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長大是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功課

親子間的親密關係一直是我在心理學方向較為感興趣的部分。

一方面是親子間的親密關係與我而言本就是缺失的,我的成長過程中和父母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以至於即便童年的很多記憶已經想不起來了,但那些為數不多的和爸爸媽媽之間親密的互動卻能在腦海中清晰地回想起來。所以與我而言,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和父母間親密關係的缺失並不是任何人的錯也能完全理解,但這樣的缺失會在潛移默化間影響我和我未來的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這樣一來對這一部分的關注就多了許多。

另一方面,在學習和關注親密關係的相關內容的過程中,也是自我療愈和自我審視的過程,從自身出發也讓我能嘗試以自己的方式和父母以及其他人發展有意義的親密關係。

「決定成為父母前,也許你該看看這個」

不知不覺間,就在這短短的兩年,我的身邊就已經有同齡的朋友為人父母了,而我在未來的幾年內也會面臨生兒育女的情況。

成為爸爸或媽媽應該是這世界上既平常又簡單的事情,繁衍下一代本就是動物的天性。但也正是如此才出現了「當父母是不需要經過考試的」這樣可怕的問題。現在大多數的80和90後的年輕人在為人父母后,都是有人幫忙照看孩子的,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保姆。所以自己其實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一個孩子,「黃臉婆被拋棄」這樣的現象也是變得越來越少。有孩子和沒有孩子對年輕夫婦而言生活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有人幫忙照顧,他們還是可以照常出去工作、社交還有休閑度假。

所以很多人在結婚後也並不認為有個孩子是一件麻煩事,在決定要孩子之前就自然不會思考的太多。

可是,做父母就真的那麼簡單嗎?

「父母對孩子的意義」

由於對親子親密關係的濃厚興趣,我發現身邊有很多同齡人從小並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有的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長大,有一些甚至是被送到其他的親戚家裡長大。

這其中的原因都只有一個——那時候父母太忙沒時間照看。

的確,我們沒有辦法把時間拉回從前讓父母多陪陪自己,但那些缺失的時光卻在潛意識裡讓一個人對和父母的親密關係的需要發展成不需要,從而自己也認為孩子並不是沒有自己不行的,然後堂而皇之地說「你看,我從小沒在爸媽身邊長大現在不也是很好?」

可是作為即將成為父母或初為人父母的我們來說,我們還要把這樣的缺失留給我們的孩子嗎?

20世紀最具創造性的思想家之一的讓·皮亞傑(Jean Piaget)把孩子的2至4歲歸結為前概念期(preconceptual stage)。他認為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並具備了非此即彼的初級判斷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角度分辨好或壞,對或錯,上或下,里或外。在此期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所見和所聞形成結論。

父母在孩子的個性發展和未來的人生髮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透過和父母的交流、互動以及孩子對父母的觀察,來認知何為「男人」?何為「女人」?何為「家庭價值觀」?並通過觀察父母之間的相處認識到何為「人際關係」?

這個階段則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階段

所以如果母親是一個脾氣暴躁習慣大喊大叫的人,孩子就會認為具備那樣特質的女人才是女人,自己在數年後也會很容易找尋類似的特質的女人成為人生伴侶。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吵架,孩子就會認為人際關係總是要依靠爭吵來解決糾紛的。

這也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對於一個人的情感和未來與他人建立的親密關係,原生家庭的經歷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但與其他的因素存在著複雜的交互作用,比如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和性格特點。

「父母的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

也許很多人會想,孩子和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長大也能認識到何為男人,何為女人,何為家庭觀念啊!事實也的確如此,可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連接卻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其他人並不具備能和孩子建立與生俱來的親密關係的紐帶。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嬰兒在出生後幾個月內經常會出現有訴求地啼哭,任何人的擁抱和安撫都沒有母親的擁抱有作用,通常孩子回到母親懷抱後很短時間內就會停止哭泣轉而進入有十足安全感的狀態。這個理由很簡單,在母親子宮內的近十個月,胎兒就習慣了母親每分鐘72下的平穩心跳聲,即便和母體脫離,在母親懷裡聽到熟悉的心跳聲就能找回安全感。

這樣的安全感是除了母親外無人能給的。

一個從小沒有和父母建立起健康關係的孩子,長大之後也不知道如何與人正常交往,於是成為永遠在索要和拒絕愛、我不需要你和我需要你的兩極間遊盪的狀態。

「一輩子很長,無論怎樣你都是我的孩子?」

很多父母會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的陪伴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反正長大之後他們也不見得會記得住;反正一輩子這麼長,我以後再陪伴也來得及;反正他/她是我生的,不管怎麼長大都是我的孩子。

可是你又何曾想過,你怎麼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你又何曾想過,時間飛逝,在不知不覺間,那個只會嚶嚶啼哭的孩子就長大成人從此離自己遠去了?你又何曾想過,只屬於你和孩子的這些時光終將一去不復返?

不知道你能否想到,現在也許你會說,我沒時間陪孩子,但總有一天你需要他的時候,他也會說沒時間來陪伴你。

很多從孩子出生就陪在孩子身邊,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和認真觀察孩子的父母都會有一種感慨。即便自己儘力抓住每一個孩子成長的瞬間,他/她還是長大的那麼快,一不留神他/她就不再像以前那麼需要自己依賴自己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欣喜卻又遺憾的事情。

「陪伴孩子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對下一輩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維都源於自己從小到大受父母教育的經驗。而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也來源於他們所受的教育模式。畢竟我們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沒有帶著一本教育指南,沒人教我們怎麼做父母。就像秉持「棒棍出孝子」的父母,在童年時期也一定被自己的父母採取同樣的教育模式,即便那時候的經歷對他們來說是陰暗且痛苦的,但多年後他們則會將自己日後的成就歸結於曾經被打的經歷,並以此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有些時候,通過和孩子的互動,了解孩子的想法,或者嘗試透過孩子的視角來看一個問題,都能讓一個成年人學會新的人生哲學。

陪伴孩子長大的同時我們會看到自己的過去,從而反思自己的人生,所以孩子就會像一面鏡子一樣,讓我們看到自己。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

「找到最合適的親子互動活動」

前一陣子和閨蜜在外面聊天的時候,她突然說一定要馬上回家,我問她為什麼,她竟然告訴我,她要在八點之前趕回家,因為那天是一部電視劇的大結局,她必須要趕回去和她爸媽看。而就在我們閑聊的過程中她就接到了她媽媽的電話催問她什麼時候回家,擔心她趕不上大結局。

這聽起來感覺很好笑,畢竟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誰還會看電視?有網路誰還會等廣告?

可是她們一家的這個行為卻讓我很感動。這不就是最好的親子互動嗎?

她說她們家就是習慣了一起看電視,日播兩集的電視劇,一家三口坐在沙發上看,誰也不拿手機,廣告期間就聊廣告前演過的劇情。

錯過了大結局可以在網上補回來,可是錯過的和父母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卻是很難補回來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哭鬧不只是餓了、渴了、排便了、困了。還有渴望父母的關注。

我的侄女經常在和我們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不需要特定某一個人和她互動,但我發現但她看見環境中的每個人都拿著手機低頭看的時候,她的情緒就會莫名失落並且在短時間內出現負面情緒開始大哭。可當我把手機放下看著她自己玩的時候,她會開心地時而抬頭給我一個燦爛的微笑回應我或者主動來找我互動。

也許很多情況下形勢所迫,作為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和機會的確有限。可是我們卻可以找到一個固定的陪伴孩子的方式,沒有外在因素的打擾、沒有手機、和孩子獨處、共同關注一個話題或者一個活動,並有一起討論的過程。

這樣的親子互動活動並不只是拘泥於孩子小時候,即便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也可以有這樣的親子互動。

「所有人都能逐漸適應育兒中艱難的挑戰,這段過程會成為上天賜予我們的美好禮物。」

(本文圖片除最後一張外皆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曾發表於小紅書個人賬號)


推薦閱讀:

愛,需要剋制
克服頑固性障礙
所有不良的關係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熊出沒變形記觀後感
人工智慧的小兔子——小朋友最好的夥伴
「兒子,沒想到你會毒死我……」

TAG:親子教育 | 親子關係 | 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