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部隊的鎮魂歌》書中對於「春醒」行動的總結

伊薩耶夫的大作《TOMB OF THE PANZERWAFFE——The Defeat of the 6th SS Panzer Army in Hungary 1945》,《裝甲部隊的鎮魂歌——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在匈牙利的失利,1945》——阿列克謝·伊薩耶夫、馬克西姆·科洛梅伊茨(合著),斯圖爾特·布里頓(編譯)中的第18章 總結

終於在元宵節過後出了新的文章,只是一個小作罷了。我的專欄在近期也會發表第一篇作品文章,讓大家久等了。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計劃。然而,即使在這個時候——1945年的春季,德意志第三帝國大廈將傾之時——仍然有許多德軍高層人士低估了敵人作戰行動的可能性。

從戰術層面上來講,德軍的裝甲部隊在作戰行動中早已是今非昔比,例如1945年1月的「康拉德」行動,關於此作戰行動蘇方檔案中如是記載:

如果在前一次作戰行動中,敵軍使用了機械化部隊進行廣泛機動,那麼在指定的行動中,從一個扇形區到另一個扇形區的機動是毫無意義的。敵軍在一個軸線上作戰,在編隊作戰的範圍內只使用單獨的一組坦克集群從一個扇形區機動至另一個扇形區。

1945年3月發生在巴拉頓湖的戰事是極其有趣的,事實上,防守方蘇軍的火炮部隊成為了「主角」,面對敵人的坦克進攻,它們在戰鬥中擔負著重要職責。蘇軍的坦克部隊則在戰鬥中扮演了「配角」。

戰術上來說,蘇軍的反坦克炮,師屬火炮以及自行火炮脫穎而出,展現出其有利的地位。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軟肋」——位於側翼和後背,從近距離火力發射的技術上得到了有利的證實。在戰役過程中,當時最具戰鬥力的德軍裝甲部隊——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蒙受了沉重損失:

在戰役進攻期間,德軍指揮官們集結40至80輛裝甲車輛組成坦克集群,從數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意圖分散並摧毀我蘇軍的反坦克防禦陣地。然而這樣的作戰行動,德軍並未得逞,相反它們損失了80%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這一切戰績都歸功於我蘇軍的反坦克炮、自行火炮、坦克以及作戰飛機。

關於裝備損失,根據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戰報數據,在10天的相關戰鬥中,324輛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20輛半履帶裝甲車輛在戰場上被遺棄燒毀;另有33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97輛半履帶車輛被擊毀。

根據德軍戰報數據,截止至3月13日,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永久性損失共計42輛坦克和1輛半履帶車輛。當然,另有396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28輛半履帶車輛需要進入修理廠進行短期或長期的修復,然而,如果你考慮到,根據德軍檔案文件,短期修復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有時甚至更長),而需要完成長期修復則完全屬於遙遙無期的話,那麼你就會清楚地知道德軍對於裝甲車輛的戰報數據與事實相差甚遠。另外,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需要進行長期修復的裝甲車輛是那些不得不從戰場上撤離的。除此之外,德軍裝甲車輛可以從一個類別轉換成另一個類別:即最初為短期修復,然後變更為長期修復,最後將其註銷歸為永久性損失。這些都是你需要考慮的。

總而言之,如果拿著烏克蘭第3方面軍所聲稱的擊毀德軍裝甲車輛的戰報,我們就不會太偏離真相。在巴拉頓湖區域,德軍眾多裝甲車輛被擊毀或被遺棄於此,1945年3月下旬所拍攝到的珍貴照片,並且轉載在本書中,可以作為有力的證據。筆者擁有279輛被擊毀或被遺棄的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相關的照片,這些都是蘇軍的戰利品,其中包括70輛「黑豹」式坦克,40輛4號坦克,28輛「虎王」坦克,3輛「虎式」1型坦克,44輛坦克殲擊車(4號/70坦克殲擊車和「追獵者」式坦克殲擊車),22輛突擊炮,17輛匈牙利軍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其他一部分車輛。與此同時,在本人手頭上,被擊毀的裝甲車輛照片中,可見的最高識別數字為355,鑒於照片描述為279輛裝甲車輛和僅1輛半履帶車輛,於是我們假設其餘的損失數量都與德軍的半履帶車輛有關。於是我們可以確信,在「春醒」行動中,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永久性損失不少於250輛。而在這10天相關的戰鬥中,蘇軍損失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為165輛,其中包括84輛T-34坦克和48輛SU-100坦克殲擊車。

1945年3月16日,烏克蘭第3方面軍按計劃對維也納發起作戰行動。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在「春醒」行動中遭受慘重損失,無力再組織起像樣的抵抗,於兩周時間內,逐漸從匈牙利撤至奧地利境內。1945年5月,其殘部在維也納附近向盟軍投降,一部分投降於蘇軍,另一部分投降於美軍。

在3月6日—15日相關戰鬥中,烏克蘭第3方面軍對德軍裝甲車輛損失報告

推薦閱讀:

【開明前夜】普魯士的宗教政策與外交
德屬東非:叛亂,改革與經濟發展
20180128 答《伊麗莎白》劇情相關
【雛鷹的成長】腓特烈.威廉一世的行政,經濟與軍事
德意志帝國在一戰時的饑饉

TAG:蘇德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