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讀聯想短片「有你的地方才是家」

年輕人的心中,概括的講,家是自由,家是外面的風景,家是體面。

具體的講,家是房子,是寵物,是燉肉,是大山裡的孩子。。。

而在父母的心中,家就是有孩子住的房子,家是能一起吃團圓飯,家是去孩子生活的地方一起生活,家是去看孩子想去的地方。

現在離開家鄉打拚的年輕人,多半都有這樣的感覺,好像自己離家的距離像是越來越遠了,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是太忙了吧?是的,我們總有理由,也總好像沒有時間回家,偶爾眺望家的方向,心裡知道,那是父母住的地方。。。

但我們之所以還會想家,是因為兒時記憶中,父母是可以護佑我們周全的神靈。

我們之所以能夠歲月靜好,是因為有父母在背後默默負重前行。

我們不知道,其實在父母的眼裡,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視頻鏈接:《有你的地方才是家》

你去了異鄉的大城市打拚,父母會想辦法為你賣掉房子,因為老家的房子里沒有你。

你為了留在大城市,房子只能買在郊區,父母心疼你想讓你多睡會兒早起輪流在車站為你排隊,因為父母覺得家是為你付出,不求回報。

你想追求最美的風景,總是到處跑回不了家,退休的父母也可以只為了看看你去你要去的地方,因為父母覺得只要和你在一起,哪裡都可以是家。

當前在大都市打拚的年輕人有一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比父輩擁有著更開放和更追求自我的性格特徵,不願意浪費青春在穩定的崗位上一干就是一輩子,他們寧願在外漂泊忍受偶爾想家的孤單,也不願意留在父母身邊安心當一個乖寶寶被一路安排著就業,結婚,生子,對於年輕人來說,離開舒適圈才是上進的選擇,舒服,通常都是留給死人的。

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去異鄉打拚的過程理解為這是年輕人在形成獨立人格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從個人成長還是從城市發展都有一定的意義。

但另一方面,父母不願意子女離開家鄉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擔心子女並不能安排好個人生活,他們認為在大城市打拚的艱難會導致子女即便漂泊很久也並不能獲得什麼,會考慮更多關於生活壓力大,生活成本高等現實問題,而父母的情感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更注重精神上的陪伴,並不是完全靠物質就能滿足的,故土難離,父母在家鄉積累的老朋友與夥伴難以割捨,風俗生活習慣也難以改變,這就引發了回家還是不回家的矛盾,而這個矛盾遇到春節這樣的傳統團圓節日就將話題推上了熱點。

年輕人過年不想回家的念頭源自很多方面:工作太忙壓力太大,春運車票難買,覺得自己混的太差沒有臉面回家,回家會被逼婚,被迫相親,被逼生娃生二胎。

可我們還是需要親情的,尤其在節奏繁忙的大都市,行色匆匆的人群,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的孤獨感常常在疲憊時陣陣襲來。

對父母來說,情感上的需求遠遠比物質上的給予更有溫度,只要在一起,不管在哪都可以是家,只要能看到孩子,為孩子做點什麼,還有能力為孩子做點什麼,就可以讓父母重新擁有被認同被需要的價值存在感。

遇到這種矛盾時,我們不妨換一個思路,想出一個折中的觀點,那就是「反向過年」,當子女在大城市無法請到適當的長假,或者沒有買到回家的車票時,不如把父母接到身邊。

近幾年,我們也慢慢發現有這樣類似的「反春運」現象出現了,通常一線城市在春節期間會從喧囂模式調到靜音模式,人少路通景美,如果想要避開熙熙攘攘的春運大軍,倒真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的父母從家鄉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過一個別樣的團圓年。

我想這也是聯想通過視頻傳遞給我們的另一種思路,只要在一起就好,只要團聚就好,那麼在哪裡過年不重要,發現美好,感受真情,在哪裡都可以體驗到家的溫暖和愛的溫情。


推薦閱讀:

在知道孩子有殘疾仍選擇生下來有什麼原因?
如何善意的提醒父母注意公共場合的行為舉止?
家人得知我有抑鬱症之後,經常發一些他同事同學失去子女之後痛苦的故事/圖片給我,教育我不要自殺,怎麼辦?
有吸毒史的父親問我借錢,我該怎麼辦?
有戀愛遭父母反對分了然後最後還是一起結婚的了嗎?

TAG: | 父母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