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知道蔣經國曾欲趁「文革」動亂偷襲大陸嗎?

1965年1月13日,蔣介石正式頒布命令,特任蔣經國為「國防部長」。至此,蔣經國方才名符其實地掌握台灣的軍權。雖然台灣的「國防組織法」規定,軍隊的統帥權由「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分享,然而在國民黨政權的任何機構,官職的許可權大小,均因人而異。如同長期以「副」代「正」一樣,蔣經國出任「國防部長」後,「參謀總長」就逐漸成為他的幕僚。

1965年3月8日,蔣經國在主持「國防部」會議時提出其施政理念:(一)構成嚴密堅固的台澎金馬防線;(二)要準備一股強大的、機動的打擊兵力;(三)加強有力量、有權威的政治作戰與情報作戰系統;(四)鞏固台灣省兵員動員的基礎;(五)擴充自己的兵工廠建設;(六)從事原子能的研發;(七)擴展對大陸及在大陸的抗暴運動;(八)改善軍人生活(九)培養革命實踐軍風,提高軍事行動的功效。蔣經國任「國防部長」期間,深入基層,事必躬親,把軍事戰備工作搞得熱火朝天,一方面積極在軍中宣傳「反攻大陸」,另一方面加強對大陸進行偷渡、空降、派遣和偵察飛行等活動,收集大陸情報。在他出任「國防部長」的第一年,派出的偷渡特務就達18批42人次,各種特務飛機對大陸的飛行達45批50架次。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蔣經國密切關注大陸的政治、社會情勢,他認為「現在這個時期,國內外整個世界局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這是我們十八年以來,最重要的關頭」,也是「反動大陸」的最佳時機。1967年,他曾準備利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亂局勢,以特種兵、空降兵為主襲擊大陸。蔣經國制訂的有關方案叫「王師」計劃。根據1967年初提出的《王師一號計劃》,國民黨軍隊將對閩浙粵三省沿海地區和閩粵交界處實施「加強軍」空降,兩棲登陸作戰、3個空降營和1個炮兵營、1個空軍戰鬥機聯隊和1個運輸機聯隊,外加所需的海軍運輸、巡航艦隻。《王師二號計劃》則是準備用30架C119運輸機運送1個空降營和2個特種作戰大隊偷襲大陸。《王師三號計劃》準備空降1個連和1個特種作戰大隊偷襲大陸。但由於美國的反對,蔣經國的「王師」計劃最終未能付諸實施。

在出任「國防部長」期間,蔣經國還負責秘密研製原子彈。1964年,大陸的原子彈、「東風二型」導彈研製成功後,蔣介石深恐台灣遭受大陸的核武器攻擊,他除了在官邸與行館修築鋼骨結構及配備厚鋼門的防核防空洞,在軍隊中不斷進行防止核生化攻擊的戰術操演外,還決心啟動原子彈研製計劃,與大陸展開競賽。1965年4月,蔣介石指示時任「國防部」部長的蔣經國成立「石門科學研究院籌備處」。7月1日,籌備處從台北市區搬到「石門營區」,全稱也改為「中山科學研究院籌備處」,正式展開原子彈研製計劃。蔣經國前後主持籌備處工作彙報19次,是原子彈研製計劃的實際負責人。在籌備期間,蔣介石企圖邀請吳大猷指導原子彈的研製,並將發展原子彈的內部文件交給了吳大猷審核。然而,出乎蔣介石意料之外,吳大猷卻認為台灣腹地狹小,在戰略上不利於從事核子戰爭,因而強烈反對台灣發展核武器。蔣介石接到吳大猷的反對意見後非常生氣,他在日記中說:留美科學家如吳大猷者,自由不羈,只知自己個人威望,而不知國家利害,亦不審政情艱巨與國際環境,殊為可嘆。此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學者,建設工作尚未開始而先被破壞,殊為可痛,奈何之何哉。

昨日上午,以吳大猷發表政策性之科學十年建設之經費數字,且對國防科學之經費特別提出,此為泄露國家機密,且擅自發表國家政策,以引起「匪共」與國際之驚忌,不勝憂悶。下午,見靜波、少谷、經國,商討如何減輕吳言亂語之分量與國際之疑忌,並取消下午約吳之茶會,對吳作不嚴之教,未知果能使之覺警。儘管遭到吳大猷的反對,蔣經國仍繼續推行原子彈研製計劃。1969年7月1日,「中山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設四個研究所:第一研究所主要負責研製原子彈;第二研究所研發火箭;第三研究所研究電子;第四研究所研發軍用化學。此外,還設置了計劃、設施供應、行政、主計等四個後勤支持組。然而,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美國政府逐步調整原先暗助與放任台灣發展核武的政策,在美國的干預下,台灣發展核武的計劃最終夭折。

(人民網>>文史>>近現代史2012年08月24日)



推薦閱讀:

中國通史紀錄片100集節目目前還存在什麼問題?
電影《蕩寇風雲》的歷史真實性如何?或有誇張和虛構的?
333.讀歷史9~茱萸
漢武帝為何逼死了衛子夫?
台灣的潛艇部隊是啥樣的?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