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康健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私人醫生服務,有沒有人掰掰?這個行業行情如何?

先謝答


中國式家庭醫生能走多遠

醫改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資源分流,但結果卻一直事與願違,社區醫院淪為開藥醫院,千軍萬馬上協和的狀態並沒有改變,醫療資源無法得到平衡利用。家庭醫生一直是實現資源分流的一種設想,但中國式家庭醫生到底能不能被用戶接受,背後關鍵並非家庭醫生的操作和概念本身,而是醫生到底能擁有多大自由和積極性。

目前中國家庭醫生模式操作的特色和國外既有類似也有不同。類似的是,試圖建立家庭和醫生的長期聯繫,為第一層級的治療分流,如果是家庭醫生可以解決的小問題,就不需要去醫院。此外建立用戶的健康檔案,便於追蹤和長期健康管理。而不同的是,中國的家庭醫生是簽約式的,這些醫生並非自由身,而是服務於某些醫院,使用一些遠程或移動手段來進行家庭式服務,雖然用戶也可以選擇自己的家庭醫生,但和美國截然不同的是,這些醫生並不能獨立運營治療,如果要直接面對面提供醫療服務,用戶仍然無法繞過醫院這個載體。

這裡面的問題隨之而來。

首先,中國式家庭醫生是全科還是專科。中國人迷信各科專家,這些醫生名氣大,但並不是很好的家庭醫生操作者。因為家庭健康維護和第一輪初級分流需要的更多是全面的醫療服務,中國人的感覺是這種全科醫生的模式不夠精,醫術也不如專科高,因而信任度不高,總覺得家庭醫生是看日常小病,類似衛生站這樣的概念。這與家庭醫生的職責有關,作為分流的第一層,通常醫療的問題都不會特別大,在醫生自己看來,職業發展上甚至還可能有瓶頸,因為接觸不到太多的疑難雜症,也就很難往專科專家這方面發展。

第二,真正需要醫療服務如檢查配藥,用戶還是無法繞過醫院。由於中國醫生無自由身,家庭醫生的操作更多只能通過移動工具來進行,但很多家庭健康服務需要線下檢查和治療,在這方面用戶雖然可以選擇醫生,但仍然無法繞過公立醫院,並不能真正擁有可以隨時隨地為自己服務的私人醫生。

最後,目前的家庭醫生模式傾向於建立一個醫生網路,如簽約醫生,讓用戶自由選擇。但醫生加入此類網路的目的多是為了揚名或者為醫院建立品牌。因為脫離不了醫院這個載體,醫生不可能有足夠動力去營銷自己或者管理病人。這導致了醫生的積極性不高,活躍度很難保證,而且評價體系也比較難建立。

總結下來,沒有自由身,醫生就很難有空間和動力去進行真正家庭式健康服務。治療和檢查無法繞過公立醫院,醫生本身的品牌和薪水也直接和所在的醫院平台掛鉤,沒有足夠積極性去參與到家庭醫生這個需要很多互動的環節。再加上中國消費者對家庭醫生理解上的偏差,對專科的迷信,目前簽約式家庭醫生的模式很難大規模發展,這也是體製造成的癥結。

中國式家庭醫生能走多遠


這個可以有,但前提是你專家夠牛逼,然後病患要衝著專家來,然後專家小弟幫你管,同時解決人家挂號和綠通,搞搞活動,弄的小眾點還是有市場的。人家不是看上你一個醫生,而是看上了你專家背後的附加值,找你是賣你個面子,而不是喜歡你的模式。現在這類的活的不錯,其它商業化的比較慘。


健康管理,私人醫生。這些東西是區別於醫院的,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是專科,視醫師水平最高可以提現現代醫學最尖端的技術,主要是針對性治療。健康管理所提供的是基礎類,基於全科醫學,旨在維護身體健康,監控各項生理指標,對生理變化等作出及時判斷和風險評估,降低疾病風險,而一旦出現臨床癥狀則安排就醫或推薦就醫,同時長期的健康檔案比如各項指標的指標庫也是為臨床診斷作出很好的鋪墊,同時全面輔助臨床治療。簡單來說醫生就是為你治病的,但是醫生只告訴你怎麼治,然後該手術該吃藥就這麼著,醫生干預時間短,干預不夠密集;健康管理師就是盡量讓你不生病,並且給你做簡單的治療,如果你生病了,去看醫生,然後他幫你密集干預,讓你得到更好的治療和康復。

這個行業在國內別說起步了,連萌芽都有點牽強。主要是因為1.缺乏服務終端,也就是從業的公司或者機構不管大型小型都少之又少;2.從業人員極低,國內幾乎沒有專業的全科醫學,所以現在的從業人員大多數都是退休的原專科醫生或者是畢業了的醫學院學生,雖然都具備基礎醫學,但是全科醫學儘管沒有專科醫學那麼深入,但是較之基礎醫學,還是有很多拔高的地方,所以即使是醫院的專家名醫,也鮮有能夠提供全面健康服務的全科醫師。

這個行業的前景來說,不是好和不好的問題,是好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好的問題。一旦有一個合適的企業一次性能夠鋪開全國範圍內的終端服務機構,屆時就會是另一個局面了。


健康管理是我一直關注的,國康前段日子我也去應聘過。說白了國康的健康管理還是建立在陪診服務上,販賣醫療資源健康管理不是治療這個概念我們要搞清楚。現在健康管理其實很好做,各種儀器檢測很方便。幫助我們判斷臟器功能,了解身體指標。藉助循證醫學,診斷學,護理學健康評估 。都可以很好的判斷出身體健康情況。結合醫生的遺囑,健康管家的服務與監督。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健康的。現在我感覺難做有三點。1.真正做這種服務的公司少2.從業人員與顧客的關係微妙並且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你要那些正八經科班出身的沒人干半路出家的基礎不行。3就要談到中國這個整體文化,觀念,對於健康認識。反正很難吧。任何一個新的產業出現都很難。但是他如果符合人們的利益,爆發只是早晚的事情。


1、短期內做還是要販賣專家資源。但僅此不夠。

2、做健康管理的人力,不能完全依託於現有的全科醫生體系。國家推動中醫藥進社區是一種嘗試。西醫管理思維+中式干預手段,是一個發展方向。

3、體制的約束遲早會打破,怎麼打破,需要各方的智慧參與。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新的表現形態一定要出現。

4、現在進入這個行業挺合適,破局的時候,是機會真正來臨的時候。不像我10年前進入時那麼苦逼,政策是壓制的。現在相對是非常開放的。


傳說中預防醫學專業的[未來前途],然而並不知道會是真的[前途]還是只是XX~


所以現在這個還是不好做啊。我也想知道這方面的東西呢。國內,


推薦閱讀:

在上海水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因哪些原因被公司扣過工資?
公司組織的戶外拓展訓練是給員工洗腦嗎?
很多公司叫有限公司,這其中的「有限"是什麼意思?

TAG:公司 | 健康 | 管理 | 醫生 | 健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