觀點也應該是合理的。這不是內容之間的問題而是偏見存在的使然。
所以說你以什麼態度去生活,以什麼態度去看節目,去看一個人,最後就會決定你所站的立場的不同,好像打攪你們看節目的性質了,是笑的節目就好好笑,是該思考的時候請把天平放平了。畢竟怎樣對待事物態,事物就會怎樣對待你。
這個大學剛剛畢業的男生,由內而外,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急」字。
冉高鳴上來就說:我是窮嗶,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窮嗶。只此一句話,就道盡了他的慾望和內心的矛盾。後面,他繼續說:
「我們2男2女,被迫擠在一間80一宿的大床房上面,很淫蕩。我也是那會兒才明白,原來生活檢點,在窮困潦倒面前,屁都不是。」到這裡,高曉松終於聽不下去了,按鈴打斷了冉高鳴。高曉松說:「雖然我不評價別人的三觀,但是我聽了有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覺。我覺得你作為一個並不富有的人,你在侮辱這個階級。」這話的意思就是:你所侮辱的階級,正是你所身處的階級。冉高鳴的話,確實表明他深深的自我否定——我要告訴自己,我進的健身房不是養雞場;我的生活很操蛋;窮游對於我來說是「輕奢」;我窮困潦倒,所以我沒法檢點……「窮嗶」、「輕奢」、「廉價」、「奢侈」、「窮人」……這些高頻出現的詞,充滿了錢味。就像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描寫那位蓋茨比窮其一生痴痴眷戀、揮金如土,只為博其一笑的女孩黛西的那句話:
Daisy,Daisy.Hervoiceisfullofmoney.(黛西,黛西,她的聲音里滿是金錢。)而比起黛西,冉高鳴的聲音除了錢味,還多了自我否定,和幾乎要溢出屏幕的焦急。被高曉松打斷之後,冉高鳴解釋說:剛才我講的確實有些用力過度,但我想表達的是,我是一個不安的人。對啊。不安。不安於什麼?不安於現狀、不安於貧窮。因為不安,所以用力過猛、所以著急:急於證明自己、急於漲粉、急於上位、急於紅、急於賺錢……當然,他用力過猛了。但用力過猛,卻絕非無中生有;冉高鳴對金錢的急切,無時無刻不在顯露。比如他的微博,三句話不離金錢:他現在,也只不過是個才20歲出頭、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罷了。
實際上,比起大多數剛畢業的學生,他擁有的歷練和財富已經不少。記得作者在大學剛畢業時,也只是做著很普通的工作,賺的錢除了房租就所剩無幾,甚至有時還需要朝家裡伸手。冉高鳴所表現的一切,都說明:他真的太著急、太著急了。其實,從冉高鳴這個著急的年輕人身上,我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身邊很多人、甚至是這個社會相當一部分人的精神面貌。但是,今天在這裡,我不想去講,這個拜金的社會怎樣腐蝕了年輕人呀、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被虛榮吞噬呀,這樣的陳詞濫調。冉高鳴哀怨嗎?慌亂嗎?也許是的。他虛榮嗎?也許沒錯。不過,比起給他這樣的年輕人貼上標籤,我覺得更有意義的是要多問一句:他為什麼會這樣?我為什麼會這樣?你為什麼會這樣?▽兩年之前,冉高鳴第一次參加《奇葩說》時,是一個更年輕、甚至有些稚氣未脫的小夥子。當時,他也講了兩個笑話,同樣的效果一般,所不同的只是:這兩個笑話里,沒有一個字提到金錢。也許很多人認為不是歧視——但對於冉高鳴,這個爬行於階層上升之路的敏感的年輕人來說,這就是歧視。
他仍然不平衡、仍然焦急、仍然不成熟,但那又怎麼樣呢?著急也罷、不急也罷,總有一天,他終究會向不成熟的自己告別、終究會得到理想的生活——然而誰都不知道,這中間他將會經歷些什麼。對兩位當事人來說,出現在這種話題炒作類的網路節目中,無非就是一種吸引關注度的炒作方式,跟社會的主流形態沒有任何關聯,如果觀眾真的為此較真,只能說明智商有點令人擔憂。其實高曉松不僅在《奇葩大會》不斷引起爭論,在近幾年的曝光率一直都是比較高的,最早知道這個人是因為他和老狼聯手打造的校園民謠時代,數十年過去,老狼依然給人飽經滄桑的感覺,而高曉松卻不再是曾經的高曉松,在各種活動現場和社交平台的各種無下限舉止,已經讓人對其沒有任何好的印象,只是不知道曾經才華橫溢的清華高材生,為何會淪落到如此無節操的樣子。
對冉高鳴來說,其所說的話題內容只會在娛樂節目中出現,不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低收入人群有自娛自樂的方式方法,但並不是他所演繹的那樣,無論他是否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經歷過,都不能代表基層民眾最為真實的意見,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曉松對他的評價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其在節目現場那種盛氣凌人的樣子,的確會傷害一部分承壓能力相對較弱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因為他們也渴望高品質的生活,也為此奮鬥和拼搏過,只是在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沒有實現而已,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誤,也輪不得高曉松說三道四。
話題說回高曉松,的確,無論是顯赫的家庭背景還是近年來的創業成就,都是對其個人能力的充分肯定,但其在各種場合的言論和觀點,極大的傷害了基層民眾的情感,不要忘記,無論是是否真正加入外國國籍,你的身體里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液,華夏兒女的愛國熱情不該被你拿來利用,記得在其所創作的一檔互聯網節目中,通過對加拿大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分歧,引起了中加兩國網民的激烈爭論,並以此為誘因顯著提升了其節目知名度,雖然在各方利益的協調下歸於平靜,但是高曉松的這種卑劣行徑已經引起了公憤。
從這些細節的分析來看,高曉松在節目中的表現並不意外,因為他與網路視頻媒體有著幾檔合作節目,他慣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容易產生爭論的話題挑起事端,以此達到提升點擊量和關注度的目的,熟悉他這種做法的網民對此已經見怪不怪,只能說如今的網路視頻媒體進入了你死我活的競爭態勢,只能依靠這種話題人物苦苦支撐,這也讓我想起高曉松在2016年的很多活動現場和綜藝節目中的一個舉動,手拿一把摺扇,扇面寫著他的欄目名稱,無論盛夏還是嚴寒,那把摺扇始終沒有停止過晃動,僅此一個舉動,就能夠發現此人的心機之深,作為普通吃瓜群眾,對這種高明的演技只能是嘆為觀止。
就這件「高曉松叫停冉高鳴」的事,網上的輿論大部分是倒向冉高鳴的。緣由何在,說來也簡單,人們從高曉松看似維護這一個「並不富有的階層」的言論中,聽出的其實是。
「我們這類人,在你們這些有錢人眼中,該安分守己,該就這樣一直並不富有下去。」
高曉松表示這些現在並不富有的人,應當去從他們並不富有的生活中發現美,我不知道高曉松原話的本意何在,是否就是讓這些並不富有的人「安分守己」,如若是這樣,那麼我是不同意的。但如果單純是一種「應當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絕不是依靠過度地貶低現今這種並不十分讓自己滿意的生活的方式。」那其實我是認同這個觀點的。
冉高鳴舉例了沒錢生活那些尷尬處,那些讓自己無奈的地方,事實上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就我個人而言,很多貴的衣服我喜歡但我買不起,很多好吃的東西我買不起。這在本質上與冉高鳴的窮游,窮健身是一致的。而高曉松在節目中展現了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姿態。也無怪網友會嘲諷那你倒是去從貧窮的生活中發現美啊!
我個人的觀點是,一種階段,一種心態。高曉松的言論固然讓大部分他所指的那個階層的人感到不舒服,高曉松說冉高鳴的言論侮辱了那個階層。其實很多人反而是會感到高曉松的言論侮辱了自身的階層,因為他們的解讀就是,高曉松認為,這一類人,就一定是屬於這一階層的,別想得太多,要踏實,要安分。
冉高鳴的話語是在博取一種共鳴,而高曉松的話語,骨子裡在蔑視一個階級。
但是高一鳴的言論也不是無可指摘的,就如我之前所說的,該心存不甘,但不該過度去抱怨,去空嘆。當你暫時無法脫身於這一階層的時候,你應當心懷超脫這一階層的心,但同時也應當去作一些妥協,去緩和與生活的矛盾。如果想讓自己在這個階層暫時性地活得儘可能快樂一些,就如高曉松所說的,去發現一些這個階層,這個階段的美。它一定是有的。
當然,這種心態只能依靠自己去養成,而不能通過別人的嘴來勸誡,任何對於生活階段與貧富階層的勸誡,都容易被主觀地認為是輕蔑。
貧富條件不同,永遠不能做到感同身受,高曉松目前的人生履歷何其順暢,家庭背景又頗為顯赫。所以我想高曉松的言論,本質上還是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表現。至於冉高鳴,他是屬於這個階層的,他不會真正打心底里去蔑視這個階層,他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嘲而已。
我覺得,還是因為冉高鳴太過年輕了吧。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對生活的最大感觸往往都是放大不好的一面,為什麼會看到不好的一面,其實就是因為目前做的事情不是自己想要的事情。
當然,高曉松的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恰恰就是高曉松這個年齡的人會說的話。我覺得這樣的觀點沒錯,但也只是代表與高曉松一樣的這些人的觀點。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難道還會去想著貧窮的美好嗎?這是不可能的。而這種不合時宜的貧窮就會給人一種大大的怨念。所以,我覺得冉高鳴會對他以往的經歷有如此大的怨念,也是正常的。
每個人的心態和觀念、生長環境畢竟都不一樣,這就導致了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態度不同。當然,對於貧窮的解讀也就不同。我剛剛說,冉高鳴還是太年輕就是如此。在他年輕的心態上,他所看到感受到的貧窮就是如此,但是可能等到他活到高曉松這個年紀的時候,他會發現曾經的貧窮都是有美好的一面的,沒有必要這樣的去譏諷他、嘲笑他。
我覺得冉高鳴的特色是非常鮮明的,起碼他一開口就讓人不想繼續聽他說,不是他說得不好。而是他恰恰把很多人心裡那種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怨念和譏諷說了出來。讓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自己的經歷,又從冉高鳴口中聽出了譏諷,從而產生了反感的心理。
或許冉高鳴說的都是事實,但是真的要成為這樣想和思考的大人嗎?我想這對自己並不是最好的。另外,冉高鳴說他很在意能不能上《奇葩大會》的節目,其實不妨把這個慾望暗暗忖藏在心裡,因為人就是這樣,越是你想要的東西,在越是激烈的要求面前,人們往往會有拒絕的想法。這是他太年輕的第二個地方。其實在場的每一個人有誰不看重這個節目,沒了這個節目他們也要喝西北風。但他們把這個想法收得不著痕迹。
不過能很直白地表達出這個想法,也是勇氣可嘉的。只是,在娛樂圈,這樣真的不行。
在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中,冉高鳴舉了廉價健身房和窮游3人擠一張床的例子來表達對貧窮的不滿,緊接著被高曉松打斷說他侮辱了他所處的這個窮人的階級。
在我看來,冉高鳴訴說的不滿是一種事實,許多年輕人確實剛步入社會經濟實力確實可以用窮來形容,也有許多人即使步入社會多年甚至是到老也沒有真正賺過大錢。可是難道想要有錢就是拜金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慾望也是同時在發展的,人們所支配的金錢確實就這樣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拋開個人原因與社會原因不談,這個社會上本來就存在著窮人和富人。窮人的生活確實苦,忙前忙後忙的沒有了生活,當今這個社會處處需要金錢,沒有金錢生活都談不上何來享受?如果說享受是個粗俗的辭彙,那麼我換成追求幸福的權利,正如美國人常說的人生來具有的權利就是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權利。因此我覺得冉高鳴只是表達了對貧窮的不滿,認為貧窮的人也應當擁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而這些東西雖然社會上沒有了奴隸制度沒有封建制度,但是當前的經濟資本分配十分不均,那些努力而貧窮的人明明付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創造了相當的社會價值卻被人看作是沒有能力賺錢怪不了別人。
社會隨著歷史在進步,我們只聽說歷史卻從未看到歷史。我們現在所處的被金錢分成三六九等的社會,最讓人不解的還是這些人不論處於哪個階級都跑出五花八門的說辭來為這個現狀提供支持性的話語,這讓我想到了過去封建社會裡的四書五經。一個舊的金字塔倒下又一個新的金字塔形成,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社會是人組成的,因此處在頂層的那些人充其量不過是個人,人都是有私慾的啊。
所以我覺得高曉松的批評不過是處在金字塔上層的一些人的個人思想罷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社會遵守著這樣的社會契約,。
生活中每一個人的機遇不同,遇到的事情也就不一樣,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本身來說應該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特點,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一些不良的現象,貧富之間其實不應該存在一種態度上的蔑視,因為有錢的人不一定是自己有本事,沒有錢的人也不一定是沒有能力,大家應該相互尊重,相互關愛這才是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
近期的高曉松在奇葩大會叫停冉高鳴事情確實引入深思,高曉松對於冉高鳴的表現,評價是應該在自己不富裕的階層找到美的東西。這句話本身來說我覺得沒錯,一個人應該知足常樂,在是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這樣一個人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去奮鬥,但是叫停冉高鳴就不應該了,因為這是高曉松的態度問題。
高曉松的階層也許很高,高的我們根本看不到人家的腳跟,但是這不是叫停別人的一個理由。高高在上的人總是喜歡用一種態度表達自己,似乎顯得自己十分優越,甚至是高人一等。其實仔細想想每一個人起步和機遇不一樣,所以有時候會出現地位的差距,但是只要這個人勤於努力,都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
冉高鳴的表演不合高曉松的口味,或者是高曉松看不起冉高鳴,不管什麼樣的理由,從起碼的尊重來說,高曉松應該看完冉高鳴的表演,因為這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許許多多的觀眾。這樣的打斷侮辱的人很多,這個行為是很不禮貌的一個行為,所以我一直認為娛樂圈某些節目已經出現很壞的社會影響。
這次事件裡面高曉松的表現令人失望,冉高鳴則屬於沒事中槍的人。如果這樣的事情在社會蔓延的話,那麼社會的秩序會變成什麼樣呢?社會主義國家本身沒有人人平等的,請高曉松不要劃分等級,中國人民萬歲!的口號是毛主席喊出來的,習主席更是親切的去看望老百姓,幫老百姓算賬,解決家庭問題。所以沒有階層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點,高曉松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高曉松呢?
※高曉松的音樂作品大概都有什麼?
※高曉松和韓寒的微博之爭為何故?
※高曉松入職哈佛!這個大臉研究員,是如何被哈佛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