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17個諾貝爾獎,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

今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日本第26位諾貝爾獲得者。

自1949年湯川秀樹成為日本首位諾貝爾獲得者後,短短的68年間,日本共有26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榮升為僅次於美國的」諾獎大戶「。

柏拉圖曾說: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但真正理解這句話並發揮到極致的只有日本人。

2001年,日本出台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該計劃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

事實證明,日本人並沒有吹牛,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科學家獲獎人數快速增長,截至2016獲獎人數高達17人,平均下來一年一個。

這種「井噴式」諾獎勢頭,引起了國際強烈的關注,日本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早在2009年,《中國教育報》記者張貴勇便撰文描述他從多位諾獎得主教育經歷中看到的共性:

「他們大多有著相對美好的童年,都喜歡親近自然、探索自然,都喜歡閱讀、善於閱讀,而且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啟蒙和引導角色。

在大自然中萌生科研的「初心」

2016年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獲得者大隅良典從小體弱多病,但他非常喜歡大自然,談起自己童年探索大自然的經歷時,有一段話充滿了畫面感——

「小時候的夏天喜歡在小河裡撈魚、捕螢火蟲、採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能夠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抬頭看見滿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認出星座,銀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樣奔騰」

這些當時都沒有想過,但今天作為自然科學專業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者,這樣的體驗,就是一切的原點吧。」

眾所周知,日本的學校很重視讓孩子親近自然,中小學的建設都會結合地理,適當保留當地自然風光。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江崎玲於奈有此感悟:「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理應無比珍視、精心培育、不斷激勵和呵護」

反觀國內的孩子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奧數、背單詞、彈鋼琴。孩子的節假日不是在上補習班,就是走在上補習班的路上。

夏令營時,一些小營員對著小毛毛蟲、小螞蟻、寄居蟹等小動物都驚呼不已,坦言這是自己第一次接觸到野外的小動物。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正在殘忍地製造沒有童年的一代人,親手扼殺孩子們探索的興趣。

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們多走向自然,探索世界,孩子們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童年。

閱讀是獲得「諾獎」的捷徑

從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著作之中,可以看出閱讀對他們成長的重要意義,其中幾位獲獎者更是因為閱讀名家著作而堅定了人生的方向。

小柴昌俊在《我不是好學生》中坦陳,小學時閱讀愛因斯坦著的《物理學是怎樣產生的》,使他對物理產生極大興趣,並最終走上物理研究之路。

福井謙一在《直言教育》中寫道:「在我的整個初中、高中時代,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法布爾,他於我可以稱為心靈之師,對我的人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大江健三郎從小就有抄書的習慣,他在書中坦陳:「為了讀書寫下很多筆記,並且持續這種讀書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處的我。」

諾貝爾獎獲得者熱愛閱讀的習慣,源於日本「全民讀書」的風氣。

在地鐵上,在拉麵店,在便利店,甚至在醫院的候診室,日本人似乎無時無刻都在閱讀。

前年在日本遊玩時,我在一家便利店裡吃東西,一位女士在我旁邊津津有味地閱讀,對面的學校下課鈴響後,女士依依不捨地放下書到學校里接孩子。

接到孩子後,這位媽媽又專門在便利店裡多呆了半個小時,就為了將那本書看完。

在日本呆了半個月,我有一種感覺,彷彿所有的等待,都能用來閱讀。

日本人的閱讀習慣從小就開始培養,政府非常重視兒童閱讀活動,有專門的法律為兒童讀書創造條件。

媒體每一年都會對學校兒童讀書情況經行調查,把結果向社會公布,引起社會對讀書的重視。

中國前駐大阪總領事王泰平曾感慨「日本人真正把學習當成一輩子的事」。

家庭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如果說閱讀是諾貝爾獲獎者之所以成功的內在因素,那麼良好的家庭教育則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

中國有句古話:「養不教,父之過」,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重。

福井謙一受父親影響養成了刻苦讀書、勤于思考的習慣,他在書中寫道:

「至於學習,父母倒是採取了不干涉的態度,一次也沒有講過『要好好念書』之類的話。但是,我家卻經常籠罩著令孩子不由自主地想去學習的嚴肅氣氛。」

在家庭教育中,日本更崇尚:「獨立教育」。

在日本,孩子上小學就需要獨自去學校,這是學校和父母們約定俗成的慣例。如果學校離家很近,3、4歲正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會自己走路上學。

大人們認為,獨自上學是他們邁出獨立的第一步。

當孩子們真正處於一個沒有家長陪同的世界,自然而然要去面對許多問題:迷路怎麼辦?遲到了怎麼辦?東西忘路上了怎麼辦?

這個時候,孩子的獨立思維就開始形成,他會自己想辦法最終找出原因及解決辦法。

在電影《你的名字》中我們會發現,兩個高中生具有非常強的社會活動能力——男生每天放學可以去餐館打工,女生則可以說走就走去東京。

日本學生考上大學後,學費由父母負責,但學費之外的生活費要靠自己打工賺取,否則會受到同學和社會恥笑。

縱觀我國目前對於孩子「獨立性」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欠缺的,中國的父母幫孩子處理日常事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無論做為家長,亦或作為老師,都更需要擔起這份責任,敢於「放開手」,讓孩子承擔更多。


推薦閱讀:

關原之戰站隊的地域問題?
同被日本殖民過的韓國人的反日意識會那麼強烈,而台灣就出了李登輝這貨呢?
怎么区分日本刀里的“打刀”和“太刀”?

TAG:歷史 | 日本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諾貝爾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