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贏了二戰,會怎樣瓜分世界?

軸心國瓜分世界?他們會怎麼分?

《高堡奇人》這部美劇想必許多小夥伴都看過了,這部劇在歷史背景方面腦洞大開,把劇情放到了一個架空幻想的歷史場景中來發展——在二戰中獲勝的軸心國,瓜分了世界,也瓜分了美國。

這聽上去有點瘋狂,但並非全無依據,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中,軸心國集團確實操心過如何瓜分全世界。歷史材料表明,在軸心國的計劃中,西半球將盡數落入德國之手,或成為領土、或成為殖民地或傀儡政權,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等地依然留給義大利統治;東半球則為日本的勢力範圍,除西亞以外的全部亞洲、大洋洲、美洲太平洋沿岸。《高堡奇人》中瓜分美國的設定,與軸心國的真實圖謀還是很吻合的。

今天的我們回首這段歷史時,不免會把德日兩國(意呆利就算了)拉出來批判一番——瓜分世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做不到,兩個小不丁點大的國家就敢做這種狂妄之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不過,地圖開疆,瓜分世界這種事,第一個乾的,還真不是軸心國。早在15世紀地理大發現之際,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當時的海上強國就為了遠方模糊的大餅吵得不可開交,就好比今天各大國吵吵著要瓜分火星一樣,最後還是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出來打了圓場。在教皇的調解下,西葡兩國於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的小鎮托爾德西利亞斯簽訂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把全世界在地圖上做了一個分割。

條約規定了一條「教皇子午線」,也就是穿越了西非維德角群島(當時已屬葡萄牙)與古巴島和伊斯帕尼奧拉島連線的中點的經線,即西經46°37"附近。這條經線以西歸西班牙,以東歸葡萄牙,以此為界,把地球一劈兩半,兩國分別統治歐洲之外的世界,井水不犯河水。

▲葡萄牙(上)和西班牙的「瓜分」結果

到了16世紀初,巴西和印尼的「香料群島」被葡萄牙發現,西班牙對這兩處垂涎三尺,於是葡西兩國再次展開馬拉松式的談判,從1523年談到1529年,最終達成了《薩拉戈薩條約》(Treaty of Zaragoza)。根據條約,兩國重新劃分了太平洋勢力範圍,西班牙退出印尼,葡萄牙為此賠償西班牙35萬金達克特(曾在通行於許多歐洲國家的金幣),太平洋分界線以西的菲律賓則繼續由西班牙統治。

▲1914年的世界已經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西葡兩國這種全球範圍內的地圖開疆,當時看起來皆大歡喜,但完全沒有考慮到後發競爭者的因素,在英法等列強相繼崛起後,西葡兩國旋即衰落,瓜分世界變成了多邊遊戲。後來的這些列強,可就不是在地圖上劃線了,而是在亞非拉大地和各大洋上真刀真槍明火執仗的干。當然,這些列強大多也是有理智的,出於成本考慮,並不去多想瓜分世界這種面子事,而搶到多少算多少。

但是不夠明智的國家,總是有的,到了四十年代初,後起的軸心國集團又開始謀劃著要瓜分世界了。

根據美國歷史學家諾曼?里奇(NormanRich)所著的《Hitler"s War Aims: Ideology, the Nazi State, and the Course of Expansion》(希特勒的戰爭目的)一書記載,珍珠港事件後的1941年12月11日,也就是德國對美國宣戰的這一天,德國和日本召開了秘密會議,日本駐德大使大島浩向德國提出了在亞洲的領土要求,並於15日提交了一份更加具體的草案。

按照日本的方案,以東經70度線為界,以東歸日本,以西歸德國。這條線北至鄂畢河的北極河口,南至印度拉傑果德,手筆不可謂不宏大,而日德兩軍將分別從印度和中東方向對進,會師於印度西部和阿富汗東南部一帶。

不過德國對這個方案並不滿意,因為一條簡單的直線會把許多地區的天然資源分布切開,形成不合理的分割。於是德國將修訂方案的任務交給了國防軍軍事經濟辦公室,最終將邊界調整為沿伊朗東部向北,經阿富汗北部、中國西部、外蒙西部邊界以及葉尼塞河,直到北冰洋。德國這樣劃分的依據,首先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的原因,居然是提防日本,目的是佔據邊界附近的山地,以防將來「平分天下」後,來自日本的攻擊——八字沒一撇,就已經開始互防了。

二戰中德日會師於北印度洋的計劃,也見於印度人巴蓋特?拉姆?泰勒瓦爾(Bhagat Ram Talwar)的記載,這位印度活動家在二戰中與德日積極合作,試圖借德日之力來爭取獨立,因此與納粹德國的外交官進行過數次會談。泰勒瓦爾在回憶錄中寫道,納粹外交官親口告訴他——

「德國人顯然並不想佔領整個俄國領土,他們的戰略只是想在佔領部分俄國領土後,將在俄國的軍事力量與中東的軍事力量會合……如果他們達到預期的目的,那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力量阻擋他們去完成他們的最後使命……另一方面,魯斯穆斯(另一個德國外交官)正期待著德軍在打敗俄國,征服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後,直逼印度邊界」。

▲重光葵就是代表日本在密蘇里號上

簽下降書的人(前排帶拐的那個)

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重光葵(甲級戰犯)後來在監獄中寫出了《昭和之動亂》(中譯書名為《日本侵華內幕》)一書,其中有這樣的記載——

「關於對蘇作戰,希特勒從政治觀點出發,認為大軍南侵,從烏克蘭進攻高加索,將石油控制在手,可斷絕英美從波斯灣方面對蘇的援助,使德國的勢力伸展到中亞細亞,再與印度方面的日軍遙遙相對,取得聯繫。日本軍部從締結三國同盟以來,也是這樣考慮的。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敗後,仍與陸軍一起,電令在柏林的野村武官,勸希特勒調德軍進攻高加索。」

▲老奸巨滑的丘吉爾當然能看出對手的動向

在後來的歷史中,德日兩國確有按照「會師印度洋」的規劃來行動的趨勢——德國從北非和高加索方向夾擊中東,日本則從緬甸向印度進攻,盟國領導人不可能不覺察到其中的危險。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如果德日實現會師將會導致英美「在中東全部地位的崩潰」,他曾在給羅斯福的電文中強調印度洋的「災難局勢」:

「日本可以派三分之一的戰艦和半數的航空母艦到印度洋……這將對我們的全部戰爭計劃造成無法計量的後果,包括加爾各答的丟失和通過緬甸與中國的全部聯繫的斷絕……結局將是我們在中東全部地位的崩潰。這不僅是由於我們到中東和印度的航線截斷,還由於阿巴丹(伊朗)的石油供應線路被阻斷,沒有石油,我們就不能維持我們在印度洋地區的海上和陸地的地位。」

丘吉爾的擔憂不是沒道理,起碼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初,軸心國集團簡直是勢如破竹,順風順水,美蘇英中皆是連戰連敗,法國乾脆舉國投降了。如果德日成功會師,同盟國在能源方面的優勢將被大大削弱,二戰形勢將會極其不利於同盟國。

所幸德日戰前的存量有限,在如此廣大的空間面前,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閃電戰一舉拿下。兩線作戰的日本,四線出擊的德國,戰線拉得太長,用於會師方向上的兵力捉襟見肘,況且同盟國雖然一開始被打懵了,但畢竟也不是泥捏的,即使是拼數量,也能給予對手很大的消耗,一旦進入相持階段,軸心國失敗的命運就不可避免。

所以,地理上相隔遙遠的德國和日本,事實上並沒有形成真正有效的戰略配合,只是通過偷偷摸摸的潛艇「柳輸送」搞了一些有限的技術交流,基本於事無補。

以今天的眼光看去,哪怕把全部軸心國都算上,在全世界面前也顯得太小了,小蛇吞大象,註定是狂妄。但是,如果能拉上一個大國的話,情況會不會不一樣呢?在真實的歷史中,德國不光是聯合日本,還曾有拉上蘇聯干一票的想法。

在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年以後,已然瓜分了波蘭,嘗到了甜頭的蘇德兩國,再次進行了談判,這次的議題是說服蘇聯加入軸心國。今天看來,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在當時那個年代,蘇德聯合併非沒有可能。

如果能以和平的方式將蘇聯納入自己一方,就可以充分利用蘇聯的人口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對於納粹德國來講,這種策劃無疑是上策。在當時的德國外交界,也普遍認為聯合蘇聯是正確選擇。1940年10月13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信給蘇聯外長莫洛托夫——

「我想說明,元首認為……四個強國——蘇聯、義大利、日本與德國的歷史使命,是採取一個長期政策,在世界範圍劃定他們的利益範圍,以將他們的人民在未來的發展導入正確的渠道。」

斯大林作了這樣的回復——「我同意您的意見,在長期劃定彼此利益範圍的永久性的基礎上改善我們兩國的關係是完全可能的。」

▲里賓特洛甫在柏林迎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

於是,莫洛托夫受斯大林之命前往柏林進行談判,斯大林在行前把底牌告訴了莫洛托夫——最重要的是把巴爾幹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11月12日,莫洛托夫到達柏林,與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進行了兩天的會談。

納粹德國的外交官表示,英國即將崩潰,德蘇意日四國在全球劃分勢力範圍的時代已經到來,四國都應擴張,蘇聯則向印度洋方向發展。莫洛托夫表示,蘇聯對擴張勢力範圍很感興趣,但蘇聯更為關心的是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此外,莫洛托夫還想知道軸心國對南斯拉夫、希臘與波蘭的意圖,以及瑞典是否能保持中立。

▲蘇德外交官在柏林總理府進行了「友好」會晤

由於蘇聯的要價超出了希特勒的底線,所以莫洛托夫在柏林沒取得什麼成果,兩手空空地回來了。但斯大林還抱有希望,到了11月25日,莫洛托夫又向德國大使舒倫堡提出了一個方案,蘇聯政府準備加入軸心國,前提是——

1. 確保芬蘭在蘇聯的勢力範圍內,蘇聯將保證德國在芬蘭的經濟利益。

2.蘇聯以租借的方式,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的範圍內獲得軍事基地。

3. 承認巴庫以南朝著波斯灣方向的地區為蘇聯勢力範圍。

4. 日本放棄北薩哈林島的石油與煤礦的特許權。

除此以外,斯大林還提了一個有點過分的要求,就是要把土耳其也拉入伙,如果土耳其不幹,那麼,德國、義大利和蘇聯就「通過必要的軍事和外交措施取得成功」。這個要價在東歐問題上作了點讓步,但仍然讓本來就對蘇聯心存疑慮的希特勒覺得這是獅子大開口,反而是堅定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決心。

▲第二次近衛內閣期間,

東條英機已是陸軍大臣

在蘇德會談的同時,德國將這一情況也通報給了日本,當「里賓特洛甫案」到達日本後,近衛內閣於1941年2月3日召開會議,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四國軍事同盟案」,提出了日本的條件——

1. 由德國斡旋,日本從蘇聯手中獲取對庫頁島的所有權,若蘇聯不允,則蘇聯要在五年內供應250萬噸石油。

2. 日本承認外蒙,蘇聯承認偽滿洲國和偽蒙疆政府。

3. 劃定日、蘇、滿、外蒙的邊界。

4. 蘇聯承認「大東亞共榮圈」。

5. 戰爭結束後,四國重新劃定在世界各地的勢力範圍。

但這幾個國家之間的戰略方向和領土要求天然就存在著不可調和性,這也就決定了三國軸心很難變成四國同盟。1941年4月13日,已經嗅到一絲硝煙味的斯大林為避免被兩面夾擊,同日本簽署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相互承認雙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在對方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事實上宣告了「四國同盟案」的終結。兩個月後,德國入侵蘇聯,世界格局就此鑄成。

不過,假如軸心國集團和蘇聯足夠「理智」,都能做點讓步,讓四國同盟成真,二戰就會演變為德意日蘇對英美中的格局,鹿死誰手還真是殊難預料啊!如果真那樣了,中國很有可能會被日蘇三面夾擊,德國也不用兩線作戰,英國和北非的淪陷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德日蘇實現中東會師就是個大概率事件,搞不好就成了小說《1984》中三家分地球那種情況了……想到歷史真有可能在四十年代初拐個大彎的事實,的確是讓人背後冷汗直冒。

好在邪惡力量終究沒有那麼聰明,德國攻打了蘇聯,日本偷襲了美國,把這兩個大塊頭推到了同盟國的陣營,給自己樹了兩個超級大敵,失敗就是註定的。

在真實的歷史中,阻止德日瓜分世界,中國起到了關鍵作用。事實上,德國曾經有過聯合中國出兵印度的企圖——1942年,德國提出了《中德軍事密約》,試圖引誘中國加入軸心國一方,「突攻印度,與德合作」,但此時的中國已對德宣戰,蔣介石有足夠的警惕,他在日記中寫道:「對德國路線,勿再探索為宜,不如嚴令拒絕之。」

對於日本來講,如果能迫使中國投降,憑藉佔據中國帶來的優勢,遠東英軍那點戰力根本無法抵擋,拿下印度將易如反掌,一路殺到中東也不是夢想。但中國以貧弱的國力拚力抵抗,誓死不降,付出了巨大犧牲,牢牢地將日本陸軍主力釘在中國戰場,如大山一般擋住了日本向西的去路,使日本參與瓜分世界的努力成為鏡花水月。

羅斯福非常明白這一點,在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曾對兒子埃利奧特·羅斯福這樣講:

「你替我記下來,孩子。我早就說過,要打敗日本人,惟一的辦法是抓住中國人不放。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毫不費力的打下澳洲,撲向印度和俄國,佔領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然後和德國人在中東會師。」

所以,今天沐浴在和平陽光中的我們,真的要感謝當年衣衫襤褸、吃糠咽菜的爺爺輩,沒他們以血肉之軀拚死抵抗的頑強和犧牲,我們也許真的會生活在《高堡奇人》中那種暗無天日的世界裡,淪為亡國奴,被法西斯奴役——那時候的中國抗日軍民,無愧為偉大的一代。


推薦閱讀:

馬克沁機槍有多厲害?為什麼二戰的時候那麼怕它?
殲31的尷尬處境
歷史上中國第一艘航母是什麼?
美軍網路戰主要幹什麼?
「二戰最強衝鋒槍」波波沙:備彈71發 德軍人見人怕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事 | 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