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樣祛濕與預防,輕鬆地讓你濕不再來
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北方的冬天燒暖氣,穿件單衣還冒汗,陽氣外越,藏不住精氣。
在這種環境人體皮膚開合的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極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而根據臨床觀察,濕邪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一身體濕氣重的6個表現
1、頭部:
當時期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
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2、消化效果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3、舌苔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4、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5、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
濕邪還有一個特徵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濕」。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6、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二
6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濕氣
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愛吃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喝大酒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三
如何預防濕氣侵襲
第1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第2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3招:避環境的濕氣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4.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第4招:祛除食材
1.祛除體內的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還可以選擇茯苓、淮山、党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
2.丁香、砂仁、茯苓、甘草、桂皮、陳皮、山楂、雞內金、麥芽、蜂蜜這些食材都是養胃護胃的良師益友,可以挑幾味煮水喝,但從藥性的營養價值來講這些食材通過精心熬製成的丁砂膏來比,膏方把食材藥性融合的更高,這和簡單的煮水相比,膏方讓腸胃能吸收到的會更多,具有緩解胃脹、胃寒、胃消化壓力,加快腸、胃消化液與食物之間的消化,使身體代謝恢復正常,祛同時又可以祛濕健脾胃。
第5招:妙用蔥、姜、蒜
生薑中的揮髮油可加快血液循環、興奮神經,所以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使全身變得溫暖。如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