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乎依戀關係總結(筆記,未完待續)

依戀關係從二個維度 「憂慮被棄」 和「迴避親密」 分成四個類型

1> 類型

(1)安全型 (低迴避,低憂慮)

(2)痴迷型(低迴避,高憂慮)

(3)疏離型(高迴避,低憂慮)

(4)恐懼型(高迴避,高憂慮)

2> 核心觀點

【 】裡面是參考的回答,@後面的是這個回答的作者

(1)依戀類型與先天氣質和童年母子關係影響,但是後天因為際遇不同可以改變【1】 【5】。

(2) 對待不同的角色依戀關係可以不同,比如對待戀人可能是安全型依戀,對待父母卻是迴避型依戀 【2】 @沉默的馬大爺。

(3)如何正確面對焦慮性依戀【3】 @Steve Shi

( 4 ) 迴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戀的本質區別是:迴避型依戀對親密關係沒有需求,恐懼型依戀對親密關係有很大需求,卻因為害怕被傷害所以迴避親密關係【4】 @莫漠

( 5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痴迷型人格 【6】 @悟空得了嗜睡症

(6) 怎樣調整自己成為安全性依戀類型 【7】

參考:

【1】 依戀類型與親密關係 - 知乎專欄

【2】「依戀」理論近期有出現新的應用嗎,為什麼「依戀」話題如此老舊卻還是很受歡迎? - 知乎

【3】如何正確面對焦慮型依戀? - 知乎

【4】 如何區別迴避型依戀(對親密關係需求程度很低)和親密關係恐懼(需要親密關係但怕受到傷害)? - 知乎

【5】戀愛關係,三歲定終生? | 童年經歷與依戀模式 - 知乎專欄

【6】痴迷依戀型人格是不是特別難以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啊? - 知乎

【7】 怎樣調整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類型? - 知乎

推薦閱讀:

夏洛特煩惱中都有哪些梗或者笑點?
自媒體人該如何去追熱點?
遭受性侵以後,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安慰孩子?
你會發祝福簡訊嗎?——心理學告訴你背後的奧秘
如何調整休假時的不安心態?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