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都有哪些關鍵結點和原因?
柯達在破產前,有很多的專利產品,也是很多產品的第一家,也有很多圖像處理的專利產品,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與柯達相互競爭,只能遠遠的被柯達拋棄在身後,巔峰期的柯達遠超其他任何一個同行。九十年代柯達就已經開開始使用相機了。在一段時間期間,也收購了很多小公司,近幾年期間現在的智能手機隨時拍攝、觀看和分享影像時,可以通過巨大的存儲設備存放海量圖像時,這個時候就是很多的相機的轉機,也是很多個相機批發商的,這個時候就是柯達走向衰敗的開始,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柯達已經失去了市場。
市場不斷的創新,不斷被破壞,對於一塊巨大的蛋糕,也許註定在環境變化時遭受磨難甚至被吃掉。柯達已經不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所以也無法阻擋柯達的被市場淘汰,也沒有辦法阻止其他的像柯達一樣的公司的滅亡。
數碼技術再加手機在社會上的進步,而且這又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現在我們已經隨時隨地用手機等一些東西隨時隨地的拍攝,這樣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柯達的破敗。雖然柯達也在進行轉變,變成一個多方面發展的公司,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時代了,屬於柯達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柯達要想恢復巔峰期是不現實的。
柯達創建於1880年,曾幾何時柯達的市值最高達到了310億美元。在其最輝煌的時候,中國市場只有一種膠捲——柯達。然而隨著電子市場、科學技術不斷地更新和擴大,膠片市場不斷被新興電子行業所衝擊,昔日的王者柯達已經丟失自己的王者光環,甚至一度傳出破產的傳言。那麼,柯達走向衰落,都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創新吧。
首先,我們不得不感慨作為曾經的王者,柯達的創新能力是無人能及的。最早的商業化數碼相機應該算是88年東芝與富士合作的DS1P,柯達基本上在第一時間就參與了。佳能在95年推出型號EOS-DCS3C的數碼單反,而柯達早在90年就使用尼康F3的機身造出了DSC100數碼單反,比較起來,商業化也只比佳能晚一年。從這一點來看,早期的柯達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近些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柯達還錯誤的以為人們會在拍攝照片結束後會一如既往的將其列印出來保存留念,卻忽略了人們可能會直接利用手機保存。這樣既節約了成本,同時也方便人與人之間進行照片的分享。另外,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在Facebook的照片上傳總量達到了大約700億張,一些人還預計該數字接近1000億張。從這個角度講,Facebook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相片分享網站,其數據遠高於中國而朋友圈。
很難預計柯達在未來攝影領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即便是進行公司重組,他們依舊需要與尼康、佳能以及其他在硬體和技術領域更加強大的公司競爭。此外,攝影業如今真正的價值在於軟體開發以及分享、分銷平台,柯達需要創造奇蹟,才能夠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廠商。
數據顯示,柯達的收入和利潤分別在1996和1999年達到巔峰,分別為160億和25億美元。隨後數碼相機的普及,對柯達業務形成了衝擊,外界對柯達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但是柯達仍然願意躺在膠片業務上睡大覺。
直到2003年柯達才明確提出發展數碼相機業務,便想轉型成為一家數碼相機廠商。如今的科技界誰保守誰就會被淘汰,無情的市場吞噬了北電、摩托羅拉、諾基亞以及在RIM。柯達可算是科技產業的保守代表。
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發明者是柯達的工程師,1975年當柯達的工程師史蒂夫·薩森(Steve Sasson)向公司管理層展示烤麵包片機大小的數碼相機原型機時,公司管理層告訴他「這個很漂亮,但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這個時候的柯達膠片業務在賺大錢,管理層躺在榮譽上睡大覺,競爭對手日本富士膠片需要帶著望遠鏡才能望其項背。
1975年柯達管理層的態度註定了未來柯達的衰敗,這種保守的柯達一直在繼承甚至發揚光大,當數碼相機已經成為明顯的趨勢時,柯達還是沒有第一時間開展數碼相機業務。
當2003年柯達大規模推出自己的數碼相機後,此時的消費者以購買索尼、佳能、富士在內的日係數碼相機為榮,日系品牌整體崛起以及時尚的外觀設計,使得柯達數碼相機根本沒有競爭力。柯達為時已晚。便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推薦閱讀:
※90後女生致信周鴻禕,質疑「水滴直播」平台直播餐館、網吧侵犯隱私,你怎麼看?
※王川: 從海明威運動定律,看技術革命的"我靠"時刻 (一)
※別看AlphaGo這麼狂,它離真正的智能還差得遠|陳經
※運動也逃脫不了人工智慧的「佔領」,體育+科技或許是發展趨勢
※國產破壁機,祈和、奧克斯、好生活、歐麥斯、惠爾寶、潔氏和維仕美品牌分析,哪個品牌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