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OUT了?我們歡迎什麼樣的紀錄片?
暌違四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今年春節高調回歸央視,不過,與開播前的眾望所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舌尖盛會」直接淪落為「吐槽大會」。
從豆瓣上的評分,也可以直接看出端倪。舌尖3成績一路下滑,從最初開播時的8.0高分下滑到了如今的4.0分,48747名網民參與打分。
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年輕人,更是以吐槽和寫段子為樂,評論犀利,形容觀看「舌尖」系列的心情:第一部,口水長流饞到深夜舔屏;第二部,淚水、口水各半,有點不是滋味;第三部,哎,白攢了四年的口水!沒有口水,只能找茬。
那麼,作為新價值觀一代的95後,到底如何看《舌尖上的中國3》?這部紀錄片犯了哪些大忌?出了哪些大BUG?怎樣才能做出年輕人喜歡的能打能爆的IP?媒介360青春文化中心,調研了一批95後受眾,一窺其中究竟。
95後看舌尖3:知音體、養生堂、儀式控……
《舌尖上的中國3》作為美食紀錄片界的吃貨聖經,這次的回歸讓所有人都無比期待。相信95後們,也忘不了深夜被它和口水支配的恐懼。然而第三季收穫的不只是口水,還伴隨著很多吐槽的聲音,來聽聽95後們是怎麼說的。
家鄉情
「作為一個河南人,看到胡辣湯真心要看哭啊!想起以前一口胡辣湯一口餅,感冒都能瞬間治癒!每次回國的時候我都一定要去吃的!」
「我們水盆羊肉應該是蒲城、澄城、大荔的才好吃啊!肯定不會去吃回坊的……這就3片肉加點粉,會開不下去的!啊?西安好吃的就這幾個鏡頭???我了去,下次我帶你吃個遍!」
「這次回國忘了吃煎餅果子,真的是太想那個味道了……」
養生堂
導演想通過「食葯同源」這一角度講美食的另一種功能,卻拍成了養生堂超長電視廣告。
思路清奇的《舌尖3》劇組居然講起了自製中藥口紅。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了,忍不住想說用的空管依次是,歐萊雅愛麗小屋香奈兒雅詩蘭黛」
第三集中家宴的重點不放在席面上的菜,而是武術家如何收徒、傳承武術,甚至還左手右手幾個慢動作展現了武術家的高超本領……
「這是《舌尖》?這分明是我婆天天追的《養生之道》,《長命百歲的秘密》....」
儀式控
《舌尖3》主創比較沉迷儀式感,重講禮儀教化人,卻失了「舌尖」本味。
「吃飯可以有儀式感,不過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端上來,真的不會在意盛它的是不是紅陶流釉方斗。」
知音體
《舌尖1》一個很成功的點,是用紮根於中華文化的人文故事串起了一道道琳琅滿目的美食,使這部作品有美味更有感動,暖胃更暖心。後兩部自然想繼續把這個特色發揚光大,但到第三季,這種「故事性」似乎有些變了味兒,成了年輕人眼中的「知音體」。
「第五集的「食」,食人故事講得太刻意,為了刻畫摔面師傅日常工作太忙碌、好不容易抽個空去學校看看女兒,師傅突然就哭了……為什麼拍食物不用大特寫,這個時候反而要用啊!」
「每一集好像重點都不在食物本身,隨便拍幾個鏡頭就開始扯情懷。灶具重點不放在如何與食物結合、創造上,而是講各種器具的歷史與做法。我們想看美食,並不想看一口鐵鍋成型的十八個步驟……」
被95後瘋狂diss,《舌尖3》為何不好看了?
作為成長於移動互聯網一代的95後,並非只是一群「娛樂至死」的「膚淺」群體,他們有著自己的審美和標準,表達特別直接,對優質作品不會吝惜讚美之聲,同樣,對不滿意的作品也會犀利刷屏吐槽。
95後能在B站把《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國家寶藏》等節目頂起,刷成全民火爆話題,同樣也能把《舌尖3》吐槽成全民關注話題。從95後層面看,《舌尖3》為何不好看了?為何會引發年輕一代的瘋狂diss?
1. 整段垮掉,美食成「情懷」配料
《舌尖3》最大的BUG就是,不見美食誕生,只見情懷泛濫,活脫脫演變成一檔《感動中國》。相較於美食,人物和故事的喧賓奪主,非常之明顯。
第一集「器」章丘鐵鍋,表現了「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精神;第二集「香」中,更是人間百態,講述了下崗女工紅姐對於煎餅攤的期望;到了第三集「宴」中,食物徹底淪為故事的「引子」出現,有將近1/4的時長在講武術家如何收徒、傳承武術……
「買櫝還珠」恐怕是《舌尖3》口碑走低的核心原因了,畢竟,連大主題都變味了,一上來就講一大通故事,大量煽情賣情懷,菜什麼味反而沒講清楚,觀眾們能買賬嗎?
2. 錯誤滿屏網友化身福爾摩斯
「熟悉的配方,卻變了味道」。在《舌尖3》中陸續出現常識性錯誤、食物張冠李戴不正宗等問題,讓好好的一檔「美食節目」,演變成了「全民來找茬大會」。
知乎網友「笑道人」幾乎是逐字逐句列出第一集解說詞的問題:雲南石鍋並不起源於雲南,而是四川藏區的石鍋器型傳入改良;穿山灶系擺拍,擺酒的是廚師家,豫西並無拜大廚一說;章丘鐵鍋,「必須歷經12道工序、再過18遍火候、1000度高溫錘鍊、經過36000次捶打」此處都應該是虛指;「泡菜是四川人的命」實際上並沒有……
除此之外,網友們紛紛化身「福爾摩斯」,各種扒節目中的常識錯誤,例如第三集的後半段,講述陝西著名小吃水盆羊肉時,先把水盆羊肉說成了西安本地美食,之後又將回訪說成是唐朝就開始有的。
在以「養」為主題的《舌尖3》第四集中,主人公在父母的叮嚀、指導下逐漸掌握了「養生之道」,通過煲湯來給自己和家人朋友調養身體。節目播出後,網友表示片中為痛風的父親煲雞湯的做法會對觀眾造成誤導,實在不可取。
這麼多數不過來的bug,在引來了網友們的瘋狂吐槽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這個不可多得的經典美食IP,不可謂不可惜。
3. 「魔鬼」剪輯太糟心
《舌尖3》快鏡頭的頻繁使用,混亂的剪輯和敘事手法讓觀眾糟心不已,紛紛吐槽無法跟上剪輯小哥哥的節奏。
第三集「宴」,以江蘇寶應婚宴上用「藕」引出「合以得偶」,隨後切入遼寧彰武的清溝魚,可沒等到全魚宴上桌,又轉回來說寶應的全藕宴,其後登場的卻是一名久負盛名的——武術家,用了近四分之一的時長,講了武術家的高超本領、大隱於市,以及70歲後收徒的心路歷程,對於最能體現「宴飲」主題的拜師宴卻一帶而過。
由一個故事和人引出一道菜是《舌尖》系列的一貫傳統,但是最重要的是那道菜,是美食。顯然有些混亂的剪輯和敘事手法,對於美食的刻畫比重顯得有些不足,無論是食材或是製作手法,《舌尖3》都沒有徹底的講好一道菜。
4. 「植入」廣告太多,美食節目變身電視購物?
《舌尖3》被觀眾普遍吐槽的點就在於,其內容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型廣告節目,廣告片的特性大於紀錄片,甚至被網友戲稱為「視頻版大眾點評」「大型電視購物」。
縱觀三季節目內容,《舌尖1》《舌尖2》更多的是集中於美食,介紹美食也是以某地區的名菜為核心,內容講述時也是多以平民百姓為核心,與老百姓的生活實際非常貼近。
在第一季導演任長箴和第二季導演陳曉卿堅持的「萬般皆下,美食為大」的原則,衍生出《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那般穿梭于山林和市井的人間煙火氣。到了第三季終於徹底改頭換面,活生生把自己做成了一部淘寶產品大集合一般的電視購物欄目。
第三季節目內容多以某一特定的餐館,酒樓,或者美食達人、美食家作為內容中心線,美食淪為人物故事的配角。這些選出來的、脫離大部分觀眾實際的東西,除了打廣告強推效果驚人之外,想要引起普通觀眾的共鳴,其難度之大可以想像。
5. 紀錄片市場環境劇變,觀眾期待早已改變
《舌尖3》被廣泛diss其實也是「愛之深責之切」的一種表現,人們對已經在神壇上的《舌尖》系列抱有了非常高的期待值,而高期待之後的一點失望就會被無限放大,造成觀眾的集體吐槽。
同時,從第二季到第三季,時隔四年才播出,在四年之中,中國的紀錄片市場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湧現出了非常多的高質量紀錄片。數據顯示,2017年豆瓣評分9.0以上的國產影視作品有14部,其中9部是紀錄片!在這些優秀紀錄片的熏陶之下,人們對紀錄片的審美閥值不斷提升,要求也變得更高。
其實這也在節目受到質疑吐槽之後,《舌尖3》節目組給出的官方回復中看到《舌尖3》面臨的困境:第一季播出時,全國僅有40到50檔美食欄目,而現在,有大約400到500檔美食欄目在熒屏活躍著。還有「尋味」系列、「味道」系列、「一城一味」系列等幾乎覆蓋每一個省市的美食紀錄片。
簡言之,美食紀錄片的市場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於是,到了如今,觀眾對節目的期待和反饋當然也就不同。
6. 縱觀三季,《舌尖3》的哪些變化得罪了老粉絲
《舌尖3》與前兩季的口碑差別懸殊,我們就來扒一扒最新的這一季與前兩季相比到底哪裡不一樣。
>> 主創換血
首先,《舌尖3》的攝製迎來了主創團隊的大換血。前兩季的總導演陳曉卿離職,選擇擁抱了互聯網,第一季的另一位靈魂人物任長箴也沒有繼續參與制作。第三季新上任的總導演由出身新聞頻道的劉鴻彥擔任。此外,《舌尖3》的片頭曲也沒有沿用前兩季,旁白則由李立宏換成了音樂製作人老狼。
主創人員的變化必然會影響節目的製作手法和風格,且不論更換之後是不是製作得更精良,配樂、旁白等細節的變化難免會讓一部分觀眾感到不適應,助推抵觸情緒。
>> 節目重心轉移
隨著主創團隊的大換血,節目風格和敘述重點也發生了變化。簡單來說,《舌尖3》更具人文情懷,卻不「下飯」了。
《舌尖3》的總導演劉鴻彥對節目有這樣的定位:「我們不是教人做飯的片子,是講食物及其背後故事的片子。食物、人物和文化,一個都不能少。」
然而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器物、禮俗、煽情故事似乎成了節目的重點,食物本身則是幾秒鐘鏡頭匆匆而過。
人文色彩並非不重要,更何況中國的「食」從來都是與文化綁定在一起的。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舌尖》的主創都認可:食物背後永遠站著人。不過美食與人文的分量如何把握,考驗著這部美食人文紀錄片的初心和素材拍攝的取捨能力。
IP生命化管理:如何持續烎下去?
決定IP生命周期的三大要素
IP生命周期的決定要素,簡單來說,有三部分:形(內容品相)、神(精神內核)、體(開放架構)。
生產IP就像釀酒,越好的酒就需要越長時間的陳釀,短平快註定出不了好東西。一個超級IP的產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時間的篩選和沉澱。此外,還需要提升品牌意識,不要為了經濟效益而消耗品牌價值。
超級IP是如何形成的?
內容化特點(愛好/興趣點)
—>社群建立
—>價值傳達
—>(受眾)身份/角色認同
—>產生流量和勢能(持續的關注有賴於信任)
—>商業化(跨界)
藝術品實際上存在兩種狀態:已經被閱讀(觀看)的作品,和尚未被閱讀的文本。也就是說,只有在經過接受者觸碰後,藝術作品才能算作是真正成型。在文化產業中同樣如此,受眾(特別是核心受眾)不僅是IP價值的被動接受者,同樣也是IP價值的創造者,IP本身就一定存在天然的用戶親和性和導向性。
從本質上說IP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在現在的互聯網上,一個好的IP簡直就是一座金礦。一旦出現,馬上就會轉化成各種形式,比如電影、電視劇、網頁遊戲、手機遊戲、各種周邊等等。
《舌尖上的中國3》手游中融合了輕鬆新穎的主線關卡,自然柔和的Q版畫風、中國各地特色的美味佳肴以及性格各異的萌系員工。玩家在遊戲中既能享受經營的樂趣、輕鬆的卡牌玩法和完美的休閒遊戲體驗,還能在虛擬世界中盡情享受親自製作美食的過程,體驗中華美食文化。
獲得用戶粘性並不是IP開發的最終目的,實現用戶的交流溝通才是。無論內核多麼完善,IP的開發過程總是熵性的,是不斷損耗的,只有在用戶的交流作用下,IP的生命周期才得以延長。優秀的IP內容,本身就應該成為一個可供交流的平台。
寫在最後
吐槽也是一種愛。沒有哪一個紀錄片能像舌尖上的中國這樣如此受期待,可能因為中國是一個吃的國度,大家愛吃,吃的講究。舌尖上的中國是二十年來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紀錄片,無出其右者。
只不過,在吐槽背後,我們應該想一個問題:紀錄片如何盈利和生存的,如何將IP做好做強,如何更好的商業化變現……
推薦閱讀:
※十年過去了,《巴啦啦小魔仙》裡面的主演現在都變成什麼樣子了?
※如何看待網劇《無證之罪》後期郭宇的黑化?
※侮辱觀眾智商的這些台詞, 究竟是怎麼過審的?
※劇組拍攝現場之群演生活百態錄《一》
※哪些古裝劇角色最令人難忘?
TAG: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