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會不會因為不夠平民化而令許多人望而生畏?
我覺得第一次使用的心理門檻很高。會怕自爆淺薄。不過如果有讓人感覺安全的關係網路,或者熟人,這個會好很多。一旦進入互動並且得到關注,應該有動力繼續的。不過產生內容的永遠都是少數,對吧=)
你在知乎
見過市局級以上幹部給你答題?
見過教授職稱的給你答題?
見過資產千萬以上的給你答題?
醫生有市級以上醫院骨幹醫師給你答題?
律師有大律師所一級法人給你答題?
技術員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給你答題?
您各位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覺,是因為中國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大學入學率猛增,生產資料不斷豐富,把十年,二十年前屬於中產階級的特徵帶入了底層,僅此而已。
你說門薩不平民化我信,你說骷髏會兄弟會不平民化我信,甚至你說1024不平民化我也信。你跟我說一個開放性的社區不平民化?您可真夠高看自己。中國人有個特點(有的情況下是優點有的情況下是缺點),就是「平民」從來不會被「非平民化」嚇倒。成功的品牌在中國好像很少會考慮「平民路線」,但出於市場會考慮「大眾」。
它已經因為過於市儈化而令我生厭了。生畏?從來沒有。
平民化???
@張筱語 說的非常對啊,司局級以上的,正教授職稱以上的,主任醫師級別的,律所法人的有幾個來的。少數幾個曾經來過的,都基本走的差不多了。不過 @張筱語 有一點說錯了呢。資產千萬的倒是真多,看看知乎上的回答,我都以為資產千萬、清北復交常春藤打底才是小康水平的下限了呢。
而且動輒就是認識七大長老級別的,黨和國家高級領導的知友。看著確實覺得高端。
可你看看個中國大V艹粉,找個知乎群進去看看。那種跪舔的樣子,不過是一幫人的自High,還自詡為社會精英。然後看不起上面列舉的頂著那些頭銜的一個個人嗎。瞧這個土,瞧那個跟不上互聯網時代。只有廣大的知友才代表了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又有逼格,又有文化,結果都是約跑到飛起, 迅速攀上各大國內YP網站榜前5。
這樣的「精英化」不要也罷,還不如安心做個窮苦小老百姓。我覺得現在知乎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門檻太低 低質量問題和低質量回答太多,平均智商堪憂。
知乎只會因為一些人自以為逼格高讓人望而......→_→
我就是平民,也不是IT圈子的,之所以沒有生畏,還是因為「逐利」吧,信息是有價值的,何況在知乎取得、交換信息的成本低的可以忽略不計。此外,這裡很多老師,都是對自己嚴苟,對他人比較寬容的類型。對我這樣的普通用戶來說,上知乎的難度大於在韓國專屬經濟區一側捕魚,但遠小於在街頭和陌生美女搭訕。
我就是一個平民,一個平庸的人。很羨慕知戶里許多人有錢還懂得多。但是我就是來學習的,只為懂得多!
不怕平民化,怕的是平民貴族化,都是普通人,非得裝大神,都是過來人,非得上下等
知乎就是個小姑娘,也跟哈姆雷特一樣。問題怎麼樣,回答好不好,是裝逼還是真誠,完全取決於屏幕前的你。
我就搞不懂了,玩個知乎哪裡來那麼多優越感?你們所說的大牛,或者說李開復,雷軍,或者是民謠歌手,人家就不玩微博微信了?你們有看過玩微博的或者玩微信的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而感到有優越感?
知乎現在很平民呀。。。
就如匿名用戶說的,你問反了。
現在擔心的基本上是知乎平民化了而讓人望而生厭。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平民化不是一個讓人望而生厭的方式,平民化是對知乎走向更好的一個途徑。人都是嚮往自由的,不能故步自封。知乎還不夠平民化?
如果不知道怎麼回答,就抖機靈。精英都是這麼乾的。
這兩天知乎上天天都提什麼破問題,要麼就是奇葩女想著怎麼分老公財產,要麼漢子來問女票懷了別人的孩子怎麼自我寬慰,答案區要麼膜蛤評論全是查水表送溫暖,要麼個個頭頂一片草原,還有騙圖發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動不動出來炸魚武陵人繁殖率這麼高了么。
今天又有問會不會因為太平民化而望而生畏,#%/,){*「。
如果不是知乎官方為了增加社區活躍度,故意挑撥知友們神經,知乎的平民化真的已經下探到一定程度了,說平民化都有辱平民二字。再考慮到社科答案下謾罵攻擊逼走大V的言論,凡是有點專業門檻的物理、計算機等領域都安靜得多,凡是門檻低能看懂中文普遍撕逼一片。
哦剛又改成不夠平民化了?改提問的同學你確定不會篡改提問者的初衷?
戾氣較多,見諒。
猶記得初次上知乎,真心感覺某些答主吊炸天,莫名的高大上。後來中間忙於工作、考試、跳槽,經歷了無數的波折苦悶。偶然再次進入知乎,已能夠用自己的一些積累幫助別人,而且幫助的人越來越多。知乎也許會變得平庸,但自己也會成長。
我們每個人接受教育不同,所以知識文化水品高低不同,強項領域不同等。但是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望想去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對於自己的身邊碰到各種疑惑想去得到一個」答案「的求知慾,對於得到他人認可而獲得尊重的文化成就感等,這些」交叉「共同點也促使了我們很多人聚集倒了知乎這個平台。我覺得可以在大方向上進行兩分類,我感覺知乎應該根據提問者問題的「深度」分類分成「平民化」問題和「領域專業性」問題,平民化問題可以採取類似暢所欲言,有什麼說什麼的」頭腦風暴「模式進行討論和回答。專業性問題上可以由一些領域「專家」先進行指導性的問答和意見,定格方向,然後由我們大部分平民化的「有興趣但是切不中核心和主題的人」進行討論提問和回答。這裡我特別提一點應該提高問題質量專業性的知識,應該在提問時多一些細分類的指導性選項篩選出比較專業問題,經過專業化的提問,來得到專業性的問題。在提問和問答的同時,我們不僅增加了自身的知識和見識,而且可以對知乎產生一種對於知乎平台的心裡認同感和對知識權威性的認同感,可以大大增加我們這些用戶的用戶黏性。我建議」知乎「創建一個針對自己平台的交流群,大家可以在上面進行提意見,交流用戶體驗,,知乎可以在群里發現發掘客戶的自身訴求進行進一步提高」知乎「的平台質量的計劃方案。希望」知乎「平台成為一個適合我們自己的能夠不斷進步的高質量的」知識「平台。
知乎有門檻嗎?我逛知乎最大的感慨就是:這麼多和我一樣的平民能有各種獨特的專業的見解,而我只能看著,不甘心!想要提高自己的動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推薦閱讀:
※在知乎,回答問題的門檻如何適當降低?
※知乎是如何解決激勵制度問題的?
※為什麼知乎用戶的「level」普遍較高?
※兩個人因為在知乎上的觀點一致,或者有些許共同愛好,這兩個人便「社交」了,是不是一件特別扯的事情?
※怎麼推薦一個人上知乎?
TAG: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