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七歲的孩子做大學學科啟蒙
文/羋十四
不接受轉載
之前在評價《馬戲之王》的文章中,蜻蜓點水地說了一份「給孩子十歲前看的學科啟蒙電影」清單:
《頭腦特工隊》講心理學,《瘋狂動物城》講政治學,《海洋奇緣》講人類學,《尋夢環遊記》講倫理學……它們符合主流的價值觀,同時也展露了真實的暗黑一角,但這種黑度又是孩子可以接受的。
哇咔咔咔。
沒想到,評論里好多人都對我這份育兒list感興趣,今天就分享一下我的育兒觀~
心理學
《頭腦特工隊》
適齡兒童:七歲
迪士尼這部動畫出在2015年。
看這部電影時,我已成年很久,仍覺得深受啟發。如果十幾年前就有如此生動的心理學科普故事,我就不會總是在「如何接納情緒」這門課上受挫了。
我的一位心理諮詢師好友 @佘炤灼,曾經不無感傷地說過——他發現許多病人持續加重的痛苦,都來源於無法接納自己的情緒。而接納之前,需要一個動作,就是覺察。
這部電影的可貴,在於它通過將人類的五種基本情緒擬人化(喜怒哀憂懼),帶領孩子學習探索情緒——這個大腦內部世界的秘密。
也就是,幫助我們去「察覺」。
接納,並不代表接納後,情緒必然需要改變。
接納的意思是,允許它們不改變。接納的目的,是暫停針對情緒的情緒。
——這段話很繞口,對吧?
看電影,你就懂了。
電影里的小女孩萊莉搬家後,在公車上,父母懷裡哭出來了。她允許了自己悲傷,哀悼了對舊家的別離。而在此之前,喜(joy)一直在控制、過度控制,甚至排擠悲(sadness)的情緒。從而,導致了抑鬱。
電影里有個隱喻:悲傷一直都在核心記憶裡面,只是女孩沒去觸及而已。
在電影靠近結尾處,joy滾動核心記憶球,她突然發現,正是sadness的存在,讓女孩得到了很多安慰和支持。然後joy允許sadness去碰核心記憶球,放回去,此時女孩哭出來,跑回家了。
所以,悲傷雖然是一種負面情緒,但悲傷的表達也有它的功能,可以幫助建立人與人的聯繫,培育溫情。
接納就是創造一個空間,讓情緒存在。
知道它在,但不對它做什麼,也不聽從它去衝動地做其他事。
人的成長,就是逐漸學會容納和覺察複雜情緒。
所以影片末尾,女孩的核心記憶球,顏色變得越來越豐富。
政治學
《瘋狂動物城》
適齡兒童:八歲
《瘋狂動物城》出來時,我三刷影院,非常誇張地在微博寫:
這一定是本世紀最了不起的卡通寓言片。
——雖然那時候本世紀才過了十幾年。
8歲的孩子已經進入校園,脫離家庭溫室,開始群體生活。
這部電影關於挫折教育,關於欺騙與成長,但最重要的,是關於思考:個人存在的意義,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對自己所處位置的認知。只要我們還在社會中生活,就勢必要和所有的人一起分享權力。人作為政治動物,存在、並生活在政治共同體當中。
政治是人最重要的屬性。
在我看來,政治學的第一重範疇,就是人如何與其他人一起分享權力。
雖然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夠遇到全世界最溫柔的老師、最善良的同學、最體貼的朋友,但他也必須得開始適應,人類的世界從來不單純。每個人天然地帶有立場,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有些人甚至會使用很多手段。
手段本身並無對錯,有些手段是為了一個好的目的,比如朱迪和尼克為了獲得證據聯手欺騙羊市長;有些手段卻以高尚之名行卑鄙之實,比如羊市長借口為弱小群體伸張權利而圖謀私利。
孩子都是單純耿直的,但當你逐漸長大,希望你能夠漸漸明白:
這個世界的規則只會為強者改寫,而不會替弱者傷憐。
強者自渡,聖者渡人。
我希望你早日失望、早日跌倒、早日痛哭流涕,我還希望在那之後,你能勇敢爬起來,開始學會小心翼翼地保護你心裏面最初的朱迪。
這個世界有無限可能,但讓它變得更美好,永遠都應該是我們出發的目的,與渴望到達的終點。
人類學
《海洋奇緣》
適齡兒童:九歲
這部電影的票房和影響力,都不如前面兩部。
但卻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
乍一看是追夢套路,一個小女孩踏上冒險之旅拯救族長,打破陳規尋找內心深處的自我。
但剝開《海洋奇緣》的外衣,是一個海島民族的樸素創世神話:一個被拋棄的人類男孩毛伊得到了神的憐憫,被賜予一件可以變身的神器。毛伊擁有神力之後,致力於為人民服務,給人類帶來了椰子、土地和可以居住的島嶼,最後還偷盜了神的心想送給人類,招致了神的憤怒。
擁有「貴族」血脈的莫阿娜,在成長中得到使命的召喚,感化毛伊,送還了神的心臟。
毛伊的原型Maui,在波利尼西亞民族的知名度,大概相當於盤古、后羿、燧人氏等加在一起之於中華民族。
所有英雄該做的事,什麼開天闢地、射太陽、盜火種、獲取食物(椰子)、創造土地(島嶼)等等,他都做過。甚至為了替人類追求永生,他還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波利尼西亞人,是早期最了不起的海洋民族族群。他們依靠著獨木舟和一代代捨生赴死的探險者,征服了半個太平洋。
而莫阿娜,就是這個民族精神的化身。
我最感動的,是迪士尼在多年的人類學調查後,把一個前現代的神話變成了拍給21世紀的小孩子看的動畫。
作為一個世世代代流傳著陸地民族基因的後代。
我們很難想像另外一種人類群居的生活方式。但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有多少人能想像,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非洲還有習慣了裸露身體的原始部落。
太平洋島國上的波利尼西亞民族依然嚮往海洋,這些正屬於人類學研究的範疇。
我本科的人類學老師,在畢業時送過這樣一段話給我們:
我覺得我們四年來在做的事,不僅僅是學習,還是有溫度地學習。當你們從這裡畢業,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擁有的並不僅僅是人自身的同情心和同理心,還能抱有人文主義的理解。
什麼叫理解呢?我們尊重別人,不是憐憫他們,而是去了解他們,我們知道他們不是在胡說八道,他們的話語體系是有邏輯的,我們會努力去理解他們的邏輯。在某些價值觀佔據制高點的今天,面對很多格格不入的文化體系,希望你們能用學到的東西,去真正地理解別人。
我希望他以後對差異保持敬畏,不要輕易給別人貼標籤,不要對不了解的東西輕易下定義,無論是不同的文化,還是不同的人,觀察、思考、交流,而後再選擇。
希望《海洋奇緣》能讓9歲的他第一次感受到異質文化的魅力。
倫理學
《尋夢環遊記》
適齡兒童:十歲
我10歲那年,爺爺去世。
南方的鄉野敲鑼打鼓,哀樂震天。儀式,把死亡渲染上神聖感。
但我,並不理解它的意義。
大人們戰戰兢兢地告訴我「爺爺走了」,所有人都在避諱那個詞——
對孩子述說「死亡」,太沉重了。
所以讓《尋夢環遊記》來告訴孩子,什麼是靈魂,什麼是羈絆,什麼是死神無法帶走的。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Coco。
影片最後,Coco奶奶記憶模糊,誰也不認識,只是喊著「爸爸」時,我們終於明白,她這一生,即使到老,仍然是那個坐在床頭聽著爸爸唱歌的小女孩。
而正是因為有Coco活在這個世界,所以那位被家族抹去歷史的曾曾曾祖父才能活在另一個世界。
Coco這個簡單的詞,是對死亡的救贖。
死亡,是「失去」的所有形態里最不能承受之重。
但一個人的成長,註定要學會如何接受失去,親情、愛情莫不如是。
很多問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如果註定要死,一切化為虛無,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好好生活?
但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願意去接受別人的情感,也接受這種情感聯繫帶來的不確定性。
很多人因為感受到了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傷害,而寧可把自己包裹起來,再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別人身上——這種不願意與人發生聯繫的生活,在心靈上脫離群體的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
倫理學研究的範疇,正是關於人何以為人的問題。
準確地說,這份完整的list,適合學齡後至大學前所有孩子,全稱叫做「給(7-18歲)孩子看的學科啟蒙電影」,或許更合適。
我個人非常抵制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智力開發課程,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7歲前適合看童話、讀韻律詩、聽音樂以及感受自然,而18歲之後呢,完全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就不需要大人再摻和了。
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在6-7歲之後,孩童才能進入到具體運算階段。在11歲左右,才正式進入形式運算階段,形式的英文叫做Form,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Form指的正是一種形而上學的「理念」,所以在我看來,早教無異於拔苗助長。
在大腦尚沒有發育到適合思考共相命題時,聽故事比講道理,更適合孩子。
因此,雖然這些電影可以被解讀出學科啟蒙意味,但這些話並不適合講給小孩子聽。
如果要聊天,也許這樣會更好:
寶貝,你覺得這五個小人你最喜歡誰呢?
你為什麼最喜歡樂樂,卻不能喜歡怕怕呢?狐狸真的會喜歡上兔子嗎?莫阿娜不聽爸爸媽媽的話跑出家,爸爸媽媽擔心怎麼辦呢?……
以上,就是今天我的一點點拙見。
必須聲明:所有內容都來自一個母性泛濫的未婚少女的觀察。
我只是旁觀者,有人說旁觀者清,我不這麼想。
TA的清來自TA的遠。因為遠了,所以針扎不到TA身上;但也因為痛的不是我,所以能過濾一些當下的情緒,試圖總結出一些更持久的道理,比如如何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知識送給孩子。
不論是不是媽媽,我們都需要學習。
我也始終相信——
電影和故事是和孩子交流最好的載體。
再說——
一想到以後要應對孩子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學習的動力是不是該更強了呢!
推薦閱讀:
※《霸王別姬》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任達華主演的有哪些電影?
※《唐人街探案2》到底是不是抄襲?
※有哪些可以推薦給美食愛好者的經典美食電影?
※《追兇者也》是一部怎樣的影片?