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核武器送到目標?
核武器的投射系統是核武器的翅膀,其功能是按照戰鬥的需要將核武器精確地投送到目標上。按運載工具的不同,核武器投射系統可分為陸基投射系統、海基投射系統和空基投射系統三大類。陸基投射系統主要由地面導彈發射架、地下導彈發射井及可以發射核導彈的車輛組成;海基投射系統則是能夠發射核武器的水面艦艇和潛艇;空基投射系統就是可以發射核導彈或投擲核炸彈的戰略轟炸機。同時擁有這三類投射系統,就擁有了同時從海陸空發起核攻擊的能力,這就是常說的「三位一體」核打擊系統。它們最常用的核彈頭載具是彈道導彈。彈道導彈能夠以 6千米/秒以上的速度攻擊目標,很難防禦。
可以投擲核彈的圖-160超聲速轟炸機
最初的彈道導彈每一枚只攜帶單顆威力巨大的彈頭,20世紀70年代後,核大國開始研究「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英文縮寫為MIRV。這種技術把多枚核彈頭,以及一些干擾反導彈系統的裝置一起安裝在一個可以調整姿態和軌道的火箭平台上。它飛到敵國上空後,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分別施放不同的彈頭,就像公共汽車上的乘客在不同的站點下車那樣,攻擊一系列不同的目標,大大增加了一枚導彈能夠破壞的目標數目和範圍。而且由於瞬間有多個彈頭進入,難以全部準確攔截,同時攜帶的干擾裝置則能夠迷惑敵方的反導系統,增強突防能力。
現代最先進的彈道導彈都使用這種技術來攜帶多枚核彈頭。比如,俄羅斯的R-36M2(SS-18)洲際彈道導彈就能夠使用它攜帶的10枚8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分別襲擊10個不同的目標;美國研製的「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也能夠攜帶10枚威力為3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打擊,比單顆大威力彈頭的破壞能力更強。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後,有人提出部署「天基」投射系統,即從衛星和空間站上向敵人投射核武器。理論上,「天基」投射系統能夠在太空中隨時待命,可以偷偷接近敵方雷達不能監測到的位置再突然襲擊,投放大批核彈。不過,核彈衛星一旦因故障墜落,會引發巨大災難。因此,聯合國於1967年擬定的《外層空間條約》明確禁止這種行為。而且,反衛星武器的發展也使得裝載核彈的衛星不再安全。所以像蘇聯 「部分軌道轟炸系統」這樣的天基投射系統最終還是被裁撤了。
「俄亥俄」級核潛艇發射核彈示意圖
除了對地攻擊的核導彈,人們還研究過用大炮發射的核炮彈、攻擊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的核魚雷、攻擊潛艇的反潛核深水彈、可在敵人進攻路線上埋設的核地雷、由飛機發射的空對空核火箭,以及用於攻擊地下加固目標的核鑽地彈,等等。為了防禦對方的彈道導彈,蘇聯還部署過裝有核戰鬥部的A-35「橡皮套鞋」反導導彈,通過在大氣層外引爆核彈來摧毀來襲導彈。但因為核武器可能導致的各種惡劣後果及精確制導技術的發展,很多核裝備都逐漸被更精確的常規武器所替代。
推薦閱讀:
※一夜巨變:沙特王儲被廢!沒有石油後的中東還能牛多久?
※首艘國產航母與遼寧艦差別在哪?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號和遼寧艦有何區別?
※中國VN17為什麼是重型步兵戰車?
※那麼多拋妻棄子去奉獻的宣傳,這是最噁心的一篇!沒有之一!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