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日本戰國時代的父子檔們·武田篇
信虎與信玄
天文十年(1541年),武田信虎前往女婿即駿河國的大名今川義元處訪問時,其子武田晴信(即武田信玄,下文為方便閱讀統一稱為武田信玄)趁此機會派出軍隊前往甲斐、駿河國的國界,阻攔武田信虎返回甲斐的歸路,將其從武田氏的家主之位放逐。
武田信玄放逐親生父親武田信虎的行為在當時傳遍周邊諸國,後來越後國的大名上杉謙信就曾譴責過武田信玄的惡行之一便是放逐父親。即便到了現代,武田信玄放逐父親繼承家主,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
大永元年(1521年)十一月,武田信玄誕生於甲斐國積翠寺要害山城。當時,甲斐國面臨著駿河國的今川氏以及小田原北條氏的兩面夾攻。今川家派出了家中重臣福島正成率軍侵攻甲斐國,在飯田河原、上條河原被武田信虎率領的武田軍擊敗,長年來與北條、今川的戰爭,以及甲斐國的內亂,使得武田家在甲斐國的勢力日薄西山,處境十分艱難。武田信玄所誕生的要害山城,是武田家的本城躑躅崎館後山的一座「詰城」,可以直接理解為是應付躑躅崎館防禦力低而修築的要塞。
在如此境地誕生的武田家嫡長子武田信玄,自幼就被冠以「勝千代」的幼名,通說里都說這是為了武田信虎為了紀念在飯田河原擊退今川軍的勝仗而取的,實際上這是一種上帝視角的藝術創作,「勝千代」這個幼名也是武田信虎幼年時的幼名,取這個名字只是表示武田信玄的繼承人身份,僅此而已。武田信玄的假名為太郎,天文五年時從幕府將軍足利義晴處拜領了偏諱,取名「晴信」,並就任「左京大夫」的官職,「左京大夫」也是武田信虎的官途,在武田信玄繼承父親的官位之後,武田信虎便將自己的官途改稱為「陸奧守」了。
武田信虎讓武田信玄繼承自己的幼名以及官途,還花大價錢讓幕府將軍下賜偏諱,無疑是將武田信玄擺在自己的繼承人的位置上,希望將來武田信玄能夠繼承武田家,重塑武田家的輝煌。
武田家的父子情仇
武田信虎既然是將武田信玄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看待,那麼為什麼武田信玄又要流放自己的父親呢?要知道,日本的家主,可沒有終生就任的習慣,一般年紀到了,就都會隱居,將家主傳給兒子,基本沒有「老太子」的存在。
在通說里,武田信虎寵愛二子武田信繁,敵視武田信玄,在甲斐國內又橫徵暴斂,窮兵黷武,擔心父親廢除自己的繼承人之位的武田信玄不得不先下手為強,在父親對自己動手前先解決父親。在1988年的NHK大河劇《武田信玄》、2007年NHK大河劇《風林火山》中均有這個橋段,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很有可能僅僅是一種基於「英雄」史觀創作出來的故事,武田信玄作為武田家最耀眼的統治者,是武田家的英雄與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那麼名將與英雄為什麼會做出如此違背人倫之事呢?通說故事往往非黑即白,武田信玄既然是白的,自然就得從武田信虎的身上找原因,從此武田信虎就背上了「廢長立幼」、「暴君」的黑鍋。
日本戰國時代,有「父慈子孝」傳統的,不僅僅有之前寫過的伊達家、提到的古河公方家,要是說起父子反目,武田家也是一個十分具有這項傳統「美德」的家族,並且還舉一反三,將父子之爭擴大到了兄弟之間。
武田家從平安時代就開始是甲斐國的一大豪族,出自清和源氏河內流的源義光(源義家的弟弟)。武田家原本以常陸國武田鄉為根據地,後來遷往甲斐國。源平合戰時,武田家的家祖武田信義甚至一度率領甲斐源氏成為當時並立的三大源氏勢力之一(另外兩個為伊豆國的源賴朝、信濃國的木曾義仲),將勢力從甲斐國擴張至駿河國與遠江國。鎌倉幕府時代,武田家也是鎌倉幕府的有力御家人之一,確立了自己在甲斐國的優勢地位,長期擔任甲斐國的守護。進入室町幕府以後,武田家的家主武田信滿與關東管領犬懸上杉家結為姻親,在上杉禪秀之亂後武田信滿在天目山自盡而死,其子棄國逃亡,甲斐國一度成為無主之地,要不是室町幕府的支持,武田家很有可能在此時就滅亡了。
武田信虎的爺爺武田信昌繼承家督時年僅九歲,成年之後在信濃國諏訪家的支持下降服了自己對立的跡部氏與逸見氏,奪回了自武田信滿後喪失的甲斐國主權。然而,武田信昌晚年卻將一門總領之位傳給了嫡長子武田信繩的弟弟油川信惠,使得不滿的武田信繩與父親和弟弟產生嚴重對立,甲斐國再度一分為二,陷入內亂。在這次內亂之中,武田信繩因為保護了受到伊勢盛時(北條早雲)攻擊的堀越公方足利茶茶丸,遭到伊勢軍與今川軍的攻擊,武田家與二家的仇恨就是在這時埋下的。
明應七年(1498年),甲斐國發生了「明應大地震」,武田家在地震之後,認為是老天爺看不下去父子兄弟相殘而降下的天罰,不得不以將家督之位傳給武田信繩為條件議和。永正二年(1505年),武田信昌病逝,兩年後,武田信繩也過早地離開了甲斐國人民,而家督之位,便傳到了武田信繩的嫡子武田信直的手上,武田信直便是武田信虎早年使用的名字,下文為方便閱讀通稱為武田信虎。
武田信虎不愧是武田家的一隻猛虎,繼承家督那年年僅十四歲,次年,武田信虎便率軍消滅了再度有爭奪家督野心的叔父油川信惠父子,隨後相繼降服了國內的有力國人小山田氏、大井氏、今井氏等家族,又與駿河國的今川家、相模國的伊勢家(北條家)對戰。
在武田信昌、武田信繩、油川信惠、武田信虎三代父子兄弟叔侄的恩怨之後,武田信玄也在後來與自己的嫡子武田義信對立,再加上武田信虎與武田信玄,武田家的血親們為了家督之位可以說打得是頭破血流了。
武田信虎在天文元年統一了甲斐國,隨後又與信濃國的諏訪家、駿河國的今川家修好,相繼將女兒嫁入這兩家,同時讓武田信玄迎娶北條家的敵人扇谷上杉家當主上杉朝興的女兒,與周邊的勢力結為同盟。藉此機會,長年來陷入戰亂的甲斐國得以稍微休養生息,武田信虎也強化武田家對甲斐國的支配,使得甲斐武田家得以從守護大名步入戰國大名的行列,為後來武田信玄的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武田家的真正中興之祖,應當是武田信虎。
流放武田信虎
在強化領國支配的同時,為了應對再三叛變的甲斐國的國人們,永正十六年(1519年)武田信虎將本城從川田館遷往了躑躅崎館,同時命令國人們集中居住於甲府,試圖將國人家臣化。次年五月,栗原氏、今井氏、大井氏為了抵制這種行為,逃出了甲府,掀起叛亂,隨即在次月被武田信虎平定。
天文五年(1536年),駿河今川家當主今川氏輝突然病死,今川氏輝的兩個弟弟栴岳承芳(即今川義元)與玄廣惠探爭奪家督,今川家爆發了「花倉之亂」。武田信虎不顧家臣們反對,選擇支持栴岳承芳一方,並將違背自己意願的前島一族處死,同時趁機將甲斐國的許多奉行眾流放至國外。武田信虎故意反家臣而行之,其目的在於趁機清洗國內反對自己的勢力,然而手段過於激烈的武田信虎使得家臣們人人自危,最終遭到了家臣們的反噬。
統一了甲斐國以後的武田信虎並不滿足於現狀,隨後侵入了信濃國,於天文九年佔領了信濃國的佐久郡,甲斐國的武士們雖然熱衷於從軍打仗,但是此時卻因為抵觸情緒抵制前往信濃國作戰。
天文十年,甲斐國爆發了百年一遇的大饑荒,在《勝山記》的記載里,戰國時代的甲斐國經常爆發瘟疫與自然災害,基本上每隔幾年就有一次大災,此次天文十年的災害也使得許多甲斐國的百姓命喪於此,浮屍遍野。
在中世紀的日本,一旦遇上了大災害或者外敵入侵這樣的危機時,通常都會頒布「德政」、「善政」,有的在道歉後還會引咎辭職(隱居),將家主之位傳給繼承人,這傳統一直到現代都可以看到。然而,武田信虎面對長年來的饑荒與自然災害無動於衷,始終熱衷於戰爭。以至於《勝山記》與《王代記》里均有武田信虎被流放後,家臣們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武田信玄下令甲斐國「一國平均安全」,停止對信濃國的用兵,攘外先安內。
武田信玄流放了父親以後,也將自己的官途從原本武田信虎傳下來的「左京大夫」改成了「大膳大夫」,同時也將「勝千代」的幼名傳給了庶流穴山家的穴山信君,後來穴山信君也自稱武田信虎的官途「陸奧守」。武田信玄之所以選擇大膳大夫的官途,是因為他十分重視與室町幕府將軍的關係,大膳大夫原本是若狹武田家的歷代當主的官途,武田信玄此舉是想取代若狹武田家,成為最親近幕府的一支武田家。隨後武田信玄取消了父親武田信虎的原路線,破棄了與信濃國諏訪家、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的同盟,轉而與小田原北條氏、駿河今川氏結成了「甲駿相三國同盟」。
武田家的輝煌
武田信玄之所以大反父親之道而行,其實不是因為他真的有多恨這個父親,而是因為他其實也是順應了家臣們對武田信虎的不滿而登上的家主之位,再加上大饑荒使得領內人民對武田信虎怨聲載道,武田信虎的政策已經被不滿的家臣們冠上了「不適合甲斐」的頭銜,因此武田信玄不得不採取與父親截然相反的政治路線,繼而去維護武田家在甲斐國的統治。
與今川義元要靠與兄弟交戰爭奪家督、北條氏康一繼位就得和扇谷·山內上杉家以及古河公方作戰、織田信長繼承家督時大量家臣不滿若即若離、喪失大部領地這些大名相比,武田信玄繼任家主時實在是太舒服了。因為事先在家臣中就有預謀,還和今川義元打過招呼,武田信玄繼承家督之位十分順利,「一國平均安全」的命令使得武田信玄有了流放父親的大義名分,獲得了民心,沒有什麼家臣跟著武田信虎前往駿河國隱居或者舉起支持武田信虎的大旗舉兵的情況。早年的戰國大名化進程武田信虎也早就為他進行了一大半,此時留下的領地不光有甲斐一國,還有信濃國的部分領地,只要政治手段及格,安撫完家臣,武田信玄成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是完全沒問題的。
不過,要是武田信玄僅僅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那他就不會是當代聞名世界的日本戰國武將了,甚至連歐美遊戲公司製作的《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中的開場CG動畫里武田信玄都在攻城戰里露了個小臉。
武田信玄繼承家督之後,武田家的勢力迅速擴張,成為橫跨甲斐國、駿河國、信濃國、上野國、甚至美濃國、飛驒國、遠江國、三河國等地的超級大名,並且武田信玄完美遊走於德川家、北條家、上杉家以及織田家之間,從未表現出劣勢。
不過諷刺的是,武田信虎被流放之後再也沒有回到甲斐國一次,即便是兒子武田信玄在天正元年(元龜四年,1573年)完成西進計劃時中道崩殂,他也沒有想回老家探親的期望,大概是因為他對這片土地有著太多不美好的回憶而導致心涼的原因吧。武田信虎回到了孫子武田勝賴的城池高遠城裡,並在天正二年(1574年)以八十高齡逝世,幸運的是,他這也算善終,否則就算這年沒死來年估計也會被氣死。
武田信玄雖然與武田信虎對立,併流放了自己的父親,但是其卻在武田信虎的基礎上,構築了武田家人才濟濟的家臣團以及龐大的領地,武田信虎即便對兒子流放自己感到耿耿於懷,但是看到武田家的壯大,大概也會認為自己教育得當,感到欣慰吧。
雖然武田信虎死後八年左右武田家就滅亡了。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奪取駿河,武田信玄是否有能力在元龜三年發起大規模西上作戰?
※武田信玄的韮崎之戰爭議?
※武田信玄與諏訪賴重反目之原因為何?
※武田勝賴到底是家督還是陣代?有沒有確切的說法?
※為何武田家家臣在戰國無雙里倍受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