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去月球》等作品會被稱為「神作」?

個人感覺《去月球》是不錯的獨立遊戲;光看其情節,並不算出眾,只是可以煽情罷了。3A遊戲的劇情,很多都有這個水準的。

《泰莫利亞》《機械迷城》等遊戲的創意倒是非常贊,還有《以撒的結合》這種遊戲性很贊的作品。


經典、完爆、童年、回憶、遊戲性這些詞被越來越濫用,其所代表的可信度也自然會下降。

那麼當【神作】的門檻變低的時候,你自然不能以以前對「神作」的期待去看現在的神作。

就像你看到走在前面的妹子掉了錢包,喊美女的時候也要做好回頭殺的心理準備。

畢竟是你們自己要喊的。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或者說一個年齡段有一個年齡段的愛好 雖然我小的時候就玩過dos版仙劍奇俠傳1 但一直不能理解其內涵所在 只當其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遊戲 那個時候更喜歡的是標新立異 所以反而對那些腦洞大如天的遊戲無比青睞

後來歲數大了 體會過了世間的悲歡離合 當我再次玩起當年的仙劍1 終於能理解為什麼這款畫面爛成屎 音樂只有電子單音 迷宮又臭又長的遊戲 會被奉為一代神作

原因其實很簡單 精雕細刻 返璞歸真

充滿馬賽克的畫面卻能恰如其分的表現出角色的每個神情和動作 簡單的電子音卻能恰到好處的烘托出每一個高潮和轉折 再加上樸實自然但又觸動人心的劇情 這樣的作品不是神作 那什麼是神作?

難道一定要標新立異 腦洞大如天 才算是神作? 不好意思 我已經沒有十七八歲時候的激情和敢於蔑視一切的勇氣了 現在的我更喜歡在靜寧的下午 舉一杯茶 細細的體會每個路人的歡喜與悲傷

所以 對我來說 神作不是非要腦洞大如天 因為再大的腦洞終究還是要回歸現實 否則只會是空中樓閣

真正的神作 無論是電影 音樂 文學 亦或是遊戲 應該是那種能直達靈魂深處的觸動與震撼 因為這個世界上畫虎畫鼠難畫骨 最難把握與刻畫的就是人心

想要腦洞大如天其實不難 只要你敢去想 但對人類感情心靈細緻生動的描寫刻畫卻需要多年的歲月沉浮 許久的人生感悟方能做到 所以 我選擇後一個作為神作的標準 而非看起來可能更好的第一個

同理 為什麼去月球是神作


就憑這個遊戲里Sarah和Timmy彈的是C大調For the river而Johnny彈的是升C大調,難度陡然提升。這個細節真的是棒呆了


對於劇情我一開始是理解歪了。因為第次一玩的時候跳對話,不過歪打正著,我自己感覺曲解的劇情還是挺腦洞挺有味道的。

我一開始以為和river星空邂逅的是作家J,他向航天員J講了自己與小女孩的相見和約定。後來作家J不幸遇難,航天員J悲痛萬分,但是他想到了弟弟和小女孩的約定,於是他就想到了要替離世雙胞胎弟弟延續未能走玩的人生,他開始主動接觸自己根本就很陌生的river,當他假裝是作家J時,他發現弟弟好似又活過來一樣,從自己身上回歸了。但river發現很不對勁,找不到曾經星空下的感覺,她以為他只是忘記了,不斷提醒著他。她告訴過他曾經約定月球相見,去月球,只是作家J和river童年浪漫美好的憧憬,其實是兩顆小小孤獨空明心靈的共振和相依。但航天員J理解成是一起登陸到月球。他一輩子沒能實現成為航天員,無比遺憾,但更讓他痛苦的是他愛上了river,卻要以弟弟的身份去愛一個自己愛的人,他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去月球。他為了弟弟為了river,把自己偽裝起來,躲藏起來,肩負著責任,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但他給予river的始終是不完整的,帶有遺憾的愛。現實里J的一生也是無比悲傷的,他想用自己的一生換得弟弟無法走完的人生,但他畢竟不是他弟弟,river帶著寂寞遺憾提前離世,而他自己對river的愛卻像躲在角落裡小心窺伺的卑微的影子,現實世界他就要帶著巨大的遺憾死去,但是男女博士最終發現了他深藏腦海里的秘密,並及時果斷地修改了記憶,讓他在僅剩最後幾下心跳的時間,過完了應屬於他自己的完美的一生。實現了以自己的方式和river,去月球。


推薦閱讀:

《β受體阻滯劑與星辰》的歌詞都對應了遊戲《To the moon》里的哪些場景或情節?
為什麼 to the moon 中remove了River, John 就能去NASA?

TAG:遊戲 | 去月球TotheM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