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有作品的產品經理
1
從《產品手記》專欄開篇到昨天收官,歷經 100 余天,專欄真的就告一段落了,回想起自己的學習之旅,真的感慨萬千。
這篇文章權當給二爺的結業禮物,有幸學習了這段時間,寫作與分享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我會將這篇文章發在其他產品平台上,以便更多朋友能夠了解並且學習到真正有價值的知識。
這篇文章我希望聊聊我與專欄的淵源、數據統計、專欄亮點以及我的學習心得。
2
四個多月前,我有幸參加了在《極客的時間去哪兒》分享會,有幸見識池老師、安姐、二爺、陳皓的人格魅力,那時的我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雖然他們在互聯網上已經頗有名氣,可是見到真人那感覺完全不一樣。
我的第一直覺就是,在這個極客時代,每個人要打造自己的極客精神。
我對極客精神的定義就是:
他們大智若愚而富有科學精神,對一切常識的東西天然反感;
他們天生熱愛探索和創造,對於跟隨和人云亦云深惡痛絕;他們特立獨行,從不自我設置禁區;他們信仰自由,對於人為的限制極其不屑並熱衷於挑戰權威;他們推崇化繁為簡,相信設計的力量並追求產品美學。
我相信,這也是每個互聯網人所應有的品質與追求。作為產品經理,這不就是我們要改變世界的初衷嗎?
當時我已然被二爺的專業能力與臨場表演所折服,心想,「未來的我如果這麼厲害就好了」。而池老師團隊上線的極客時間自然成為焦點,幾位都透露了自己將成為首發的專欄作者。二爺的專欄純粹聊產品,而後專欄上線,我就毫不猶豫地訂閱了。
在開篇詞《產品經理的世界沒有對錯》中,二爺坦誠地說道:
產品經理行走江湖不看招式也不看顏值,產品,才是他唯一的名片。
誠然,我也摸爬滾打了兩年多,對產品能力的敬畏與執著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我從來不敢張揚自己負責的產品做得有多好,也不敢妄自揣測其他產品,自認為不夠資格。我的態度一向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讓作品來說話。要是產品東拼西湊、臨場發揮,說出去真的怕被別人笑話。由此觀之,潛心修鍊方為正道。
專欄就這樣啟動了。作者邱岳,人稱二爺,現任無碼科技的產品經理,從業近十年。
訂閱用戶也多為互聯網人,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和更多熱愛產品、熱愛學習的小夥伴們一起討論交流,真的是一件快事。 對於產品,只有討論,沒有對錯。只有從更純粹的角度去討論產品功能以及背後的邏輯,我們才能更加客觀面對很多爭議。
我也踏上了產品思維與實戰進階之路,當時的想法再簡單不過,那就是追隨牛人,近距離地觀察和思考他們的思維方式與產品原則,打開自己的視野,同時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3
依照慣例,我將先認真回顧下自己的學習生涯,聊以自勉。
從 2017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8 年 3 月 3 日:
專欄共更新 13 周,共發布 46 篇文章,迭代 7 個產品專題,回答 12 個用戶提問,重新認識 18 個優秀產品設計案例;
我的專欄筆記 46 條,共計 17,307 字,留言 46 次,共計 9,825 字,發布 3 篇學習記錄(加上本篇),共計 10,243 字。
這是每次閱讀並學習後的成果,想想還是很驚人的,畢竟產品思考大部分都是自己在腦子裡打架,很多靈感或是啟發轉瞬即逝,倘若沒有記錄的習慣,你可能真的發現時代就這樣拋棄了你。
4
我們再來認真梳理下整個專欄的核心結構。
在開篇詞中,二爺已經將未來的專欄更新結構與內容提煉出來了,專欄每周二、四、六更新,周二、周四圍繞產品知識進行拓展,周六聚焦優秀產品案例分析。
隨後看了這麼多文章,二爺的寫作風格如此風趣幽默,洞悉產品卻又入木三分,這讓我愈發佩服。
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將這 46 篇文章的框架用表格展現:
5
接下來,我想談談專欄給我個人帶來的產品思維與實戰迭代:
一、產品經理的心態
工作是瑣碎的,但是從瑣碎中,磨練自己的心性以及對待事情的看法特別重要。
需求評審與需求變更是首當其衝的攔路虎。
思考產品越久,越發現抓住需求這件事特別困難,我們從來都是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相對確定的評價標準與優先順序。
需求評審是在項目上線前的集體討論與進度確認。
在我過往的理念下,我總會偏執地認為需求評審其實大家沒有放在心上,有些同事對業務並不熟悉,心態上還是以完成任務為主,對需求或是方案並未有足夠的重視,簡而言之,責任都是產品經理的。產品是靠團隊的,一個人總有自己的局限,如何將大家的心態真正轉變成為真正做產品而不是做項目?
看完了需求評審的兩篇文章,我突然有些開竅了。之前遇到這些困惑,的確是自己對於產品工作或是需求評審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自己尚未準備充分或是考慮清楚的情況下寄希望別人來共同參與,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作為產品經理,首先要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能夠清晰、完整地將自己的業務流程和邏輯具象化表達,並且讓大家統一思想,提前溝通,這本身就是對產品經理的綜合考驗。
需求評審應當是凱旋的鐘聲,而不是衝鋒的號角。
年前經歷的那次需求評審並不完美,時間緊迫,只好提前用正式機會和大家溝通,這就造成很多不確定性,這是我體會最深的。
需求變更同樣如此。
作為產品經理,最怕的就是聽到需求方突然告訴你,「上次我們討論的需求變了,可能現在要這樣設計」。
當然,在產品開發的不同時段遇見需求變更的解決思路不盡相同,前段時間遇上了需求變更,是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早先的需求文檔討論都已確認,可在真正開發過程中卻發現因為數據結構與數據真實性考慮,將原有流程重新拆分。此時面臨著馬上就要發布版本的情況下,好在開發還沒做到這一步,臨時變動還有挽回空間,只是項目上線壓力更大了。
回顧工作,我的經驗就是兩點:一是需求評審一定要細緻;二是產品迭代一定要迅速。
通過這幾件事情的梳理與提醒,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心態,二爺也在新年時向大家提供了自己的處事原則,真的受益匪淺:
權衡、剋制、耐心、果斷,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戰略上謹慎、戰術上激進,因為,時間是公平的,持續踐行,才有看得見的成長。
二、產品經理的知識輸出
學了三個月,總想著倒逼自己輸出些內容,不然那可真是白學了。
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問題,我便信誓旦旦地梳理了自己對於產品規劃與產品暗黑設計的理解,加以成文,推送在公眾號以及各大產品網站上。
能夠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而且二爺竟然關注了我,我真的誠惶誠恐。關於產品,很多文章都是從二爺專欄中獲得的靈感,並將其融入在實戰中,理論知識有待提升。自認天賦不夠,唯有努力追趕。
三、產品經理的實戰檢驗
在公司新項目中,我認真中運用專欄中的一些產品分析框架與思路,並且從那些優秀的產品案例設計中借鑒了交互與細節表現形式。每周的產品案例分析真的大有裨益,能夠充分地了解到優秀的產品設計是如何打造的。
例如對話式交互,從 Quartz 與 Hooked 這兩款 App 上我看見了獨到的交互體驗。
現在的智能客服系統的確已經越來越完善,諸如支付寶、攜程旅行、老虎證券等,各家的 AI 技術日趨完善,輔以人工訓練與幫助,整個解答過程就顯得十分融洽。其實背後都展現了一種思想,未來機器或是科技將越來越了解我們的行為習慣,每一次的交互都是未來數據的積累。
再聯想到訂場業務本身,我希望通過退款流程以及幫助引導的優化來借用對話式模式,讓用戶感知到產品的關懷。
例如頁面流暢與轉場,從Hopper 與 SeatGeek 這兩款預訂應用上,我發現了產品設計有更多的交互方式。
國外的產品總是能夠給人以愉悅和興奮,他們是貼近生活與用戶場景上去進行小創新,反覆迭代並且實踐。反觀國內大多數應用,總是追著一個又一個的風口,兩者的境界可見一斑。
其實,優秀產品或是應用早就敞開了大門,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研究罷了。以前總是是在安卓機上鑽研、體驗或是測試,這些日子完整體驗了 iOS 系統之後,真的發現了更為廣闊的產品設計與風格,讓我有種質變的感覺。
四、學習社交的意外之喜
優秀產品或是內容從來都是給人以啟發與討論空間,這一方面就不得不提及無碼科技了,可能我也深受馮叔和二爺的影響,在產品設計與為人處世上,我總是堅守著這樣的信念:保持耐心、持續踐行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極客時間」中的留言或者互動也很有幫助,不過從專欄第一篇文章到最後一篇文章,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得到整個的學習的波谷,這個和一般的知識付費產品或是社群服務是大相徑庭的。
另外就是,關於學習社交,我們天天想著去認識別人,建立社交關係。可是,你有沒有想過:
你添加他人的目的是什麼?
你真的值得別人這樣去做么?你又憑什麼讓別人相信你?
借用安姐的話,成長不是頓悟,而是練習。只有持續不斷地踐行與積累,你才有可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6
不知不覺,今天已經過去 1/6 了,回顧年初制定的計劃,值得驕傲的就是現在一步一地沿著預想的路線前進,縱然前路漫漫,也要奮力一搏。
新的一年,我的目標就是成為向二爺一樣優秀的產品經理。
感謝遇見,感謝「極客時間」團隊的辛苦付出。
祝好。
推薦閱讀:
※少華的寒假計劃
※我們就是一群瘋子!
※啃老族,你這麼做,心不痛嗎?
※10、媽媽,讓我長大好嗎?(原創)
※快速學習&成長的心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