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肖復興對音樂家們的理解?

個人感覺有些文章里的形容都比較牽強。把巴赫比作小溪?他真的了解這些音樂家嗎?

附《小溪巴赫》原文:

我一直想寫一寫巴赫。許多次拿起筆,又放下了。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於巴赫,只有聆聽,演奏,熱愛,尊敬,並且不說一句話。」像我當然要三緘其口了。

巴赫確實太偉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樂影響了三百年來人們的藝術世界,也影響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無以言說,難以描述。我確實不知道該怎麼來寫巴赫。但我又實在想寫巴赫。

這一次,鼓勵自己說試一試吧!看看你能不能走進他?

鼓勵我寫下去的原因,是我偶然間看到一個資料,其實這資料早已經並不新鮮,只是我的外語太差,德語更是一竅不通。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細流卻永不停止。似乎這個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讀開巴赫的一切,我對他豁然開朗[1]。

說來很慚愧,因為見識的淺陋和閉塞,我聽到的巴赫的第一支樂曲是《勃蘭登堡協奏曲》,還只是其中的片斷。那時十多年前的事情,因為這裡面有經威廉漢姆改變而異常動聽的《G弦上的詠嘆調》。但這支著名的樂曲,當時勃蘭登堡對它根本不屑一顧,沒讓他的樂隊演奏,而是將這支樂曲曲譜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譜中一起賣掉,一共才賣了36先令。可以說,如果沒有1802年德國音樂學家福爾克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巴赫的傳記,沒有1829年門德爾松重新挖掘並親自演出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恐怕巴赫的音樂到現在為止還只值36個先令。

但這樣說並不準確,如果沒有福爾克,門德爾松,還會有別人將巴赫音樂的真實價值挖掘出來,告訴世人的。真正有價值的音樂,即使看來再弱小只是潺潺的溪流,是不僅埋沒不了的,而且不會因時間久遠而蒼老,相反卻能常青常綠。這確實是音樂獨具的魅力,它同出土文物不一樣,出土文物只能觀看,追尋,鉤稽,對比,它卻能站立起來,用自己的聲音塑造起形象來,抖落歲月覆蓋在身上的一切僕僕風塵,讓人們刮目相看。時間只會為它增值,就像陳年老酒一樣,時間和醇厚的味道融為一身,互成正比。

這就是小溪的意義吧?我們總愛說意義,有時意義是挺重要和必要的,意義代表著價值。

小溪,涓涓細流,就那樣流著,流著,流淌了三百年,還在流著,這條小溪的生命力該有多麼旺盛。在我們沒有發現它的時候,其實它就是這樣永不停止地流著,只不過那時被樹蔭掩映,被雜草覆蓋,或在那高高的山頂,我們暫時看不見它罷了。

大河可能會有一時的澎湃,浪濤捲起千堆雪。但大河也會有一時的冰封,斷流,乃至乾涸.小溪不會,小溪永遠只是清清的,淺淺地流著,永遠不會因為季節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斷流,乾涸.我們看不見它,並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為我們眼睛的問題:近視,遠視,弱視,色盲,白內障,瞎子,或只是俯視浪濤洶湧的大河,或只是願意眺望飛流三千尺的瀑布,而根本沒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罷了。而小溪就在我們的身旁,很可能就在我們的腳下。它穿過碎石,草叢,隱沒在叢林,山澗,行走在無人能達到連鳥都飛不到的地方。

在險峻的懸崖上,它照樣流淌;在偏僻的角落裡,它照樣流淌;在陽光月光的照耀下,它照樣流淌;在風霜雨雪的襲擊下,它照樣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會恣肆狂放,激情萬丈得讓人震撼,但它讓人感動是持久的,不會一曝十寒,不會繁枝容易紛紛落,不會無邊落木蕭蕭下,而總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細小卻清靜地往前流淌著。它擁有這巴洛克特有的穩定,勻稱,安詳,恬靜,聖潔,和曠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於體積而在於它滲透進永恆的心靈和歲月里,就像刻進樹木內心的年輪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讓你吞下去立刻就煙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燒;它只是你的眼淚,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珍珠項鏈般地掛在你的脖頸上,或悄悄地濕潤著你的心房。

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

有人說巴赫偉大,稱巴赫為「音樂之父」,說在巴赫以後出現的偉大音樂家中,幾乎沒有一個沒受過他的滋養。貝多芬,舒曼,利姆斯基-科薩科夫,雷格爾,勛伯格,肖斯塔科維奇……無數後代音樂家對巴赫的敬仰和崇拜,甚至專門創作出有關巴赫的主題音樂,或用只有音樂語言才有的特殊方式(按照音樂樂理體系,巴赫的德文拼音BACH在樂譜中對應的B是7,A是6,C是1,H是7,將這四個音符連綴起來就是巴赫名字的音樂專稱),音樂家們用這種他們心心相通的語彙,以他們鍾情的樂器的鳴奏,向巴赫呼喚,表示著對巴赫的敬意。

偉大不見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如廟堂之器哉。偉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偉大也可以是溪水。巴赫就是這樣清澈的小溪水,當世事滄桑,春秋代序,高山夷為平地,江河頓失滔滔,大河更改河道,小溪卻一如既往,依然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靜靜在流。

這就夠了,這就是小溪的偉大之處。

聽巴赫的音樂,你的眼前永遠流淌著這樣靜謐安詳,清澈見底的小溪水。

在寧靜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樂(那些彌散曲和管風琴曲),是孔雀石一樣藍色夜空下的尖頂教堂正沐浴著皎潔的月光,教堂旁不遠的地方流淌著這樣的小溪水,九曲迴腸,常袖舒捲,蜿蜒地流著,流向夜的深處,溪水上面跳躍著教堂寂靜而瘦長的影子,跳躍著月光銀色的光點……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巴赫的音樂(那些康塔塔和聖母讚歌),是無邊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氣在氤氳地裊裊上升,一群雲一樣飄逸的白羊,連接著遙遠的地平線。從朦朦膿膿的地平線那裡,流來了這樣一彎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卻帶來親切的問候和夢一樣輕輕的呼喚……


肖復興的這些文章,只能當做他非常個人化的一些感受來看。他只要提到事實,馬上暴露下限,比如說什麼勃蘭登堡協奏曲裡面有「G弦上的詠嘆調」,什麼巴洛克「穩定,勻稱,安詳,恬靜,聖潔」,等等。當然他不是沒有說對的時候,但是因為屁話比例太高,所以在讀者的知識儲備不能判斷的情況下,最好是一概不信。

但是你不能否認他的一些描述是很精彩的,比如後面兩段,「是孔雀石一樣藍色夜空下的尖頂教堂正沐浴著皎潔的月光,教堂旁不遠的地方流淌著這樣的小溪水,九曲迴腸,常袖舒捲,蜿蜒地流著,流向夜的深處,溪水上面跳躍著教堂寂靜而瘦長的影子,跳躍著月光銀色的光點……」「無邊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氣在氤氳地裊裊上升,一群雲一樣飄逸的白羊,連接著遙遠的地平線。從朦朦膿膿的地平線那裡,流來了這樣一彎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卻帶來親切的問候和夢一樣輕輕的呼喚……」這些都是很精彩的感受和很成功的描寫。不過假設你問他,這兩段描寫具體指的是什麼作品的哪一段,巴赫用的什麼手段創造出這種效果的,為什麼要創造這種效果?他必然回答不出來。

所以說對於一般讀者,肖復興這種文章,茶餘飯後看一兩眼,如果有那麼幾段描寫能激發共鳴,當然很好。如果不能有所共鳴,那就丟一邊去,犯不著去跟他較真。


也不算牽強,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音樂愛好者寫出來的「音樂鑑賞」文章啊。肖復興是作家不是音樂家,這篇文章上的也是語文課本而不是音樂課本,所以說沒什麼問題啊。


典型的語文老師教音樂……

非常適合中二文青民科裝逼……

當然這種書本身也不是什麼音樂學專業叢書

寫點軟文意淫也正常……

但是這和我們生活習慣一樣……

無論是先硬再淫……還是先淫再硬……

你總是要硬的……

否則就是無能了……


卸腰!

初中時語文考試做過這篇文章的閱讀理解,當時的感覺就是黑人問號臉。這篇散文文筆還是很好的,但基本就是一名巴赫吹的泛泛而談吧。

作者把巴赫吹到天上了,卻也沒有明確的點出到底是哪一個作品中的哪一點令他喜歡。唯一提到的兩個例子,也沒有去分析作品本身的compositional technique,而只是通過寫作品轟動程度之大而體現巴赫的牛x。且文中反反覆復的使用「小溪」這一個比喻來描寫巴赫。首先我個人覺得並不準確。jsb雖然寫了很多church music,但我覺得他作品運用了很多對於當時來說比較華麗的手法了 不能因為他的宗教信仰和個人背景 就以偏概全的把他描述成一條清心寡欲的小溪啊。我覺得這一點,詩人溫庭筠和js bach有一些相似,可以拿來做個比較。其次 這個重複使用的比喻讓這篇散文華而不實 非常空洞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作者試圖點出BACH中B,A,C分別對應的note,並以此來體現自己的音樂知識。文中指出,B對應的是「樂譜中的7」,而事實上B只在C major/minor里才特么是7th degree啊。由此可見,肖復興剛學會認簡譜,就大筆一揮想要寫篇散文來裝x,結果非常失敗

另外,巴赫是一個龐大的音樂世家。我猜想作者想要吹捧的應該是J.S.Bach,但他在文中似乎並沒有明確點出,非常讓人困惑。難道他是想說巴赫這一家子都是小溪?

總之,好幾年前就想吐槽這篇文章了,今天終於一吐為快。感謝題主


就像曾經的小學課文《月光曲》一樣,看個樂呵,別當成教材使用。


不知道具體怎麼說的

但是bach在德語里就是溪流的意思啊


這是一篇形容詞』性的文章。 茶餘飯後的小甜點。ps 總覺得現在的音樂評論過多的去描述音樂所帶來的感覺,而很少涉及音樂的技術。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 文學 | 文學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