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興起的原因?
03-08
唱片業的興衰以及綜藝節目的推波助瀾是民謠日漸為人接受的重要條件。民謠獲得巨大發展的時間段,正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流行音樂以及唱片業逐漸衰落的階段。這種衰落不僅反映在已經有很長時間流行音樂已經無法為大眾提供較高水準的音樂產品,還反映在唱片銷量斷崖式的下滑。從網易雲音樂民謠歌曲的評論中,有這樣一條評論經常出現:
我小時候聽周杰倫、陳奕迅,現在只聽民謠。事實確實如此,自從周杰倫、陳奕迅之後,華語樂壇再沒有出現一個引領時代潮流的旗幟人物。歌手良莠不齊,同時歌曲的創新也處於較為停滯不前的狀態。許多人贊同這樣一句話:「自從喜歡了民謠,便不再去KTV了」。這既是對民謠的喜歡,也從側面反映出流行音樂更新迭代令人憂心的現狀。另一方面,以選秀、競技模式為主的音樂綜藝節目將民謠從「地下狀態」帶到了真正的「舞台中央」。諸如趙雷、馬頔開始被人知曉,與他們的代表作在《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這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綜藝節目中,被選秀選手翻唱有著很大關係。
趙雷登上湖南衛視《歌手》的平台,對民謠更具有象徵性的儀式意義:與林憶蓮這樣的華語流行音樂大咖級人物同台競技,預示著民謠真正地為主流音樂界所認可,雖然對於喜愛民謠的粉絲來說,他們並不屑於得到這種認可。? 社會階層的分化與定型民謠的火熱,其根源在於當代中國社會的階層分化與逐漸定型。階層的分化與定型,已經成為我們當下社會的「新常態」。而受消費主義的影響,無論你身處哪一個階層,你藉以表達階層身份認同的材料必然是消費品。此時,以民謠為代表的音樂作品就起到了巨大的符號象徵作用。譬如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曾談到在當代法國,對不同音樂作品的喜愛折射出了背後的階級分化:統治階級層次喜愛的音樂是巴赫的《平均律古鋼琴曲集》與《賦格藝術》,中產階級的趣味則體現在對《藍色狂想曲》或《匈牙利狂想曲》的熱愛,而在普通民眾中,《藍色多瑙河》受到熱捧。
具體到民謠,它背後的社會群體基礎看似複雜,例如追捧它的人,有用其裝逼於無形,嘴裡叨叨「我有酒你可有故事」的情場獵手;有隻關注自身,追求所謂「小幸福」、「小確幸」的文藝青年;有住在破爛的出租屋或閣樓,在追求個人成功的道路上感受到巨大阻力但內心堅韌的各類「漂泊者」;也有將民謠作為裝飾品以掩飾其碌碌無為的現實人生的「風格表演家」等等。以客觀的身份指標來看,他們往往是年齡不超過30歲、對生活擁有自己的想法、處於事業起步或上升期、人生依然不固定、擁有未知數的年輕人。這些人群共同構成了民謠被傳播的龐大社會基礎。? 個體意識的崛起民謠的火熱,社會結構雖然是背景性的必要條件,但真正起到機制性左右的則是社會心態。有學者已經指出,「社會心態的社會性,源於類似的結構性處境,同時也源於形成時共同的背景意識特別是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模式的形塑」。與西方社會相似,中國社會也在經歷著「個體化」的過程。個體化是一個「抽離」的過程:「一方面,個體化意味著既有社會形式的解體;另一方面,它指的是現代社會新的要求、控制和限制被強加給個體,個體如今必須部分地為自身提供規範或指導方針,通過自己的行動把它們引入自己的人生中來」。這意味著個體徹底地從以往的傳統紐帶中解放出來,而不得不在面對眾多選擇時由自己做抉擇。而民謠唱出來了人們內心的柔軟。
推薦閱讀:
※趙雷和大冰是什麼關係?
※第一首我填詞參與的作品《冬天時我喜歡靠近溫暖的事》(宿羽陽)今日網易雲上線。
※泰勒斯威夫特一開始是唱民謠的么?
※來不及認真的年輕 就認真地老去
TAG:民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