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名的「凱撒」全覽

我在2月17日的一個回答中,簡單梳理了一部分以「凱撒」(Caesar)命名的行政單位與地理位置。寫完那個答案之後,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將古典時代所有以「凱撒」命名的地區全數列舉出來,並嘗試從中分析出可能存在的規律,故而有此文。

按照古典時期拉丁語地名的構詞方法,不會直接以「凱撒」(Caesar)為名,通常都會添加後綴(如Caesarea,Caesarina,Caesariensis,Caesareum)或與其他詞構成複合名稱(如Caesaraugusta,Caesarodunum)。下文將按照種類對以「凱撒」為名的目標對象進行分類:

A. 城鎮類

濱海凱撒里亞(Caesarea Maritima, Παρ?λιο? Καισ?ρεια),亦稱巴勒斯坦凱撒里亞(Caesarea Palestinae);今以色列凱撒利亞(Caesarea, ???????????)。儘管今天該地僅有不足一萬人口,但在古典時代卻是羅馬帝國猶太省(Judea)的行政中心與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早期基督教歷史上亦書寫過濃墨重彩。十字軍東征期間,此地亦是十字軍與穆斯林軍隊爭奪的焦點之一。

濱海凱撒里亞之遺址,位於凱撒利亞國家公園(Caesarea National Park)

卡帕多西亞凱撒里亞(Caesarea in Cappadocia, Καισ?ρεια Καππαδοκ?α),今土耳其開塞利(Kayseri)。古典時代的該城是帝國東部邊疆上的重鎮之一,人口一度達到40萬,直到三世紀危機期間被薩珊帝國嚴重破壞;此後一兩個世紀間經歷了一輪復興,因為湧現出了好幾位早期基督教會之聖人而聞名於世。這其中包括聖額我略·納齊安(Gregory of Nazianzus, Γρηγ?ριο? ? Ναζιανζην??)、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 Γρηγ?ριο? Ν?σση?)、該撒利亞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該撒利亞的多蘿西婭(Dorothea of Caesarea)等在四世紀的基督教世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正統哈里發在647年攻克該城,此後該城長期處於穆斯林政權統治之下;1067年,塞爾柱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Alp Arslan)征服此城並更名為「開塞利」,阿爾斯蘭同時下令將城內主要建築拆毀,這導致該城一度被廢棄,直至羅姆蘇丹國時期該城才得以重新恢復生機。

開塞利舊城之城牆,始建於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在位期間

約爾凱撒里亞(Iol Caesarea / Caesarea Iol),亦稱茅利塔尼亞凱撒里亞(Caesarea Mauretaniae)或科洛尼亞-克勞迪亞-凱撒里亞(Colonia Claudia Caesarea);今阿爾及利亞舍爾沙勒(Cherchell)。古典時代的該城是北非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之一,亦是羅馬統治時期最為重要的海上交通中轉站之一。5世紀初,汪達爾人攻克該城並對城內建築設施造成了很大破壞,但由於其海港條件優良,因此其重要性並未隨著汪達爾人的征服而衰弱。公元533年東羅馬軍隊收復該城,重新將北非大部納入帝國內部貿易網路,一時經濟興旺,文化繁盛,直至7世紀末該城被新近崛起的倭馬亞哈里發帝國(Umayyad Caliphate)攻陷。

舍爾沙勒市區一景,古典之風猶存

諾爾巴凱撒里納(Norba Caesarina, Norba Caesarea, 或Norba Caesarensis),今西班牙卡塞雷斯(Cáceres)。該城為羅馬帝國建立後由義大利的殖民者建立,年代較晚,故而古典時代留存下來的遺迹不多,大部分古迹都來自8世紀穆斯林征服以後。

卡塞雷斯古城區一景

凱撒奧古斯塔(Caesaraugusta),今西班牙薩拉戈薩(Zaragoza)。由羅馬殖民者於公元前25年建立;羅馬統治時期該城地位並不起眼,但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該城逐漸成為重要的區域商業中心,更在其後的穆斯林統治時期發展為一個獨立的泰法(Taifa)王國。

薩拉戈薩市區的羅馬圓形劇場遺址

凱撒奧頓/凱撒奧杜努姆(Caesarodunum),今法國圖爾(Tours)。該城在四世紀下半葉逐漸發展為北高盧的貿易中心之一,並在古典時代末期成為整個高盧境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圖爾舊城區一景

呂底亞的凱撒里亞(Caesarea),亦稱安條克(Antiochia, Αντι?χεια)或特拉勒斯(Tralles/Tralleis, Τραλλε??);今土耳其艾登(Ayd?n)。前26年,該城在地震中嚴重受損,時任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出資重建,該城居民為示感激而將城市更名為凱撒里亞。

位於艾登的奈薩劇場(Amphitheatre of Nysa)遺址

克勞狄烏凱撒里亞(Claudiocaesarea, Κλαυδιοκαισ?ρεια),拜占庭時期亦稱密斯忒亞(Mistheia, Μ?σθεια);今土耳其貝伊謝希爾(Bey?ehir)。該城在赫梯時代即有人定居,希臘化時代形成城市雛形,羅馬至拜占庭時期發展壯大,後為塞爾柱人攻克,至13世紀時已經被廢棄,但羅姆蘇丹國蘇丹仍偶在此設行宮。

位於貝伊謝希爾市區的一座在拜占庭時代舊橋地基上重建的石橋

腓利比凱撒里亞(Caesarea Philippi, Καισαρε?α Φιλ?ππεια),亦稱帕尼埃斯凱撒里亞(Caesarea Paneas, Καισαρε?α Πανει??);遺迹位於今敘利亞戈蘭高地(由以色列實際控制)境內黑門山(Mount Hermon, ?? ?????)山腳。該城始興於希臘化時代,在古典時代成為敘利亞省的交通樞紐之一,但在7世紀穆斯林征服後逐漸衰落。此外,該城亦在基督教聖經中多次出場;在舊約聖經中該城被稱為「巴力迦得」(Baal-gad),於約書亞記中出現三次:

從上西珥的哈拉山、直到黑門山下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並且擒獲那些地的諸王、將他們殺死。(約書亞記11:17)

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在約但河西擊殺了諸王.他們的地、是從利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直到上西珥的哈拉山.約書亞就將那地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分給他們為業.(約書亞記12:7)

還有迦巴勒人之地、並向日出的全利巴嫩、就是從黑門山根的巴力迦得、直到哈馬口.(約書亞記13:5)

該城在新約聖經中亦有出現,以下列舉其中兩處:

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馬太福音16:13-16)

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里的一位。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馬可福音8:27-30)

(註:以上聖經引文皆出自《和合本》)

腓利比凱撒里亞遺迹群一隅

格馬尼西亞凱撒里亞/日耳曼尼西亞凱撒里亞(Caesarea Germanicia, Καισαρε?α Γερμαν?κεια),今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Kahramanmara?)。該城最早為赫梯人之聚落,在亞述統治時期發展為城市,不過古典時代關於該城的記載卻並不充足。7~9世紀間該城長期處在拜占庭-阿拉伯戰爭的前線上,易主頻繁,且數次在戰火中被摧毀又數次被重建,直到拜占庭帝國在曼齊克特戰役中大敗於塞爾柱人。十字軍東征期間,該城被併入埃德薩伯國(County of Edessa),長期處在多方爭奪的焦點位置,數次被塞爾柱帝國、羅姆蘇丹國、奇里乞亞亞美尼亞王國及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其他割據軍閥勢力圍攻,直到1304年該城落入馬木留克蘇丹國手中,戰事才告一段落。

卡赫拉曼馬拉什城堡遺迹;該城堡最早由赫梯人興修,自古典時代起一直沿用至近代

奇里乞亞的凱撒里亞(Caesarea in Cilicia),又稱阿納扎布斯(Anazarbus, ?ναζαρβ??);遺迹位於今土耳其阿達納省(Adana ili)。該城由亞述人最早建立,是古典時代奇里乞亞地區的商業重鎮,並一度在羅馬帝國晚期成為第二奇里乞亞政區(Cilicia Secunda)的行政中心。此外該城亦是希臘詩人奧庇安(Oppian, ?ππιαν??)的故鄉。

阿納扎布斯的一座凱旋門遺迹,在拜占庭時期該門是城市的南門

安條克凱撒里亞(Caesarea Antiochia或Antiochia Colonia Caesarea),亦稱皮西迪亞的安條克(Antioch of Pisidia, ?ντι?χεια τ?? Πισιδ?α?);遺址位於今土耳其伊斯帕爾塔省亞爾瓦奇(Yalva?)。該城的建城時間不詳,考古學界尚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一世(Antiochus I Soter, ?ντ?οχο? Α? ? Σωτ?ρ)在位期間在此修建軍事要塞以抵禦加拉太人對邊境的侵擾,但近期的考古發現顯示該地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有古典希臘文化之跡象,故而給該城的建城時間又打上了問號。奧古斯都統治時期該城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而被賜予「凱撒里亞」的稱號,後來一度發展成為皮西迪亞地區最為繁盛的大市鎮。6世紀後,隨著拜占庭帝國戰略重心的轉移,該城逐漸失去原有的重要性並不斷衰落。

位於今亞爾瓦奇東北角的安條克凱撒里亞遺址

阿爾卡凱撒里亞(Arca Caesarea),亦稱黎巴嫩的凱撒里亞(Caesarea ad Libanum);遺迹位於今黎巴嫩阿卡省(Akkar Governorate)阿卡(Arqa)。該城早在《阿馬爾奈文書》(Amarna letters)中已有記載,證實其在公元前14世紀前後已形成城邦之雛形。希臘化時代該城幾經戰亂,直至羅馬人接管後在當地設自治政府,城市才趨於繁榮。此城被重命名為「凱撒里亞」的時間無法確認,但根據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留下的記載,應該在公元1世紀中葉前後。十字軍東征期間,該城因地處的黎波里(Tripoli)至塔爾圖斯(Tartus)和霍姆斯(Homs)的交通要道上,成為了十字軍與穆斯林勢力爭奪的焦點之一;圖盧茲公爵雷蒙德四世(Raymond VI of Toulouse)在1099年曾對該城發動長達三月之久的圍城戰,但失敗而歸。十字軍在1108年攻克該城,此後一百年間據稱堅守,擊退了多次來自穆斯林軍隊的進攻,直至1265年被馬木留克蘇丹嘉拉溫(Al-Mansur Qalawun)攻陷並被夷為平地,阿卡城自此衰微。

今日位於阿卡的十字軍時期要塞遺迹;古典時代留存下來的考古遺迹已相當稀少

B. 行省類

茅利塔尼亞-凱撒利恩西斯省(Provincia Mauretania Caesariensis);公元42年皇帝克勞狄烏斯(Claudius)將舊茅利塔尼亞省(Provincia Mauretania)一分為二,其一為茅利塔尼亞-凱撒利恩西斯省,另一者為茅利塔尼亞-廷吉塔納省(Provincia Mauretania Tingitana)。公元293年,戴克里先再度對該省進行分割,以其東部為茅利塔尼亞-斯提夫恩西斯省(Provincia Mauretania Sitifensis)。西帝國滅亡後該省省制並未廢除,拜占庭再征服後將其歸入阿非利加總督區(Exarchate of Africa, Exarchatus Africae),直至穆斯林征服並將該地區重命名為馬格里布(Maghreb)。

茅利塔尼亞-凱撒利恩西斯省在帝國內的位置示意,底圖為羅馬帝國公元125年時之疆域

弗拉維-凱撒利恩西斯省(Provincia Flavia Caesariensis);具體設立年份不詳,但根據文獻對照分析應該在296年前後,是戴克里先政區改革的結果之一,為隸屬於不列顛政區(Diocesis Britanniae)的四個行省之一,但具體位置不詳。

馬克西瑪-凱撒利恩西斯省(Provincia Maxima Caesariensis);與弗拉維-凱撒利恩西斯省情況類似,皆為戴克里先改革的結果,隸屬不列顛政區,其具體位置同樣不詳。

對不列顛政區下轄行省省界的一種主流猜想;該猜想最早由歷史學家威廉·卡姆登(William Camden)於1586年提出

C. 地理位置類

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英屬王冠領地澤西島(Island of Jersey),在古典時代曾被稱為「凱撒里亞」(Caesarea),而17世紀英格蘭殖民者在北美建立的新澤西省(Province of New Jersey)也順理成章的有「新凱撒里亞」(Nova Caesarea)的稱號。

俯瞰澤西島

小結

本文中列出的內容,是我經過挑選後覺得值得敘述的內容,真實歷史裡,名為「凱撒里亞」的之地不勝枚舉,這是因為羅馬帝國自奧古斯都時期開始即有在新征服地區為重要城市更名的傳統,而更名的首選對象往往就是「凱撒里亞」。不誇張地說,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觸及何處,那裡就將有名為「凱撒里亞」的城鎮崛起於地平線上。

這裡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的所涉及到的許多「凱撒」,大多與著名的蓋烏斯·尤里烏斯·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並無直接關聯,而僅僅是指代自奧古斯都以降歷代羅馬帝王沿用的皇帝封號;文中提到的許多「凱撒里亞」往往紀念的對象是開創帝國的奧古斯都而非凱撒本人。不過若追根溯源,羅馬皇帝之所以接受該稱號並以其為光榮、帝國居民之所以樂得將自己的城鎮與「凱撒」掛鉤,與凱撒本人的豐功偉業自然是分不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凱撒的偉大,使他的名字得以以這種方式遠播海外,成為許多個地區居民共同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凱撒」一詞作為帝王權力的一個象徵性符號,在中世紀以來的歐洲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暴風驟雨,卻終究歸於寂靜;今天的世界上再沒有大權獨攬的「羅馬皇帝」,除了在打撲克時手裡的那張方片K外,「凱撒」作為一個政治符號已然隨著兩次世界大戰逐漸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相比之下, 作為地名的「凱撒」,穿越了兩千年的光陰,直至今日依然綻放著來自古典世界的光彩。


推薦閱讀:

TAG:羅馬帝國 | 羅馬史 | 古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